第42章

  可是如果是大几十两银子,上百两的银子,让人知道了,多少会眼红。
  交不交公中,都让人惦记。
  盛家男人挣了多少银子,也不与媳妇们说的,都是盛老爷子手里保管。
  只要管家里人吃喝充足,衣食无忧就行了。
  棉娘只与盛老爷子说了,盛老爷子只说了一句好,让她自己收着。
  棉娘还问要不要上交一些给公中?
  盛老爷子说不用,家里不差这点。
  棉娘点头,收回去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桌上又很丰盛,棉娘带回来的五花肉,炖了山芋,还做了一个猪肝瘦肉汤,还给孩子们炸了莲藕夹肉,香喷喷的,几个孩子们还没有上桌,就开始欢呼起来了。
  盛家,盛三妹与盛五郎兄妹俩人也不过七八岁。
  再小一辈的,盛童学与盛童霜更小了,一个六岁,一个四岁。
  都爱吃这些。
  吃饭的时候,盛老爷子说了一件喜事儿。
  “村里正派人去县城里,把猎到的那头熊瞎子给卖了,卖了上百两银子……”
  众人都停下吃饭。
  意外地高兴。
  “那简直是太好了!意外之财啊!”
  盛老爷子又道,“里正说,这次参加猎熊的男人们,每个人发二两银子,当时一共去了三十多个吧,人人有份,还有咱们家回来报信的三妹,与发现熊瞎子的棉娘,以及帮上了大忙的叼蝉都有一份……”
  顿时,盛五郎赶紧翘起手指头开始算数。
  “咱们家猎熊,去了阿爷,二伯,二哥,三个男人,六两。三妹,三嫂,还有叼蝉三份,也是六两!咱们家能分十二两吗?”
  盛老爷子点头。
  盛童学一副没眼看的样子,“五叔,这些还用扒手指头才能算得清吗?”
  盛五郎道,“你知道啥!这样才能表现出激动与高兴,你以为只是算数吗?”
  众人都失笑。
  “这确实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三郎媳妇运气好啊!因祸得福,福荫了我们全村人,还有我们家肯定是拿最大头的。”
  “但凡参加的人每人能分到二两银子呢,又没个受伤的,这跟天上掉钱没啥大区别。”
  “可不是嘛!好些人家都没有吃的了,这可是解了人家的燃眉之急了。”
  “我们家有了这笔银子,也能吃上好一段时间的……”
  家里有进账有收入,怎么说都是高兴的事情。
  正所谓,手里有粮,有钱,心里不慌。
  祝氏低头给童霜喂饭,藏住了她眼底的羡慕之色。
  可惜了,她娘家祝家不在桃花村里,轮不上这等好事儿。
  要不然,当时把她娘家兄弟两人都叫上的话,也是啥都不干,就能分到四两银子。
  男丁好啊!
  这种事情,就体现出来了。
  进山打猎,都只要男的,妇女不带。
  她娘家两个兄弟,以后要是争气,她爹娘也有好日子过,她也有好日子过……
  下次,遇上这等好事,她一定偷偷回去报信,把她娘家两个兄弟叫上。
  盛家这几次连续进账收入,先是棉娘发现了棉麻地,卖了不少的银子,上次又去赶集,回来就吃好的喝好的,肯定也进账不少。
  这回又是坐在屋里,天上掉钱下来。
  一掉十几两的……
  要是能给她分一星半点的就好了。
  ……
  后面,盛老爷子问棉娘,“这回的收入,就全部入公中了,棉娘,你有什么想法没有?”
  棉娘二话不说,“没有。入公中吧!”
  盛三妹也大气道,“阿爷,我的那一份也入公中。”
  然后,又转头问棉娘,“三嫂,叼蝉的那份呢?”
  其实叼蝉是猎熊瞎子的首功之人,之猫,桃花村的里正还算仗义,也给它算上了一分子。
  换成别的人,一个畜生而已,根本不会想到这一点。
  棉娘道,“也交给公中吧,就当叼蝉交给咱们家的伙食费。只要它在咱们盛家的时候,就给它煮点吃的东西。”
  叼蝉是野猫,不是家猫,神出鬼没,不是天天都在盛家待着的。
  比如刚才吃完了水煮鸡肉之后,又不见了。
  “行!”
  盛老爷子一拍板,就这么定了。
  他知道棉娘卖了山参有银钱,不缺这么几两银子的,所以当着大家的面,三房这收入这回归公中,让其他人看看。
  省得她们暗地里眼红棉娘经常上山采药,卖银子。
  棉娘作为新媳妇,嫁到盛家来,就给盛家带来好几笔收入了。
  这是有目共睹的。
  也是给棉娘表功的意思。
  盛二妹趁机道,“阿爷,家里挣得银钱多,到时候我出嫁的时候,是不是给我嫁妆安排丰盛一点,让我嫁去赵家有排面一些……”
  没等盛老爷子回答,盛大婶子感觉到了没脸。
  训斥道,
  “吃你的饭,就你脸皮厚,未出嫁的大姑娘,开口要嫁妆!”
  盛二妹俏皮的吐个舌头,还朝盛老爷子挤眉弄眼的。
  把盛老爷子惹笑了,吐出了两个字,“安排。”
  盛二妹高兴地嘴巴都咧到耳朵后面去了。
  家里临近婚嫁的就她一个人。
  她一直有克夫的名声在,她想到时候嫁去赵家的时候,多点嫁妆牌面,把日子过得和和美美的,狠狠地打那些人的脸。
  大家都乐了。
  盛五郎一本正经问桌子对面的盛童学同鞋,“童学,你还记得我们夫子说过的,形容一个人脸皮特别厚的词叫啥来着?”
  童学回,“厚比城墙。”
  “对对对……”
  盛二妹再蠢,也知道两小子在嘲笑她。
  “你们俩,一会给我等着!”
  盛五郎乐不可支,大家也都跟着乐了。
  今天他们俩是月休,所以才在家里吃午饭。
  平时,中午都在学堂里吃饭,或者盛家做好吃的,给他们派人送去学堂里。
  以前,盛老爷子还经常说,吃不言,睡不语的。
  后面棉娘嫁进来了,家里几个壮年汉子都被抓了壮丁,气氛太压抑也不好,也就不纠正了。
  第57章
  算赋
  就这样吧。
  刚吃完饭,突然,就听到桃花村中心那边传来了号哭声。
  不止一个人哭。
  隐约不断的,好多人在悲鸣。
  盛家人听出了不对劲。
  盛老爷子他们赶紧都过去看情况。
  棉娘也觉得事出突然,眼皮直跳,肯定没有什么好事情。
  她们也跟着过去看了。
  “我的天啦!这让我们怎么活啊!天老爷啊!”
  “今年怎么比去年征收得多这么多了?去年就已经很高了,我们家东借西凑才好不容易交齐了,今年可怎么办唷!”
  “我们当家的被抓了壮丁,现在屋里就剩下我们孤儿寡母了,哪里交得起啊!今年怎么三岁的孩子都要交算赋啊,我的天啊!活不起啊!”
  “你们看到没有?男人抓了壮丁,怎么还要交人头税啊!他们是为朝廷打仗去了啊!不应该免征他们的税赋吗?”
  哭得哭,嚎得嚎。
  仿佛天都塌下来了。
  “青天大老爷啊!求求你们,饶了我们这些苦命人吧!”
  桃花村正中央空地上,有几个县里来的官兵捕快。
  都身着官服,满脸不耐烦。
  “我们也只是来下放通知的,不要为难我们,这告示也不是我们定的,都是朝廷定下来的规矩……”
  “对,朝廷定下规矩,对事不对人,也不是你们桃花村特殊,咱们大元国所有地方都是一样的,税赋不交是不可能的,朝廷也要周转开支。”
  “你们别说了,筹银子吧,没有银子交的,交粮食也是可以的,反正不要让我们这些跑腿的为难,我们过几天再来收,到时候别闹得不好看。”
  ……
  说完,他们把告示一贴,扬长而去。
  桃花村的人,都乱成了一锅粥。
  哭喊声一片。
  棉娘黯然无声。
  前世也是如此,该来的都来了!
  也是突然加重税赋,从三岁小儿到老人,都要交,一个家庭如果有十几口人,或者更多的,那真正是要交出一大笔的。
  没有银钱交,官兵就会来你家直接搬东西,能搬走的全搬走。
  要是也没有值钱的东西,就会被抓去坐牢,当苦力。
  桃花村刚刚猎到一头熊的喜悦,被冲没了。
  盛家一共十三口人,加上被抓了的三个壮丁,一共按十六人算,人人都要交算赋,合计差不多二两银子了。
  如果是没有田地的穷家小户,这几乎是要命的一笔支出。
  特别是那种人穷,家里人又多的那种,根本没有什么银钱,粮食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
  所以,哭喊声一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