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古代爱情>吾家阿囡> 吾家阿囡 第21节

吾家阿囡 第21节

  “那蒸!蒸一大碗鸡蛋羹!”李银珠接话极快。
  李金珠和李玉珠一起横向李银珠。
  李银珠立刻缩头缩脖。
  “就这些,再多就要吃顶着了。”李金珠端过鸡蛋碗,切了葱末,开始炒鸡蛋。
  吃了饭,天已经黑了,李玉珠拿出一次都没用过的一只小灯笼,点上里面的省油灯,小心的挪到院门口,挂在院门头上。
  李家姐弟五个,坐到厨房里,对着院门口那盏小灯笼,李金珠叹了口气,“商量商量吧,怎么办。”
  “我觉得做皮蛋咸蛋生意挺好的。”李小囡抢在第一个表态。
  “咱们不会做皮蛋,大阿姐腌的咸蛋也不好吃。”李学栋小声说了句。
  “真要做皮蛋,就得另添本钱。”李玉珠拧着眉。
  “你真觉得这生意能做?”李金珠看着李小囡。
  李小囡连连点头,“要不这样,咱们拉几筐鸡蛋卖到行里,卖出来铜钿做皮蛋咸蛋生意的本钱,这样的话,就算亏了,也不亏咱们自己的铜钿。”
  “这鸡蛋没花咱们的铜钿就不是铜钿了?”李金珠皱眉责备了句。
  “鸡蛋太多,咱们就三个人,忙不过来,真要做就得雇人,还有,那位尹嫂子,总不能白帮咱们做皮蛋咸蛋,也得给她铜钿吧?她这样的,得给多少铜钿?”李玉珠越想越觉得事体一件一件多得很。
  “咱们这皮蛋咸蛋做出来,好不好吃全得看尹嫂子了,我觉得,咱们不给尹嫂子铜钿,咱们跟她合伙做这皮蛋咸蛋生意,怎么样?”李小囡伸头出主意。
  “怎么合伙?那本钱呢?”李金珠只看着李小囡。
  “这得跟尹嫂子商量,看看她的意思。”
  “那咱们现在就去。”李金珠站起来。
  这满院子的鸡蛋压在她心上,要是不赶紧商量好,她肯定睡不着觉。
  李玉珠和李银珠跟着站起来。
  “我跟小囡去,人太多了不好。学栋你别管这事体,你去学习,学里的功课要紧。玉珠先去睡,银珠看着鸡蛋。”李金珠吩咐了弟妹,和李小囡一起,提着气出了院门,往尹嫂子家过去。
  “尹嫂子在家么?我是隔壁李秀才家的。”李金珠站在尹嫂子家院门台阶上,拍了拍门,扬声叫了句。
  “来了来了。”尹嫂子应了一声,“你好好写你的字,别往外看!”
  尹嫂子小跑出来,拉开院门,李金珠迎着尹嫂子,先笑着介绍李小囡:“这是我小妹妹,阿囡,她识字,她哥哥教她的。我和妹妹是来跟嫂子请教做皮蛋咸蛋的事体。”
  “最好能找个方便的地方说话。”李小囡看了眼对面院门里伸头往外看的老阿婆。
  “那进来,在这儿说话。”
  尹嫂子将李金珠和李小囡让进大门,关了半扇门,小跑进去,拎了三把小竹椅出来。
  “我家这两边倒座间都是堆东西用的,不住人,这里说话清静得很,坐吧。”尹嫂子笑着解释了句,示意李金珠和李小囡坐。
  “你们商量过了?打算做皮蛋生意了?”尹嫂子利落直爽的问道。
  “是,我和妹妹过来,是想和嫂子商量商量,咱们两家一起做这皮蛋咸蛋的生意,嫂子觉得怎么样?”
  尹嫂子直爽,李金珠也直截了当。
  尹嫂子一个怔神,下意识道:“我们家里的货栈都忙不过来……”
  “我们是想跟嫂子你全伙,不是跟你们家。”李小囡截过尹嫂子的话。
  尹嫂子皱起了眉。
  “嫂子几个孩子了?多大了?在哪儿上学?要是有什么不懂的,就让他去找我哥哥,咱们这么近,方便得很。”李小囡接着笑道。
  尹嫂子上身往后,瞥着笑容满脸的李小囡,和李金珠笑道:“你这个妹妹,灵巧得很呢。”
  “是,她聪明得很,学栋的先生说她要是个男伢儿,肯定能考中秀才。”李金珠忙笑道。
  “哟!那可厉害!”尹嫂子仔细看了看李小囡。
  “别的不说,格致上头的学问,她比她哥哥还强点儿呢。”李金珠接着道。
  “我家大宝讲,格致难得很!”
  “格致上哪儿不懂,让大宝来问我,我一讲他肯定就懂了。”李小囡大包大揽。
  “这小囡可真敢说话。”尹嫂子乐了。
  “学栋格致上有不会的,都是问阿囡呢。”李金珠忙笑着帮衬。
  “真的?这小囡确实越瞧越灵巧,那我真让我家大宝去找你了?”
  “嗯嗯!”李小囡点头如捣蒜,“咱们要是合一起做了生意,那就是一家人了,我今年十五,大宝今年多大了?”
  “他才十一。”
  “那我就是姐姐了,我这个姐姐责无旁殆。”李小囡挺胸表态。
  “这小囡真讨人喜。”尹嫂子笑起来,伸手摸了摸李小囡的头,看向李金珠道:”那你们打算怎么合伙?”
  “嫂子觉得该怎么合伙?”李金珠反问了句。
  “还是算了。”尹嫂子往后靠到椅背上,靠的小竹椅子吱嘎了几声,“我一天忙到晚,哪有空儿,你们放心,我肯定尽心尽力教你们做皮蛋,我跟你们讲,做皮蛋容易得很,这小囡这么聪明,肯定一学就会。”
  “嫂子家里没用下人吗?嫂子自己挣了铜钿,多请两个下人帮嫂子做家务事。”李小囡笑道。
  尹嫂子听的笑出了声,“你这小囡,口气可不小,你知道买人典人什么价儿?你就敢说这话?”
  “难道皮蛋生意赚不到典两个人的铜钿吗?”李小囡反问了句。
  尹嫂子呆了呆,没说话。
  “我们刚从乡下来,家里沾亲带故都没做过皮蛋咸蛋生意,咱们要是合伙,一切就由嫂子作主,我和姐姐们全听嫂子调度,咱们这生意,嫂子说怎么做,咱们就怎么做。是吧大阿姐?”李小囡接着笑道。
  “对对对,我们都听嫂子的。”李金珠赶紧点头附和。
  尹嫂子看看李小囡,再看看李金珠,犹豫起来。
  李小囡和李金珠微微屏气看着她。
  犹豫片刻,尹嫂子回头看了眼灯火通明的正屋,落低声音道:“这不是小事,我得跟大宝他爹商量商量。”
  “行!那我们先回去,明天我给嫂子送点儿鸡蛋过来。”李金珠拉着李小囡站起来。
  第34章 懂事的世子爷
  顾砚给石滚派好买鸡蛋的差使,信步走了一段,吩咐去府学看看。
  刚到府学,长随就找了过来:大姑爷的堂兄潘大爷潘世易调任广东,路过平江府,说是带了王妃一封亲笔书信,奉王妃嘱托,一定要当面转交给世子爷。
  顾砚眉头微蹙,犹豫了下,转身吩咐回别业。
  王贵和来传话的长随都极其意外。
  他们府上多如牛毛的各路亲戚以及姻亲,世子爷一向是理都不理。
  再说,世子爷一向不喜欢大姑爷和潘府诸人,照他们的经验,潘家大爷路过带信这事儿,世子爷必定是听而不闻,根本不理会,没想到,现在,他们家世子爷竟然立刻就要回去,这实在太让他们惊讶了。
  他们家王爷说得对,他们家世子爷懂事儿了!
  顾砚上了马,勒着马一路小跑,往别业回去。
  听到个潘字,他这会儿极其想念大姐姐。
  大姐姐现在正随大姐夫在襄樊任上,他上一次见大姐姐……
  顾砚有几分恍惚,他上一次见大姐姐,说起来应该是大姐姐随大姐夫赴任襄樊前,过来辞行那一次,可那一次的见面在他记忆里,已经过于久远,他一点儿也不记得了。
  他记忆中,上一次见到大姐姐,是他被捆在马上,被一大群骁勇轻骑押着,出了卫州门,就看到了大姐姐。
  大姐姐一身大红,骑在马上,像一团燃烧跳动的火焰,看到他时,抽出长长狭刀,指着拦在中间的轻骑,厉声呵道:“我和我弟弟说几句话,别无他求!
  “不要拦着我!你们想清楚!我杀了你们会如何?你们若是伤了我,你们和你们的家族,又会如何!”
  护卫在大姐姐那把长长的、寒光闪闪的狭刀前,让开了一条路。
  大姐姐催着马,马身挨着他的马身,欠身靠近他,一字一句道:“那个女人,她不配掌管咱们睿亲王府!你要是死在了关外,这一代的睿亲王,就到你为止!
  “你安心去,家里有大姐姐呢,大姐姐死了,还有你二姐姐,二姐姐死了,还有你三姐姐!”
  顾砚心里一阵滚热,手里的马鞭轻轻拍了拍马,催着马跑得快些,往别业回去。
  潘世易是顾砚大姐夫潘世文的堂兄,到别业送信,压根没指望能见着顾砚。
  顾砚不喜欢他大姐夫潘世文,顺带也就不喜欢他们潘家其它人,对他这个屡试不第、恩荫出仕的潘家人,更是一个正眼都没给过。
  潘世易没进去,就坐在别业门厅里,喝着茶,不时掂一块点心,准备喝好吃好就接着赶路。
  听外面小厮高喊世子爷回来了,潘世易急忙站起来,退了几步,垂手站到花架旁边。
  这是赶上世子爷回来了,还真是巧,这样就能算他圆满完成了王妃的嘱托,算是把信当面转交世子爷了。
  顾砚上了台阶,站在门槛外,打量着垂手低头站立在一盆桂花盆景旁边的潘世易。
  潘世易中等身材,中等胖瘦,中等长相,浑身上下,就是中庸两个字。
  从前,他全力推行新政时,潘世易曾经托他大姐夫潘世文转呈,给他写过一封信,因为那信是大姐姐带给他的,他耐着性子扫了一遍,满篇都是琐屑碎事……
  上上下下打量了一遍潘世易,顾砚抬脚跨进门槛,笑道:“我看到你的委任了,算着行程,应该中旬经过平江城,怎么早了这么多天?路上很顺当?”
  “顺,顺当。”
  事情过于反常,潘世易错愕的忘了答话。
  “进去说话,你一个人赴任?”顾砚一脸笑容,随和亲切。
  “是,不是。”潘世易懵得很,“内子和孩子要收拾的东西多,晚半个月启程。”
  “你家老大十几了?听说读书上头比你强多了?”顾砚神态话语都极其随和家常。
  “十四了,确实比我强多了,不过也一般得很,是我太笨。”潘世易下意识的抬手抹了把脸。
  眼前这人,是世子爷么?
  顾砚先和潘世易聊了小半个时辰的家常,接着又细细问了一个多时辰的公务,和潘世易一起吃了饭,喝着茶又聊了一个来时辰公务,亲自将潘世易送出二门。
  潘世易在别业水门码头上了船,站在船头,看着越来越远的王府别业,恍然如同做了个梦。
  王爷说世子爷一场大病之后,长大了,懂事儿,这哪是长大了,这是脱胎换骨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