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古代爱情>吾家阿囡> 吾家阿囡 第134节

吾家阿囡 第134节

  “阿娘放心,有我们姐妹三个,还怕四妹妹五妹妹找不到好婆家?放心吧,只要没有了牙媒这两个字,四妹妹五妹妹肯定比我们嫁得好的多得多!”吴二姐儿笑道。
  “去了牙媒两个字,又不得罪苗媒婆,你们有主意?”吴婶子犹豫片刻,咬牙道。
  “只要阿娘有决断。”吴二姐儿笑道。
  “阿娘放心,有我们姐妹呢。”吴三姐儿和吴二姐儿对视了一眼,两人一起笑起来。
  第204章 看帐本吧
  平江府长洲县。
  洪振业跟在阿爹洪世安身后,进了木器行。
  “您找谁?”
  正在院子里学做鲁班锁的学徒忙站起来,笑问道。
  “你们行首在不在?想找他做笔生意。”洪世安洪老爷笑道。
  “在!您稍候。”小徒弟笑应了句,扬声道:“师父,有位爷找您谈生意。”
  “你看你这孩子,就不能问一声人家姓什么!”
  随着一声责备,一个微微驼着背的老者从屋里出来。
  “在下姓洪。”洪老爷拱起手,笑道。
  “小孩子不懂事,还请洪老爷见谅。”老者忙拱手还礼,欠身往屋里让洪老爷一行人,“还请进屋说话。小老儿姓张。”
  洪老爷进了屋,两人再次见了礼,来回让了两趟,各自坐下,小徒弟沏了茶送上来。
  “我们是从平江城过来的,过来见张行首,是想跟张行首说说提综织机的生意。”洪老爷微微欠身,开门见山道。
  “洪老爷有提综织机要出手?”张行首问道。
  “不是要出手,是要买进。”洪老爷笑起来。
  张行首有些惊讶。
  临海镇上,江南丝绸行的人几乎都被捉拿进去了,朱会长已经被抄了家,他们长洲县的丝绸行也被锁拿走了两个人,到今天还关押在临海镇上呢。
  这是最近他们长洲县里最让人烦心的事儿,人人都说,这一场事儿,只怕又跟四五十年前那场税率统总成五成一样,一多半的织坊只怕是开不下去了,不少织坊已经抢先手往外转手织机,织工,以及来年的茧子和从扬州定下的丝线了。
  “新旧皆可,三综四综最好,最多不超过六综,只要价钱合适,有多少我就要多少。”洪老爷笑道。
  “洪老爷是开织坊的?”张行首忍不住问了句。
  “小号主业是茶叶,也做些木材生意。”洪老爷笑道。
  “那洪老爷打算开织坊?”张行首再问了句。
  “算是吧。”洪老爷笑起来。
  “临海镇的事儿,洪老爷听说了没有?”张行首打量着洪老爷,十分纳闷。
  “听说了,咱们长洲县的织坊可不少,都还好吧?”洪老爷反问了句。
  “怎么能好!都不好。洪老爷真打算收提综织机?”张行首更加纳闷了。
  “是。我带了契书,只要价钱合适,织机越多越好。”洪老爷指了指侍立在旁边的管事。
  “有几家织坊打算出让织机,托我留心,我想着难出手,就没问价儿,要不,我这就让人请他们过来,大家当面谈一谈?”张行首虽然纳闷,但这样的机会得赶紧抓住。
  “好!”洪老爷爽快答应。
  张行首出来,叫小徒弟再找几个人,赶紧分头传话叫人,又吩咐请几位行老过来。
  洪振业站在旁边,心不在焉、郁郁寡欢。看着他阿爹和老管事跟几家织坊谈好旧织机的价钱数量,又跟木器行定下新织机的价钱和每月的交货数量,签好契书。
  管事留下来到各家织坊清点验收旧织机,洪振业和阿爹上了车,赶往吴江县。
  上了车,洪老爷看着洪振业道:“说说张行首这个人,我看看你的眼力。”
  “阿爹,翁翁真不让我念书啦?”洪振业没答他阿爹的问话,满腔委屈的问了句。
  “你翁翁不是跟你说的清清楚楚了,不是不让你念书,是不让你只念书不管闲事,你得学着打理家里的生意了。”洪老爷道。
  “念书就得专心一致,这是翁翁的话,你也说过!现在让我打理生意,我还怎么专心一致?”洪振业简直要叫起来。
  “你专心一致念书,谁养你?谁养家?你翁翁多大年纪了?你阿爹我也不能养你一辈子,你现在不赶紧学会打理家产生意,等你翁翁没了,你阿爹我也没了,你怎么办?”洪老爷抬手在洪振业头上拍了一巴掌。
  “有什么怎么办的,家里的产业够我吃几辈子了。再说,还有堂兄他们,有管事呢。”洪振业郁闷极了。
  “胡说八道!你要是没能从我这里学会打理产业生意,你不会,你怎么教你儿子?那岂不是你一辈子坐吃山空,你儿子跟着你,也只能坐吃山空了?山一样的产业都能吃空了,咱们家这点产业,能吃几年?
  “你还敢跟我瞪眼,你这个混帐东西!
  ”我告诉你为什么坐吃山空,那是因为不打理产业生意,就不知道银子难赚,不知人心险恶,必定挥霍无度,被人随意诓骗,不是吃空,是被人家骗空,无知无度的挥霍一空!
  “这是一,其二,你堂兄有自己的父母妻儿,能像我跟你翁翁这样对你?他们想得只能是他们自己的小家。
  “其三,你不懂经营,管事们必定糊弄你,想方设法把手头打理的产业变成他们自己的,哪有什么忠仆!
  “你现在不跟我学会打理产业生意,等你翁翁跟我都没了,用不了几年,你连饭都吃不上。
  “你这个混帐东西!”洪老爷又给了洪振业一巴掌。
  “那也得再让我读几年书,我才多大?还有,翁翁不是说过,我命好,日坐贵人,至少能考出个秀才。”洪振业被他爹一巴掌接一巴掌打的缩着脖子,声气低下去不少。
  “你翁翁找人替你看过了,你那个贵人就是你媳妇,你命里就这一个贵人,别想什么秀才了,好好看帐本吧。”洪老爷将帐本塞到洪振业怀里。
  “啊!翁翁让我娶银珠的时候,明明是跟我说银珠旺夫,能给我旺个秀才回来……”
  “你翁翁的话不能全信。”洪老爷拍了拍儿子,“好好看帐本吧。”
  第205章 四两拨千斤
  杭城睿亲王府别业。
  顾砚和文彬并肩看着,站着正殿门口垂手站成一排的两浙路蒋漕司等人。
  “庞明轩那份折子,你看过没有?”文彬问了句。
  “嗯,一上来就声势不凡。”顾砚淡然道。
  “最多十天,程老将军的信就该到了。”文彬一脸苦笑的看着顾砚,“这信,我怎么回?”
  顾砚斜着文彬,眉梢微扬。
  “皇上年纪不小了,年老之人爱静不爱动。”文彬下意识的压低声音,“太子爷性子谨慎,又是至孝之人,承位之后两三年,三五年内,只怕都不会大动干戈。程老将军一直寄希望于你。”
  顾砚斜着文彬,片刻,哼了一声。
  寄希望于他,是因为他性子冲动想得少么?
  “程老将军那几个孙辈怎么样?有可造之才?”顾砚问了句。
  “嗯,老二和老五都很不错,特别是老五,比起程老将军,极有可能要青胜于蓝。”文彬看向顾砚。
  他上次见顾砚,是两年前回京城述职的时候,也就是两年的功夫,顾砚变化之大,让他不敢相信又想不通。
  顾砚身上那份简直是生而有之的傲慢、急切全无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份看不透的深沉。
  这两年里,顾砚有一年多都在江南,这江南果然是他们睿亲王一系的福地。
  “程老将军想要一份足够大的军功,在他之后,能支撑到他这两个孙辈成长起来,他要是过于急切,可不是什么好兆头。”顾砚慢吞吞道。
  “你到底怎么打算的?”文彬只好直截了当的问。
  “你真要替程老将军打算,就不该问我怎么打算,你该想想庞相是怎么打算的。”顾砚不客气道。
  文彬皱起了眉,“你指点指点。”
  “程老将军为了家族后代计,想要一份足够大的军功,庞相也是为了家族后代谋划,只是庞相子孙中,最出息的就是他这个长子,可比起他还是差了不少。
  “庞明轩从进了礼部,就开始推他这份怀柔同化的边关之策,庞相手里至少七成的力量,只怕都用在了庞明轩这份怀柔之策上,只要能得了许可,庞相必定倾尽全力,让这份怀柔之策看起来效用极好,庞明轩借着这件大事,接掌礼部顺理成章。
  “礼部江尚书年纪不小了,该乞骸骨了。
  “礼部尚书是储相,庞相轩就有了入主中枢的机会,就算不能入主中枢,一部尚书也足够支撑起庞家了。”
  顾砚晃着折扇,慢条斯理道。
  “你接着说。”文彬拧着眉,见顾砚不说话了,催促了句。
  “说完了。程老将军想痛痛快快打一仗,有没有银子是大事,可光有银子~”
  顾砚一声嘿笑。
  “庞相祖上军功起家,他曾祖父是枢密使,在军中可不是全无能力,程老将军要打仗,那就是要断了庞明轩入主礼部的路,庞相能让他把这仗打成了?打胜了?”
  文彬拧着眉,片刻,闷哼了一声,“朝廷又不是没怀柔过,北方那些都是喂不熟的狼崽子,不把他们打怕了,朝廷怀柔,在他们眼里就是软弱可欺。”
  “等到庞明轩坐上礼部尚书的位置,庞相大约就能赞同你这些话了。现在可不行。”顾砚冷笑道。
  “张相公一味谨慎公正,只求一碗水端平。王相公呢?”文彬看向顾砚。
  “江南才子,过于看重功业。”顾砚含糊答了句。
  “我头一回见王相公,那时候他还在吏部,我记得最清楚的一句话就是:不计损毁,不计生前身后名。”
  “嗯,争是不争,不争是争。”顾砚冷笑道。
  “嗯。”文彬沉默片刻,看向顾砚问道:“你清理海税司,三位相公怎么看?”
  “有阿爹呢。”顾砚笑眯眯道。
  文彬眉梢高挑,片刻,笑道:“看来我得好好给程老将军写封信了。
  顾砚笑着没说话。
  丝绸行那本帐上牵涉极多,他不得不用些心,把这些牵涉分散出去,让他们各有所顾。
  尉学政从大殿出来,迎着顾砚和文彬过来。
  文彬和尉学政说了一会儿话,就笑着告退,留下尉学政和顾砚舅甥俩说话。
  “你舅母说,史家大娘子想开了,要启程回去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