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而且不用多想,那三袋炒面,应该也不是被人遗漏的,而是被三皇子的人故意丢在草丛里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她们吃炒面吃得口干舌燥,然后就会急于找水喝,然后就会中毒。
什么叫处心积虑?
什么叫阴险狡诈?
对方再次给她们诠释了这一点。
棉娘很庆幸,她们的运气不错,当然,这其实也是实力的体现。
不过,她们是逃过了一劫,但还有个问题。
这处水塘,边上有一条小道相连,很明显,这应该是有人偶尔会来这里取水,若是这些人不了解,喝水中毒了怎么办?
棉娘叹口气,姓宋的这么缺德,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有报应。她让人劈了一块木板,上面写上几个字:
“此水有毒,勿用!”
想想还是不放心,因为这世上不识字的人太多了,于是又画上了一个大大的骷髅头,以作警示。
然后将木块插在最显眼的位置。
她能做的只有这么多了,剩下的,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
棉娘让铁卫们喝了一点储备水,然后继续赶路,沿途再寻找可用之水。
接下来,一连三处水塘,都有毒!
后来棉娘拿上千里眼,跳上车顶,极目四望,找到了一处远离大路的干净水源,这才解决了喝水问题。
……
京城。
棉娘走了后,盛老爷子按照之前商议好的,将全家都搬到了镜湖别庄。
准备将这里好好经营一番。
比如院墙太矮,要加高。比如缺少防御设施,要添置。这里虽然地处京都范围圈,比桃花村那种地方安全得多,但万一有个意外呢?
这种建设,是需要时间慢慢来的。
一间密室中,六皇子正襟危坐,他的对面,是一位衣着华贵的老者。
在三位皇子中,六皇子夺嫡的呼声最低,但并不代表他没有势力支持。而支持他的势力,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这位老者帮他拉来的。
所以,六皇子对这位老者自然非常尊重。
“如今老三下去了,你的对手就只剩下老五了。你现在,应该加快拉拢朝中势力了,尤其是以前明着支持老三的人,他们应该迫切需要换一个皇子追随,不然以后就有被清算的危险。这些人,如果全都倒向老五,那对你非常不利。”老者说道。
六皇子疑惑道:
“三哥去了边关,如果能取得战功,很容易恢复地位吧?那些人会这么快就抛弃他,另投他人?”
老者微笑,
“既然下去了,岂有再上来之理?不想他翻身的人,多了去了,比如老五,比如盛家,还有前太子的一些残余势力,他们都不会坐视他翻身的。”
六皇子感叹,
“盛老将军真是厉害,才起复多长时间?就把三哥弄下去了,比五哥都厉害!”
老者微微点头,
“盛老将军以前就是出了名的不怕事,加上他一贯正直,处事公道,虽然明面上没什么人跟他亲近,但暗地里还是有不少人支持他的。尤其是那些军方人士,大都很钦佩他,这一点,一般人也学不来。
至于老五,认真说起来,没什么特别优秀之处,老三还有个敢打敢闯的名声呢,这种强势的现在下去了,剩下一个没用的老五,你打败他还是有很大机率的。”
六皇子听了精神一震,他很喜欢这种分析。
不过由于长年谦恭的形象使然,他习惯性的还有一些顾虑。
“三皇子真的不会翻身了吗?数年前,他就曾去过一次边关,为此声名大震。这一次,万一他真的又立下大功……”
第242章
渔翁得利
老者不屑一顾,
“立大功?出了那档子事,哪会有将士再愿意追随他?他现在只是普通将军,可命令不了别人了。没有其他人的支持,他在战场上能立什么大功?就凭他的三千骑兵么?
你们三人中,之前他的呼声最高,凭的就是他的勇武形象,这在军方是有巨大优势的。谁料他却贪墨恤银,真正是蠢不可及也!这不是自毁根基么?老夫现在都有点怀疑,当初他的战功是怎么回事了。
你放心,他已不足为虑。就算万一有这个苗头,老夫也会第一时间得知,必不会让他得逞。”
六皇子大喜,
“如此,真是多谢了!”
老者摆手,
“说了好多遍了,你无需感激老夫,你只需要记住,老夫支持的人永远只有你一个!”
六皇子只有把感激埋在心里。
现在就是鹬蚌相争,他这个坐山观虎斗的渔翁得利,还有老者全力支持他,这一刻,他的心情是极度舒爽的。
“对了,那盛家,我们需要拉拢吗?”
老者沉吟,
“如今,北戎国正在增兵,边关即将大战,结果尚未可知。若是那盛寒山败了,盛家将很难再进一步。若是他胜了,看皇上的意思,他极有可能成为北部大元帅的继任者,这种情况下,当然是需要拉拢的。
这些,还有待时间观察。但盛家有一个人,却是现在就需要留意的,你知道是谁吗?”
六皇子想了想,
是盛老将军吗?听对方语气,应该不是。
是游方元吗?此人武功极高,但也不至于被对方刻意提起。
除了这两个,其他人,好像都不出名……
蓦地,他突然想到一个人,脱口而出,
“是那昭安县主!”
老者赞许点头,
“昭安县主的爹可是镇西大将军,这位大将军虽然远在边关,在皇上眼中的分量可是不小的。昭安县主虽然出嫁了,但杜夫人将镜湖别庄直接送给了她,可谓相当看重的。仅凭这一层关系,昭安县主就不可小觑。
还有,如果将来她的夫君盛寒山一路高歌,被顺利封为北部边区大元帅,你想想看,一人身系两位大元帅,这是何等身份?谁人敢惹?哪怕你坐了太子之位,在她面前也得小心谨慎啊!”
六皇子听得也是心惊,这话确实没错,只要人没糊涂,就不可能得罪这位县主。
“所以现在就得留意,等到了那时候,可就迟了,锦上添花多的是人做,雪中送炭可少有人愿意。”
六皇子道:
“可现在,据说这位县主去了边关,跟着大军去的。”
老者连连摇头,
“这就有点不智了,老三虽然不能在明面上对付她,暗地里可说不准的。而且到了边关,大战一起,谁能保证安全?但不得不说,这位县主还是很有勇气的,不亚于老三。”
……
北上的铁卫们就算在赶路,也一直很忙碌,要训练战术,要练习马术。
棉娘在车中暗戳戳地偷看过,没有一人抱怨,没有一人不满。她很满意,不愧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人。
已经有好些天了,风平浪静,她们再没有遭遇算计。
可能是宋兴宁和三皇子已经意识到,自己的智商其实很有限,没法骗倒她们,所以干脆放弃了?
那敢情好。
但她没有掉以轻心,该布防的时候绝不会偷懒,该探路的时候绝不会大意,该喝水的时候就让叼蝉老师傅出马鉴定,不会给对方任何可趁之机。
这一天,队伍刚启程没多久,叼蝉突然低声呜鸣起来,在马车里走来走去,一副焦躁爆发的前兆。
棉娘极少看到它有这种表现,立刻起了警觉,难道是有什么危险将临?
她看了看车内,正常的很,又起身打开车窗,望向窗外。盛竹也打开另一侧,探出脑袋,往外仔细观察。
但都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除了她们前行的队伍,一切安静的很。
棉娘回过头,看向叼蝉,对方仍然在低声呜鸣,还冲她叫了一声。
“呜……喵!”
不妙?
棉娘果断下令,让队伍停了下来。
游方元过来问,
“怎么了?”:
“叼蝉示警,应该有问题。”
棉娘踏出车门,举目四望。
游方元吃了一惊,他没发现什么啊,但叼蝉自然比他灵敏,他也警觉地查看起来。
此时是凌晨,天蒙蒙亮,太阳还没有升起,前方不远处是一大片山林,朦胧的雾霭围在山林的外围,像是裹上了一层透明的纱衣。
难道这山林中,隐藏着什么凶兽?
此时的叼蝉也出了马车,冲着山林的方向呜鸣。
棉娘仔细看了看它望向的目标,发现并不在山林中,疑惑道:
“莫非那雾霭有问题?”
可是,清晨的山林有雾,这简直再正常不过了。
“该不是瘴气吧?我去看看。”游方元催马而去。
“那你小心点,别太靠近了。”
很快,游方元回来了,脸色不见慌张,但较严肃,
“确实是瘴气,越往里越浓,咱们不能往前走了。幸亏叼蝉提醒,不然我们就闯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