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阿囡 第20节
“大阿姐看好纺车了?”李小囡真累了,挪着小竹椅坐过去,问道。
“没有呢,纺车的讲究多得不得了,织棉布的,织绸子的,带提花的,不带提花的,宽幅的,窄幅的,还有专门织麻料的,头都大了。”李玉珠答道。
“啊!这么多讲究啊!”李银珠夸张的啊了一声。
她和小囡路上商量好了,要是两个阿姐不问,她们俩就不讲今天出门逛街的事体。
之所以不讲,是因为只要讲了,就不能不提她们遇到登徒子的事体,知道她们头一趟出门就遇到登徒子,大阿姐必定担心,说不定要发个话,拘着她们以后不许想出门就出门。
外面那么精彩,她俩才刚刚开始看呢,要是被大阿姐拘住了,那就太惨了。
“这里的布行不要粗布,咱们只会织粗布。”李金珠拍了一脸水,显得有些狼狈。
“咱们……”
“这是李秀才家吗?”
李玉珠的话被门外一声脆喊打断。
“是是是!”李银珠一迭连声应着,冲向院门,眨眼功夫又冲了回来,一只手往后不停的点着院门,两只眼睛瞪着李小囡,“是是是,是那个,那个!”
李小囡呼的窜起来,直冲出去。
李金珠挂着一脸水,瞪着两个小的,李玉珠往李金珠手里塞了块帕子,紧跟在李小囡身后冲了出去。
李金珠跟在最后,刚冲到院门口,还没踩出门槛,迎面撞上一个黑布衣裤的扛夫,李金珠急忙避让,黑衣扛夫肩上扛着只竹筐,进了院子,转圈看了看,小心的放下竹筐,挪了挪,紧贴到堂屋窗户下。
第一个扛夫还没放好,第二扛夫已经跟在后面,放下了竹筐,一个接一个的扛夫肩扛竹筐,流水般进进出出,眨眼功夫,就把李家姐妹这间小小的四合院摆得满满当当,连个下脚的空儿都没有。
最后一个扛夫踮脚提气,从竹筐之间的小缝里穿出来,李金珠急忙跟在扛夫后面,小心的踩出来。
院门口,李玉珠紧贴院门站着,大瞪着双眼,看着肩并肩,一对儿斗鸡模样的李银珠和李小囡。
李银珠扎着两只胳膊,护在李小囡侧前,怒目着一个眉眼清秀一脸喜相的锦衣少年,李小囡手指点着院门里,正跟锦衣少年说话,锦衣少年一脸和气的不能再和气的笑,一边说话,一边不停的点头拱手。
“这是怎么回事?”
李金珠头一个念头,是有人给学栋送东西来了,再看到李银珠那幅要打架的架势,刚要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
“他讲什么他家爷道歉什么的,阿囡就凶他,我没听懂。”李玉珠是真没听懂。
眼前这位穿得这样好,一句一个他家爷,这难道是个下人么?
下人怎么可能穿得这样好?长得也这样好?谁家能用得起这样的下人?
巷子两头已经站满了看热闹的邻居,石滚被李小囡一句接一句的质问问的浑身燥汗,眼角余光瞄着满满一辆太平车的鸡蛋都已经搬进了院子里,立刻拱起手,交待了句,“姑娘有什么话,以后见了我们爷,跟我们爷分说吧,小的告辞!”一个旋身,连走带跑。
第32章 热情邻居
李金珠还没看明白,石滚已经连走带跑的走了,那群扛夫长随,紧跟着石滚,眨眼间就走了个一干二净,留下满院子的鸡蛋,和一巷子看热闹的邻居。
“这是怎么回事!”李金珠喉咙粗了起来。
“进去讲进去讲!”李小囡上前,推着李金珠往院子里进。
“怎么进去?”李玉珠站在门槛外,伸头看着密不透风的堆了满院子的鸡蛋筐。
这鸡蛋筐把院门都堵上了,不搬开两三筐鸡蛋,院门都关不上了。
“这个,不是学栋的?是你们两只?到底怎么回事!”李金珠一只手揪一个,把李银珠和李小囡推在院门外角上,急的眼睛都要红了。
“不,是,不是,那个……”李银珠语无伦次。
“上午的时候,我跟三阿姐出去逛了逛,碰到个人,那人撞了我们,当时就说要陪礼道歉,我们没理他,刚刚那个人,说他家爷过意不去,送这些鸡蛋来陪礼道歉。”李小囡一边说,一边瞄着越围越近的邻居们。
“啊?”李金珠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话要是银珠说的,她肯定就一巴掌打在银珠头上了。
她家阿囡又聪明又懂事,肯定不会乱说,可这事儿实在太荒唐了!
“我们就是碰到了一个有钱的怪人,这事以后再细说。大阿姐,你先想想这些鸡蛋怎么办吧,这么多,就是冬天里也放不住,大阿姐,先,那个,鸡蛋鸡蛋!”李小囡一下下点着院子里。
“阿囡说得对,眼下鸡蛋是大事。”李玉珠再伸头往院子里看了眼,眉头紧拧。
李金珠松开李小囡和李银珠,扶着门框,往院子里扫了一遍,抬手拍在额头。
她哪知道怎么办哪!她长这么大,自己吃一整个鸡蛋的时候都没几次,什么时候见过这么多鸡蛋?
姐妹四个,李玉珠和李金珠扒在一起,李银珠和李小囡扒在一起,四只脑袋伸进院门里,八只眼睛看着满院子的鸡蛋。
李小囡一声不敢响,她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她想的是:过几天,这些鸡蛋要是都臭了,这臭味儿能飘多远?这平江城有城管没有?
李银珠紧紧抿着嘴,盘算着她知道的鸡蛋的吃法:煮鸡蛋炒鸡蛋蒸鸡蛋羹,哪一种更好吃呢?哪一种都好吃!
李金珠看向李玉珠,李玉珠看着李金珠,四眼两对,李玉珠摇了摇头,她真不知道!
院门外,邻居们已经围上来了,有几个甚至站上了台阶,伸长脖子往院子里看。
“妹妹,你家怎么买了这么些鸡蛋,做什么生意啊?”一个三十来岁的利落阿嫂从李小囡身边伸出头,看了看院子里的鸡蛋,笑问了句。
“不做生意。”李金珠忙陪笑答话。
“嗐!不做生意你们家怎么买这么多鸡蛋?”阿嫂惊讶了。
“不……”
“是人家还的债,不给我们铜钿,折成鸡蛋了。”李小囡抢话道。
“喔哟!这人坏噢!不给铜钿给这些鸡蛋,这是欺负你们呢,喔哟,这人坏噢!”阿嫂啧啧有声。
“是啊是哪!”李小囡点头陪笑。
“妹妹啊,这些鸡蛋,得赶紧噢,要是卖……啧,这太多了,得到行里去卖,你们家不在行里,单一趟卖这些鸡蛋,行里的过手钱收得可狠了,一个鸡蛋只好当半个卖呢。”利落阿嫂一脸心疼。
还是李小囡经受住了满院子鸡蛋的考验,反应最快,看着阿嫂笑问道:“阿嫂家做生意的吗?能不能指点指点我们?”
“我们刚刚搬过来,因为我弟弟考上了秀才……”李金珠被李小囡这话提醒了,急忙接话笑道。
“喔哟!你弟弟?你瞧着也不大呀,你弟弟能有多大?就考上秀才了?”利落阿嫂一声惊叫,打断了李金珠的话。
围在周围的邻居们也是个个惊讶。
李金珠一脸谦虚的笑,“我弟弟今年十七了,也不小了,他就是运道好。”
“十七岁的秀才公噢!那可不得了了!”
“就在旁边府学上课喽?那可真是不得了!”
……
周围邻居七嘴八舌的惊叹羡慕。
李金珠胳膊搭在李小囡肩上,一脸笑,“哪有噢,他就是运道好。都说远亲不如近邻,我们刚刚搬过来,什么都不懂,以后大家多多关照。”
“我跟你讲!”利落阿嫂伸手挽住李金珠的胳膊,推着她面向院子里的鸡蛋。“我是从高邮县嫁过来的,你知道高邮吧?我娘家姓尹,开皮蛋行的,尹家皮蛋行在高邮可是数得着的,我们尹家皮蛋出了名的好吃,在咱们平江城也有不少人知道呢。”
尹嫂子一脸骄傲。
“这鸡蛋,你要是卖到行里,至少得亏掉三四成!那可不划算,我跟你讲,你不如做成皮蛋,再腌上些咸蛋,就做皮蛋咸蛋生意好来!肯定能赚不少!”
“做皮蛋可不容易。”李金珠试探了句。
“容易!有我呢,我跟你讲,咱们这平江城,就没有好吃的皮蛋,我娘家只要来人,我都让他们带皮蛋给我吃,不光我说好吃,你问问咱们这街坊四邻,哪一个不说我们尹家皮蛋好吃?有我呢,我帮你们做!”
“那得多少本钱?”李小囡伸头问了句。
“让我算算,你家这鸡蛋多,那也用不了多少铜钿,不过你家这地方不够,你得找个大院子,我跟你讲,你们院子后面那条巷子,就有一间空院子,房子太旧,赁了半年多都没赁出去,那个院子大,摆得开!”尹嫂子热情非常。
“大阿姐。”
尹嫂子的话被一声大阿姐打断,放学回来的李学栋挤过看热闹的人群,喊了一声。
“我弟弟回来了!多谢尹嫂子,这是大事,我得跟弟弟妹妹商量商量。”李金珠忙和尹嫂子笑道。
“这就是秀才公啊,果然一身才气,太瘦了。对对对,这是大事,得你们家秀才公拿个主意,那你们商量,我家跟你们家就隔了一道门,哪,那里就是,你们商量好了,到我家喊我一声就行。”
尹嫂子倒是很有眼力价,交待了几句,下了台阶,经过李学栋时,站住,上上下下打量了一遍,迎着李学栋的目光,一脸笑的喊了声’秀才公’,绕过李学栋,挥了挥胳膊道:“别看啦,走啦走啦。”
邻居们三五成群,一边说着话儿,一边时不时回头看一眼李家姐弟,各自回家。
第33章 合伙
李学栋上了台阶,伸头看了眼,顿时两眼圆瞪。
在李学栋问出声之前,李小囡推了他一把,“进去再说!”
“这怎么进去?”李学栋指着密不透风的鸡蛋筐问道。
李小囡缩头回去,一声不响了。
李银珠紧挨着李小囡,小心翼翼的瞄着并肩站在门槛外的大阿姐和二阿姐。
“得抬一筐出来。”李玉珠左看看右看看,叹气道。
“抬这一筐吧,再把那几筐挪挪,就能挤进去,进了西厢房门口,贴着墙就能走人了。”李金珠仔细看了看,指着几个鸡蛋筐道。
李小囡和李学栋一左一右屏气看着,李银珠和李玉珠小心翼翼抬起一大筐鸡蛋,李金珠扶着筐指挥着高点高点往左往右,将一大筐鸡蛋紧挨门槛放下。
李金珠扶着筐子,小心的晃了几下,确实放稳当了,这才松了口气,跨过门槛,站在那一筐鸡蛋的空档里,小心的挪着另一只鸡蛋筐,挪了一只再挪一只,再挪一只,累出了一身汗,总算挪出了一条通道。
李银珠忙跟着挤进去,李玉珠看着李小囡和李学栋都过去了,提了口气,从那条狭小通道过去,到了厢房门口。
李金珠打头,李玉珠殿后,姐弟五个排成一排,屏着气紧贴着墙,从西厢绕到堂屋,从堂屋绕进东厢厨房。
幸好大缸在厨房里,李家的水缸里从来都是是满的,平江城里的人家,院子里都有下水道,这一户人家的下水道就在厨房门口,虽然院子里堆满了鸡蛋筐,也不耽误洗菜做饭。
李银珠烧火,李玉珠择菜洗菜,李金珠先把饭焖上,李学栋站在厨房门口,踮着脚数院子里一共多少筐鸡蛋,李小囡挨着李银珠坐着,两个人一对儿心虚的不敢吱声。
“炒盘鸡蛋吃吧。”李金珠蒸上饭,走到门口,从一只大筐里拿了两只鸡蛋,犹豫了下,又拿了两只,刚要转身,又伸手拿了两只。
“大阿姐,那么多呢。”李银珠伸长脖子看着,忍不住提醒了句。
才六只鸡蛋,不够她一个人吃的,这么多鸡蛋!
李金珠回过头,横了李银珠一眼,李银珠立刻缩脖回去,一声不敢响了。
李金珠看了看满院子的鸡蛋,叹了口气,端了只大碗过来,蹲在鸡蛋筐旁边,一口气打了十四五只鸡蛋。
“费油。”李玉珠见李金珠还要拿鸡蛋,忍不住提醒了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