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阿囡 第68节
“阿武是人,不是东西,她是你的人,她的工钱算我借你的,一年为期,赚了钱连本带利还你,没赚到钱就用束脩抵。”李小囡咬牙道。
“行!”顾砚愉快答应。
第104章 你不情我不愿
隔天午后,阿武和表姐王雨亭就赶到了采莲巷。
两人在李家住过几天,和梅姐最熟,进了院门,先和梅姐打招呼说话儿。
李小囡站在院门口,看着栓在栓马石上的两匹马。
这两匹马如何如何金贵,她听阿武说过不知道多少遍,这两匹马一个月要吃掉大几百个铜钿的细料。
阿武表姐妹是她雇佣的人,她雇佣的人的马,唉,肯定得算是她的人马。
这要不是马,是条狗是只猫是只鸟儿什么的就好了,狗猫都能掰扯到宠物上去,马肯定得算生产工具。
不算人,光这两匹马,一个月就差不多一两银子了。
她一共只有不到二十五两银子。
唉,这生意得赶紧做起来,晚一天就是一天的亏空。
“说是世子爷的话,让我俩到你这儿领活,你这儿有什么活?”王雨亭靠近李小囡问道。
“我想做点儿小生意,可我一个女人,又只有十来岁,不能服众,得有个男人撑在外头,假装是掌柜,就这事儿。”李小囡靠着门框,看着院子里。
院子里,阿武打了桶水,提到后院给梅姐,大步过来。
“咱们到她这儿领什么活?”阿武指着李小囡问王雨亭。
“说是假扮掌柜。”王雨亭皱着眉。
“假扮?你要骗人?那肯定不能,你不是那样的人。你要破案?也不能吧,你又不是官身。你这个假扮是世子爷派的活?”阿武一口气问了一串儿。
“都不是,就是我自己做生意。”李小囡看着两人。
“她一个小娘子抛头露面做生意不便当。”王雨亭跟着解释了句。
“就这事儿?还有别的吗?你这生意来往的东西贵重?得有人保镖?”阿武再问。
“没有,都没有,就是假扮掌柜立在那里,什么都不用做。”李小囡耷拉着肩膀,看着阿武。
“那不是跟个吓鸟雀的假人差不多?这么个假人你把我们俩叫过来?你明明知道我跟雨亭在码头的活有多重要!”阿武叉腰瞪着李小囡。
“我本来想典个五六十的白胡须老爷子,便宜,还比你看着可靠。是你们世子爷硬把你们塞给我的。“李小囡不客气道。
“这胡闹!”阿武叉着腰,一声胡闹喊的颇有气势。
李小囡斜瞥着她。
“我去找世子爷,世子爷肯定不知道你要的是个假人儿,我在码头上的活多要紧呢!”阿武推着她表姐就往外走。
李小囡靠着门框,看着上马就走的阿武和王雨亭,挥手作别。
这一走,最好别回来。
也就半个多时辰,王雨亭在前,阿武在后,在采莲巷下了马,垂头丧气进了院门。
李小囡正坐在树下写字,看到两人进来,肩膀耷拉下去。
唉,她就知道,肯定是白跑一趟。
“见着你们世子爷了?”李小囡放下笔,问道。
“连石爷都没见到。”王雨亭拎了把小竹椅,坐到李小囡旁边,“有个说是石爷小厮的,出来传了句话,说是世子爷派差使,哪有任人挑捡的理儿,让我俩跟着你好好干活。”
阿武也拎了把小竹椅,一屁股坐下,垂头丧气。
“你们写卖身契没有?”李小囡问了句。
“那肯定不能写,我们算是投靠到世子爷门下,不是卖身为奴。”王雨亭莫名其妙,怎么突然问起这个了。
“那要不你们别跟着那个世子了,海阔天远,你们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吧,你们一走,他就管不着你们了。”李小囡建议道。
阿武斜横着李小囡,王雨亭一脸苦笑,“我跟阿武从离开家,一直提心吊胆的害怕,什么都怕,就是跟了世子爷之后,才算能成夜成夜的睡安稳了。
“你知道她是什么人。”王雨亭轻轻拍了下阿武,“到哪儿再找一个像世子爷这样的人?还有谁能知道了她是什么人,不光装不知道,还能像用男人一样用她?
“唉,做生意就做生意,做假人就做假人吧。你这生意,也许做上三天五天就不做了呢。
“我瞧着,你根本就不像个能做成生意的人。”王雨亭一脸诚恳的看着李小囡。
李小囡被她最后一句话说的简直想呸她一脸。
“你们不能住在我家里,做生意这事儿,不能让我大阿姐二阿姐知道,也不能让梅姐知道,你们……”
“说是让我们住到对面茶坊里,吃也在茶坊吃,说茶坊后院有一排空屋子。”王雨亭打断了李小囡的话。
“那你们先去茶坊吧,明天辰初,我去茶坊找你们,生意得赶紧做起来。
“你们赶紧走吧,梅姐来了。”李小囡眼角瞄见梅姐抓着一把韭菜,从后院过来了,赶紧往外赶两人。
………………………………
王府别业。
顾砚坐在书房窗下,将刚刚看完的一厚叠信笺重新折起,塞进信封,拍到了书案上。
信是他阿娘写来的,长篇大论的说了他南下之后家里各种琐事,末了,轻描淡写的告诉他:
潘二太太去年在平江府住了些日子,身体精神都强健许多,今年这个夏天,潘二太太打算到平江府避暑,史家大姑娘和其它几位小娘子陪着潘二太太一起过来,依旧住在他们王府别业里,嘱他到时照料一二。
顾砚斜瞥着他阿娘那封信。
春节里,他阿娘一场接一场的赏花会都打了水漂,听说史家,特别是史大娘子和潘二太太,十分高兴。
大约真以为他退亲,是小两口闹别扭,毕竟,她们不比晚晴那个蠢丫头聪明,晚晴好歹还知道自己不聪明,史大娘子和史家却自以为聪明得很呢。
来就来吧。
顾砚站起来,将信放进信匣里,站到窗前,想了一会儿,转身往外走。
他要去一趟临海镇,今晚,他打算住在临海镇上。
牛车前在临海镇上呆了快两个月了,大约已经记下了不少数目。
这一趟,他应该进去海税司走一圈,好好看一看。
顾砚出来,上了马,在护卫长随以及小厮的簇拥下,直奔临海镇。
第105章 达成共识
第二天,李金珠和李玉珠刚走,梅姐就赶紧煎了十几块糍饭糕,李小囡背上糍饭糕,笔墨盒和叠好的粗宣纸,出门往茶坊叫阿武和王雨亭。
茶坊伙计正在洒扫,指点李小囡绕到角门。
角门进去是一排后罩房,对着角门,最里面两间门口扎着一道崭新的竹篱墙,李小囡直奔竹篱,推门伸头。
阿武和王雨亭正坐在门口一丈来宽的院子里吃饭。
“现在才吃饭,太阳都升到头顶了。”李小囡进了小院。
“头顶哪有太阳?”阿武用筷头往上点了点,怼了李小囡一句,接着呼呼喝菜粥。
“再吃点儿?这饭菜是前面大厨房做的,味儿好得很。”王雨亭笑着让李小囡。
“我吃好了,你们赶紧吃,郭巷逢早集,晚了就来不及了。”李小囡站在旁边,示意两人快吃。
“哪有这么催人吃饭的,皇帝还不差饿兵呢。”阿武白了李小囡一眼。
李小囡没理她。
阿武和王雨亭还是快了不少,吃了饭,阿武将碗筷送到前面,王雨亭拿皮袋装了水,锁了门出来。
出了角门,李小囡见阿武和王雨亭一左一右跟着她,一幅准备赶路的样子,站住问道:“马呢?”
“我俩就行了,用不着马。”阿武抱拳胸前,看着李小囡。
“赶集哪能骑马,那马金贵得很。”王雨亭笑道。
“你们跟你们那两匹马,吃住工钱,怎么算的?”李小囡也将胳膊抱在胸前,看着两人。
“吃住都在茶坊,连人带马,工钱没说。”阿武答的干脆爽快。
“你们在茶坊吃住的铜钿,都是我出的,连人带马!你们要是不舍得用马,这养马的铜钿,我可就不出了,你们自己想办法养你们的马。”李小囡抬下巴看着王雨亭和阿武。
阿武瞪着李小囡,王雨亭看看阿武,再看看李小囡,正要说话,阿武一跺脚,“我去问问!”
片刻功夫,阿武垂头丧气回来,不看李小囡,看着王雨亭道:“你们到前面等着,我去牵马。”
李小囡和王雨亭一匹马,没多大会儿,就到了郭巷镇。
还是在镇外喇叭口空地上,三个人下了马,李小囡解下包袱,将那包糍饭糕塞到王雨亭怀里,抖开粗宣纸,示意阿武拎着,拿出笔墨盒。
“你要干嘛?”阿武和王雨亭一左一右伸头看李小囡忙碌。
“写张告示,正好搭马背上。”李小囡答道。
阿武噗一声笑出来,王雨亭也笑起来。
“这位小娘子,你以为人人都跟你一样识书达礼吗?”阿武一边说一边笑。
李小囡僵住了。
可不是,她又疏忽了,这个地方的识字率极低极低!
王雨亭看着像瘪了的水袋一样的李小囡,笑问道:“你要写什么?要做什么生意?”
“我要收细布,高价收。”李小囡有气无力道。
“这儿哪有细布!”阿武还在笑。
“我知道没有,不是为了收细布,我是……唉,跟你们说不清楚,我就是为了让大家都知道,有人高价收细布,随时收,常年收。”
李小囡拿过那张粗宣,垂头丧气的重新折回去。
李小囡心情灰败,阿武的心情就好起来了,拖着尾音噢了一声,笑道:“你这跟我们接镖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