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第221章
  老爷子的教诲和理由
  嗯,老爷子是不会污蔑人的,既然这么说了,三皇子应该就是做过,就看怎么收场了。
  不过这么一来,三皇子只怕要恨死老爷子以及盛家人了。
  当然,现在也恨。
  “阿爷,我听那龚王妃说,三皇子纵虎刺杀的嫌疑已经洗清了?”棉娘问了一句。
  老爷子点点头,
  “当时我本来就是随口一说的,目的只是为了给他制造麻烦,让他没心思再想其它。至于那件事到底是不是他干的,我也不清楚,御史台和刑部也没查出什么来,对于这个暂时的结果,皇上也没说什么,我看这件事,多半会不了了之了。”
  五郎疑惑道:
  “阿爷,那照这么说,老皇帝被刺,就这么算了吗?”
  老爷子抬头望了望四周,压低声音道:
  “在尚林苑有能力做这种事的人,无非就是那几个皇子。可帝王之家,类似的事情哪里免得了?每到换人更迭时,哪有不死人的?他们比我们其实更理解这种事,只不过遇上了该怎么处理,就要看当事人怎么看了。”
  棉娘微笑,看来老爷子并不迂腐,看得很透。
  五郎则表达了不屑,
  “帝王之家,真是尔虞我诈,寡情无趣!”
  三妹觉得无所谓,
  “他们不愁吃喝不愁穿,也没人敢动他们,他们就自己动自己啰!”
  老爷子没理她的混账话,继续对五郎说道:
  “我们看待一件事,不能只看其一面,还要多想想其它。就拿这次事件来说,如果猛虎成功咬死皇上,那属三皇子得利最大,按道理他的嫌疑也就最大。可是,换一个角度说,三皇子的势力本来就是最大,他只需要坐等老皇上崩殂,他就可以顺理成章地登鼎,何苦冒这个险呢?”
  五郎道:
  “也许,三皇子等不及了?”
  老爷子赞许地点点头,
  “你能想到这点,算是不错了。只不过,这种事,除了他自己,别人是猜不出来的。我想告诉你的只有一个道理,那就是在没有确凿的证据下,不可轻易下结论,也不可轻信别人所言。”
  说到这里,老爷子重重叹了一口气,
  “就好比当年,都说太子卖国,以国土换取战功,老皇上只简单派人察看了一下,就认定了此事,将东宫全部问斩,唉!也不知道现在,老皇上有没后悔。”
  棉娘插嘴道:
  “您还没有找到让人信服的证据,也没有把怀疑告知皇上,他哪里会后悔?”
  老爷子摇头,
  “不然。他后来没有继续督促查办此事,想来也是有所察觉的。”
  棉娘眼睛一亮,
  “如果老皇上也怀疑的话,那您去告发三皇子,岂不是更容易让他相信?”
  老爷子无奈道:
  “那也不然。老皇上老了,就算他再不愿意,总有一天他需要把皇位让给他的儿子。那个时候,他就会真正考虑,让给谁才最符合皇家的利益?目前北边战乱不断,或许他会认为需要一个敢打敢拼的继承人,而三皇子在他眼中,说不定就最合适。”
  棉娘疑惑,
  “那他还在削弱三皇子的势力?”
  之前削了京兆尹,之后又拿掉了兵部尚书,这可都是三皇子的拥趸。虽然有形势所迫的原因,但作为皇帝,他完全可以变通的。
  老爷子笑笑,
  “三皇子给人的形象,确实是勇猛过人,但有点自负了,做事经常不计后果,这种性格,可当不好皇帝的,也许,老皇上认为他需要磨砺吧。当然,这是我猜的,所谓伴君如伴虎,帝王之心若是那么好懂,世上又岂会有这句话?”
  三妹嘴快道:
  “有多难懂?不就是想得太多嘛!他们比别人更善变,就对了。”
  棉娘笑道:
  “好像确实是这个理,他们肯定比一般人想得多。”
  五郎道:
  “也就是说,咱们不能抱着一个观点不放,要时刻注意,他们会改变主意。”
  老爷子微笑,
  “说得对,如果是你,你应付得来吗?”
  五郎迟疑,
  “我可能会有些不耐烦,这如同没事找事一般。”
  “没事找事,这么说也不错。世上本没有多少事,都是找出来的事,一个人要的越多,事当然就越多。名和利,是多少人一生的追求,有几个人能勘破,能放下呢?”老爷子喟然而叹,“可是,放在我等这些人身上,则有些区别,帝王的心思,关乎他人的生死啊,不关心,又怎么能行呢?行了,你们去玩吧!”
  两小告退。
  棉娘觉得,老爷子教给五郎的这些,有些过分了,人家还是个孩子,至于这么早就说这种道理嘛!
  看把五郎都搞得像个小老头了。
  她站着没走,她感觉老爷子还有话对她说。
  果不其然,老爷子喝了口茶,眯上眼睛,又道:
  “棉娘,你们是不是觉得,来京城后,我行事有些急躁?”
  棉娘没否认,直接点头,微笑道:
  “阿爷想必有理由的?”
  老爷子轻叹口气,
  “我老了,有些事情却是拖不得的,当年的那些人,都渐渐的不在了,不抓紧时间,我怕都见不到他们了。人就如这太阳,总是会坚定不移的落下去,你还年轻,理解不了这一点。
  但太子之死,我必须查明原因,因为十多年前,三郎和他爹娘遭难,是太子亲自出手,才救回了三郎!如今太子不在了,但这份恩情却不能忘。现在既然知道太子是被三皇子害死的,我岂有不帮他报仇之理?又岂能让他背负卖国之名而含冤九泉?”
  棉娘恍然。
  以前她总是有些疑惑,搞半天原来是这样,那就难怪了。
  理当如此。
  这很符合老爷子的性格。
  但是老爷子为什么挑这个时候说出来?难道是因为以后会更危险吗?
  “那阿爷,弹劾三皇子贪污恤银的事,您有把握吗?”
  “恤银的事,有充足的证据。这位三殿下,着实可恶!连恤银都贪,真是肆无忌惮,无法无天!”
  老爷子很是气愤,又满是无奈,
  “不过最后的结果,还是那句话,就看皇上怎样想了。若是有意扶持三皇子,可能就会重罚轻惩,不会伤他根本;若是没那个意思,那就少不得,会扒他一层皮下来。”
  贪污恤银是重罪,是军中大忌,处理不好是会引起哗变的。不过这件事过去很久了,老皇帝若是有意包庇,还是有很大的操作空间。
  第222章
  弹劾三皇子
  棉娘有些遗憾,照这么说,还是不能把三皇子拍死啊。
  如果把他阴谋害死太子的事拿出来,那就好了,应该可以让他彻底完蛋。只不过,这件事目前最重要的证人,是牛奔,一个无名小卒,貌似还是个逃兵,而且现在还是她们盛家的铁卫,无法作证。
  只能慢慢来了。
  还有,除了这件事,她觉得老爷子还有些话,没有说出来。
  不过算了,该说的时候,老爷子自然就会说了。
  几天后,盛老爷子果然正式上奏,弹劾七年前,太子旧部被三皇子收归部下后,全数战死,但应给他们的补助却毫无音信,他们的家属全都表示没有收到恤银,现已找到多个证人,其中就有蓝大将军的遗孀。
  五皇子也在一旁推波助澜。
  户部尚书说此笔恤银早已发放,有票据为证,有当时的领取人签字画押,至于银钱被领走后为什么没到遗属手中,那他就不知道了。
  而当时签字画押的人,正是三皇子的属官。
  三皇子还想狡辩,说他那个属官不久就得病死了,他也不知道银钱的下落。
  但这种事何等重要,三皇子当时作为主帅,岂有放任不管,不追查到底的道理?
  是个人都不会信。
  老皇帝雷霆震怒,当即废黜了三皇子的王位,免去其右屯卫大将军之职,并责令其赔偿恤银,以补偿给当年的遗属。
  大元国的皇子,成年后一般都会被授予王位,只是一个虚衔,不是实职,也没有封地。不过它再怎么说也是最高的爵位,象征着极高的身份地位和荣耀,没人敢轻视它。
  这个惩罚,可以说很重了。
  但这只是站在皇家的角度上来说的。
  换作别人,早就应该抄家砍头了。
  盛老爷子回到家后,将这件事仔细说给了棉娘等人听。
  棉娘先发表意见,
  “这是好事啊!这么说来,三皇子是被一撸到底了,基本没啥身份了吧?哦不是,他还有个身份的,那就是皇子,只要这个身份在,他应该还是可以东山再起的。”
  三妹第二个发言,她就很简短:
  “这家伙活该!”
  老爷子点头,
  “棉娘说得没错,只要他的皇子身份还在,那他就还有翻身的机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