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第262章
  直捣王庭
  听到这里,六皇子也起了怀疑,
  “那他把这封密信,难道送给了当时的林翰林?”
  明亲王狠狠一点头,
  “正是!老夫当时也是很好奇,硬是凑上去再瞄了一眼,那信封上分明写有林翰林几个字!胡御医与林翰林交好,很多人都知道。而且他桌子上正摆着蜡粒和印章,显然是要制作火漆密封。你说,关于女人的密信,他写给林翰林做什么?这岂不是很明显了么!”
  六皇子眼睛一亮,也觉得这事靠谱了!
  “有道理!最大的可能就是,胡御医知道老五是掉包来的,但出于某种原因,他不能说,那就只好写下来托好友保管,这是为防冤沉海底,留给世人的最后一个证据!”
  明亲王欣然点头,
  “老皇帝的破事,老夫本来不想管。可现在你要争夺太子之位,那就说不得了。所以你要尽快再派一批人马,假借老三或者老五的名义都无所谓,争取把密信找出来!有了密信,你不用再做任何事情,太子之位就是你的了!”
  六皇子大喜,
  “好,感谢皇叔垂爱,我再派人加急去找!务必找到此信!”
  “我说了,你我之间不必客气。”明亲王给予了肯定和鼓励的神色,“最迟明早,你就该派人去了,越快越好。必要时,可以不择手段!你要明白,现在这封信对于你的重要性!”
  六皇子狠狠点头,
  “侄儿明白!”
  ……
  棉娘跟着盛寒山,深入到了北戎境内。
  两万大军,加上她们一行人,全都骑马,速度很快。
  北戎的地域真是平坦辽阔,跑半天才能见到一个部落,基本上都是搭帐篷,偶尔会有一些篱笆围起来的寨子。
  这些人,看着大元的骑兵,眼神中都充满着敌意。
  当然也有惧意,毕竟对方兵马多。
  三郎已经有经验了,他制定了一个规矩,三百人以下的部落就不管,超过三百人的,就把他们的壮年马匹全部掳走。
  但凡反抗,就杀到他们崩溃为止。
  棉娘有时候还有些不忍心,问不能采取怀柔之策吗?
  三郎回答说不行,只有你拥有绝对的实力,怀柔之策才管用,不然别人就要以为你实力也就一般,是在忌惮他,一有机会他就会跳起来。
  很显然,大元国现在没有这个实力。
  棉娘就不管了,反正这些用不着她头疼。她也只是还没适应这种大量砍杀的事情,想一想对方是敌人,心里的弯就转过来了。
  ……
  京城的街坊巷里,气氛都很压抑,听说北边告急,朝廷又有征兵的意图,人人脸上都挂上了忧愁之色,一起交谈的都是唉声叹气,走路的人步伐都快了许多。
  盛老爷子一路行一路嗟叹,京城里都是如此景象,不知地方上更是什么模样,穷苦百姓们又要遭罪了啊!
  他是带着五郎三妹和童学出来散心的,可是眼见得如此景象,心情又怎么好得起来呢?
  “我想三嫂和三哥了。”三妹嘟嘴道。
  “阿爷,我们几个哥哥和三嫂,不会有事吧?”五郎也忧心道。
  “放心吧,他们不会有事的,他们都是有本事的人。”
  盛老爷子安慰道。
  童学话少些,也开口道,“这世上没有打仗,就好了。”
  盛老爷子苦笑,
  “是啊,世上没有战争,该多好。可是,这只是异想天开罢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战争,自古如此,概莫能外。”
  五郎道:
  “阿爷是说人的欲望没有止境吗?”
  三妹却接口道:
  “没有战争,也是可能的!那就是拥有绝对的实力,可以碾压其他所有人,那自然没人敢打仗了。”
  盛老爷子一笑,
  “你说的,也有道理。可是哪个国家能做到呢?这种可能性何其之小。而且这股力量必须掌握在爱好和平的人手里,不然,战祸更甚!所以说,这些想法只能是异想天开。”
  几个小的垂下头,一脸沮丧。
  但这种情况没有持续多久,仅仅两天后,盛寒山的又一封战报传来,这回却是捷报,不仅夺回了铁坎城,而且全歼了北戎国的胡儿朵大军!
  探马一路急奔,一路高声疾呼,大肆宣扬这一辉煌战果。
  朝廷上下,朝野内外,顿时一片欢呼之声。
  人们奔走相告,都在欢呼自家不用遭罪出物资了,也不用再派人远赴战场了,头顶的乌云就此散开,人人称赞盛家三郎英勇无敌,力挽狂澜,是大元国的又一柱石!
  老皇帝都有点不敢相信,八万敌军一战全灭,这是什么概念?
  说书的都不敢这么编啊!
  他把战报看了一遍又一遍,战报中详细通报了此次歼敌的经过,连棉娘送去的爆竹烟花派上了大用场,也作了特别点明。
  真的,确实是真的!
  老皇帝大喜过望,不枉他对此子寄予厚望也!
  心情舒畅之下,给盛家派了大量赏赐。
  几乎所有朝臣都向盛老爷子送上了祝贺,赞美之声溢于言表。
  接下来的好几天时间,盛家三小都是高挺胸膛走路的。
  ……
  棉娘跟着大军,可以说一路很是顺利,没有遇上一次像样的抵抗,因为与大元国长年战争的原因,北戎国的壮年男子也并不多了。
  她也了解到了普通北戎人的生活水平,基本上一家一个帐篷,人数有多有少,帐篷有大有小,并不规范。
  她们的穿着基本都是宽大的袍子和长筒靴子,袍子一般很破,靴子都很陈旧,却有很多是牛羊皮制成的,旧一些也不碍事。
  他们的神情和风貌,跟大元国的普通百姓也差不多,一般都是面显愁苦。
  直到到了北戎王庭,棉娘才见到了像模像样的城池。
  至于这座城的大小,嗯,看着比她的故乡金门县城,还是要大一点的。论高大坚固程度,好像还不如之前的边城望元城。
  国家这么穷,还一直跟大元国打仗!
  靠抢就能过上好日子吗?
  棉娘无力吐槽。
  而且看城内的模样,兵力好像并不多,这只怕就是穷兵黩武的后果了。
  大元的远征军长途奔袭而来,北戎高层自然早就得知消息了,已经派人四处纠集部落男丁,奈何其它地方也遭到了大元军的突袭,最后只是凑到了八千多人,想要跟盛寒山碰一碰。
  盛寒山先让俘虏胡津大王喊话,让城里的人投降。
  第263章
  平定北戎
  但北戎王庭并不是铁板一块,胡津大王还有兄弟子侄的,不缺野心家,胡津大王喊破嗓子,也没人举白旗,反而从城内冲出了一支先头部队。
  但大元的这支队伍是精锐之师,连一向因为缺马而骑术不精的短板在长途奔袭中也练上来了,并不弱于这些临时凑起来的队伍。
  加上盛寒山和游方元勇不可挡,棉娘的几十铁卫也是一边倒的屠杀,北戎派出来试水的这支部队很快就丢下一地的尸体,仓皇逃回。
  顺便说一句,棉娘的这批铁卫有马也有甲了。攻下铁坎城后,遍地的铁甲任他们挑选,一个个全都披上了最好的山文锁子甲,一文钱没花。
  三皇子费尽心血寄予厚望打造的三千铁骑,一个泡都没冒,就全灭了。
  也不知他当时心里是何感想。
  棉娘还另收了几十件铁甲,打算分配给留守在京城的铁卫们。
  北戎王庭的先头部队败退后,就选择了紧闭城门,坚守不出。
  盛寒山不急不忙,一道道军令下达出去。
  远征军无法带上笨重的投石车,但相应的工具却带了,加上他们一路收集了很多牛筋,再找到一处山林伐木,很快便造出了三十辆投石车。
  然后就近收割干草,再将这些干草绑上石块,一起投入城中。
  接下来就是如法炮制,攻打铁坎城的一幕再次上演,将这座王城变成了一座火海!
  棉娘携带的爆竹烟花数量有限,已经没有了,效果没有铁坎城的那次好,但王城的守兵也不多,城墙也不高呀!
  很快,远征军就攻下了王城,将北戎高层一股脑的绑上了。
  然后押上这些人,班师回朝!
  至于更远些的北方部落,那种苦寒之地人烟更是稀少,这次胡儿朵几乎是倾力来战,全数被灭,不值得再跑一趟了。
  经此一役,北戎元气大伤,很长时间都要喘不过气来了。
  ……
  随着盛寒山的胜利班师,消息已经先一步传到了京城。
  整个京城随之沸腾了!
  拉锯战持续了一二十年,经年不休反复遭遇袭扰的北境,就这么平息了?
  具体如何一般人还不太清楚,可探马一路喊出来的话可是:北关大捷,活捉胡王,北戎平定!
  什么叫平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