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古代爱情>吾家阿囡> 吾家阿囡 第85节

吾家阿囡 第85节

  小船离顾砚那条船一尺来远,稳稳停住,船夫架起橹,曲膝跪下,磕了个头,“世子爷。”
  “辛苦了。”顾砚看向船夫,手指点了点船帮。
  “属下份内之事。”船夫再磕了个头,直起身,欠身往前,用船桨搭上顾砚那条船的船帮。
  “回世子爷,一共九拨人,都已经进了临海镇。”船夫压低声音禀报。
  “嗯,很好,你跟过去统筹,到了临海镇,先去见见黄显周,告诉他,你和李姑娘身边的阿武是生死兄弟。”顾砚低低吩咐道。
  “是,请世子爷示下,做到什么程度?”
  “全力以赴,他们要是能把整个临海镇的码头都抢到手,那就凭他们抢。”顾砚声调清冷。
  “是!属下懂了。”
  “去吧。”顾砚吩咐了句,重新握起钓杆。
  “属下告退。”船夫收起船桨,半跪在船上,船顺水流出两丈来远,船夫站起来,摇着橹,很快就消失在苍茫的水雾之中。
  顾砚慢慢收起鱼线,看着空空的鱼钩,放下钓杆,吩咐道:“回去吧。”
  ………………………………
  转眼进了六月下旬,赊织机收细布的生意从郭巷何家村和吴桥镇小张村两处往外,已经漫延到郭巷和吴桥两镇,以及周边五六个村子,赊了将近三十台织机出去,每天能收上来的细布有二十匹左右了。
  尹嫂子的公公张老爷子对尹嫂子的新生意十分卖力,连着七八天,早出晚归,几乎看遍了平江城,仔仔细细挑了处五开间的宽阔门面,亲自上门,劝李金珠和李小囡把铺子买下来。
  真要长远做生意,还是买铺子划算,至于买铺子的银子,他借给她们,不要利钱。
  李小囡十分纳闷张老爷子这份过度的热情,转着弯问了尹嫂子一句,尹嫂子撇着嘴,冷哼了几声道:“他打着算盘呢!这事儿跟你们无关。他要借给咱们,咱们就拿着,以后再跟你们讲。”
  李小囡见尹嫂子一幅张老爷子欠她钱的模样,不再多问。
  不用说,这肯定是家务事,等尹嫂子想讲的时候再听八卦吧。
  布行就顺着越阳皮蛋行,起名越阳布行。
  这个名儿,让尹嫂子高兴的好几天合不拢嘴,感慨了好几回,说李小囡这是给她面子。
  李小囡倒不是为了给尹嫂子面子,一来她觉得越阳很好听,二来,她实在想不出别的名儿了,起名儿这事,她不擅长。
  新铺子打扫干净,重新油漆粉刷了一遍,尹嫂子的建议,不用那些花里胡哨的装饰,摆上柜台就行,柜台要矮,越简单越好,只要干净两个字,她们要跟其它的布行不一样,这铺子要跟她们的布一样,东西好,且实在实惠。
  李金珠和李玉珠对尹嫂子就是佩服两个字,李小囡对尹嫂子的建议深以为然,铺子的事看到一半,就放手不多管,由着尹嫂子张罗。
  六月底,挑了吉日,新铺子开张大吉。
  这一回放了将近半个时辰的鞭炮,没再请阴阳先儿,她们还是越阳的号,这算是分号开张,用不着请阴阳先儿。
  越阳皮蛋行早就在平江城里名声响亮,这家分号一开出来,周围的人家就买上门了。
  五间新铺子,先用了三间,一间卖皮蛋咸蛋,两间是布行。
  上门买皮蛋的阿婆媳妇们或是自己,或是被皮蛋这边的李金珠指引,看细布问价儿,当场就扯上几尺几丈细布的一个接一个。
  这细布一匹跟一匹不大一样,她们并不在意,她们连一匹布都买不了,哪还管这一匹跟那一匹一样还是不一样,看哪一匹好扯哪一匹呗。
  最最要紧的,这细布便宜啊!比绸缎行里的细布至少便宜两成!
  夏天正在穿细布的时候。
  尹嫂子站在柜台外,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招待介绍,时不时喊一嗓子:
  “刘嫂子是咱们老主顾了,你给多放一寸!”
  “张婶子是咱们街坊,把我留的那几块布头拿出来给张婶子瞧瞧,没事没事,我忙成这样,哪有空做针线,就是瞧着好,舍不得卖。”
  “赵阿姐是我老阿姐,把零头抹了,记到我帐下,赵阿姐您别客气。”
  ……
  请来的扯布伙计高声响应着,利落的量布撕布包布。
  李小囡坐在角落里,仰视着八面玲珑、长袖舞得滴水不漏的尹嫂子。
  人才啊!
  午正前后,街上的人少了,铺子里的客人也少下来,布行的两个伙计总算能坐下来歇口气了。
  尹嫂子心情极佳,从隔壁酒楼叫了饭菜,请大家吃了顿丰盛午饭。
  刚吃好饭没多大会儿,李小囡正打算回去,苗媒婆和一个面容温婉的妇人说着话儿,进了铺子。
  “这俩不是好东西,你俩别讲话。”尹嫂子低低交待了李金珠和李小囡一句,站起来,热情的迎上去。
  “唉哟,刚刚雀儿在我们门头上叫,我还想着有什么喜事儿,敢情是苗嬷嬷来了,苗嬷嬷好,吴婶子好,可有一阵子没见着二位了。”
  李小囡往后缩,李金珠跟在尹嫂子后面两三步,只笑不说话。
  “阿妹这生意越做越大,可是不得了!”苗媒婆站在门口,转身转头仔细打量,“我们是从你们总号过来的,这新铺子开张,也不说一声,要不是今儿正好经过你们总号,真就错过了。”
  “嬷嬷那么忙,这点儿小事,哪敢打扰嬷嬷,难得嬷嬷和吴婶子过来,嬷嬷看看这细布好不好,要是喜欢,我送嬷嬷一块长衫料子,就怕嬷嬷嫌弃。”尹嫂子说着话儿,拿了几块细布料,送到苗媒婆面前。
  “那就多谢了,我正想要件细布衫子,吴妹妹,你过来帮我掌掌眼,哪一块好?”苗媒婆赶紧先挑料子。
  “这两块都好,真好,放下哪一块都舍不得。”吴婶子一只手拿着一块料子,抬抬这只手,再抬抬那只手,一脸不舍。
  尹嫂子笑容不变,却不说话。
  “还真是两块都好,阿妹你看呢?”苗媒婆托着两块料子,斜着尹嫂子。
  “嬷嬷要是都喜欢,那就都拿去,一块料子的铜钿我还贴得起。”尹嫂子笑容亲热。
  “那就多谢了。”苗媒婆也不用伙计,自己卷起两块细布,夹在胳膊下,看向吴婶子笑道:“尹阿妹是个大方人儿。”
  “可不是,尹嫂子当年那嫁妆,一抬接一抬,多哄动呢,他们张家又有的是银子。”吴婶子笑道。
  “哪有银子,我是穷大方。”尹嫂子面上半点不露,笑容亲热依旧。
  李小囡坐在角落里,继续仰视尹嫂子。
  真是人才啊!
  第130章 明白人
  “苗阿姐,你过来看看这些细布,还有带花样儿的呢,这花样儿真不错,多吉利。”吴婶子挨排细看那些细布。
  “这个好看,给咱们三姐儿做件不擎襟半长衫子,多好看!”苗媒婆拍着一匹回纹细布,和吴婶子笑道。
  “三姐儿的嫁妆得赶紧准备了,就是这颜色太素。”吴婶子用指甲用力抠了几下,“这匹还挺细密,刚才那匹不行。”
  “尹阿妹,你家这细布有别的色儿没有?”苗媒婆看向尹嫂子问道。
  尹嫂子正心疼的看着吴婶子抠过的布边,听到问话,先哈哈笑了两声,“还真没有,我们只做本白细布生意,染了色就贵了,我们这是小本生意。”
  “那你们能不能帮我染几匹?”吴婶子立刻笑问道。
  “染布这活儿太讲究,吴婶子又是极讲究的人,我们这里上上下下没一个懂行的,可不敢胡乱包揽。”尹嫂子连说带笑。
  “不就是添钱么,尹嫂子放心,该多少铜钿,我一文不少你的。”吴婶子明显有几分不高兴。
  “这做生意,可没有把生意往外推的理儿。”苗媒婆接话道。
  “我们这是小本生意,一天卖不了几匹布,有生意哪敢往外推?实在是不懂。
  “嬷嬷也知道,我们原本是做皮蛋生意的,卖卖布也就算了,再要染布,那哪儿懂啊。”尹嫂子笑容不变。
  苗媒婆看向吴婶子,吴婶子脸儿拉下来了。
  “三姐儿的亲事说定了?”尹嫂子立刻转话题。
  “嗯。”吴婶子似理非理的嗯了一声。
  “唉哟那可是大喜的事儿,哪家的哥儿啊?我真想不出来,有哪家哥儿能配得上咱们三姐儿!”
  尹嫂子双手一拍,一声惊喜的唉哟。
  “这家这人能入了嬷嬷和婶子的眼,必定差不了,是哪家啊?”
  “就是从前住在咱们那一带的余家大郎。”苗媒婆一脸抿不住的喜气。
  “唉哟哟!竟然是余家大郎!那可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他家搬走了,我就说,咱们街坊里可没有配得上咱们三姐儿的!
  “余家大郎多挑剔呢,他挑来挑去,挑了得有十来年了吧?敢情,挑这挑那这么些年,就是等着咱们三姐儿长大成人的吧?”
  尹嫂子连说带笑,不停的拍着巴掌,硬生生拍出了一屋子的喜气。
  “凭他怎么挑,还能挑出我们三姐儿的不好?我跟你讲,余家这门亲事,别的也就算了,我就是瞧着他们家那一院子的花草好,我们三姐儿性子娴静,就爱个花花草草的,别的,也就那样!”
  苗媒婆本来就抿不住的喜气,被尹嫂子一巴掌接一巴掌拍的到处都是。
  吴婶子也昂起头,矜持的笑起来。
  “余大郎多好看呢,跟咱们三姐儿站一起,唉哟哟哟!那得多好看哪!金童玉女!”尹嫂子接着拍手夸赞。
  “我就是觉得俩人站起来又般配又好看!”苗媒婆眉开眼笑。
  “余大郎多有本事呢,若论做生意,满平江府都没有比他厉害的!”
  尹嫂子不停的拍着手不停的唉哟哟,夸赞的话如同滔滔长江水,直夸得苗媒婆和吴婶子咯咯笑个不停。
  李小囡合着尹嫂子的拍手声,脚掌抬起落下,落下抬起。
  尹嫂子这一通夸赞节奏分明,真比小唱好听多了!
  夸捧声中,尹嫂子将苗媒婆和吴婶子送出了铺子,又多送了五六步,站着挥了一会儿手,转身进了铺子,先啐了一口,“呸!”
  “嫂子太厉害了!”李金珠由衷赞叹。
  “一对儿小人,坏得很,你们见了这俩货一定要绕道走!呸!”尹嫂子再啐一口。
  “苗婆子前一阵子到我家,要给玉珠说亲,我没敢答应,就是觉得她不地道。”李金珠压低声音说了句。
  “她哪这个好心!”尹嫂子眉毛高抬,“你仔细说说,她肯定没这份好心!”
  李金珠说,李小囡补充,仔细说了苗媒婆上门的经过。
  尹嫂子听完,两只手啪啪拍着巴掌,“她这不是上门说亲,肯定是哪家看上咱们玉珠了,不知道哪儿没如她的意,她上门是使坏搅事儿去了!这种事儿,她可是老吃老做!”
  “说不定就是余家。”李小囡伸头道:“她们两个好像是专门过来讲她们三姐儿定给余大郎这事的。”
  “可不是!得意得很呢。要真是余家,那真可惜了。”尹嫂子皱起了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