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阿囡 第61节
李银珠瞪着给李小囡揉腿的梅姐,再看看抱着梅姐胳膊接着哭的李小囡,气的双手叉在腰上,哈了一声,转身走了。
………………………………
第二天未正前后,晚晴叫出李小囡。
看着李小囡一步一挪出来,再看着她一步一步挪下了台阶,晚晴提着裙子,几步冲下台阶,微微弯腰,从李小囡的小腿看到脚面。
“病了?”晚晴站直,关切道。
“没病,走路走得太多了。”李小囡脚步没停,尽可能没什么异样的往前挪。
“就前天半天,昨天一天,今天半天,你走了多少路?干嘛去了?”晚晴奇怪了。
“到巷子口了,你该当差了。”李小囡提醒晚晴。
“你这是怎么了?”晚晴看了眼巷子口,还远着呢。
“不是说过了么,走路走多了。”李小囡没看晚晴。
“为什么走那么多路?你干嘛去了?”晚晴皱起眉。
“走路去了。”李小囡看着巷子口,面无表情,步履端庄。
“你这是跟我生气了?”晚晴伸头看着李小囡的脸。
“我跟你生什么气啊。你看着我这个样子,多明显呢,这说明哪壶不开你提起哪壶了呗!”李小囡给了晚晴一个白眼。
“哟!”晚晴撇着嘴,“你这叫明显?你这明显,跟石滚的话儿一样明显!”
“石滚讲什么话了?”李小囡站住了。
“跟我讲了一大通,从什么侍候世子爷要一心一意立心不能偏了,再到做事做人谨慎为先,又扯了一通我们世子爷怎么怎么英明怎么怎么大度,问我懂了吗。你懂了吗?”晚晴脸伸到李小囡脸面前,问道。
“你没听懂,转话给我,我能懂?”李小囡嫌弃的斜了晚晴一眼。
“我就问他,到底什么意思,就不能明说?”晚晴没理会李小囡的嫌弃,接着道。
“对啊!直接问不就行了!”
“石滚说没事儿,让我保重。”晚晴神情严肃,“你说,我是不是哪儿得罪我们世子爷了?”
李小囡两根手指捏着下巴,拧眉看着晚晴。
晚晴这么谨慎的人,要说得罪,肯定就是她俩讲话被她家世子爷听到那一回了,那一回她们讲了什么来?
李小囡嘿笑一声,“我觉得吧,你就看着石滚,只要石滚没事儿,你肯定没事儿。”
“嗯?这话怎么说?”晚晴拧起了眉。
“第一,是我猜的,第二,你不知道比知道了好。这回真到巷子口了,你赶紧当差吧。”李小囡抬脚往前。
顾砚坐在窗旁,一只胳膊架在桌面上,另一只手里转着折扇,一脸笑容的看着李小囡。
“今天心情这么好啊!”李小囡坐到顾砚对面,她面前的杯子里已经倒上了茶。
“多谢。”李小囡端起杯子,冲顾砚举了举。
“你的生意做得怎么样了?”顾砚挪了挪椅子,对着李小囡,笑眯眯问道。
“你让人盯梢我?”李小囡竖起了眉。
“没有!”顾砚否认的极快,折扇在手里转了一圈,“你看,我就这么些人,侍候我还不够用呢,哪有人手盯梢你?”
看着李小囡一脸的根本不信,顾砚折扇敲到李小囡面前,“真没有,就是巧了,有个管事去临海镇,路过郭巷,正好看到,真就是巧了!”
“你当我是小孩子吗?”李小囡双手按着桌沿,伸头瞪着顾砚。
“你不是小孩子,你是小囡。噗哈哈哈哈!”顾砚噗一声大笑出来,一边笑一边用折扇拍着桌子,再指指李小囡,“小囡!你家大人呢?啊哈哈哈哈!”
第94章 我之所欲
李小囡端起杯子,眼望窗外,淡定喝茶。
顾砚哈哈哈笑够了,抽出条帕子按了按眼角,折扇伸出来,敲在李小囡面前。
“拉着两台织机,跑到集上叫着喊着问谁要织机,这么好的主意,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李小囡往后靠在椅背上,看着顾砚问道:“那我请教你,要是你想让人家赊你的织机,拿织出来的布抵帐,你会怎么做?”
“我嘛~”顾砚拖着尾音,看着李小囡,笑眯眯道:“郭巷一个小镇,太小了,要是我,至少得选一个县,比如昆山县吧,把黄显周叫过来,让他挑几十,几百户人家,把织机派下去。”
李小囡听的肩膀都耷拉下去了。
他这不是做生意,他这是治国平天下。
嗯,这天下就是他家的!
“换个生意做吧,我替你挑一个,肯定让你轻轻松松就能赚到钱。”顾砚折扇敲在李小囡面前,诚恳建议道。
“那还做什么生意?你直接给我一堆银子得了。”李小囡怼了句。
“也行,我送个庄子给你,一个不够就两个,再给你几间铺子,再送你一堆银子,一大堆!”顾砚折扇往上,划了个大圈。
“不要!”李小囡干脆拒绝。
“那你想要多少银子?真要富可敌国?你要那么多银子干嘛?衣食住行的享受到了极致,花费也有限,我给你的足够用了,用不着富可敌国。”顾砚认真道。
“衣食住行的享受上,到现在,我已经觉得差不多了,只要再稍稍好一点点就够了。
“我不是为了享受,我是想做点事。
“圣人说,邦有道,贫且贱耻也。我是个女子,不能当官,这个没办法,那就赚钱。我赚钱不是为了钱,而是想要竭尽所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李小囡神情严肃。
“皇上要是听到你这几句话,肯定很高兴。”顾砚笑起来,“我写信禀告皇上。”
“你写:平江府民间一女子,不要写我的姓名。”李小囡忙跟着句。
“那就写江南民间皆以为~”顾砚拖着尾音,折扇挥出去。
“三阿姐讲我三分颜色开染坊,你这才是三分颜色开染坊呢,我一个人的话,就成了江南民间皆以为了?啧!”李小囡啧啧有声。
论鬼扯,还得数这位世子爷啊!
“怎么说话呢!”顾砚折扇拍在李小囡面前。
李小囡哈了一声。
“怎么不跟我拍桌子了?”顾砚抬起折扇,突然问了句。
“我不喜欢拍桌子,前天拍桌子,是想看看能不能拍桌子。”李小囡看了眼顾砚那把折扇。
“小心眼儿不少。你还想知道什么?能不能跟我吵架?要不试试?”顾砚笑道。
“吵过了。”李小囡笑眯眯。
“你这小妮子。想知道的都知道了?安心了?”
“不是想知道的都知道了,是现在必须要知道的都知道了,以后的就不知道了,不光不知道你,还有我自己,一个人,不到死了那一天,都不敢说不会变化,是不是?”
顾砚看着李小囡,没答李小囡的话,只似是而非的哼了一声。
到死那一天,他已经看到过了。
到死那一天,绿袖把她满腔的热血,拿出来弥补他的不甘和无尽的悔恨。
她不全是绿袖,可她就是绿袖。
他愿望中的绿袖,就是眼前这样:支支楞楞活活泼泼,蹦着跳着叉着腰,敢跟他拍着桌子吵架,托着腮告诉他:我要做这个,我要做那个……
………………………………
李小囡的生意初战惨败,等到两只脚上血泡结痂再脱落,彻底好了时,离李银珠出嫁只有十来天了,她们要赶回李家集,准备李银珠出嫁这件大事了。
李文梁媳妇郭大嫂子要和洪振业阿娘吴太太来来回回的商量铺嫁妆等等的诸般细节,早半个月前,就带着女儿艾叶赶回了昆山县。
李文梁带着最后一批嫁妆,早两天先赶了回去。
李学栋和洪振业前一天赶回去昆山县,隔一天,李金珠姐妹四个以及梅姐,带着尹嫂子给李银珠添的嫁妆,分乘两辆大车,赶回李家集。
一大清早,梅姐从后院菜地起,再次查看一遍各处,最后看进厨房,见处处都收好放好妥当了,提起满满一提篮松糕、青团等带着路上吃的吃食,正要出门,李金珠进了厨房。
“都好了,刚看过一遍。”梅姐忙笑道。
“嗯。”李金珠有几分不自在,从梅姐手里接过提篮,掀开看看,又盖上,递给了梅姐,又从梅姐手里接过来。
梅姐的心提了起来。
这一趟回去发嫁银珠,她跟金珠讲她就不回去了,留在家里看家,她不想回李家集,她害怕回到李家集就出不来了。
她喜欢这里,长这么大,这间四方小院是最自在最舒心的地方。
金珠这么难为,是要告诉她,她们不准备要她了吗?
梅姐紧张的脸色微微泛白。
“咳!”李金珠极不自在的咳了一声,“那个,也没什么。”
梅姐紧紧抿着嘴,看着李金珠一言不发。
她绝不先开口,她不会问出来!她们要是不想要她了,就让她们自己讲出来,她绝不会先开口!
“那个,梅姐你也知道,银珠要出嫁了。”李金珠难为的脸都红了,“我们一家,你也知道,我不懂,那个,是尹嫂子讲,讲那个,得教,你能不能教教银珠?”
李金珠一句话说出来,抬手抹了把脸。
梅姐呆了一呆,一口气松下来,手里的提篮差点掉在地上。
她已经吓得后背一层冷汗了。
“我知道这事儿难为你,可梅姐你看,咱家,也就你,那个,别的,没别人了。”李金珠见梅姐一声没响,忙压着声音,陪笑解释。
“你放心你放心!”
梅姐赶紧点头,猛吐了一口惊气,心神归位,呆了片刻,又悲伤起来。
“我跟你讲,这些天,一想到银珠出嫁,银珠嫁得好,银珠是个有大福的,可一想到银珠出嫁,我就……”
梅姐一声叹息压抑而痛苦。
“再怎么好,女人出嫁,受罪啊,那事儿,唉,你不懂,你这样好!不受罪。女人出嫁苦啊,你放心,我跟银珠讲,我教她怎么熬。”
梅姐话没说完,眼泪掉下来,抬起手赶紧抹掉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