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阿囡 第49节
正月里的灯节,也要添上李家的灯棚,最好再有支舞狮队什么的。
昆山县里有头有脸的人家,不是亲戚就是朋友,正月里各家轮着请年酒,从前这事跟李家无关,今年,李家要到各家吃年酒,也要请一轮年酒了。
黄县尊还要办两场文会,请李学栋到县学讲一回课。
李家还有两家要紧的姻亲:洪家和高村集高先生家。年前要送节礼,年后要拜年吃年酒。
……
李氏族里上上下下,被李士宽和几位族老指挥着,忙得团团转。
李学栋这位李氏族里的脸面兼族长,几乎每天都是天不亮就被叫出去,半夜才回家,人都累瘦了。
李金珠姐妹要应付年后一堆的拜年,从李士宽那里拿回厚厚一摞各家人口家史,李金珠直接塞给了李小囡,她和玉珠、银珠要忙的事太多,这本厚册子让阿囡记住就行了,到时候由她提点。
到了大年三十那一天,往年搭在祠堂里面的小戏台,挪到了祠堂对面,从平江城请来的棚匠搭出了明二层暗三层的大戏台,请来了有名的伍家班。
新组建的李氏舞狮队应邻近的两家大姓邀请,要在大年三十夜里先游走一趟,切磋一回。
积聚了一个腊月的热闹喜气,到大年三十那一天,从早上起,零星的鞭炮声打破了屏着的喜气,肉香酒香,呛鼻的炮药味儿,孩童的喊叫声,混合成一股子浓烈的热闹喜气,笼罩着整个李家集和李氏族人。
李家姐弟五个的年夜饭不怎么丰盛,从李金珠到李银珠,实在忙得顾不上了。
刚吃了几口,随着几声清脆兴奋的’阿囡姐姐’,翠叶直冲进来。
“你们还没吃完哪,那我等等。”翠叶一身新衣,兴奋的脸颊红扑扑的。
“坐这里。你们吃好了?这么早。”李小囡示意翠叶自己拿椅子坐过来。
“我吃好了,他们还在吃呢,堂翁翁要喝酒,他们吃得慢。”翠叶伸头看了看桌子上的菜。
“咦,你们吃年夜饭也能吃好一个走一个?”李银珠惊讶了。
她最近在学规矩学礼数。
“不能!我跟阿娘讲我和阿囡姐姐讲好的,早点儿出去玩儿,阿爹冲我瞪眼,堂翁翁就说去吧去吧!”翠叶一脸笑。
阿囡姐姐在家这一个月,她的小日子过得愉快极了。
她真喜欢她阿囡姐姐啊!
“你现在就把新衣服穿上了?”李玉珠伸手摸了下翠叶身上的石榴红细布棉袄。
“我今年做了四身新衣裳!阿娘说这是过年的新衣裳,还有三身是拜年的新衣裳,那三身都是绸子的!”翠叶兴奋的眼睛亮闪闪。
“你怎么没把艾叶叫过来?”李小囡吃完了一只春卷,看向翠叶问道。
“她要帮太婆包利市封,明天一早还要帮太婆发利市封,出不来。
“她说今年要包好多压岁钱和利市封,说是利市封有薄有厚,包的时候不能错了,发的时候也不能错了。
“每年的压岁钱,太婆给一个小银角子,堂翁翁再给一个银角子,都被阿娘拿走了,说攒着给我当嫁妆。”
翠叶对被拿走压岁钱这件事无动于衷,她从来没有过零花钱,也从来没花钱买过东西。
李小囡悄悄瞄了眼大阿姐。
明天她是不是也能拿到两个银角子?
要是拿到了,她就跟翠叶去县城,把两个银角子一口气全花光。
从到这儿,快两年了,她从来没有过一文钱,更没花过一文钱!
李家集到县城走过去就一个时辰,她跟翠叶已经去过两回了。
锣鼓声突然响起,翠叶一窜而起,“阿囡姐姐你快点儿!这是咱们家的舞狮!可好看了!”
“嗯嗯,好了好了!”李小囡将半只蛋饺塞进嘴里,冲李金珠挥了挥手,站起来,和翠叶一起往外跑。
“这俩妮子玩疯了!”李玉珠刚蹙起眉,又笑起来。
“二阿姐放心!我去看着她俩!”李银珠交待了句,不等李金珠说话,已经跑出去了。
“你要是吃好了,也去看热闹吧。”李金珠轻拍了下李学栋。
李学栋正伸长脖子往外看,赶紧点头,“好了好了,我去啦!”
“咱们也收拾收拾,去看看。”李玉珠笑道。
李金珠也笑起来,站起来,和李玉珠一起,粗粗收拾了,赶出去看热闹。
李银珠追上李小囡和翠叶,挤在人群里看舞狮子的热闹。
三家舞狮子队先在李家祠堂门口尽情卖弄,再沿着主街翻滚跳跃,到几位族老家门口恭贺讨赏,队伍出了李家集,一路上锣鼓喧天去下一个镇子。
李小囡三人没敢跟过去,再说,大戏就要开始了,舞狮子就那么几个招式,还是大戏好看!
这一夜快的就像一眨眼。
天刚放亮,李银珠拽着李小囡赶紧回家换新衣裳。
李银珠那身新衣裳的料子是在她们皮蛋铺子隔壁再隔壁的细布店里买的,这可是她头一回拿铜钿买细布做衣裳!
李银珠挑了足足两天才选定了颜色,自己没敢裁,是尹嫂子找人帮她裁的,做好的时候她试过一回,好看极了!
李小囡的新衣裳是李士宽老伴老唐婶子给她做的,石榴红半长大袄,葱绿裙子,大红大绿搭一起,十分的喜庆好看。
李金珠和李玉珠一人一身家织布新袄新裙。
至于李学栋,他要应酬一个正月,他的衣裳是大堂叔李文梁从平江城买了带回来的。
李银珠、李小囡换好新衣裳,再到翠叶家。翠叶她阿娘没等翠叶说完,就把她推出去了。
那三身绸子衣裳是出门做客穿的,这会儿又不出门做客,换什么换!
翠叶的难过在吃头一个鲜肉汤团时就烟消云散了,今年的鲜肉汤团实在太好吃了!
三个人在翠叶家吃了大年初一的鲜肉汤团,直奔李士宽家。
李士宽和老唐婶子已经换了一身喜庆的新衣裳,坐在院子里,接受晚辈们的鞠躬拜年。
李小囡握着两只大红的印花细布小荷包,出了院门,迫不及待的抽开。
李士宽给的那只荷包里是一只不算小的赤金长生果,老唐婶子给的那只荷包里是一只赤金小虎,是她的属相。
李银珠也是一只赤金长生果,一只小金猪。
李小囡托着赤金长生果和赤金虎,差点哭出来。
她敢把银角子花了,她不敢花金子啊!
第77章 拜年
新年头一天大清早,李小囡垂头丧气,打着呵欠回家睡觉。
一觉睡醒出来,大阿姐和二阿姐坐在堂屋,一个拿着长柄铲子拨弄着炭盆,一个捧着杯茶,正说着什么。
李小囡连眨了几下眼。
这可是她头一回看到大阿姐和二阿姐没有织布纺线做针线,手里没做活,就那么干坐着说话!
“你睡醒啦,饿不饿?”李玉珠看到李小囡,放下铲子。
“不饿。”李小囡几步进了堂屋,倒了杯茶,坐到李玉珠旁边,“你们说什么呢?”
李金珠脸色有点儿阴沉,看着李小囡问道:“三堂伯家的事儿,你听说没有?”
“三堂伯死了,没让他进族里坟地?”李小囡问了句。
“不光这个。他们要把三伯娘休回娘家,说她不贤,三伯娘吊死在三堂伯棺木前,大堂哥他们都被逼走了,说是不许他们再回来。”李玉珠低低道。
李小囡见大阿姐神情阴郁,低低嗯了一声,没敢多说话。
“你大阿姐难过得很,你劝劝你大阿姐。”李玉珠见李小囡不说话,叹气道。
“大阿姐是觉得三堂伯一家太惨了吗?还是觉得族里太过份了?”李小囡先问了句。
“他们这样对三堂伯一家,跟当初三堂伯一家对咱们,有多大分别?”李金珠拧着眉。
“咱们从来没想过要害谁,三堂伯这是害人不成反害己”李玉珠接了句。
“三堂伯有错,该打打该罚罚,可把人家一家人往死路上逼,这就太过了,我就是觉得太过了!”李金珠心头一阵烦乱。
她说不过玉珠,可她总觉得,这样不对,这样太过份了。
“咱们家当时被三堂伯欺负的那么惨,是因为族里不但不主持公道,还站在三堂伯那边,帮着三堂伯欺负咱们。
“现在咱们得势了,他们就站到咱们这边,下死手对付三堂伯一家。
“族里没站在公道的位置上,而是谁得势就帮着谁,往死里欺负不得势的那一方。”李小囡想了想,总结道。
“阿囡这话说得对!”李玉珠立刻赞成。
“就是这样!审案子那天,黄县尊说得明明白白,大错在族里,小错在三堂伯,可族里那些人觉得他们错了吗?我没觉得他们觉得自己错了,他们把错儿全归到三堂伯身上,往死里整治三堂伯一家,这不对。”李金珠心里的混沌困顿一下子清朗多了。
“大阿姐打算怎么办?”李小囡托腮看着大阿姐。
“我没打算怎么办,三堂伯一家,已经死的死走的走,还能怎么样呢?就是有点儿生气,难过,憋闷得慌。”李金珠一声长叹。
“我刚刚跟你大阿姐讲闲话,担心他们做这些事,要打着你哥哥的旗号,说是你哥哥的意思,是咱们让他们那么做的。”李玉珠落低声音。
“咱们长年不在家,我和你二阿姐担心他们借着你哥哥的名头,做出别的坏事儿。”李金珠紧拧着眉。
“哥哥这个族长,不能什么都不管。”李小囡蹙着眉,想了想道。
“你哥哥哪有空儿?再说,你哥哥一点心眼都没有。”李玉珠叹气。
“大阿姐替哥哥管事儿吧。”李小囡看着李金珠。
“族里的事体,哪有女人讲话的份儿!”李金珠白了李小囡一眼。
“大阿姐是替哥哥管事儿,大阿姐讲话,就是哥哥讲话,不能算女人讲话。”李小囡饶口令一般道。
“这歪理,还挺有理儿。”李玉珠失笑,随即表示赞同。
“族里能跟你论这个歪理儿?”李金珠横了李小囡一眼。
“试试呗。下一回他们叫哥哥过去商量事儿,大阿姐就跟过去,哥哥不讲话,大阿姐讲,看看他们怎么办。”李小囡一脸笑的建议道。
李金珠看向李玉珠。
“试一回看看。”李玉珠压低的声音里透着丝丝似有似无的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