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龚王妃冷声道:
“你得意什么?迟早有一天,我夫君还是会再次封王,你眼红都没用!还有,你的宽慰我受不起,哪凉快你哪待着去,你不知道自己很惹人厌么?”
棉娘笑笑,不以为意,
“我来这里也不多吧,好像这是第二次,这么快就惹人厌了?那你三番五次的跑我铺子里,阴阳怪气,拆台捣乱,我还没说你惹人厌呢。真是,做人呐,还是要大度点,你一个王妃,哦,是一个有梦想再次成为王妃的人,怎么也不能比我一个乡下村妇还不如吧?”
龚王妃脸上有些挂不住,但嘴上自然是不服输的,
“你以为你铺子多香我喜欢去似的,你一个破胶漫天要价,欺瞒顾客,我还说不得了?大路不平人人踩,你如果不亏心你担忧什么?”
棉娘哂然,她的颜宝胶全是真材实料,浓缩而成的精华,一进门就有浓厚的天然芦荟香味,比这里的掺水货还真的要强多了。
“你还说对了,我的铺子就是比你的铺子香。要说漫天要价,你难道不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而且我的东西起码很管用,有人觉得值,那它就值这个价,你有什么权利去多嘴?你要是再敢去乱说,破坏颜宝胶的声誉,我就去官府告你!”
龚王妃满不在乎,
“我只是说几句话而已,你告我什么?破坏颜宝胶的声誉?我可没说它不好啊!”
棉娘道:
“告你嫉妒,眼红我的铺子!”
龚王妃有些呆住了。
她堂堂王妃,还怕棉娘告她的状?简直是笑话,随便去告!
可是,要是说她嫉妒眼红,她却不想背这个名,哪怕这个罪名非常小,可能都不会成立,但这是很丢脸的事,她一个王妃居然还去眼红别人,要是传出去,她还怎么见人?
尤其是在当下,她家境况本来就不好,这岂不是佐证了这个说法么?
龚王妃恨得牙痒痒,但棉娘已经离去了。
棉娘来这里,本来是想当着顾客的面,也挖苦一下的,奈何这破店人气太差,半天不见一个人来,只有算了。
第235章
启程北上
她现在可是很忙的。
虽说日常之物都准备好了,但她要的可不止那些。
她要去的可是战乱之地,只准备些吃喝,那不是缺心眼嘛!
必须要添置一些军械物资,以应付可能的战斗。
为此,她请教了包括盛老爷子和曾庆在内的很多上过战场的人,连牛奔这样的一线士卒都请教过。在总结了各种情况后,挖空心思,请人打造了一些针对性极强的物件,现在就是验货的时候了。
接下来的两天,风平浪静。
宋兴宁躲在三皇子府中,也不单独出门了。
盛家开始往三辆车上装载各种物资,尽量节约出空间。
盛老爷子还带棉娘见了两个人。一个是大约四十多岁的毛将军,他是援军的统领,负责把大军带到边关。另一个是此次随行的监军,大太监林公公,他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到边关宣读皇上的任命。
见一面通个气,是很有必要的,要不然棉娘一行跟在他们大军后面,别人还不知道会怎样想呢,免得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两人对棉娘都较为客气,大约是因为盛老爷子或者盛寒山的缘故吧。
棉娘同样如此,这可关系到接下来的行程顺利与否,毕竟这批援军中,还有盛家的大仇人存在的。
她已经听说了,三皇子此次也会一起前往北边。也不知道这家伙最后用了什么手段,交齐了恤银。
城中无事,但京城郊外已经集结了三万大军,时不时的,就有一队队士卒进入城中,采买各种物资,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战争的阴影。
一切准备就绪,就要启程了。
老皇帝身体欠佳,启程之前,由五皇子代为致辞送行,也有为将士们鼓劲的意思。
看着一脸得意踌躇满志的五皇子,站在高台上慷慨激昂,三皇子站在台下,脸色那是相当的不好看。
那个位置,本该是他的!
都怪那盛老头!
待他凯旋回朝,定要将之挫骨扬灰!
大军拔营启程,前后连绵上十里,场面自然震撼非常,好多百姓早就前来驻足观看,盛家全家人都来了,棉娘还是第一次感受到这种密密麻麻人接人的壮观。
她也看到三皇子了。
这家伙骑着一匹大黑马,手持霸王戟,头戴冠军帽,身披深紫描金战袍,袍下是全身亮银铠甲,一副骚包的样子。
他身后,除开幕僚和护卫不算,是排列整齐的私军,整整三千骑兵!
全都骑着上等好马,全身披挂整齐,这是他夺嫡问鼎的最大倚仗。
好些将领,看向这支部队,都流露出羡慕的眼神。
但这是三皇子的私军,他们只会听从三皇子一个人的号令。
棉娘不由叹息,
把三皇子的部队一看,自家真是穷门小户啊!
她来京城就开始折腾,到现在也只建立起区区一百铁卫。
还没有铁甲。
当然,拥有私军也是要资格的,盛家不可能有三千的名额。
盛家包括阮氏和张成龙,都来看热闹,也都是来为棉娘送行的。
大军走后,棉娘也要动身了。
三妹抱着棉娘的腰,埋头呜呜哼唧个不停,也不知道是在哭还是在抱怨。棉娘忙着与其他人道别,这个说两句,那个叮嘱两句。
这是早就定下的事,也不用太纠结,很快,棉娘和盛竹,游方元,还有叼蝉,带着五十名铁卫,四个丫环婆子,启程了。
棉娘其实也是头一回要去那么远的地方,而且还是自己领头,需要考虑的事情有很多。但意外的,她并没有感到茫然和不适。
哎,姐可能就是劳碌奔波的命吧!
前面的大军,有少部分是骑兵,大部分是步兵,所以走得并不算很快。棉娘一行远远吊在后面,她只需要能望见大军的影子就行。
路上,游方元还专门让人讲解行军打仗的技巧。他是书生出身,在这方面是门外汉,但铁卫里面有不少参过军的人,他就让他们出面,为大家解说。
这些东西大家以前也交流过,不过现在正式上路了,心态不一样,接受度也会不同。
五十多人的队伍,棉娘也没有军队上的严令,所以倒是有些热闹。
她一边听着这些人交流,一边观察路上的情况。
她有千里眼,能看很远。
如果把这次远行当作旅行的话,风景还是不错的,树木,土岗,野林,远山,河流,如果你心情好,那无处不是美景。
只是,路边偶尔会有破败的房屋,衣衫褴褛的农人,让棉娘的心情没法好起来。
虽然她现在不愁吃穿,但看到这样的情况,心里还是不好受。
可能她小时候苦惯了,很容易就与这些人共情吧。
可究竟要怎么样,这世上才没有穷苦人呢?
遐想了一会,棉娘不由自嘲起来,她就是一个普通人,虽然好像有点儿小势力了,却是微不足道,无力改变任何现状,想这些是不是太多余了?
一路上,大军行,她也行,大军停,她也停。
她们人少,生火做饭什么的,速度比大军还快些,时间很充裕。
这一天,她忽然看见前面,有七八个人半躺在路边,他们身后还有几辆独轮车歪倒在草丛里。等走近了一看,原来是人都受伤了!
一个个或是用手捂着,或是用破布绑着,都有血迹渗出来。
她让盛竹背上药箱,下了车。
“你们这是怎么了?遭贼了吗?”
这些都是农夫,独轮车上都是空空如也,所以她才有此一问。
八个农夫看到三辆骡车,一队服饰统一的护卫,知道这是权贵之家来了,都有些疑惧。
见没人答话,盛竹又问了一句,
“这是我盛家主母,宽和仁厚,会帮你们治伤,你们只管说话。”
她也是穷苦出身,很容易理解这些人是怎么想的。
终于有个胆大些的回道:
“回大人,我们是送军粮的,就是不久前刚过去的大军,县老爷让我们送粮草过来。送完后,大家就都开始返回,可谁知突然冲来一小队骑兵,我们几个避让不及,被马踩伤了,所以想歇一会,缓和一些再走。”
援军的粮草,是由沿途的官府供应的,这是朝廷早就下发了公文的,至于具体运送的人,自然就是当地农夫了。
这一点棉娘也知道。
现在人家奉令来送粮,被踩伤不说,还丢在这里不管不顾,这未免太过分了一点!
第236章
他们就是故意的
棉娘心下恼怒,却没发作,从药箱里拿出了一些止血粉和纱布。
“你们这样止血,伤口容易化脓,还是要处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