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在下听说,盛家五郎入主东宫,五殿下以后会不会与之相争呢?”
  五皇子笑不出来了,这个问题,的确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难道你有解决之道?”
  宋兴宁放下手,但一直保持着恭敬的姿势,
  “三殿下被擒,其实另有玄机,而这与盛寒山直接相关!”
  五皇子有些茫然,
  “你刚说盛五郎,又扯永焱和盛寒山做什么?”
  他身后有幕僚凑近了些,在他耳边说了几句。
  五皇子略一思索,脸色一变,
  “你果然心思灵巧,随我进府!”
  “是!”
  宋兴宁大喜,跟着队伍踏进了大门。
  这位五皇子脑子好像不够利索,不过不要紧,这都是小事。
  棉娘跟他说过,到了京城后,双方的约定就终止了,再次相见,就是仇人。
  棉娘也没有食言,让他平安到了京城。
  那他就要开始想后路了。
  逃到乡野去隐姓埋名?这自然不合他的心意,好不容易从乡野爬上来了,他岂肯甘心又回去?
  而且这段日子没有名医的调理,他的胸痛气闷的老毛病又开始发作了,他去乡野等死么?
  只能还是老办法,找一个强大的靠山了,这样一来,既能保命又能治病。
  京城里他能找到的最大靠山,那无疑就是五皇子了。
  所以他来了。
  “说吧,永焱之死有什么玄机?”
  刚一坐下,五皇子就迫不及待的问了起来。
  宋兴宁不敢怠慢,一口气道:
  “当时三殿下与盛寒山各守一城,可三殿下手下的戍军比盛寒山那边整整少了一万之多!而且三殿下被围困时,盛寒山固守不援,这才导致城破,三殿下被擒!五殿下您说,这盛寒山是不是有公报私仇、故意陷害之嫌?”
  五皇子眼睛一亮,
  “不错!盛寒山处事不公,坐视永焱被擒,难逃罪责!不过这些你有证据吗?”
  宋兴宁道:
  “我说的都是事实啊,边关其他人都知道的,还用证据吗?如果殿下需要,我就可以作证的。”
  五皇子点头,
  “好,你说的事,虽然本王现在不需要,不过保不齐以后不需要,你留下来吧。”
  然后吩咐下人带宋兴宁去找一间屋子住下。
  宋兴宁喜不自胜,不过没走几步,五皇子却又叫住了他,
  “等等!本王现在不适合得罪那盛寒山,你跟他家有仇,所以你不能在外面乱说,知道吗?还有,你得换个名字,不然让人听去了也是不好。”
  宋兴宁垮下了脸,
  他这个名字是没取好吗?有什么不祥的讲究吗?他都改了几次了啊!
  每次换回名字他都以为这下稳了,可以不用再换了,结果都是又要改!
  特么的你们不都是皇子吗?还顾忌一个臣子?
  但,不改也不行。
  而且宋安邦这个名字也不能用了。
  “那,在下就叫宋安国吧!”
  宋兴宁苦着脸道。
  等他走后,五皇子的两位幕僚说话了。
  “殿下,此子虽然会使一些小计谋,但不可重用啊!他辅佐三皇子,三皇子却落得那般下场,就是明证!殿下不可不察也。”
  “是啊殿下,此时得罪盛家,殊为不智,殿下宜谨慎考虑。”
  五皇子道:
  “两位莫忧!本王只是未雨绸缪,现在不会用到他。万一那盛五郎以后与本王争夺太子,那时候盛家与本王就是对头了,那岂不是就有大用了?”
  幕僚却道:
  “殿下,宋兴宁刚才说的,并不足以为凭据。试想以三殿下的脾性,会答应手下少一万兵吗?这里面必定是有原因的,而宋兴宁没说,或者是不知。”
  “还有,说盛寒山固守不援,这也不是理由。我们的援兵比北戎少了很多,去之前就定下了固守之策,盛寒山不出城,说不上有错,这算不上把柄。”
  五皇子听了,觉得也有道理。
  “那这么说,这宋兴宁岂不是没用?”
  幕僚回:
  “也不能这么说,说不定有人听了会起疑心,皇室中人听了可能会略有不满,多少有些掣肘吧。”
  “有用,但不多,殿下不可太过期望。”
  五皇子点头,
  “行,不白吃本王的饭就好。以后再看情况吧。”
  他们在暗地里算计,棉娘这边全然不知。不过,世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情,所谓风云变幻,世事无常,未来会怎样,谁能预料得到呢?
  第二天,元鼎帝上朝,当即封盛寒山为左武卫大将军,并授勋上护军!
  不是北关大元帅,略让人意外。不过现在北关已平安,倒也不必非要设置元帅一职了。而且左武卫大将军,这是正三品职官,且有兵权,比之前的散官忠武将军高了不止一档,算是非常不错了。
  众臣纷纷恭喜。
  尤其是武将们,更为热情。
  大元国与北戎国的边境之战,断断续续持续了二十多年!如今一朝平定,还将北戎最重要的边城夺了过来,领土都扩大了不少,这是实实在在的大功,想不佩服都不行。
  也就是三郎太年轻,不然老皇帝的提拔可能还不止于此。
  但要是一下子提拔太高,留给太子或者说下一个皇帝的操作空间可就没多少了,这是大忌,老皇帝当然不会犯这种错误。
  另外,元鼎帝还赏赐了一大堆用品,什么绫罗绸缎、珊瑚玉雕、钻石明珠、珍珠古玉、玉佩玉簪,等等一大堆,装满了一大车,还有黄金五百两,白银一千两。
  这些都是赐给棉娘的,也不无弥补的意思。
  棉娘毫不客气的笑纳了。
  她们搜刮回来的东西有一百多车呢,这点算什么,毛毛雨了。
  北戎虽然不富裕,但王庭多年积攒下来的东西却不少,再加上王族贵胄各家的藏货,她们当时收缴的很是开心。
  苦的都是平头百姓,有些人永远不会苦。
  第271章
  意外来客
  另外,大郎四郎、赵宽、孙十一等,也都按功封赏。
  再一个,就是给骆老元帅饯行,欢送老元帅告老还乡,荣归故里。
  元鼎帝也没小气,同样赏赐了许多。
  走完这些议程,元鼎帝就感觉疲惫不堪,脑袋发胀,正准备宣布散朝回去歇息时,明亲王开口道:
  “陛下,如今太子之位空悬多年,以致朝局不稳,人心浮动,臣奏请陛下早日定夺此事,以安民心。”
  元鼎帝皱眉道:
  “此事容后再议,散朝。”
  皇帝走了,留下众臣们却议论纷纷。立太子这件事,大家都非常关心,现在明亲王头铁提出来了,老皇帝身体看着也不好了,加上边关也已安定,是时候讨论这件事了,接下来,这恐怕将是最大的一件事。
  棉娘没兴趣掺和,家里事情还多呢,带上赏赐回家去了。
  三郎等人则去履新。
  明亲王不屑的瞥了五皇子一眼,眼看盛家五郎的势力起来了,竞争对手要多一个,这老五还跟没事人一般,不利用既有优势抓紧上位,真是废物!
  第二天,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三皇子一门全部被处斩!
  以前的太子都遭遇过这种事,轮到三皇子这里自然不会例外。
  棉娘和三郎还去看了一眼。
  这可是她们的仇家。
  与一个皇子作对,自己还胜出了,一般人还真做不到。
  三皇子早就死了,但他的家人还有数十口,包括那个龚王妃,面目憔悴,头发上还有碎草屑,往日的容光早已不再,用掺水的养颜胶滋润过的脸蛋,也没有了丝毫的光泽。
  棉娘的心情其实很平静,胜利者总是可以从容。
  倒是围观的百姓们,群情激昂,有不少叫好的,有扔臭鸡蛋的,可见这些人平常也不做什么好事,现在风水轮流转,百姓们终于有了发泄的机会。
  又过一天,庄园门口来了一个不速之客,点明要找棉娘。
  棉娘让人进来了,一看,竟然是徐州林家的林曦仙!
  再次见到林曦仙,对方已经变了不少,穿着一般的棉布和绢制衣裳,面容清减,没敷一点粉,头发高高挽起,仅有一枚普通的银钗插在发髻上,如果不是面相天生姣好一些,就会显得平庸之极。
  而且言行举止,也不像以前那般咋咋呼呼的了,显得很平静。
  这于对方来说,变化可是相当大了。
  棉娘有些诧异,倒不是惊讶对方的风貌,她是奇怪对方来找她做什么?
  她们两人的关系,可并不算友好的。
  接下来,林曦仙主动说明了来意。
  她们徐州林家,已经满门灭绝了!
  只有她一个人在外地,意外逃过一劫。
  至于凶手,当地也没人知晓,只知道是被一伙强人杀光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