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棉娘又轻飘飘地跟了一句,
“但其实吧,出了这种事,老皇帝不见得愿意再见到三皇子。你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吗?所以这三皇子到底是送去京城,还是不送呢?作为臣子,我们也决定不下呀,有些左右为难了。”
宋兴宁突然一下跪在她面前,
“县主大人有何吩咐,只管开口!只要宋某能做到的,必定万死不辞!”
棉娘心中感叹,姓宋的确实是有些聪明的,一点就透。
当下面授一番机宜,同时还让人辅助他。
这才有了宋兴宁大摇大摆狐假虎威来见三皇子的事。
……
“宋兴宁,我要活劈了你!”
三皇子高声怒喊,双眼血红,快要气疯了!磨蹭了半天功夫,倾注了大量感情,结果还是被姓宋的给骗了!
这一刻,任何言语都表达不了他的愤怒之情,他恨不得将其生吞活剥!
密信大概是抢不到了,他转而扑向宋兴宁。
宋兴宁见他一副择人而噬的模样,吓了一跳,赶忙躲避。
两人很快如猫捉老鼠一般,四下追逐奔逃。
棉娘充耳不闻,在铁卫们的防护下,摊开密信仔细观看起来。
三皇子的字难以入目,但认读还是没问题的。
信里尽是一些讨好之词,行文还有些颠倒,棉娘再结合自己掌握的情况,终于将前太子之死的真相整理了出来!
约八年前,正是前太子在边关领军的时候,太子作战很勇猛,不时就有胜利的消息传回朝廷,让大元国上下很是兴奋。
如此下去,彻底击败北戎已经不远了。不过由于长年鏖战,边关兵力已严重不足,太子请求增派援兵。
于是三皇子亲领援兵,前往边关。
在时任军师季午生的策划下,三皇子假意与太子密谋,定下一计,准备共同伏击北戎兵。但是到了最后一刻,三皇子却没有如约出现合击北戎,导致太子孤军奋战,最后力竭身亡!
事后,三皇子怒称有人传递假消息,导致他对此事一无所知,没能来及时救援,他当场斩了几个人,表演了一场兄死弟悲的哭戏,同时号召太子残部与他一起对敌,为太子报仇。这为他赢得了一些人心。
而事后,他直接将太子残部编在一起,利用他们报仇心切的心理,鼓动他们打前锋,与北戎兵拼了个两败俱伤,然后他再领大军出现,以压倒性的兵力优势,取得了最终胜利。
当然,三皇子送回去的战报没这么复杂,只说他到了边关不久,太子不知为何就贸然出兵,可能是走漏了风声还是什么,遭到伏击,太子所部伤亡惨重,他本人也意外死在乱战之中!
后续他会查明原因,再班师回朝。
太子战死,朝野震惊,老皇帝也悲痛不已。
但三皇子回来后,却有了另外的说法。
据他调查得知,太子之前虽然打了不少胜仗,但却丢了不少村镇土地,当地不少人怀疑太子是拿这些国土换取了所谓的胜利。
而太子为什么突然贸然出战,是因为他带出去的那批人,都是对他心怀不满,心有疑虑之人,他很可能就是故意带他们出去送死的,以免这些人将消息通报给三皇子。结果战斗到最后,那批人醒悟过来,愤怒之下,将太子乱刀砍死了!
三皇子还带回不少证人,众人异口同声,都说是这么回事。
老皇帝听了,雷霆震怒!
这不是通敌卖国吗?
他当即下令,将与太子相关人等,全部捉拿问斩!
……
密信的最后,三皇子恬不知耻的说,胡津大王的长子是被太子杀死的,他暗算了太子,且是主动有意为之,就等于是帮他们报了仇。希望看在这个份上,请胡津大王出手帮忙,在他被押解回京的途中,派人相救,云云。
棉娘看完,长吐一口气。
虽然她们早就推测出了大半内幕,但这是三皇子亲手写的,亲笔认证,自然不同,算是为老爷子的调查划上了句号。
她让铁卫们拉开扭打在一起的三皇子和宋兴宁。
宋兴宁已是鼻青脸肿了,这里也没人愿意帮他。
“宋兴宁,我说话算话,在你回京之前,我们不会对付你。”棉娘道。
这只是两人临时合作的一个必要的附加条件,另一个条件,她没提,宋兴宁也识趣的没问。
毕竟当面说要让人家去死,有点不礼貌。
棉娘让人把他带回去,再次软禁。
又冲三皇子道:
“三皇子,我很好奇,为了那个位置,你甘冒大险,陷害你的长兄,还有那些无辜的将士,你没有一点心理负担吗?”
三皇子将宋兴宁揍了一顿,心里的怒气竟然消退了一点点,虽然心里还是不好受,但不像之前那样,想要吃人了。
他冷声道:
“成王败冦,有什么好说的?陷害长兄,你看看历朝,少了兄弟阋墙之事吗?你不是皇室之人,不懂其中的道理。”
棉娘一滞,
她是不是被胜利冲昏了头,竟然问了这样一句废话?
第260章
兵不血刃
她不再多说,下令将他重新关押,严加看守,然后带着密信去找三郎。
三郎看后,沉下脸,
“这厮着实卑鄙无耻,枉自为人!什么狗屁皇子,毫无亲情,罔顾大义,畜生一般!前太子还是我的恩人,我理当为他报仇,不能让这家伙回京!”
虽说三皇子回去也是一个死,但凡事就怕万一,万一出个什么意外,他能活下来呢?
所以最好的做法是,就让他死在边关!
打仗死人,再正常不过了,前太子就这样死了,他三皇子凭什么不能死呢?
棉娘点头,她也是这个意思。
放他回去,那决定权就在老皇帝手上了,其他任何人都定不了一个皇子的生死,那样太被动了。
兵贵神速,三郎没有耽搁多久,又是星夜开拔,先是直接往北,插入到北戎境内,然后再往西,越过沧水,直奔北戎的边城,望元城。
这是北戎在沧水之西的唯一一座边城,由于长年踞守,经常修缮加固,虽然还有些粗糙,但其城墙的高大与坚固,一点不比大元国的边城差了。
骆元帅以前占上风的时候,也曾试着攻打过,但每次都是无功而返。
而这一次,三郎兵不血刃,直接靠喊,就把望元城的北门喊开了。
因为他假扮成了战南王子。
更重要的是,他身前还有一个让人无法忽视的战俘,大元国三皇子!
而他们身后,是两万多大元兵假扮的北戎骑兵。
大元国是没有这么多骑兵的,至少在边关绝对不可能有。
而且他们是从北戎境内而来,边关的大元兵是无法在不惊动北戎兵的情况下,越过望元城,跑到后面去的。
而且要说这批人是假扮的,那岂不是说沧水以东的八万北戎兵全部阵亡了?这才过去了几天时间,这种事情怎么可能发生呢?
所以种种原因结合之下,竟然成功的骗过了胡津大王,将城门大开,迎接凯旋而归的战南王子入城。
入城的途中,三皇子还不甘心,在马上拼命挣扎,想要示警,但他被五花大绑,嘴里也早就被破布团堵住了,所以他的挣扎只能让人误以为是恐惧和不服。
但过了一半后,三郎还是被发现了破绽,因为他的化妆就是棉娘这个半吊子师傅画的,他与战南王子在体形上虽然差不多,但面部细节没法做到太好,离得近了,就被人识破了。
但这时识破已然迟了,三郎当即翻脸,下令全军突击!
两万多大军如潮水一般涌入城内,开始大开杀戒!
守城的北戎兵猝不及防,纷纷被砍倒。
没有马,无法冲锋的北戎兵,战斗力大打折扣,同样只能沦为被收割的对象。
胡津大王又惊又怒,但他也是长年征战的宿将,当即拼命组织兵力抵挡。
但屋漏偏逢连夜雨,这种危急时刻,骆元帅亲自领兵来袭,大举进攻南门!
这是三郎提前给骆帅写了密信,约定好的。
内外夹击之下,北戎兵很快失去了抵抗的意志,纷纷溃逃,投降。
最后,大元大获全胜!
守城的四万多北戎兵或死或降,能逃出去的根本没多少人。
连已经逃出西门的胡津大王,都被抓了回来!
这一战,标志着北戎与大元的长期对峙,以大元的最终胜利宣告结束!
整场战役,仅只有短短的几天时间,就算从大元的援兵抵达开始算起,也不到一个月。
大元全体将士,无不欢欣鼓舞,笑逐颜开。
更有一些服役多年的老将士,忍不住热泪盈眶,他们打了太多的攻防仗,也打了太久的拉锯战,而今,终于胜利结束了!
而这其中,盛寒山运筹帷幄,智谋善断,身先士卒,深深印在了将士们的脑海里。回想一下,也就是他来了后短短的两年多时间,战乱多年的边关,平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