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盛二伯担忧道:
  “强盗那么多人,我们怎么夺得回来?”
  赵甲却很有兴趣,
  “我们可以先试试,先打听一下他们老巢在哪里,万一有可能呢。”
  盛二郎道:
  “阿爷说怎么办吧。”
  盛老爷子扫了众人一眼。
  一人说了一句话,却很好的体现出了每个人的性子。
  “咱们不能坐以待毙,所以当然要试,而且宜早不宜迟。赵甲,你在外面跑惯了,灵活一些,等会我就去与里正商量一下,再加几个人,你们去打听那伙强盗的老巢在哪里,这么多强盗,就算藏得再深,也必定有蛛丝马迹可寻。二郎和棉娘,明天随我去见一见县太爷,看能不能获得帮助。还有镖行,也可以问问他们,如果他们愿意加入,成功后也可以分给他们粮食。老二你就守在家里。”
  第98章
  真是太可惜了!
  老爷子一口气说完。
  棉娘这才意识到,这不仅是位老人,这还是一位打过仗的老人,这么一串布置下来,井井有条,大概心里早就想好了。
  见众人没有异议,老爷子当即动身,去找里正了。
  以他的威望,这件事基本就这么定了。
  当天,赵甲便与另外三个人,乔装打扮成樵夫,出去打听消息了。
  第二天一早,盛老爷子、里正就和棉娘、二郎,一起去了县城,求见县太爷。
  周县令听了他们的来意后,点点头,
  “你们有这个意思,甚好!这伙贼匪确实猖狂,最近打劫了很多村子,导致粮食大量短缺。不瞒你们说,本官也派人探查过他们的老巢,他们大约有一百多人,人数倒是不太多,麻烦的是他们占据地利,就算我们组织起足够的人手,只怕结果会劳而无功。”
  盛老爷子问:
  “令君何故此言?”
  周县令叹气:
  “那伙贼匪盘踞在映天湖上的一座小岛上,四面环水。若是我们遣人攻打,他们发现不利,势必会四散而逃,或者窜入水中,那时我们就算拿下小岛又如何?说不定还会在我们返回途中捣乱。而我们一走,他们便可以重整旗鼓,再次为患。”
  棉娘略有些惊讶,没想到这群贼匪居然窝在湖上。
  映天湖很大,水域也较复杂,据说方圆有近百里,若是他们一心想逃跑或者藏起来,那还真有些难办。
  但,难办不能说就不办了。
  既然周县令也有剿匪的想法,那剩下的就是商量怎么围剿了。
  最大的难题,是怎么才能在不惊动贼人的前提下,包围他们。
  夜袭?
  论熟悉地形,己方肯定比不上贼人,而且水域宽阔,夜袭就不能打火把,到时恐怕自己的船都失去了方向。
  而且这个法子仍然无法消除县令说的弊端,那就是贼人会逃。
  乔装打扮成渔民?
  那么多渔民围上去,别人也不是傻的,一看就有问题了。
  那是水面,不是陆地,想分批跑快点围歼都做不到。
  又想让大批人围上去,又想让敌人放心,这个难度确实是有点大。
  盛老爷子等人眉头紧锁。
  “得想个法子,让他们放下戒心,什么东西才不会让他们警惕呢……”
  老爷子喃喃道。
  里正张口就道:
  “那就是金银!金银可以让他们放下戒心,顾不上别的。”
  周县令摇头,
  “那太明显了,总有人怀疑,而且也达不到把我们的人全部送过去的效果。”
  棉娘提了一个问题:
  “他们呆的那座岛,大吗?”
  周县令摇头,
  “据探子回报,那岛并不大,只够那些贼子简单栖息的。”
  棉娘也是在仔细思索,此刻已经有了一点想法。
  “大人,那湖上有蒲草吗?”
  这个,周县令就不清楚了,他是外地人,探子也不会提这个。
  里正接口道:
  “蒲草当然有,映天湖是大湖,蒲草还很多,你问这个做什么?”
  棉娘一喜,
  “蒲草可以做鞋啊,可以织席啊!如果我们扮作贩鞋的,那岂不是就可以接近他们了?”
  强盗是喜欢金银,但还有些东西,同样能让他们放下戒心,那就是他们最熟悉的,天天都能看到的。
  而蒲草,显然就很符合这个条件。
  周县令反应极快,一拍双掌,大喜道:
  “对呀!割上大量蒲草,放在船上,还可以打掩护,这个办法好!棉娘,你不来做捕快,真是太可惜了!”
  棉娘略无语。
  老爷子和里正想通其中的道理,也大为欣慰,纷纷称妙。
  接下来就好办了,只要商量好其中的细节就行了。
  当然,还需要考虑一个问题,人手要够。
  湖上作战,得会水才行。
  周县令表示,县衙可以组织一百多水性稍好的人手,包括衙役、乡勇等。
  里正算了算,桃花村大约可以出三十人。乡下村夫,少有不会水的。
  加起来,足两百人了。
  盛老爷子有点担心不够,毕竟对方是强盗,战斗力比一般村民是要高的。桃花村村民经常习武,会强一点,但也有限。
  而县衙组织的乡勇,也差不多。
  虽然他们人数相比占优,但这是水战,是强盗的主场。
  周县令说不要紧,他会动用军备物资,比如强弓,火油,应该够了。
  这就没问题了。
  双方说好,周县令负责收割蒲草,制作一些鞋和席子出来,还要暗中征集船只。
  盛老爷子负责突击训练乡勇和村民,现在起就开始召集人手。
  里正回村动员村民。
  盛二郎负责联络跑腿。
  二郎第一次面见县太爷,全程无话,有点拘谨。但他的执行力是很不错的。符合话少能办事的特性。
  这里没棉娘的事了,她便先告退,去了镖行。
  徐娇娇见到她,非常高兴,拉着她又叽叽咕咕说了好一会。
  徐父待她也相当客气。
  棉娘将自己的来意说明之后,徐父立刻表示,镖行必定全力以赴。
  这不算报恩。
  剿匪对于镖行来说,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再则,现在粮食天天涨价,涨得人心惊肉跳,能有机会夺取一些粮食,自然千肯万肯。
  过程相当顺利,棉娘满意而归。
  第二天,负责打探消息的赵甲等人也回来了,他们所说的,与周县令基本一致。
  二郎也带回一个消息,却说是周县令希望棉娘每日也去县衙一趟,帮助完善围剿计划。
  棉娘同意了。
  这是件大事,考虑尽量周到一些,不为过。
  就这么忙碌了五天后,所有准备就绪。
  留下二伯在家,盛家男子都上阵。
  村里也选拔训练了三十人,加上镖行的人,会合乡勇,一共二百一十人,到了湖边。
  棉娘也跟来了。
  周县令也亲自到场了。
  当然,她们不会下场。
  湖边静静飘着四五十艘小木船,它们有一半都装满了蒲草,码得严严实实的,简直密不透风。
  周县令一声令下,行动正式开始。
  船上载满蒲草的,人少,走在前面。
  因为盛老爷子之前跟贼匪照过面,不宜出头,所以这支队伍领头的是褚捕头,当然也是简单乔装过。
  剩下一半的船全是人,由盛老爷子率领,就远远跟在后面。
  第99章
  贪婪
  还没靠近无名小岛,不远处就有一艘船,发现了褚捕头的队伍。
  那是一艘扁长的小木船,船上有两个人。
  “喂!你们是什么人,给老子停下!”
  其中一人大喊。
  这,应该是贼人了。
  褚捕头没想到这伙贼人还有巡逻的,不过他们的计划很详细,这种突发事件也在预料当中。
  他挥了挥手,船缓缓停下。
  然后一拱手,“两位好汉,在下是省城来的商人,听闻映天湖的蒲草又好又多,便特地来收集一些。”
  此时的他,身着锦袍,腰悬玉佩,一副成功商人的模样。
  说着,让人把样品拿出来,“这是我们商行用它做的鞋和席子,两位好汉可以看看。如果瞧着满意的话,可以买回去试试,保管好用。”
  两个贼人靠近了,其中一个跳上船,接过鞋子和席子,看了看,然后丢给了同伙。
  那同伙扫了一眼,问:
  “你是省城的?怎么跑这么远来收集蒲草?”
  褚捕头笑笑,
  “自己采集的,成本会低很多嘛。”
  那贼人看了看二十多艘船,
  “这些都是你雇人割的?还要运回去,花费也不少吧?”
  褚捕头点头,
  “花费是不少,可也比收购现成的便宜一些。做生意嘛,便宜一点是一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