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古代爱情>吾家阿囡> 吾家阿囡 第47节

吾家阿囡 第47节

  “秀才公在家吗?”
  门口传进来大堂叔的声音。
  “大堂叔进来说话吧。”李金珠扬声答着话,站起来迎出去。
  李银珠拿出杯子,从暖窠里倒了杯热茶,再拿碟子摆了满满一碟子点心,放到李文梁面前。
  “大堂叔尝尝这个,这是王府的点心!”
  “那我可得尝尝。”李文梁掂了一块,咬了一口,细细品了品,连声称赞,“确实好吃。”
  李文梁吃了一块点心,喝了两口茶,从袖筒里摸出个厚折子,递向李金珠。
  “三姐儿的聘礼和嫁妆大体议定了,你们看看行不行。
  “洪家挑了三月初六的日子,成亲之后,让三姐儿跟洪二郎住到平江城宅子里,洪老太爷说,以后有三姐儿看着洪二郎念书,他就放心多了。”
  “好。”李金珠点头。
  开了春就成亲是早就说好的。
  “你堂翁翁的意思,让三姐儿从李家集发嫁,一来离县城能近不少,二来,小李庄的宅子现在住着佃客,要是从小李庄发嫁,就得让佃客先搬走,再搬回去,三月里正是农忙的时候,这样搬来搬去不大好。”李文梁接着道。
  李金珠看了眼李玉珠,点头,“嗯,就依堂翁翁的意思。”
  “三姐儿的事儿大体都议定了。咱们秀才公的事儿,大前天我去了趟高村集,高先生没讲什么,高师娘那意思,以后想跟着咱们秀才公养老。
  “高家那边是独养,你们姐弟又没了爹娘,往后,秀才公家里有个长辈,倒是好事儿,再说,高先生和高师娘都是识书达礼的讲究人儿,我就替秀才公先答应了。”
  李金珠急忙点头,“高师娘就是不讲,我们也是这么打算的。退一万步,就算没结这门亲,学栋都该替高先生和高师娘养老送终,没有高先生,就没有咱们学栋这个秀才公。”
  “那就好。”李文梁松了口气,笑起来,“高先生家里有二百四十亩水田,高师娘有一间陪嫁铺子,说是都给枝姐儿做陪嫁。
  “水田是你三堂叔去看的,铺子我去看了,打理的都不怎么好,我和你三堂叔算了算,要是用心打理,至少能多出三成收益,这个事儿,等亲事定下来,我找高先生商量。”
  李金珠凝神听着,想说什么,又咽了回去。
  她们这个家的大事小事,都是大堂叔操心操办,她这心里不安得很。
  李小囡紧挨李金珠坐着,托着腮听话。
  “咱们秀才公和高家这媒人,我原本想请洪老太爷出面,洪老太爷却让我去一趟县衙,看看能不能请动咱们黄县尊,我就走了一趟,没想到,黄县尊很高兴,立刻就答应了!”李文梁一脸笑。
  李小囡微微歪着头,看着李文梁那一脸发自内心的笑容。
  他说去县衙就去了县衙,说见黄县尊就见到了黄县尊,有哥哥这个秀才公撑着,李家在昆山县已经算有头有脸的人家了。
  “咱们秀才公过了年才十八,枝姐儿比咱们秀才公小两个月,都还小呢,高先生的意思,年前年外先把亲事定下来,过个两三年再成亲。”
  “都照高先生的意思。”李金珠点头。
  “再就是过年的安排了。”李文梁接着笑道:“咱们秀才公是咱们李氏族长,过年必定要回去李家集,再说,还有定亲的事儿呢,你堂翁翁的意思,你们得在李家集有处宅子。”
  李文梁的话顿住,看向李金珠。
  李金珠眉头微皱,看向李小囡。
  李小囡迎着她的目光,点头,“我觉得大堂叔说得对,咱们得有个家,这个是人家的宅子。”
  李小囡手指划了一圈。
  “祠堂边上有个小院,小两进,五间上房,两边各两间厢房,有一排倒座间。是上上一位老族长修了读书用的,没怎么去住过,几位族老商量下来,要是秀才公看得中,就把这处宅子给秀才公。”
  “好。”李金珠犹豫片刻,点头。
  李文梁松了口气。
  他这趟过来,最难办的事儿,就是这座宅子,怕李金珠不肯要。
  要是在搬到平江城之前,李金珠肯定不会要,这半年多,这位大阿姐长进极大。
  “族里的祭祀,从祭灶就开始了,秀才公得在祭灶前赶回去。
  “祭灶前后正是咱们皮蛋行生意最忙的时候,关门可不行。到时候,让秀才公和阿囡先回去,你们姐妹三个忙完年节生意再回去,怎么样?”李文梁和李金珠商量最后一处细节。
  “好。”李金珠看向李小囡,见她点头,也点头应好。
  “今天就这几件事,天不早了,我就不多耽误了。”李文梁站起来,看向李小囡笑道:“我家那个大伢儿上学的事儿,阿囡能不能替我拿个主意?”
  李小囡一个怔神,随即噢了一声,站起来,跟着李文梁往外走。
  出了院门,李文梁在台阶下站住,压低声音,和李小囡笑道:“上个月中,咱们在临海镇的铺子从何记老号接了桩生意,做他们货栈提放货物的对牌,这种对牌制作精细,量虽然不算大,利润却极好。
  “月末的时候,又接了王府别业一桩生意,一个月两趟,往别业送海外来的香烛。”
  李小囡看着李文梁,没说话。
  “这两桩生意,都跟皮蛋行的生意一样,有缘而来。”顿了顿,李文梁接着道:“一家一族,就是这样共气连枝。”
  “大阿姐知道吗?你要告诉大阿姐吗?”李小囡沉默片刻,问道。
  “你看呢?”李文梁问了句。
  “让我想想。”李小囡叹了口气。
  这事儿要是告诉大阿姐,大阿姐肯定担心她,不告诉大阿姐吧,大阿姐总觉得占了大堂叔他们家那么多便宜,心里不安。
  这事儿,得让大阿姐知道,可她得想好怎么讲。
  第74章 一只懒妮子
  李小囡关了院门,回到正屋。
  李玉珠扫了眼李小囡,咣咣咣的织布声一丝没停,李银珠不捻棉条了,紧紧抿着嘴唇看着李小囡。
  李金珠专心的纺着线,好像没看到李小囡进来。
  “大堂叔讲他家铺子接了往王府别业送香烛的生意。”李小囡挨着李玉珠坐下。
  她喜欢看二阿姐织布。
  李金珠和李玉珠一起停手,看向李小囡。
  “怎么接的?”李金珠眉头皱起。
  “大堂叔说要谢谢咱们。
  “我觉得吧,肯定是大堂叔往别业送皮蛋的时候,变着法儿问人家用不用香烛什么的,就接到了生意。
  “大堂叔比尹嫂子还会做生意呢,这是尹嫂子讲的。
  “尹嫂子就够厉害了,大前天,尹嫂子做的那桩生意,我一点儿都没想到。”李小囡伸头看向李金珠。
  李玉珠和李银珠也看向李金珠。
  李金珠笑起来,“大前天有一对母女,都穿着绸子,一进门就挑剔,嫌咱们铺子里不干净不整齐。
  “正好阿囡送饭过去,尹嫂子就问阿囡,昨天听她家大宝说的那个笑话儿到底怎么回事,说她家大宝笑得透不过气,她没听清楚。
  “阿囡就讲,她哥哥跟洪二哥去赴宴,端上来一碟子皮蛋,用了水晶碟子,主家得意的不得了,指着皮蛋说这是睿亲王府出来的方子,说世子爷爱吃得很,还说这皮蛋难买的不得了。
  “阿囡讲她洪二哥心直口快,当时就指着她哥哥叫起来了,说王府的皮蛋都是你们家送过去的,你们家皮蛋这么抢手你怎么不讲一声?说你得给我留一百个过年。
  “那对母女听完笑话儿就放下定钱,定了两百只皮蛋,三百只咸蛋,还说吃好了再来定。”
  “真有这事儿?”李玉珠看向李小囡,惊讶笑问。
  “真真切切!那天府学里去了十几个人呢,都跟着起哄让哥哥送皮蛋。
  “散了席出来,哥哥就揪着洪二哥不松手,说这事是洪二哥挑起来的,让洪二哥去跟大阿姐讲。洪二哥不敢去,只好拿自己的私房钱,让他那个小厮去买皮蛋送给同窗,买皮蛋也是趁大阿姐不在的时候,从尹嫂子手里买的。”李小囡看着李银珠,笑眯眯道。
  “怪不得,尹嫂子昨天看到银珠笑个不停。”李金珠笑起来,抬手拍了拍李银珠。
  “真败家!”李银珠拧着眉。
  “咱们家赚了好些铜钿。”李小囡笑眯眯道。
  “你这个死妮子!”李玉珠在李小囡头上轻拍了下。
  李金珠叹了口气,“从银珠订了亲,我就发愁,银珠出嫁之后,家里怎么办?这俩小的怎么办?”
  李玉珠也拧起眉。
  李小囡缩起脖子,一声不响。
  上一回大阿姐这么讲的时候,她说典个人回来用,被大阿姐二阿姐一替一句教训了大半天。
  李银珠也缩着脖子一声不响。
  上一回她说洪家离得不远,洪二去府学一走就是一天,她可以白天回来做家务做饭,也被大阿姐二阿姐联手教训了。
  “到时候再说吧。”李玉珠看了眼李小囡。
  这事儿她跟大阿姐商量过好些回了,阿囡该学着做饭做家务了,可她俩都觉得让阿囡学做家务这事实在太难了。
  ………………………………
  府学从腊月开始放假,直到正月底。
  府学放假隔天,李金珠就让李学栋和李小囡搭上洪振业的车马,赶回昆山县。
  打发走李学栋和李小囡两人,李银珠就能腾出手去皮蛋行帮忙了。
  李学栋和洪振业骑马,一路上勒着马走一阵,再放开缰绳跑一阵,李小囡坐车,跟着他们快一阵慢一阵。
  一大清早启程,傍晚前后到了李家集,
  李文华身边放着辆独轮车,早就伸长脖子等在镇子外,看到一行五六匹马一辆大车过来,急忙迎上去。
  “秀才公长个儿了!洪二爷……”
  李文华招呼了一半,卡住了,洪二和银珠已经定好了亲,现在洪二是晚辈,他是长辈,再称洪二爷可不合适!
  李文华赶紧改口,“洪二哥儿气色好得很!”
  “三堂叔好!”洪振业已经跳下马,规规矩矩的见礼,“天色不早,我就不进去了,过两天再来给堂翁翁和三堂叔请安。”
  “二哥儿客气了,天色是不早了,离县城还有一大段路呢,赶紧回吧,路上小心!”李文华热情无比的催洪振业赶紧走。
  车夫将一个中等大小的箱子,两个小包袱放到独轮车上。
  李小囡站在李学栋旁边,看着李文华踮着脚伸长脖子,冲洪振业挥着手,一直挥到看不见了,才转回身,示意李学栋,“骑马累人,你坐上去,我推着你回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