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热闹过后,桃花村又恢复了平静,开始正常的生产生活。
第167章
盛家沸腾了!
大半个月后,周县令居然来了桃花村盛家。
这可是稀奇事。
盛家人赶忙盛重接待。
周县令也没多废话,拿出了一道圣旨,大意是经过多方查证,盛洪霄在大皇子一案中,并无过失,着官复原职,即日可赴京上任。
圣旨当然是京城发出来的,但是太监们一般不会下乡,由县令代颁。
“恭喜盛将军,柳暗花明,官复原职啊!”
仪式结束,周县令先恭贺起来。
盛老爷子连忙道谢,吩咐看茶,两人细聊。
等周县令走后,盛家沸腾了!
这可真是太意外了!
唯有棉娘和二伯事先得到过消息,稳得住,但也很吃惊,没想到这么快,圣旨就下来了。
所有人围拢过来,想听盛老爷子解释一番。
这自然是要解释的。
―――
盛老爷子之前在京城,官至左屯卫左将军。屯卫是负责京城周边安全的部队,如果皇子们出行,他们也负责保卫,这样一来,屯卫其实也可以出入皇子们的府邸。
大元国以前是有太子的,老爷子就与太子的关系颇为密切,但是后来太子去边关作战,不幸遇难,他也受到牵连,被冤罢官,回乡种田。
现在嘛,圣旨说已经查清了,官复原职,他自然就可以再去赴任了。
这是对大家的统一说法。
事实上,老爷子为了家人的安全,隐瞒了一些关键信息。
后来他找了个机会,又向棉娘和二伯细说了一些隐情。
他怀疑,太子是被陷害致死的!
“现在,三皇子和五皇子夺嫡的呼声最高,但他们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在我眼中,只有太子可称明君,可惜他英年早逝。但据我推测,太子并不是战死,而是被人陷害致死!我此去,必要查明此事,以报太子恩情。只是,这件事牵扯甚大,后果难料!老二,你就暂时留在家中,老家不能丢,以防不测。”
二伯点头应下。
棉娘有点心惊,这听起来,好像还很凶险的样子啊?
官复原职,并不是像别人想像的,全是好事的。
她还怀疑老爷子没有把话说透,而且上面这番话,都有点不像他的风格了。
但老爷子肯定有他的理由,她也不便追问。
“那,我们要去哪些人呢?”
老爷子却反问她,
“你愿意去吗?”
棉娘笑笑,
“我自然是愿意的。”
她都是死过一回的人了,还怕危险?
前世她最终没能走出山村,在半路上就被某个畜生杀了,这一世,她要走出去看看。
她连自己的身世都没有搞清楚呢!前一世没搞清楚,这一世也还没有。
老是呆在山村里,能有机会吗?
而且老爷子问这句话,有可能是需要她的帮助。
老爷子果然点点头,
“那就算你一个,带上叼蝉吧。另外,五郎、三妹、童学,游方元,二郎和微月她们也去吧。当然,你要先去问他们愿不愿意,不愿意就不勉强。”
棉娘有些疑惑,
“五郎三妹童学她们也去?”
她们还小,还要读书呢。
老爷子道:
“她们是必须要去的。我们都走了,她们怎么读书?其他人管束不住的,去那边读书也更好一些。”
棉娘顿时心思转动,这么说来,去京城生活的危险性,也不是很大?
她就去问了这些人,同时想了想,告诉了他们一点内情,说京城有老爷子的对手,此去可能会遭到针对,怕危险的就暂时留在家里,等以后安全了再去。
不过,并没人退缩。
老爷子以武起家,家中没人是孬种。
计议已定,盛家人就开始了启程的准备。
同时,与亲朋好友道别。
棉娘也去了阮氏那里,告知了一声。
又去了徐娇娇那里,两人还同洒了一把泪。这一去,不知道还有没机会重逢了。
然后她还和老爷子一起,去拜别了周县令。
准备回去的时候,棉娘意外的看到了一个人。
张成凤!
正独自一人走在街上,头戴一顶大帷帽,将脸遮住了大半。但棉娘对她太熟悉了,只需一眼,就知道是她。
与以前相比,张成凤身材好像瘦了一点点,穿的衣裳也好了一些,反正表面上看去,混得还不错的样子,比以前那种灰头土脸的状态,要强。
这是,在哪里发财了吗?
棉娘拦住了她。
“张成凤,你们搬哪里去了?”
张成凤见到她,起初有些发慌的样子,但很快镇定下来,板着脸道:
“我们搬去哪里,你管得着吗?”
棉娘也没指望她回答,
“不说算了。看你的样子,是不是遇到贵人了?”
张成凤抬起下巴,露出得意的样子,
“我凭什么告诉你?反正我比以前过得好多了!你羡慕也没用!”
棉娘有些好笑,不过懒得跟她一般见识,
“行,你高兴就好。不过我拦住你,是有一句忠告给你,你要不要听?”
张成凤嗤笑,
“你会有忠告?你不害我就不错了。”
棉娘现在大度了很多,不跟她计较,
“难道我曾经害过你?以前有些嫌隙不都是你挑起的吗?以后我们恐怕难得再见一面,所以打算送你一句话,你当真不听?”
张成凤一直都是深居简出,不只是她,宋婆子和宋兴宁同样如此,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外出,毕竟举家投靠别人,忒不光彩。
张成凤以为棉娘说的是这个原因,她们才难得再见,没往别处想,问道:
“你要说什么话,就说吧!我又没堵住你的嘴。”
棉娘一笑,上前半步,压低声音道:
“宋兴宁快要去赶考了吧?我提醒你一声,他中举之日,就是杀心自起时!而他要杀的人,就是你!”
张成凤大骇,退后一步,惊道:
“你!你胡说什么?他怎么会,怎么会……”
说到最后,她没有继续往下说,她想起了那天宋兴宁的狠毒。
那一晚逼她取药的情景,她终其一生,只怕都不会忘记。
这个人,是绝对有这个狠心的!
只是,
“他为什么要杀我?我是他明媒正娶的夫人,杀了我对他有什么好处?万一事情败露,他岂不是身败名裂,万劫不复?”
第168章
九人一猫
棉娘摇头,
“这个,我就无法猜测到了,总之,他十有八九会做这种事。我是看在你我终究曾是姐妹的份上,才好心提醒你,你信也好,不信也好,我也无法左右你,就看你如何选择了。”
她当然不是看在姐妹情上头,她只是不想让宋兴宁好过,不想让他太顺利。
她只有这么个单纯的目的,想要的与张成凤完全无关。
话说完了,她就径直走了。
留下张成凤在原地,咬牙皱眉,踌躇半晌。
诸事已毕,选了个黄道吉日,盛老爷子雇了三辆马车,九人一猫,启程往京城。
桃花村全村人都来送行。
有人送来各种食物,有人泪洒当场,不舍盛老爷子离去。
但,天下无不散的筵席,太阳每天滚滚向前,人也要向前,不能停留不动。
盛家人在车上,挥手向村民告别,挥得手都酸了。
暂别了,桃花村!
一路上,也遇到好几拨劫匪,不过盛家一行实力也不弱,都将贼人惊退了。
其间,老爷子表演了好几次百步穿杨的弓射能力。
少数几次靠人多冲进圈子里的贼匪,也被游方元和三妹干脆利落的击退。
基本上,都是有惊无险。
路过一个叫云充县的地方时,众人停车作短暂休息,顺便采买一些食物。棉娘看到有个中年女子在卖一种绿油油的植物,芦荟。
芦荟并不是稀有植物,主要是她面前堆了有很多。
“大婶,这个芦荟是卖的吗?”
她之所以这么问,主要是因为芦荟这东西,看上去绿油油的还挺诱人,但就像鸡肋一般。说它能吃吧也是能吃,但好多人吃了会犯恶心,呕吐。说它有药用价值吧,也是仅有那么一点点,药店都不爱收。
但她前世听师父说过,这东西养颜应该挺好的。
这话又绕到它的特点上来了,如今这世道人们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还养颜?
这不是纯纯的鸡肋,又是什么?
但棉娘觉得,它应该有用。
那大婶听了她的话,乐了,
“姑娘,我不卖摆在这里干啥呢?你要买吗?便宜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