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宋沉衍意识到哪里不对劲,反问道:“你究竟想说什么?”
沈岁柔咬着唇,忍了好一会儿情绪,才缓缓地说:“我今天,遇到vinasha了。”
第155章
你去找她吧
其实宋沉衍已经猜到了个大概,并没有那么惊讶。
他站在走廊尽头,语气淡淡,“所以她跟你说什么了,闹这么大脾气。”
也就是这句话,基本验证了沈岁柔的猜测。
如果宋沉衍并不知道尹黛已经回国,那他肯定会问她,今天是在哪里遇到的人。
可他表现得太过平静,仿佛对尹黛突然出现在国内的事情并不意外,那说明,他或许早就已经知道了。
沈岁柔才刚收住点的情绪,立马就不好了,“我不可以有脾气吗?从前你那么顺着她,现在就不能包容包容我?”
“我没这样说。”宋沉衍冷静道。
“可你就有那个意思啊。”沈岁柔胸口闷得厉害,眼眶也开始泛红,“你总说她是过去式,可也一直在跟她联系。连你去了哪儿,去做什么,她都知道得一清二楚,难道我不应该生气?”
宋沉衍听她连珠炮似的说了一堆,有点头疼,“就算她知道我在哪儿,又能代表什么?为什么值得你生气?”
这是重点吗?难道问题的根本,不是在于他?
沈岁柔吸了吸鼻子,闷闷的说:“我不该生气么?那她跑到我面前,说你在意她,对我不是认真的,只是养着玩儿而已。即使这样,我也不能生气?”
没有哪个女人能接受别人这样说自己,何况对方还是男朋友的前任。
宋沉衍在听到这些话时,神色稍微变了变,声音也冷了几分,“尹黛不会,她不屑这样做。”
“你看,你根本不信,因为你本来就对她偏心。”沈岁柔更难受了,声音都哽咽起来,“她就是故意的,但她为什么敢这样做?是因为她知道自己就是不同的,对你来说,她永远比我重要,且你给她的安全感,是我始终无法拥有的。”
“我生气,是因为我没有她那样的底气,因为我和你的关系,从来就不平等。而在你那里,我压根也没那么重要。”
她越说越觉得心酸,有点无法抑制情绪,连肩膀都在微微颤抖。
“胡思乱想什么?”宋沉衍叹了口气,眉头紧锁,“以前是以前,现在我和她什么都不是,你没必要比较。况且感情上的安全感,除了你自己,谁也给不了。”
他过于冷静,沈岁柔反而接受不了,非要继续说:“不是我要比较,是她今天挑衅我在先。你也有错,如果不是你放不下她,她凭什么能这么自信的说出那些话?”
“我没放不下,是你在提。”宋沉衍的声音明显冷淡下来,“拿前任置气本身就没有任何意义,只会影响现在的关系。所以你确定,还要因为这个跟我吵?”
沈岁柔自然听得出来,他语气里透着耐心告罄的意味。她也不想吵,她想要的,不过宋沉衍能站在她这边而已。
她想起之前,宋沉衍当她面挂了vinasha的电话,说只要她不想,他就不接。
其实那会儿,她也没那么在意尹黛的那通电话,也知道宋沉衍说的翻篇,只是用来哄她的借口而已。
她可以不计较,但她会在意宋沉衍对她和尹黛之间持有的态度。
她自认无法轻易取代尹黛的位置,只要宋沉衍不越界,她也不会逼他必须去做什么选择。
相应的,她自然也希望得到宋沉衍的偏心,不管怎么说,毕竟她才是宋沉衍的现任。
可显然,她此刻有点失望。
沈岁柔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擦掉快忍不住的眼泪,沉默了一会儿,才用稍微平静点的声音说:“嗯,没有意义,都是我的问题。从头到尾你都没说她不是,既然这样,那你去找她吧。”
说完,她直接挂断了电话。
黑暗的房间静悄悄的,宋沉衍也没再给她回。
后来是怎么睡着的,沈岁柔记不清了。
……
回苏城的票,买在年三十前一天。
本来想早几天的,但沈父过年留在京都,沈岁柔顾虑着她们回太早,家里冷清,也就一直拖到了除夕头一天再走。
回老家前,她给周恬和池屿都发了消息,跟他们说自己春节不在这儿,到时回来再聚。
池屿很快回了条语音,笑着祝她一路顺风。不过听背景声儿有些吵,好像人很多的样子,大概是仍然还在工作。
周恬舍不得她,非要赶来送她们去机场,顺便捎了些年货,让沈岁柔带回苏城给外公外婆。
两个多小时的飞程,没多久就到了目的地。
不同于北方的干燥,南方的空气湿润清凉,很快润透肺腑,令人神清气爽。
在下飞机的那刻,沈岁柔忽然觉得心情格外轻松,连沈母的笑容,也眼见着多了不少。
沈岁柔的外婆家在苏城的一个小镇,追溯起来也有几百年的历史,发展到现在,已然是热门的旅游景镇。
正值旅游旺季,哪怕过年,小镇的街道上依旧游人如织。
她们沿着青石板路,有说有笑的走着,穿过拥挤的人群,行过小桥流水,在一排排黛瓦白墙里,敲开了一扇贴着大红“福”字的木门。
“哪位?请稍等一下啊!”
年轻清亮的嗓音,说着地道纯正的吴语,等人一开门,沈岁柔愣了愣,而后笑起来,“欸,怎么是你呀?”
第156章
余程
男人穿着件亚麻灰毛衣,袖子卷到手肘,露出一截劲瘦的手臂,正扶着门朝她们笑,“姚阿婆说你们今天回来,找我来帮忙包馄饨。”
说着看向沈母,大大方方喊了声:“婉姨。”
沈母原名陈素婉,见到面前的年轻人也很高兴,笑着应了一声,忍不住也说起了吴语,“这么久没见,小程又长高了,好标致的俊小伙咧。”
余程有着一头乌黑利落的短发,个子挺高,皮肤不算白,是一看就很健康的颜色,笑起来时露出八颗整齐的牙齿,显得阳光又热情。
“是长高了一点,还怕婉姨认不出我来了。”余程摸摸后脑勺,瞥见沈岁柔手上大包小包的行李,笑着接过来,顺带往旁边让道儿,“快先进来吧,我妈和娴姨也在,都等你们回来呢。”
“太多了,拿得动吗?”沈岁柔看他提了年货又接行李箱,担心太重,他一个人拿不了。
“小意思,走吧走吧。”
余程一手拖着箱子,一手提溜着那些大小包的礼品,步伐矫健得很,满面笑容的领着他们往院儿里去。
外婆家是老房子,前些年翻修过,跟镇上风格一致,清一色的黛瓦白墙。不大不小的院子里铺了条鹅卵石小路,远远可以看到屋旁那几丛翠绿的修竹。
竹子被照顾得很好,茂盛的枝桠上,挂着许多苹果大小的灯笼和纳福香包,瞧着红艳艳的,格外喜庆,感觉年味一下就上来了。
沈岁柔还没走到屋前,望见院子另一旁摆了个很大的竹制晾衣架。
架子上头坠了一长串的圆形花灯,旁边的空位也没闲着,搭满了各式各样的春联儿。仔细看看,好像上边的墨迹都还没干透,风吹过来,依稀能闻见淡淡的墨香。
“那些都是外公写的?”沈岁柔边走边看,一步三回头。
余程闻言扫了一眼竹架子,笑着说:“那是咧,你也知道陈阿公闲不住,这些都是他今早的新作,就等着明天除夕贴上。其余多出来的几副,是街坊邻里请他帮忙写的,他老人家书法漂亮,横竖都比外面买的好。”
沈岁柔的外公是镇上小有名气的书法家,年轻时在教育部门工作,闲暇之余就爱钻研书法绘画,后来退休了,每天都要花费整个上午的时间,来沉浸在这项爱好里。
他是个很有雅兴的人,连院里的那些竹子和花,也是他老人家种的。
沈岁柔看见那么多对联,心知外公身体一定很硬朗,心里便也放心了许多,“外公的书法确实好,等我回京都的时候也要他给我写几副,好带回去送人。”
外婆知道她们回来了,已经洗好手从厨房迎出来,见面就给沈岁柔一个温暖又朴实的拥抱,嘴里不停念叨着:“我们囡囡回来了,好啊,真好啊。”
沈母也被她握着手,许久没见面,老人家眼眶抑制不住的红了。
“妈,姐和柔柔好不容易回来过年,您别搞得哭哭啼啼的啦。”小姨陈素娴姗姗来迟,手上还捏着块儿刚擀平的馄饨皮。
不同沈母身子弱,她年过四十五还跟二十来岁的小姑娘似的,身材气质好,穿着件淡金印花的丝绒旗袍,根本不像是孩子已经上高中的人。
“就是咧,馄饨都没包完,新来的快洗洗手,赶紧一起过来帮忙。”
厨房里又探出个人影,沈岁柔一看,是隔壁李阿姨,便笑着打了个招呼,“云姨好。”
“哎哟,柔柔越长越漂亮了啊。”李云很喜欢沈岁柔,见到她就笑得合不拢嘴,“都怪你妈妈,几年不见还跟我客气上了,我说让余程开车去接你们,她还不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