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只有游方元没有睡意,力量蹭蹭往上涨的感觉,简直是太美妙了。
  只可惜,他并没有感觉到对他的痼疾有帮助。
  他的痼疾,是一种比较玄的感觉,平常的时候,就好像有一道无形的桎梏压在脑海,但等他集中精力去感受它,却仿佛又不存在。
  若即若离。
  棉娘也有些失望,不过也仅是一点点,做人不能太贪心,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情?
  接下来的事情还有很多,棉娘是在脑子不断转悠的情况下,迷迷糊糊睡过去的。
  第二天一大早,正法寺门口就来了一队官兵,称昨天夜里有一伙江洋大盗,偷取了北戎国战南王子的至宝,他们特地来搜查。
  这反应,可真是有点快!
  棉娘还有些担心呢,没想到正法寺知客说了几句话,就把官兵给打发走了。这队官兵根本就没进她们家的门,领头的将领也只是在客堂里喝了一杯茶。
  棉娘头一回觉得,和尚们是如此的可爱,怪不得天天念叨善哉,他们的的确确都是善人啊!
  当然还有一点,大概是官兵们也只是做做样子,没想真查。谁会替敌国的使臣卖命,去得罪人呢?
  第178章
  贪婪!
  棉娘原本打算出门的,看这情形,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现在应该正是搜查紧张的时候,她不能自找麻烦。
  等老爷子回来,将大致情况给众人说了一遍。
  说是昨晚战南王子怒不可遏,直接夜闯皇宫,向老皇帝告了一状,老皇帝不得不半夜起来,劝了两句,同时答应帮他搜查。毕竟人家现在是使臣,面子上得过得去,东西在京城被盗,他们确实也有责任帮忙。
  至于驿馆那里,听说死了十几个人,有战南王子的人,也有蒙面黑衣人,不过那些黑衣人,全都查不出身份。
  老皇帝在朝堂上,有点高兴又有点不高兴,高兴的是战南王子的宝贝丢了,不高兴的是,他也不知道是谁偷走了。
  众臣的反应,也在意料之中,大都是幸灾乐祸,甚至有人直接公开提议,搜查这事儿简单做个样子就行了,真要搜出来了,难道还还给战南王子不成?
  大家现在都知道了,被盗的只是一个小瓶子,这种小东西,随便往哪里一塞,谁能找得到?
  所以,都觉得没什么希望找到。
  老爷子还特意关注了一下三皇子,对方全程阴沉着脸,就差把不痛快三个字写在脸上了。现在几乎可以确定,昨晚的黑衣人,应该就是他派去的。
  不过老爷子听到小消息,三皇子好像也派了人在搜查,他那是真查,想必是心有不甘。
  现在街上,全都是一队一队的官兵,在挨家挨户搜查。
  连盛老爷子的左屯卫也被派了任务,要求严密封锁四大城门,严查出城的人员。
  就是这么个情况,接下来,这种大搜查肯定会持续两三天,就算做样子,也要做到位。
  盛家人这三天,也尽量不要外出。
  但是,出乎盛家意料的是,大搜查两天就结束了。
  因为人人都知道,搜出来的希望几乎等于零,那还白忙乎干啥?反正丢东西的是敌国使臣,就算搜出来,也落不到好。
  据说,战南王子站在城门口,破口大骂了半个时辰,声称大元国全是阴险狡诈之徒,蝇营狗苟之辈,骂得大元国人气愤填膺,人人喊打,最后战南王子是在众人的追逐中逃走的,还撂下了一句狠话,称必定会报复。
  报复什么的,也不值得惊讶,反正两国交战是常事。
  既然危险解除,棉娘便带着三妹游方元和二郎,再次去了云充县。
  依着记忆,她很快找到花四婶,让她带路,去山里的芦荟地看看。
  同行的,还有她老汉,张老四。
  “这座山叫作簸箕山,你们看它长得像个簸箕,这簸箕里面,有一大片基本上都是芦荟!就是这路,不大好走,离市集也有点远,所以没人肯来。”
  张老四也比较健谈,一路走,一路给她们介绍情况。
  等到了地头,一片绿汪汪的芦荟,惊煞了四人。
  真的是好多!
  虽然没有整体连在一起,但这不是问题,又不是用来观赏的,只要数量足够,那就可以了。
  棉娘简单察看了一下,表示很满意。
  就是如张老四夫妇所说,路有些难走,运输困难。不过这也不是问题,只要出钱,还怕没人干么?
  为稳妥起见,她还去找了县衙,花了二十两银子,买下了这片地的所有权。
  二十两银子,买那么大一片山地,真是低廉。但那本来就是野山,闲置无用,县衙白得二十两银子,何乐不为呢。
  花四婶夫妇有些不安,这地被买下了,还有她们什么事吗?
  棉娘却将整片地的收割照看,都包给了她们。
  约定,收获季节她们每周来收一次芦荟,价格按一文钱三斤计算。等到芦荟生长季节,就减少采收量,重点用来看护,保证它们不被破坏。
  花四婶夫妇怀疑自己听错了,不是一文十斤吗?
  这还有顾客多给钱的事儿?
  主动提价,棉娘当然有自己的理由。虽说价钱低对她有好处,但不是长久之计,太低的价格,有人干活就会敷衍了事,影响采收效率以及芦荟的品质。
  简单一句话,你不能把所有的便宜都占了。
  那不叫会赚钱,那叫贪婪!
  花四婶夫妇喜不自胜,连连答应。
  棉娘当即给了她们二两银子,作为第一笔看护费用。
  又雇了十几个人采收芦荟,报酬就是一文钱三斤,算是给花四婶夫妇打个样,以后,棉娘不会亲自来了。
  这一趟,她拉了整整三大车芦荟。
  接下来就是制作芦荟胶了。
  她打算再添加一些药材进去,改善皮肤的,去痘去疤痕的,都安排上。
  作为功能型颜宝胶,分开售卖,价格也不会高太多。
  事情要多起来了,她又专门跑了一趟牙行,买了四个粗使婆子,暂时凑合着用。
  采购芦荟的事暂时结束,游方元和二郎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要四处去打听,合适的忠仆了。
  按棉娘的想法,凡是非常老实的,或受到大冤屈的,或走投无路的,这些人的忠诚度应该可靠一些。
  这种人有吗?
  多的是!
  当然,世代忠良之家,那也非常可靠,但人家忠诚的是皇家,不会转投籍籍无名的盛家。
  这期间,三郎来信了。
  盛老爷子在京城安顿好后,就给三郎等三兄弟写了一封信,告知了一些基本情况,以及落脚的地点。
  现在三郎回信了,大略说了一下边地的状况,意外的是,还捎了一个包裹回来,说是给他媳妇的。
  棉娘有些好奇,拆了一看,是个方木盒子,四边都钉死了,她找来工具将它撬开,发现里面是……一团乱棉絮。
  这人!
  棉娘拿手一按,里面好像还有东西,她扒开棉絮,一把小巧的弩弓呈现在她眼前。
  额……
  这是担心她的安危吗,所以千里迢迢特意寄了一把弩弓?
  这弩弓做得还挺精致,整体好像是用橡木制成的,又短又粗的牛筋缠在其上,充作弓弦。她还在盒子更下面,找到了五枚短箭,箭簇锋锐,泛着寒光。可想而知,这样一套配合打出去,其杀伤力肯定惊人。
  关键是它还小,只比巴掌略大,携带方便。
  行,心意姐是收到了。
  除了三郎的信,还有大郎和四郎的,也来信了。
  四郎的信最简单,廖廖几个字,就是问好,报平安,然后没了。
  大郎的信,写的多一些,说祝氏的事,他已经知道了,和离了就和离了,心不在盛家,确实就不用勉强。
  ……
  第179章
  做梦都没想过
  “你怎么这么笨!让你做点事,半天做不好!今天中午你不用吃饭了!”
  一个中年妇人对着院中的一个汉子,怒骂几句,转身进屋去了。
  进屋后,她的怒容顿时消失了,一句话,就省下了一顿饭,简直不要太划算。
  汉子默默地放下手中的斧头,揉了揉手腕,他劈了一上午的柴,堆了老高的一个垛子,妇人却说不够。
  由于经常是饿肚子的状态,他瘦得厉害,眼眶深陷,颧骨只有一层皮,一双手指就跟斧头柄一样,干枯、粗糙。
  就在这时,游方元飘了进来。
  汉子察觉到有人来,抬头看了一眼,木然道:
  “你找谁?”
  游方元看着他,
  “我姓游,你可以叫我游先生。听人说,你是个孤儿,在养父母家中不受待见,经常吃不上饭,你怎么还留在这里不肯走呢,凭你的力气,在外面吃饱饭应该没问题的。”
  汉子看了看他,
  “游先生,你在骗我吧?在外面哪有饭吃,能不饿死就算不错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