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古代爱情>吾家阿囡> 吾家阿囡 第147节

吾家阿囡 第147节

  “我是说,四娘子那么雅致的人,杨小将军挺行伍气的。”李小囡换了个说法。
  “没有行伍气,怎么带得好兵?
  “杨五七八岁的时候,就被他大哥带到军中历经了一年多,十二岁那年又去了一年多,十七岁就正式领了差使,从十夫长做起,直到现在。”顾砚笑道。
  “杨家娶妇,一向首选尉家。杨五从小儿就特别听四姐儿的话,对四姐儿极好。要说哪儿不好,大约也就是有点儿行伍气,这不算什么。”
  李小囡嗯了一声,确实,这门亲事离十全十美,也就是差了一点点,天下哪有完美的事儿呢。
  “你二阿姐的亲事怎么样了?”顾砚问了句。
  “没有合适的,大阿姐太忙了,二阿姐也忙,二阿姐一点儿也不着急,她好像不怎么想嫁。”李小囡笑道。
  “你也不急?”顾砚打量着李小囡。
  “二阿姐自己都不急,我急什么?又不是非嫁人不可。我是说我们家。”李小囡赶紧补充了句。
  这个时空,要不是像她们家这样的,女儿家还真是非嫁人不可。
  “你大阿姐也这么想?”顾砚斜瞥着李小囡。
  “大阿姐跟二阿姐讲:就算年纪大了几岁,也别急慌慌的捡到筐里就是菜,真要是嫁错了人家,像梅姐那样,还不如不嫁呢。”李小囡笑眯眯道。
  “当着你的面说的?”
  “不是,她俩讲悄悄话儿,我正巧听到了。”李小囡嘿嘿笑。
  “正巧?”顾砚撇嘴。
  “就是正巧!”李小囡抬了抬下巴。
  顾砚笑个不停,一边笑一边点头。
  这个正巧,他也正巧过。
  “你的生意怎么样?”迎着李小囡斜过来的目光,顾砚忙咳了一声问道。
  “不怎么样,出去的钱多,进来的钱少。”李小囡叹了口气。
  “你不是说过,放长线钓大鱼?”
  “长线是放出去了,大鱼~”李小囡再叹了口气,“也挺多,可是钓鱼的人也很多。算了,不说这个了,你的案子怎么样了?”
  “我回来的路上,过杭城的时候,当地织坊已经停了织工月钱,把织工全数挂进了牙行,周沈年说你让李家出面收秋蚕茧?能收多少?”顾砚眉头微蹙。
  “这一个来月,尹嫂子那里经常有绸缎庄或是织坊的人借着买东西说闲话。”
  李小囡严肃起来。
  “我觉得,满江南的织坊和绸缎庄都盼着你手上的案子赶紧结了,怎么结都行,要是你输了,就是一场波折,大家还跟原来一样,皆大欢喜。
  “要是你赢了,大家就赶紧跟着你改规矩,该怎么改就怎么改,不管怎么改,江南总不能没织坊,别人家织坊能开下来,自家也能跟着撑下去。
  “这两种情形,不管哪一种,这秋蚕茧都不能不收,毕竟,这一趟秋蚕茧之后,到春蚕茧还有整整半年呢。”
  李小囡顿了顿,看着顾砚,接着道:“要是什么信儿什么风头都没有,谁都不知道你手上这案子什么时候能结,大家都不敢轻举妄动,没人敢当出头鸟,拖上半个月,这秋蚕茧就烂在蚕农手里了。”
  顾砚凝神听完,片刻,嗯了一声,“那就给他们点儿风头。”
  “前几天我去了趟临海镇,黄先生说两句话就要叹一口气,他说难处都在你这里。”李小囡看着顾砚。
  “嗯,太子爷这一趟过来,亲眼目睹,等他回到京城。”顾砚的话顿住,叹了口气,“治大国如烹小鲜,以前我觉得这有什么难的,现在才知道有多难。”
  “我觉得你能清理好海税司,再从海税司清理到京城,辅佐那位太子爷做个中兴之主。”李小囡看着顾砚,认真道。
  顾砚扬眉看着李小囡,片刻,笑出来,冲李小囡拱了拱手,“托你吉言。”
  第224章 又巧了
  临海镇。
  李士宽在照月楼门口下了车,小厮迎上来,带着李士宽进了二楼最里一间雅间。
  雅间内,何承泽站起来,冲李士宽拱手见礼,“本该去一趟李家集,怕一路上人多眼杂,劳动李老兄了。”
  “不敢当。”李士宽急忙欠身拱手。
  他接了何老掌柜请他到照月楼喝茶的邀请,赶紧坐了车赶过来。这会儿,对他来说,何老掌柜的邀请已经不是让他激动不已的事儿了,可何老掌柜这份客气,还是让他有些惶惑和一步踩高的虚浮之感。
  一年前,他能跟何老掌柜家的管事搭上几句话,已经是努尽了力气的高攀了。
  世事变幻起来时,沧海桑田都在瞬间。
  让着李士宽坐下,何承泽倒了杯茶,推到李士宽面前,笑道:“昨天铭哥儿去平江城,遇到了你家大小子,说是正忙着收秋蚕茧的事儿呢?”
  “是。”
  李士宽心里微松,一路上他都在想何老掌柜请他过来这一趟,所为何事,他想到了秋蚕茧。
  “是阿囡的意思,说江南的织坊都停了工,要是没人收秋蚕茧,那就正好做笔生意。”李士宽笑道。
  “银钱上够不够?”何承泽直截了当的问道。
  李士宽一个怔神。
  何承泽笑道:“何家是王府门下之人,秋蚕茧的事儿,是生意,也关系着我们世子爷的差使。咱们两家不是外人。”
  “这是世子爷的意思?”李士宽脱口问道。
  “不是,这是咱们两家的事。”何承泽笑道。
  李士宽犹豫了一瞬,就笑道:“确实正发愁银钱的事儿呢。”
  “李老兄是个爽快人儿。我挑个帐房,让他去寻一趟你家大小子,需要多少银钱,只管吩咐他,咱们两家不算富庶,可合一起收个秋蚕茧,这点银钱还是有的。”何承泽冲李士宽举了举茶杯。
  “有老掌柜这句话,我这心就落定了。”李士宽忙举杯笑道。
  两个人又说了几句闲话,李士宽告辞出来,车子出了临海镇,李士宽吩咐赶车的李文华,先去一趟平江城。
  ………………………………
  天色近黑时,李小囡搭了李士宽的车到了别业。
  晚晴迎出来,顾砚还没回来,晚晴挑了离二门不远的一间小小暖阁,亲自去厨房挑了几样点心,两个人在小暖阁里吃着点心说着话儿,等顾砚回来。
  顾砚在二门里,还没下马,就得了门房的禀报,吩咐了句不要惊动,下了马,绕了点弯儿,靠近那间小暖阁,侧耳听话。
  “……麻糬那么粘牙,有甚么好吃的!”是晚晴的声音。
  “你那果干又干又硬,有什么好吃的!”李小囡话接的飞快。
  “好吧好吧,你喜欢吃就吃吧。”
  “你家世子爷什么时候能回来?”李小囡问了句。
  “这我哪能知道!不是早就跟你说过,我们这些下人,是不许打听主子们什么时候回来啦,去哪儿啦什么什么的!那叫窥探!跟你说过好几回了!”
  “好吧,算我没问。”李小囡叹了口气。
  “不过~”晚晴拖出的尾音里透着神秘,“昨天我去厨房要个小口的罐子,正好碰到我们世子爷院里的小厮,跑的飞快,说饿坏了刚回来什么的,那会儿是戌正一刻。
  “这会儿还没进戌时呢,安心等着吧,一会儿你跟着我吃饭,我有四个份例菜呢,刚刚我跟厨房说了,让他们蒸条白水鱼,我不吃,都给你吃。”
  李小囡唉了一声。
  “我们世子爷多忙呢,日理万机,戌正回来算早了!”晚晴哼了一声。
  “一说你们世子爷忙,就是日理万机,你不能换个词?”
  “一馈十起?一日万机?吐哺握发?”
  “算了,还是日理万机吧。”
  “咱们不说我们世子爷了,说他没意思。听说史大娘子现在哀莫大于心死!”
  “嗯?出什么事了?你从哪儿听说的?”
  “我们王妃几乎天天打发人过来别业,给我们世子爷送这个送那个,问问好不好,王爷也隔三岔五打发人过来,还有别的人家,从京城过来别业的人,一天就有好几拨,你说我从哪儿听说的!”
  晚晴的声音里透着嫌弃。
  “你赶紧说,出什么事儿了?怎么看出来哀莫大于心死了?”
  “说是史大娘子已经开始初一十五吃素了。”
  “就这个?我要是一天三顿要鱼有鱼要肉有肉,我也初一十五吃素,净净肠胃,多好!”李小囡哈了一声。
  顾砚忍着笑,接着往下听。
  “人家史大娘子不是你!还说史大娘子回到京城之后,就没怎么笑过,穿的也都是灰啊蟹壳青啊这些素净极了的颜色,说史大娘子每天都抄经,说是史大娘子还写过一句曾经沧海难为水什么的。
  “你说她这是什么意思?这是把过错都怪到我们世子爷头上了?”
  “不该怪到你们世子爷头上吗?不就是你们世子爷耽误了人家?”
  “那倒也是。”
  “看起来,她真不想嫁人了。你们王妃看她这样,有没有不高兴什么的?”李小囡嘿嘿的笑。
  “我们王妃哪能那么不讲道理,连你都知道是我们世子爷坑害了她,说是我们王妃愧疚的不得了,说要认她做干女儿,她不肯,说什么她已经心在世俗之外,啧!”
  “要的就是这个!你们王妃愧疚,你们王爷肯定也愧疚的不得了,你们世子爷就算没那么愧疚,心虚理亏是肯定的,史大娘子的父母家人肯定也觉得对不起她、心疼她,亲戚朋友么,肯定也都是可怜她,怜惜她,心疼她,多好!”
  “真是噢!心眼真多。”晚晴啧啧。
  “这怎么能叫心眼多,你家世子爷坑了人家,还不许人家摆出来了?换了我也得这样。”
  “那也是,反正我们世子爷位高权重,担得起。”
  顾砚听的眯起了眼。
  石滚离了十几步,提心吊胆的看看暖阁,再看看他家世子爷,心里不停的祷告:晚晴那个蠢妮子,可千万别提起他,千万别提到他啊!土地爷保佑!
  顾砚往后退了两步,转身走了十来步,跨过桅子花丛,往暖阁过去。
  石滚急忙跟上,扬声喊道:“世子爷回来了。”
  第225章 规矩多借口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