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这话问的王爷和谢归墨都觉得奇怪,谢归墨问道,“为何这么问?”
沈棠没有回答,而是看向王爷,王爷道,“叙州灾情更重,已经三个月没下雨,百姓饮水都有问题,常州没细说,情况应该要好一些。”
但两地紧挨着,就算好,也肯定好不到哪里去。
果然……
沈棠道,“果然六百里加急就有问题。”
谢归墨道,“什么问题?”
沈棠道,“干旱严重的不是叙州,而是常州。”
“前世豫王和齐王争着派人去赈灾,最后去的是永诚侯,永诚侯到叙州赈灾,因为觉得常州灾情要轻些,便没亲自去常州,派钱大少爷去的,钱大少爷贪墨赈灾款,以至赈灾不到位,饿死了不少百姓。”
永诚侯是许皇后一母同胞的兄长,豫王嫡亲的舅舅。
而钱大少爷则是永诚侯的女婿。
钱大少爷贪墨,永诚侯说自己不知情,没人会信。
常州饿死不少百姓,有人趁机煽动百姓,发生动乱,这事传回京,皇上震怒,严惩永诚侯,夺了永诚侯的爵位。
永诚侯是豫王的舅舅,本来豫王就被齐王逼的喘不过气,指着赈灾立功,结果没立功,反倒栽了跟头。
这事之前,豫王还有和齐王一争高下的实力,出了赈灾之事,豫王在朝中的威望一落千丈,不少没战队的朝臣在这事之后,都觉得豫王没希望了,明知道赈灾要紧,齐王一定会派人盯着,还敢纵容自己的舅舅贪墨赈灾款,这不是把储君之位拱手送出去吗?
齐王趁机拉拢,不少之前还在观望的大臣,就都向着齐王了。
豫王和齐王斗了这么多年,已经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不论哪一方坐到那个位置,都不会轻饶了对方。
豫王失势,急于立功,挽回皇上的心,结果越乱越错,最后从亲王被贬为郡王,再没法和齐王争了。
说到这里,沈棠看向谢归墨,“钱大少爷极有可能早就投靠齐王了。”
贪墨赈灾款的罪名,永诚侯担了,皇上没有把钱大少爷怎么样,永诚侯没差点把自己女婿活活打死,后来齐王坐到那个位置,和豫王亲近的人都收拾了,钱府却安然无事,以齐王和叶贵妃的性子,不可能因为钱大少爷被永诚侯打过,就网开一面饶过钱家。
所以沈棠才怀疑钱大少爷背地里已经投靠齐王了。
要豫王登基,就冲钱大少爷是永诚侯的女婿,地位肯定水涨船高,可要最后登基的是齐王,钱府也会跟着倒霉,钱府背地里投靠齐王,到时候不论哪边得势,都能立于不败之地,事实上,钱府最后没有受到任何牵连。
既然扶持豫王了,这事肯定要让豫王知道,防备一二。
自己人挖坑,那真是防不胜防。
谢归墨道,“这事我会派人去查。”
沈棠看向王爷,“既然父王问起了,那后面的事我就一并说了,叙州和常州旱灾后,不到三个月,又发生了洪涝,这年冬天,北方下大雪,冻死不少人,明年开春,锡州地震……”
“天灾人祸,民不聊生,东烈趁机生事,内忧外患。”
东烈生事在前,西梁犯境在后。
朝廷国库本就不富裕,接连天灾,更是折腾一空,这么好的机会,对大齐虎视眈眈的东烈西梁又怎么可能错失良机。
谢归墨告诉王爷,边关明年就会出乱子,王爷还不大信,大齐这几年风调雨顺,国力强盛,东烈西梁这时候生事,讨不到什么便宜,可要在一连串的天灾消耗国力之后,就解释的通了。
叙州和常州可不是寻常的两个州,土地肥沃,有大齐粮仓之称。
虽然朝廷每年都会囤粮,以备不时之需,可这样两个州郡发生旱灾,再加上后面的天灾,粮仓也撑不住啊。
沈棠告诉王爷和谢归墨,是希望他们能用手里的权利,尽量把后面这些避不开的天灾损失降到最低。
前世大齐打完东烈,打西梁,虽然赢了,但不知道多少大齐男儿死在战场上。
大齐不惧战,但若是朝廷损失没那么大,东烈和西梁也不敢轻易挑起战祸。
第286章
不疑
王爷问沈棠叙州和常州,就是想证实沈棠死后重生的事,本来已经信了几分了,现在听到这些天灾人祸,如谢归墨说的,宁可信其有。
这些要都是真的,王爷都不敢想这些天灾会带走多少条人命,必须要尽量防备。
王爷问道,“能不能具体到哪天?”
沈棠摇头,“除了地震,其他的我只能确定个大概范围。”
像洪涝水灾,都是发生后,再八百里加急送回京,在京都传开后,她才知道,具体哪天,她不知道,也没问过。
至于地震,传的时候都是哪天哪天,她想不知道都难。
王爷看向谢归墨,“回头写下来,送来给父王。”
洪涝水灾也不需要知道的那么准确,只要在附近下暴雨暴雪,就差不离了。
谢归墨应下,没什么事,他和沈棠就告退了。
从院门出去,远远的就看到往王府大门口走的谢归胤,谢归胤看到他们,尤其是看到沈棠也从王爷的书房出来,脸上的笑容瞬间湮灭。
王爷的书房重地,除了王爷自己,也就老王爷和谢归墨能随意进出了,谢归胤同样是王爷的儿子,但没有王爷准许,负责看守书房的暗卫不会放行。
谢归墨是世子,谢归胤姑且忍了,现在倒好,连沈棠都能进书房了。
父王偏心,偏到这种程度?!
心下不满,但不敢对王爷发出来,对谢归墨就更不敢了。
衣袖下,他的手攥的紧紧的,最后冷着脸走了。
沈棠和谢归墨谁也没把他的不快当回事,沈棠问道,“钱大少爷的事,你不告诉豫王,让他查?”
谢归墨道,“我不放心,还是自己查的好。”
豫王的人,多是永诚侯帮着培养的,钱大少爷是永诚侯的女婿,他不说明缘由的怀疑钱大少爷,是让豫王为难,也怕豫王办事不力,打草惊蛇。
谢归墨看向沈棠,“怎么了?”
沈棠道,“前世许皇后办宫宴,把京都贵夫人请进宫,捐款赈灾,那些贵夫人敢怒不敢言,但心底都很不痛快,你得提醒豫王一声,免得许皇后还做这样的事。”
谢归墨眉头拧紧,“许皇后会做这么蠢的事?”
沈棠也觉得许皇后能和叶贵妃斗个你来我往,不至于做这样的蠢事,但偏偏前世就是做了。
赈灾是朝廷的事,那些贵夫人就算捐赠,也捐不了多少,为了讨皇上欢心,得罪那些贵夫人,实在愚蠢。
沈棠不放心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还是提醒一下豫王的好。”
回到沉香轩,谢归墨让陈七去找豫王。
豫王府离的靖阳王府有几条街,陈七还打算翻墙进豫王府,结果半道上就碰到豫王了。
陈七是谢归墨的护卫,平常跟进跟出,京都世家子弟都认得。
豫王道,“这是路过我豫王府?”
陈七道,“奉爷的命来找豫王。”
豫王就道,“找我什么事?”
陈七道,“叙州常州赈灾之事,爷让豫王你别掺和,让齐王的人去赈灾。”
豫王眉头打了个死结。
赈灾是苦差事,一般人不愿意掺和,愿意揽这事的,除了想趁机捞一笔的,就是想立功的。
他和齐王争夺储君之位,需要立功,怎么靖阳王世子不让他负责这事?
豫王不明白,“为何?”
陈七道,“赈灾十有八九是齐王给豫王你挖的坑,具体的,回头豫王见了我家爷,自己问他吧。”
顿了下,陈七道,“另外爷还叮嘱,让皇后娘娘也别想着找贵夫人捐款赈灾,做这样得罪人的事。”
豫王,“……”
他知道靖阳王世子聪明,但靖阳王世子是不是把他母后想的太蠢了。
这样的蠢事,他母后怎么可能会做呢。
豫王道,“让你主子放心,母后不可能会做这样的事的。”
陈七把话传到,行礼告退,骑马回府。
看着陈七骑马消失在视线范围呢,豫王的护卫道,“永诚侯找王爷您,肯定是为赈灾一事,万一他们意见不同,王爷您准备听谁的?”
豫王脑壳疼。
舅舅为了他夺嫡,是煞费苦心,尽心尽力,靖阳王世子扶持他,更多的是不想齐王坐到那个位置。
舅舅一心为他,靖阳王世子也不会坑他。
这还真叫他不好办。
不过豫王也只犹豫了一下,就有了决定,“听靖阳王世子的。”
“王爷?”护卫想知道理由。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舅舅始终是他舅舅。
但靖阳王世子未必会坚定不移的选择他。
万一赈灾一事真的有坑,明白告诉他了,他还往里跳,真惹出祸事来,靖阳王世子还能继续扶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