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这次进贡之物多是给女眷用的,皇上便交给许皇后安排,出了事,自然也由许皇后负责。
沈棠道,“让皇后娘娘担心了,还请赵嬷嬷代为转达皇后娘娘一句,请皇后放心,我和相公都不是胆小怕事之人,那些人越不让相公和豫王往来,只会越将相公推向豫王那边。”
听到这话,赵嬷嬷就放心了,“奴婢一定会转达皇后娘娘的。”
糕点的事,赵嬷嬷已经问过周管事了,来只是代许皇后安抚一下沈棠,结果反被沈棠安抚了,时辰不早了,赵嬷嬷便没多留。
沈棠送赵嬷嬷出府,赵嬷嬷没让,便只送到院门口。
这边秋桐送赵嬷嬷出府,那边过来一小丫鬟道,“世子妃,四太太哭晕过去,老夫人也病倒了……”
丧子之痛,岂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前世沈棠肚子里的孩子没了,她都痛彻心扉,何况已经养到七岁大,就因为一块糕点,被夺走了性命,四太太能受得了这个打击才怪了。
老夫人更不必说了,为了挽回自己的名声,为了争那一口气,抢了宫里赐给她和谢归墨的东西,结果害死了自己的亲孙儿,老夫人怕是肠子都悔青了。
知道老夫人和四太太都不愿意看到她和谢归墨,沈棠和谢归墨不会吃饱了没事干,去招人嫌。
第二天,沈棠没去给王妃请安,就待在沉香轩里,闲着没事绣针线打发时间。
正绣着呢,外面四儿进来道,“世子妃,昨儿宫里御膳房负责打包食盒的小公公失踪,今天早上被人发现溺死在一口水井里……”
宫里赐给百官的糕点,是要封装的,糕点里的毒,只可能在封装前就被人下在糕点里,必是御膳房的人动的手脚。
昨天皇上一得知有人在赐给沈棠和谢归墨的糕点里下毒,就让人彻查这事,但凡所有经手糕点的人都被查了个遍,其他人都没问题,只有一个小公公失踪了。
在宫里待的人都知道,这时候有人失踪,必是凶多吉少,果不其然,今儿一大早,宫人去井水里打水,发现小公公飘在井里,没差点吓的宫人魂飞魄散。
王爷都料准了这事不好查,沈棠和谢归墨也没指望许皇后能查到证据,将叶贵妃绳之以法。
前世许皇后被叶贵妃斗得一败涂地,许皇后能保住自己,不被叶贵妃算计,沈棠就心满意足了。
线索到这里就断了,基本没法再往下查了,但一条人命,不好查也得继续查。
三日后,八少爷下葬,因为年纪小,是夭折,丧事不会大办,一般情况,都不让葬入祖坟,老夫人可能是出于愧疚,执意要将八少爷葬进祖坟里,王爷念在八少爷帮沈棠和谢归墨挡灾的份上,准许了。
不过棺椁是从侧门抬出靖阳王府的,大宅甚至连块白绸都没挂。
一条人命就这么悄无声息的从靖阳王府消失。
老夫人病了七八日,大夫来了好几回,才渐渐走出来。
四太太高烧了两天,滴米不进,听丫鬟说,消瘦了好几圈。
八少爷中毒而死一事,最后四房以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走出了悲伤。
这日,天气晴好,沈棠吃过早饭,掐着时间去给王妃请安。
去的时候,王妃正在写什么东西,见沈棠去,王妃笑道,“棠儿来了。”
沈棠道,“我是不是打扰到母妃了?”
王妃将笔放下,吹干墨迹,一边装进信里,一边道,“王爷派人去古州,我顺带写封信托人带去给墨儿表姐。”
古州距离京都有些远,平常书信往来不多,正好王爷的人去古州,肯定要顺带给霍大少奶奶送封家书去。
不止王妃一封,还有安大太太的。
王妃将信递给丫鬟,和沈棠坐到小榻上说话,只是还没开口,外面快步进来个丫鬟,道,“王妃,宫里来人报喜,皇上提拔四老爷为户部郎中了。”
沈棠,“……”
这提拔的当真是猝不及防。
王妃也怔了好一会儿,还是云嬷嬷问道,“是谁举荐的四老爷?”
丫鬟回道,“齐王举荐的。”
云嬷嬷再问,“原户部郎中呢?”
没听说户部郎中出事啊,既没被人弹劾,也没有突然怎么着啊。
丫鬟道,“好像是永州出了什么事,皇上将户部郎中外放了。”
沈棠恍惚想起来,前世好像是有这么回事,永州知府病逝,户部郎中趁机请旨外放,皇上准了。
这职位倒是空缺的恰到时机,虽然没查到证据,证明是叶贵妃指使人往糕点里下毒的,但大家都心知肚明,老夫人也一样。
八少爷一条命,老夫人未必还和从前一样,暗戳戳的帮着叶贵妃给王妃和谢归墨施压,要他们扶持齐王。
齐王举荐四老爷,全当是对四老爷的补偿了,毕竟糕点里的毒不是冲着八少爷来的,更不是冲着老夫人,帮四老爷官升一级,这事就算两清了。
给沈棠和谢归墨的那份赏赐,是许皇后帮着争取的,要没这事,叶贵妃也没机会往糕点里下毒,齐王举荐四老爷,豫王要反对,那正好给自己招恨了,豫王肯定不能做这样的事,不过没反对,豫王也没同意,而是趁机让自己人把四老爷空出来的职位占了。
豫王不反对齐王,齐王自然也不好反对豫王。
皇上就准了。
丫鬟道,“四老爷官升一级,巡城司柳大人接任四老爷的位置,空出来的巡城司,则由表姑爷担任。”
第280章
调回
表姑爷……
这话把王妃都听迷糊了,云嬷嬷都想训斥丫鬟了,传个话都传的不清不楚的,还得叫人猜,“哪个表姑爷?”
表姑爷是出嫁的表姑娘的夫婿。
靖阳王府几位太太的娘家姑娘,都能叫一声表姑娘,但出嫁的就没几个,巡城司是正六品官,云嬷嬷实在想不起来谁合适这位置。
丫鬟咧嘴笑道,“就是霍大少爷啊,随骠骑大将军外放古州的表姑爷。”
云嬷嬷怔住。
王妃更是以为自己幻听了,“皇上让霍大少爷任巡城司司正?”
丫鬟连连点头,“是豫王举荐的。”
王妃觉得奇怪。
豫王和霍大少爷并无交情,怎么会想到把霍大少爷调回京呢?
云嬷嬷道,“这是好事啊,霍大少爷回京,表姑奶奶肯定会一起回来。”
霍大少奶奶云暖是镇国公府唯一仅剩的血脉。
云暖随霍大少爷离京,王妃就颇为不舍,留在京都,王妃总能照应一二,云暖能回京,王妃高兴着呢,只是这事来的突然,巡城司不过正六品,对豫王夺嫡,并没有太大助力,直觉告诉王妃,豫王不是随便做这事的。
想到谢归墨和豫王暗中往来,王妃下意识看向沈棠。
王妃没问出声,毕竟屋子里还有丫鬟,沈棠知道王妃在问什么,点了下头。
王妃看了云嬷嬷一眼,云嬷嬷便摆手将屋子里伺候的丫鬟都退下去,等人都出去,王妃才问道,“墨儿怎么突然把霍大少爷调回京?”
沈棠肯定不能告诉王妃,是她让谢归墨这么干的。
虽然这样做,很合王妃的心意,但沈棠可不想让王妃留下一个怂恿谢归墨做事的印象。
沈棠道,“相公孝顺,知道母妃很想霍大少奶奶,就让豫王帮着留意一下,要京都有合适的职位,就将霍大少爷调回京,霍大少奶奶自然也会随着一起回来。”
王妃心底暖洋洋的,但她还是有些不赞同谢归墨的做法,“母妃是想墨儿他表姐,但他把霍大少爷调回京,霍大将军怎么办?”
沈棠道,“母妃忘了,霍大将军膝下不止霍大少爷一个儿子。”
骨肉分离,总好过白发人送黑发人。
再者霍大将军也不会在古州久待,边关发生战事,霍大将军也是要去边关的。
王妃想想也是,再者皇上都同意了,她总不能再让谢归墨去找豫王,不让霍大少爷回京。
王妃道,“母妃的信算是白写了。”
云嬷嬷笑道,“还送去吗?”
王妃道,“既然写了,还是送吧,顺带把这个好消息送去镇国公府。”
云嬷嬷差人去办这事,外面进来一丫鬟,道,“王妃,皇上召世子爷进宫去了。”
谢归墨没有官职在身,但皇上经常召谢归墨进宫,起初王妃还会过问一下,后来次数多了,王妃也懒的管了。
沈棠猜皇上找谢归墨是不是为把霍大少爷调回京一事。
沈棠准备回去了,现在谢归墨进宫了,她回去也没事,王妃留她说话,沈棠就陪王妃多待了会儿。
御书房。
皇上在批阅奏折。
谢归墨骑马进宫,正好碰到出宫的豫王。
两人在宫门外打了个照面。
谢归墨道,“多谢了。”
豫王道,“你这谢的我很是不爽。”
虽然明面上,是他保举,父皇才同意霍大少爷回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