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纵然宁老王爷是皇叔,深受皇上的信任,她不信太后和皇室宗亲会答应这样的事!
  十几年的筹谋,毁于一旦,二太太的理智已经被仇恨击溃,她示意丫鬟附耳过来,她低声吩咐了几句。
  丫鬟吓了一跳,“这,这怎么可能呢……”
  “传这样的流言,万一被人查到,宁老王爷不会放过太太和老爷的。”
  宁老王爷膝下可就宁王世子一个孙儿了,传宁王世子不是宁老王爷亲孙儿,而是他们平远侯府丢失的世子,丫鬟怕把宁老王爷宁老王妃活活气死。
  二太太道,“知道干系重大,就给我办的仔细点儿,别出纰漏。”
  丫鬟觉得二太太疯了,可她的卖身契捏在二太太手里,二太太要她做什么,她不敢不听。
  看着丫鬟出去,二太太才觉得心底痛快了些。
  流言本就没几个可信的,不管是不是真的,先传出去再说。
  传谣动动嘴,辟谣跑断腿。
  她要猜的没错,宁王世子真的是沈延,那他认祖归宗,休想继承宁王府的权势地位。
  要是她猜错了,宁王世子不是沈延,传出这样的流言,以后宁王世子和平远侯府一定会保持距离,断然不会再做任何让人起疑的举动。
  ……
  屋内,沈棠歪在小榻上看书,不时的叉块水果塞嘴里。
  丫鬟四儿进来道,“姑娘,四太太来了。”
  沈棠往屏风外看去,就见四太太走进来,沈棠忙将书合上,起身相迎,“这都快吃晚饭的时辰了,四婶怎么还过来了?”
  四太太笑道,“侯府给你准备嫁妆,我和你三婶拟了单子,刚送去给老夫人过目,老夫人没有意见,让问问你的喜好,若是有你不喜欢的就换成别的。”
  四太太回头,丫鬟就将嫁妆单子递上,四太太接过,递给沈棠。
  虽然她已经嫁过谢归墨一回,但提到嫁妆,还是难免脸红。
  四太太把嫁妆单子递过来,沈棠虽然觉得没看的必要,但还是伸手接了,礼单和前世的差不多,无非样式上的变化,再数量多一些,沈棠将礼单从头到尾扫了一遍,“我没有什么不喜欢的,辛苦四婶和三婶了。”
  四太太笑道,“能给你准备嫁妆,四婶高兴还来不及呢。”
  沈棠觉得四太太来找她,肯定不止给她看嫁妆单子的事,这不就听四太太道,“上回靖阳王妃走的时候,希望下个月就迎你过门,老夫人找侯爷商议,侯爷说都行,老夫人就让我来问问你的意思。”
  沈棠,“……”
  怎么什么都问她啊。
  这让她怎么回答?
  说不行,传到谢归墨耳中,那厮肯定会不高兴,然后来找她。
  说可以,又显得她迫不及待要嫁人。
  沈棠红着脸道,“我,我也不知道,全凭父亲和祖母做主。”
  四太太笑道,“老夫人和侯爷都知道你是个有主意的,放心让你拿主意呢。”
  能不能不要对她这么放心?
  沈棠打死不拿这主意。
  正想有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这时候四儿屁颠颠跑进来,打的珠帘撞出好一阵清脆悦耳之声。
  银杏见了道,“什么事这么急的?”
  虽然四太太不是外人,但也太显得姑娘身边的丫鬟太没规矩了,急毛急躁的。
  四儿咽了咽口水,急忙道,“姑娘,府外都在传宁王世子是咱们平远侯府丢失十几年的大少爷……”
  第197章
  告假
  沈棠眉头狠狠一皱。
  四太太就道,“这是从什么人嘴里传出来的,这么离谱的事也能传的沸沸扬扬?”
  沈棠,“……”
  银杏,“……”
  秋桐,“……”
  确实叫人难以置信,但宁王世子真的是他们平远侯府大少爷。
  但知道大少爷身份的人并不多啊,连姜大太太,姜家表少爷表姑娘都不知道,这流言是谁往外传的呢?
  沈棠也在担心这事呢,大哥迟迟不能认祖归宗,就是怕宁老王妃承受不住唯一孙儿都不在了的事,怕她受不住打击一病不起,甚至一命呜呼。
  现在竟然传出这样的流言来,肯定不是宁王府泄露的,只可能是侯府这边出的问题,这要传到宁老王妃耳中,出点什么事,侯府如何和宁老王爷还有大哥交代?
  沈棠在心底把知道大哥身份的人过了一遍,除了她和父亲外,只有祖母知道,还有外祖父外祖母以及端王府,除此之外,没别人了,这些人都感激宁老王爷对大哥的抚育之恩,绝不会做这样要宁老王妃命的事。
  到底是哪里出的问题呢?
  沈棠实在想不出来,虽然这一步迟早要迈出去,但来的这么猝不及防,总是难免担心。
  见沈棠脸上有愤怒,但更多的还是担心,四太太有些摸不着头脑。
  棠儿这反应怎么看怎么不对劲。
  愤怒还能理解,但这担心……
  这没什么可担心的吧?
  想到沈棠使唤宁王世子救人,想到老夫人和姜家缓和关系,还有宁老王爷找沈绥说话——
  不会宁王世子真的是他们平远侯府大少爷吧?
  松鹤堂。
  屋内,老夫人卧床了几天,实在有些躺不下去了,让王妈妈扶她起来走走。
  王妈妈刚扶老夫人坐起来,外面丫鬟就进来道,“老夫人,府外都在传宁王世子是咱们平远侯府大少爷……”
  老夫人怔住,和王妈妈互望一眼。
  这事怎么会传开呢?
  虽然老夫人挺乐意这事传开的,但问题是谁这么贴她的心呢?
  老夫人换了身衣服,沈绥就来了,问道,“街上的流言是从母亲传出去的?”
  老夫人顿时就不高兴了,“我是盼着延儿能早日认祖归宗,但我还不至于做忘恩负义,毁延儿前程的事。”
  沈延和端王府柔嘉郡主定亲了,不认祖归宗,没法迎娶柔嘉郡主过门,认祖归宗是迟早的事。
  孙儿丢失十几年,还能找回来,她就已经心满意足了,她岂能为了早那么一年半载的,不顾宁老王妃的死活,平远侯府这么无情无义,开罪宁老王爷,没得连着皇上都恼上平远侯府,这是毁沈延的前程,宁老王爷待沈延如自己亲孙儿,沈延多在宁王府待些时日,将来入朝为官,皇上也会念着他在宁王府尽孝心的份上,善待沈延一二。
  孰轻孰重,她不会拎不清。
  被自己儿子这么认为,老夫人能高兴才怪了。
  沈绥也觉得老夫人不至于这样的事,但是,“知道这事的人并不多,不是母亲,还能是谁?”
  至少不止她知道,偏偏沈绥只怀疑她这个亲娘。
  不过也不怪沈绥这么想,知情人里,最心急沈延认祖归宗的就是她,没第二个了。
  老夫人道,“流言应该不会传到宁老王妃耳中吧?”
  现在传不传到宁老王妃耳中已经是其次了,现在传的这么沸沸扬扬,文武百官人尽皆知,明日早朝,御史肯定会就这事问宁老王爷,当着皇上的面问的,宁老王爷否认,就是欺君。
  虽然皇上敬重宁老王爷,但混淆皇室血脉这样的事,皇上也不会答应的。
  可以说流言一出来,只有两个结果。
  要么沈延认祖归宗,要么从此沈延就是真的宁王世子。
  真是一波刚平一波又起。
  想到明天还要早上,沈绥就头疼。
  头疼好。
  头疼可以告假。
  宁王世子就是平远侯府大少爷的事一阵风传遍京都,传到文武百官耳中,流言一向是越离谱传的越快,但这事信的人并不多。
  首先宁老王爷不是会做混淆皇室血脉事的人,再者四岁在花灯会上走丢,摇身一变从侯府世子变成宁王府世子,要真是这样,都不知道该说平远侯府大少爷是太倒霉了还是太幸运了。
  不过也有大臣将信将疑,毕竟宁王世子早些年身体孱弱,送出府静养,但回来时身强体壮,文武双全,而且就这么一个孙儿,不养在身边,反倒常年待在边关吹风沙,确实透着些奇怪。
  宁老王爷两个儿子都死了,就剩这么一个宝贝疙瘩孙儿,不该金尊玉贵的养着,唯恐有三长两短吗?
  奇怪的地方越多,越觉得这流言不是空穴来风。
  翌日早朝,不少大臣都提前了一刻钟进宫,在议政殿外议论这事,其中以皇室宗亲最活跃。
  要萧桓不是宁老王爷的亲孙儿,那宁王府就没有继承人了,肯定要从宗族里过继一个,没准儿这好事就啪嗒落他们头上了呢。
  不少大臣等着上朝问宁老王爷,结果等上朝,宁老王爷都没露面,不止宁老王爷没来,沈绥也告假了。
  百官们,“……”
  不过宁老王爷和沈绥都没上朝,不耽误议论这事,御史将街上流言呈禀皇上,“启禀皇上,街上盛传宁王世子是平远侯沈绥丢失十几年的嫡长子沈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