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棉娘看了昏迷不醒的林曦仙一眼,不由得生出一丝同情。
  三妹讥讽道,
  “拿女人来背锅,你比她还不要脸!你们不愧是一家人,都不要脸!”
  棉娘也觉得,林其富之前的话,应该是真的,林曦仙应该没有主动参与,只是仗着受宠,多知道一些事情。
  吃绝户,在任何一个家族中来说,都不是光彩的事,是大忌,是重罪。
  林其富的所作所为,比吃绝户还要过分!
  这种事情,当然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三郎冷声道:
  “我还以为你能说出一点新鲜事来,看来我是多虑了……”
  话没说完,林昌阳大喝一声,拼尽全力站起来,往外便逃!
  他受了重伤,没人按着他了,竟被他逃出了几步。
  但也仅此而已了,剑光一闪,他便扑倒在地,没了声息。
  两个利欲熏心的人,得到了他们应有的下场。
  众人皆是松了一口气。
  三郎带着众人去衙门报备。
  死了这么多人,得有个交待。你再有道理,也得把事情说个明明白白,这是盛老爷子一直以来的教诲。
  林曦仙也醒了,虽然悲伤,倒也配合,与盛家人一起录了口供。
  三郎并没有拿她怎样,这人虽然很不要脸,但罪不至死。
  接下来,他又去了林家,将此次事件的前因后果简单说了一遍,主要是警告林家,若是还有人想报复盛家,那他将灭掉林家满门!
  林家上下噤若寒蝉,无人敢反驳。
  这次的事件,就算是结束了。
  回去的路上,三郎给众人介绍跟他来的两位同袍。
  “这是我的两位兄弟。”
  能被称作兄弟,那自然得好好认识。
  这两人,都是身姿挺拔,面容刚毅,都不到三十岁,但脸上风霜之色很浓,应该是长年呆在苦寒之地的缘故。
  其中一个皮肤黝黑粗糙,名叫赵宽。
  另一个特别瘦,跟竹竿似的,名孙十一
  两人与三郎,一同经历过生死之战,后来就一直跟着三郎了。
  然后又说起大郎和四郎的情况。
  三郎告诉众人,他们两个也都活得好好的。之所以一直没有给家里人捎信,是因为他们一到边关,就出征了,但是不幸中了埋伏,被北戎国数万人围杀,隔绝在了野外。
  一万大军,被杀的只剩三千多人了,他们领头的将军也战死。
  三郎由于勇猛过人,被残兵推举为临时统帅,带着他们东躲西藏,还时不时偷袭一下敌军,努力寻找突围的机会。
  后来没办法,敌军坚壁清野,三郎便索性带着部队,去了北戎国境内。
  这一去可不得了,北戎国是部落体制,居住较松散,三郎带人攻下一座座简陋城塞,部队得到了充足的补给与休整。
  然后他们直捣王庭,靠奇袭抓获了王庭几十位重要成员,等胡津大王带人从前线返回,想要剿灭他们时,他们已经悄悄过了边境,回到了大元国。
  第162章
  我回来了
  去的时候三千多人,回来的时候,仍然有三千人!
  还俘获北戎国王庭重要成员几十人。
  经此一役,三郎名声大噪,被破格提拔为游骑将军。
  大郎和四郎也很勇猛,被擢任为仁勇校尉。
  赵宽和孙十一,也是在此役中表现突出的,他俩对三郎简直是崇拜,一路上说了许多赞颂之词。
  而三郎此次之所以恰好赶到,救了众人,是因为他领了一项特殊任务,打算顺路回家一趟,告知情况,免得家人一直担心。
  但走到徐州,却听到了二郎的大喊,所以才赶过来了。
  众人听到这里,纷纷感到幸运不已,二郎这一嗓子,真是太值了啊!
  简单说了说,就到了林微月的宅子。
  此时,镖队的人已经去林家问过路了,已经到了,两方会合,棉娘将事情经过说了一遍,众人皆是痛骂不已。
  又引见了游方元,三郎对他一路上的护送,表示了郑重感谢。
  简单凑合了一夜,第二天一早,众人便踏上了归家的路。
  这次就顺利多了,虽然也有贼匪劫道,但有三郎等三个猛人的加入,一言不合就开打,贼匪是望风披靡。
  到了金门县,棉娘将大部分徐缎全部卖给了布庄,只留下了二十匹自用。当然,价格会低一些,这个棉娘已经不在乎了,反正不亏。
  最后算下来,这二十匹徐缎算是白捡的,还另赚了四十多两银子。
  倒是把三郎惊讶了一把,他这个媳妇,居然还会做生意。
  镖队的人还有事处理,就不继续走了,约好下次聚一聚,盛家便先离开了。
  很快,到了桃花村。
  三妹撒开腿拼命往家跑,把全家人都喊了出来。
  盛老爷子以前一直安慰大家,让大家不要担心,盛家儿郎在军队里不会有事,但真到了见面的这一刻,眼眶也是有些湿润。
  “阿爷,二伯,大婶,二婶……我回来了,让你们担心了!”
  三郎推金山倒玉柱,跪倒在地。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盛老爷子赶紧拉起他,让人都进屋里去。
  要说的事情有很多。
  先由三郎讲述了他们兄弟仨这一年多来,在北戎国出生入死的大致经历,以及两位跟班的由来,互相认识一下。
  众人没有经历过在敌国辗转求生的情况,但只须想一想,便知道其中的艰难危险之处,所有人耳朵里在听着,手上都不由地捏了一把汗。
  能平安回归,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然后由棉娘讲述她们的徐州之行,以及林其富父子恶毒的行为,同时还介绍了新成员忠叔。
  盛家其他人听完,纷纷开口咒骂,林其富父子太不是东西了!枉他们当初好心接待这两人,结果是来了两头狼!
  幸亏盛家人福大命大,三郎恰巧赶到了。
  又劝慰林微月,怕她太伤心。
  林微月一路上已经听了好多劝慰的话,现在又有这么大一家子人来劝她,心里无比感激,那些愤恨不平、悲伤失意的心情,已经被抹平许多。
  过去的都过去了,她现在是盛家的一份子,没有娘家人,也没什么大不了。
  盛老爷子又向三郎说了这一年多来,家里发生的事情。
  除了蝗灾、强盗等等不可抗拒的事,还有家中人员情况,也有了不小变化。
  大嫂祝氏,心向娘家,做得太过火,和离了。
  大妹佳音,也和离了,带着囡囡,回了盛家。
  二妹佳信,与赵甲成亲了,与棉娘等人离开时相比,肚子都大了一圈。
  大妹和二妹的事,倒是不用操心了。只有祝氏的事,大郎还不知道这个情况呢,出去参军后,连媳妇也没了。
  三郎叹了一口气,这种事,也是无可奈何的事,只能等他返回后,再向大郎说明了。
  这些事情也不少,就算大致说了下,也是一直说到了天黑。
  三郎从而也知道了,他的这位媳妇,好像也是不一般呐。
  吃完饭,盛老爷子吩咐打地铺,家里一下多了这么多人,不可能全都有床铺睡了,只能将就一下。
  乡下多得是稻草,在地面铺上厚厚的一层,再覆上一层棉絮,加上天气渐热,睡地铺完全不碍事。
  盛老爷子原本想着,是时候把屋子扩建一下了,不过三郎接下来的话,让他有点拿不定主意了。
  把所有人安顿好后,老爷子,二伯,三郎与棉娘,又在一起说了一些事。
  三郎提议的。
  接下来他要说的话,不宜宣扬开去,所以先小范围内通一下气。
  他立下大功,表现太出色,进入了五皇子眼中,五皇子派人与他联系了一下,有拉拢他的意思。而且还说过,为表诚意,他将为盛老爷子洗脱冤屈。
  也就是说,盛老爷子可能要官复原职了。
  不过三郎也说了,这事还没定,不知道后续会如何,而且他也并没有立即答应五皇子的拉拢。
  棉娘赶忙插嘴道:
  “五皇子和三皇子,都不是好东西,你可不要与他们站一起了,要不然,很可能会倒大霉的!”
  三郎诧异地看着她,一脸问号。
  盛老爷子微笑道:
  “三郎,你得听棉娘的,她的预感,一向很灵验。”
  三郎点点头,
  “我会注意的,军中有些关于这两位的流传,风评并不算好。不过,万一以后有人来下旨,为阿爷您平反,您会怎样选择?”
  盛老爷子凝重道:
  “你不答应五皇子的拉拢,他还会帮你吗?”
  三郎笑笑,
  “他难道还要等我功成回京,然后再来为您平反?那就没有诚意了,也显不出多少价值,所以我猜,他会提前做这件事。您也不用有什么顾虑,想回就回,您本来就是被冤枉的,为您平反,本就应该,我也不会因此感激皇家的恩情。”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