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古代爱情>吾家阿囡> 吾家阿囡 第91节

吾家阿囡 第91节

  顾砚折扇点着李小囡,笑出了声,“你就直说,什么事儿?”
  “丝绸行过来警告我们了。我确实是想知道牛先生好不好,是不是没事儿!”
  “牛车前在一家货栈给人家记帐,他很好。丝绸行怎么警告你的?”顾砚抖开折扇。
  “说我们没去行里备案,问我们是哪家织坊的货,税交了没有,说我们把细布卖得太便宜,乱了行情。”
  “你有什么打算?想让我做什么?”顾砚看着李小囡。
  “我背过刑统,查过税政条律,可我能找到的户部文书和圣旨很少。不到行里备案犯法吗?丝绸行是官行。”李小囡一脸严肃。
  “朝廷不管这个。”顾砚答的干脆直接。
  “那税政上呢?我能查到的,是五台织机算织坊,一二三四都不算,不是织坊就没有税,还有别的政令吗?”李小囡接着问道。
  “你要是当地收当地卖,没有,要是离开两浙路,南北西边都有几道税关,过关纳税,要是往南卖进临海镇,”顾砚的话顿住,“眼下没有政令,不过,你最好不要卖进临海镇,更不要装船出海。”
  “那我卖得是便宜还是贵,朝廷也不管吧?”李小囡露出笑容。
  “不管。除非囤积居奇,激起了民变。”
  “那就没事了。”李小囡伸手掂了块葱油酥。
  “真没事儿了?你就不怕丝绸行联手官府,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丝绸行可是官行。”顾砚看着李小囡吃完一块葱油酥,问道。
  “我成天跟你在一起,这平江府还敢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欺负我?”李小囡看着顾砚,脸上的神情,仿佛在说你是不是傻?
  顾砚被她一句话噎住了,深吸了口气,折扇点着李小囡,却没能说出话来。
  他很想打她!
  第138章 欢迎
  “平江府衙是不敢,可丝绸行有钱有人有手段,你应付得了?”顾砚吐出那口噎气,没好气的问道。
  “我觉得我行。”李小囡想着大阿姐的交待,没敢太自信。
  顾砚斜睨着李小囡,片刻,一声长叹,“你这个样子,叫初生牛犊不怕虎。”
  “我是要做首富的人。首富,那就是讲,我就是满天下最会做生意的那个人,要是连一个平江府丝绸行都对付不了,我还怎么做首富?”李小囡看着顾砚,严肃认真的问道。
  顾砚看着李小囡,连眨了几下眼,折扇点着李小囡,没说出话,却噗笑出声。
  李小囡又掂起一块葱油酥,吃着葱油酥,看着顾砚笑。
  “你说,他们会不会使阴招?比如把我打一顿,把我大阿姐打一顿,找人到我们铺子里去闹事儿,逼着尹嫂子不敢跟我们合伙?”李小囡吃完葱油酥,问道。
  “要是在商言商能把你逼退,肯定不会,毕竟,你成天跟我在一起。
  “可你是李首富嘛,他们要是被你逼急了,也许会。不过~”顾砚拖着尾音,“你身边有阿武,阿武虽然心眼少,功夫却极好,她护得住你,她那个表姐也是个狠人。
  “至于你大阿姐,擒贼擒王,你好好儿的,他们伤了你大阿姐,只会激怒你,都是聪明人,不会使出这种昏招。
  “那个尹嫂子要是能被他们逼退了,那就是不堪重用,你再换一个掌柜就是了。”顾砚一一分析。
  李小囡一边听一边点头。
  顾砚看着李小囡,“你想过没有,要是他们有样学样,也做起赊织机收细布的生意,你怎么办?”
  “那就让他们做啊!”
  李小囡声调愉快。
  “现在就我们一家做,就算只是做到平江府每一家有一台提综织机,得多少年?得多少银子?唉,也许多少年都做不成,我也没有那么多银子。
  “要是他们肯有样学样,大家一起往各村各家推送提综织机,那就很快了是不是?也许一年两年,甚至半年,也许平江府就能家家户户织细布了,多好!”
  李小囡眼睛亮闪。
  “要是那样,就算只有平江府这一个地方好了,家家都有一台提综织机,家家都能织细布,一台织机,熟手一天半就能出一匹布,那一天得出多少细布啊!”
  “平江府有主户十五万八千七百余。”顾砚慢吞吞接了句。
  “你懂得真多!那就照十家有一家算好了,一天就有一万多匹细布。”
  李小囡托着腮,一脸向往。
  “一万多匹啊!一天!要是那样,我就只要想着怎么样才能收到更多的布,怎么样才能让大家织出更好的布,怎么样才能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唉,我巴不得他们有样学样呢。”
  顾砚仔细听着,由扬眉而眉头微蹙,沉默片刻,看着李小囡道:“要是那样,朝廷就不能放之任之,就不能不收税了。”
  “嗯!我已经想到了。我的布只比丝绸行的细布便宜二成,照理说,应该是便宜一半还有利。”李小囡笑眯眯。
  “你现在毛利多少?净利呢?”顾砚问道。
  “现在也就两成利吧,还没算过毛利净利,现在还没法细算。
  “第一条,织机都是一台台零买的,价钱高,送织机脚夫钱都是我们吃进,这一块不少铜钿呢,收细布都是阿武跑来跑去,阿武多贵呢,还有她那匹马,一天一斗细料,还要吃黑豆。
  “织机赊出去,到底多久能回本还不知道,还有织布的线,她们都是到布行零买,大堂叔讲比扬州纱厂贵了至少三成,太不划算了,大堂叔还说,纱线从扬州过来,路费很贵,以后量大了,可以跟扬州纱厂聊聊,让他们到平江城开纱厂。”
  李小囡托着腮,叹了口气。
  “还有很多很多事,比如以后织机多了,织机维护维修的铜钿怎么算,上线的铜钿怎么算,会上线的人不多,现在都是不要铜钿白白帮忙,肯定不能一直这样,也许还有别的费用,我不懂,一边做一边学。”
  顾砚凝神听着,嗯了一声,“你这生意,真要是照你说的,不说家家有织机,就算十户一台,这个量,朝廷都要有个章程,我先写封信回去,跟阿爹说说,你要有所准备。”
  “我照两成预算的税钱。”李小囡答道,“我是想做成量大利薄的生意。”
  “量大利薄。”顾砚低低重复了句,脸上说不出什么表情,呆了片刻,看着李小囡笑道:“也许,你这份生意能重现江南家家户户机杼声的盛景,要是那样,我向你长揖道谢。”
  “喔噢!你祖父~”李小囡拖着尾音,“后来很后悔吗?”
  “你这份小聪明!”顾砚哼了一声。“说不上后悔,当时江南丝绸细布出货量极大,朝廷却几乎收不到税银,以至于河北大旱时,朝廷连赈济的银子都凑不够。
  “还有,当年的江南织坊,都是仿效扬州孟氏的学徒制,却越来越苛刻无人性,以至于大量女子被拘禁于织坊内,如奴隶一般,江南各处富的极富,穷的极穷,农田荒废,民生艰难。
  “祖父没后悔,他只是遗憾没能重振江南。”
  李小囡叹了口气,“人性逐利,这个章程,你可要想好了,我觉得挺难的。”
  “我小时候很自大,经常说这事很容易,那事很容易,阿爹和皇上就教导我,说你觉得很容易的时候,就已经犯下大错了。”
  顾砚的话顿住,垂下眼皮,端起杯子喝茶。
  从前,他就是觉得天下无难事。
  “皇上也教导你啊,皇上?”李小囡拖着尾音,显得犹犹豫豫。
  “想问什么?”顾砚抬头看向李小囡。
  李小囡上胳膊趴在桌子上,伸头问道:“皇上什么样儿啊?是不是一看就不是凡人?”
  顾砚眉毛高抬,想笑又忍住了,咳了一声,“当然不是凡人,真龙天子么,头上有角。”
  李小囡斜瞥着顾砚。
  她不好明说明问,可他这样把她当傻子哄,就太过份了。
  “秋天里,太子南巡路过平江府,到时候,我带你见见他,虽然现在还不是天子,以后就是了,等到登基那一天,头上就长出角了。”顾砚手指抬到头上,比划了下。
  “那个!”李小囡一句话没说完,立刻顿住。
  “想说什么?”
  “人是不会长角的。”李小囡慢吞吞道。
  她想问的是太子一定能顺利即位么,可这话最好不问。
  顾砚失笑出声。
  第139章 只管码头
  顾砚扔下一句请旨之后没多久,旨意没到,户部的行文快马加鞭送到了。
  睿亲王署理户部,令世子顾砚协理江南海税司事务。
  海税司三位上官对着薄薄一纸部文,个个拧着眉。
  王侍郎最淡定,三位侍郎,他品级最低资历最浅,先听听杜侍郎和骆侍郎的意思,他一向以附和为主。
  骆侍郎垂着眼皮,专心致志的喝茶。
  江南海税司的主管是杜侍郎,这事儿怎么办,杜侍郎说了算!
  杜侍郎紧拧着眉,看看骆侍郎,再看看王侍郎,垂下眼喝茶。
  三个人对坐,喝了两三杯茶,杜侍郎放下杯子,一声长叹,“世子爷想要清理江南海税司,这心思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明折暗折不知道上过多少,现在,世子爷真来了,你们两个说说吧。”
  王侍郎看向骆侍郎,骆侍郎看向杜侍郎,“咱们海税司一向唯您马首是瞻,您说个章程吧。”
  杜侍郎一脸无语的看着骆侍郎。
  骆侍郎扯出一脸干笑,“至少我是全听您的。”
  “我也是。”王侍郎立刻接了句。
  “王侍郎既然也这么讲,至少,咱们三个人怎么办,都听您的,您说个章程吧。”骆侍郎干笑道。
  “咱们能怎么样?这海税司的主官,从最初十年一任,到五年一任,再到现在三年一换,咱们能怎么样?
  “这海税司上的公务繁杂无比,一年也就入个门,第二年明白一点儿了,第三年就该操心下一任了,能怎么样?你们说是吧?”杜侍郎唉声叹气。
  骆侍郎还是一脸干笑,王侍郎低头喝茶。
  杜侍郎看看骆侍郎,再看看王侍郎,端起杯子,举到嘴边又放下,叹了口气,“要不,先看看再说?”
  “听您的。”骆侍郎点头。
  王侍郎急忙跟着点头。
  “骆侍郎先看着给世子爷挑个地方处理公务,挑最好的地方。”杜侍郎接着道。
  听到一句最好的地方,骆侍郎和王侍郎一起看着杜侍郎。
  最好的地方,不就是他杜侍郎三楼临海的那半层楼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