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桓儿有自己的亲人,不要因为我们的私心,让平远侯府享受不了天伦之乐,让他早日认祖归宗吧。”
  宁老王爷道,“我之前和平远侯提过,认桓儿为义孙,你意下如何?”
  宁老王妃哽咽不成调,“在我心底,桓儿就是我的亲孙儿。”
  宁老王爷道,“桓儿是个孝顺孩子,就算回了平远侯府,也会时常回来看你我的。”
  宁老王妃强忍着的眼泪,这下忍不住了。
  她以为这事可以瞒一辈子的。
  早在两个儿子死的时候,宁老王妃眼泪就哭干了,这会儿见她哭,宁老王爷心底百般不是滋味儿,那个在心底冒了无数次的念头再一次涌上来,这回是怎么也压不下去了。
  宁老王爷起身道,“我去平远侯府一趟。”
  ……
  再说沈棠,在姜家陪姜老夫人吃完午饭,又待了足足半个时辰,才依依不舍的告辞。
  回到平远侯府,从马车上下来,守门小厮就禀告她,“二姑娘,宁老王爷来了,和侯爷在书房说话……”
  关于宁王世子是他们平远侯府大少爷的流言,都传几天了,府里下人也好奇呢。
  宁老王爷是当今皇上嫡亲的皇叔,身份何等的尊贵,派人来请侯爷过府说话,都是给他们侯爷面子了,何况亲自来府里找侯爷。
  宁老王爷这时候来找父亲,肯定是为了大哥认祖归宗的事,沈棠很想去书房听听,但就是借她几颗胆子,她也不敢做这样的事,想着这么大的事,老夫人肯定会过问,沈棠就去松鹤堂了。
  到了松鹤堂,沈棠绕过屏风进屋,老夫人就问她,“宁老王爷走了?”
  沈棠摇头,“我回来的时候还没有……”
  老夫人就道,“这是商议什么事,要这么半天?”
  沈棠惊讶,“宁老王爷来半天了吗?”
  王妈妈看了眼漏刻道,“有小半个时辰了。”
  这么久……
  难不成宁老王爷来,不是让大哥认祖归宗的?
  沈棠觉得不会,大哥不认祖归宗,他没法娶柔嘉郡主,总不能退婚。
  沈棠道,“祖母耐心等等,应该要不了一会儿了。”
  话音刚落,外面快步进来一丫鬟,道,“老夫人,侯爷和宁老王爷一起出府了,说有事等他回来再说……”
  老夫人皱眉道,“侯爷是去哪儿?”
  丫鬟摇头。
  她一个丫鬟哪敢打听侯爷出府做什么,既不知道出府做什么,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
  第201章
  过继
  刚刚沈棠还劝老夫人耐心等,现在没耐心的人是她了。
  沈棠猜不到沈绥和宁老王爷出府是去做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不是去宁王府,不然宁老王爷就直接请父亲去了,连去哪里都不知道,就更别提什么时候回来了。
  出府一趟,怕是一时半会儿回不来,沈棠可没耐心一直在松鹤堂等,便起身道,“祖母,那我就先回去了。”
  老夫人没有留她,沈棠就福身告退了。
  同样是等,沈棠回自己屋子要随意的多,歪在小榻上,吃着果子,翻着书。
  只是这一等,就等到了太阳落山。
  晚霞将天际渲染的如火如荼。
  沈棠站在回廊上,看斜阳如火,四儿屁颠颠跑进来,喘气道,“姑娘,侯爷回府了。”
  可算是回府了。
  沈棠抬脚就下台阶,四儿缓了口气,又道,“侯爷没去见老夫人,只让人给老夫人传了句话,说大少爷明日认祖归宗。”
  银杏和秋桐高兴道,“大少爷可算是要认祖归宗了。”
  沈棠也高兴。
  但直觉告诉她,事情肯定没这么简单。
  要大哥只是认祖归宗,宁老王爷和父亲在书房说了半天,还一起出府去。
  不过宁老王爷让大哥认祖归宗,说明宁老王妃没大家想的那般脆弱,宁王府对大哥有救命之恩,还有抚育之恩,沈棠希望宁老王爷宁老王妃能长命百岁。
  一夜好眠。
  大哥沈延认祖归宗的日子,沈棠早早就起了,去松鹤堂陪老夫人吃早饭。
  老夫人也是笑容满面,从知道宁王世子就是她丢失十五年的孙儿,她就一直在等这一天,好不容易盼到了,怎么能不高兴呢。
  四太太一进来,老夫人就问道,“延儿认祖归宗,三牲祭品可准备妥了?”
  四太太笑道,“老夫人放心,都准备妥当了。”
  大少爷流落在外十五年,不仅没有性命之忧,还被宁老王爷当亲孙儿抚育长大,这是何等的幸运,肯定要祭天酬神,感谢列祖列宗的保佑。
  知道沈延今日认祖归宗,老夫人立马就让四太太安排这事,四太太可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见老夫人神情激动,沈棠道,“估计大哥还要一会儿才回来。”
  老夫人知道,但就是按捺不住。
  得等沈绥下朝,去宁王府接沈延,然后才回来,至少还要半个时辰。
  老夫人到现在还没见到孙儿的面,只知道眉眼像沈绥,至于有多像,得见了才知道。
  三太太、四太太还有沈萝都陪着等。
  沈棠一再的看漏刻,想着这时辰应该上完早朝了,外面就快步跑进来个小厮,撑着膝盖大喘气,王妈妈急问道,“是不是大少爷回来了?”
  小厮摇头,“不,不是……”
  缓了下,小厮才道,“大少爷还没回来,宁老王爷过继柔嘉郡主为孙女,让咱们家大少爷入赘宁王府了……”
  沈棠,“……???”
  老夫人,“……!!!”
  咳咳!
  这个消息太震惊了。
  老夫人想说话,直接被呛着了,咳嗽不止,王妈妈赶紧帮老夫人拍后背顺气。
  沈棠就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果不其然。
  再说今日早朝,宁老王爷告了几天假后,总算上朝了,文武百官憋了几天,总算是见到人了,等皇上一到议政殿,就有大臣站出来问传遍京都的流言是不是真的,宁王府世子是不是平远侯丢失十几年的长子沈延。
  皇上也望着宁老王爷,“皇叔,桓儿可是平远侯的儿子?”
  宁老王爷道,“不敢欺瞒皇上,桓儿确实是平远侯之子。”
  一时间,殿内倒抽气声此起彼伏。
  有皇室宗亲站出来指责宁老王爷,“混淆皇室血脉,你这是欺君!”
  宁老王爷没说话,皇上道,“皇叔没有欺君,这事十年前,朕就知道了,皇叔接连承受丧子之痛,怕宁老王妃受不住痛失孙儿的打击,找了个容貌相似的暂时顶替,请朕准允,朕同意了。”
  文武百官没想到,这事皇上早就知道,而且还同意。
  皇室宗亲不答应,“可这是混淆皇室血脉,更重要的是平远侯膝下无子,宁老王爷不应该为了一己之私,让平远侯和自己的儿子不能相认,宁老王爷要想人承袭爵位,大可以从宗族里过继一个。”
  宁老王爷道,“迟迟没让桓儿认祖归宗,这事确实是我有愧平远侯,今日就是桓儿认祖归宗的日子,另外臣恳请皇上,准臣从皇室宗亲里过继个子嗣。”
  这么点小事,皇上怎么可能不答应,别说过继皇室宗亲的子嗣了,就是看上他哪个皇子,过继到宁老王爷膝下,皇上也会准许的。
  皇上道,“皇叔可是有中意的人选了?”
  宁老王爷道,“端王府柔嘉郡主。”
  皇上,“……”
  文武百官,“……”
  都过继了,哪有过继女儿的?
  女儿又不能承袭爵位,延续香火,宁老王爷是老糊涂了不成?
  皇上也不明所以,“过继柔嘉郡主,皇叔这是何意?”
  宁老王爷道,“桓儿是我看着长大的,我一直拿他当亲孙儿培养,桓儿也甚得我心,我知道让他承袭我宁王府爵位,皇室宗亲不会答应,柔嘉是皇室血脉,我过继她为孙女儿,招桓儿为婿,将来他们的孩子承袭我的爵位。”
  这话一出来,文武百官们议论纷纷,皇室宗亲也没想到还能这样。
  皇室宗亲站出来反对,“这怎么可以呢,没有这样的先例,若是开了这先例,以后皇室宗亲,膝下只有女儿的,也能通过这办法承袭爵位吗?”
  有反对的,自然也有赞同的。
  有大臣道,“这样的事,在皇家没发生过,但在民间并不少见。”
  “宁老王爷为朝廷鞠躬尽瘁,皇上就当给他个恩典,也无不可,以后皇室宗亲,要都像宁老王爷这般,皇上也可以给予恩典。”
  宁老王爷在朝中的威望,其他皇室宗亲加起来也比不过,只能从平远侯身上着手,“平远侯膝下就一个儿子,他入赘了,平远侯的爵位怎么办?”
  宁老王爷道,“平远侯还有一子流落在外,未必找不回来了,若是寻回,自可承袭爵位,若是不幸寻不回,平远侯的爵位由桓儿之子承袭。”
  这样安排,两家都有继承人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