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古代爱情>吾家阿囡> 吾家阿囡 第172节

吾家阿囡 第172节

  “过年的时候,有一回,就我跟堂翁翁、大堂叔三个人说话,讲到玉珠的亲事,又讲到你,堂翁翁让我抬头想一想,说世子爷待你极不一般,不见得没有想要求娶的意思。”李金珠看着李小囡道。
  “没听你提过。”李玉珠将针线绕在鞋底上,她没心思纳鞋底了。
  “你早就觉出来了是不是?”李金珠没答李玉珠的话,看着李小囡问道。
  “也不是很早。”李小囡含胡了句,“他和我说那天,我没跟你讲,是因为他的亲事肯定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咱们和王府门第儿差的太远,现在要去讲格致。”
  后面的话,李小囡没说下去,李金珠嗯了一声,“让你去讲格致,是为了给你抬一抬身价?”
  李小囡嗯了一声。
  “那就是认认真真替阿囡谋划了。”李玉珠道。
  “得跟堂翁翁说一声。”李金珠想了想,看着李小囡道。
  “嗯。”李小囡点头。
  ………………………………
  李士宽正好在平江城,两家离的不远,李金珠和李玉珠过去,说了讲格致和打算结亲两件事。
  李文梁将李金珠和李玉珠送回去,连走带跑赶回家。
  李士宽已经让大儿媳妇炸了碟花生米儿,捞了几块醉鱼,香油拌了碟萝卜干,再一碟香卤豆干,四样下酒小菜摆好,一大壶黄酒也温的微微烫。
  郭大奶奶站在院子里,眼睛瞄着堂屋里一脸笑的家翁,耳朵听着院门外的动静。
  听到脚步声,郭大奶奶几步冲到院门口,拉开门,一边让进丈夫,一边指了指堂屋问道:“什么事儿?把阿爹高兴成这样?”
  “这会儿不能跟你讲,你放心,好的不能再好的事儿。”李文梁笑应了句,紧几步进了堂屋。
  “这么大一壶酒!阿爹这是要一醉方休了。”李文梁看着大酒壶,笑起来。
  “醉不了!你阿爹酒量好着呢。”李士宽从温水中拿出杯子。
  李文梁将大壶里的酒筛进小酒壶,倒了两杯,举起杯子冲父亲笑道:“这一杯敬阿爹,要是没有阿爹的慧眼,就没有咱们李家的今天。”
  “那一天真是鬼使神差一般,是咱们李家的命数到了。”李士宽仰头喝了杯中酒,一声感慨。
  “上次阿爹说世子爷对阿囡不一般,我真没敢多想,就想着能收到身边……”李文梁笑起来,“我还得跟阿爹好好的学。”
  “我也没想到,是洪家那只老狐狸提醒了我。刚入冬的时候,有几根上好的黄花梨,那只老狐狸打发人问我要不要,说听说京城时兴黄花梨家具,上好的黄花梨难得,别等做嫁妆的时候着急买不着。这只老狐狸!”李士宽啧啧有声。
  “这只老狐狸厉害得很!看到世子爷第一眼,就把咱们家银珠抢到手了。”李文梁笑接了句。
  李士宽笑起来,抿了半杯酒,笑道:“明天咱们爷俩就得忙起来了,刚才我已经粗粗梳理过了,眼前的有两件事,一个是阿囡要讲学这件事,一个,是阿囡家的宅子。”
  李文梁凝神听着。
  “讲学这件事,我明天去一趟别业,找一趟那位石滾石爷,问问他,阿囡讲学这件事上,咱们该怎么做。
  “你去料理宅子的事。照金珠从前的打算,等玉珠、阿囡都出嫁了,现在的宅子就给学栋一家住,她另外买座小宅子。
  “现在可不能这样安排了,阿囡做了王妃,那就是一举成名天下知,到时候,不知道多少眼睛盯着咱们李家,金珠另买宅子,学栋要被人骂忘恩负义,阿囡也有不是。
  “我的意思,把宅子定在李家集,就是现在的宅子,后面正好是一大片空地,都圈起来,盖一片大宅子,这个得跟金珠商量。
  “明天一早,你先去找金珠商量,之后先去昆山县,找一趟洪老狐狸,先跟他说,就说我的话,请他帮忙多留心些上次那样的黄花梨。接着再跟他说安排宅子的事,请他帮忙看一看是不是周到合适。”
  李士宽细细交代,李文梁凝神听着,点头应了声,问道:“那细布的事?”
  “细布的事交给你媳妇,把老二媳妇也叫过来,跟你媳妇一起,以后就让她们妯娌打理。安排好李家集的宅子,只怕你还得去一趟京城,京城也得置一处宅子,往后,咱们就得常来常往京城了,不能没有宅子。”
  李士宽的话顿住,眼睛微眯,出了一会儿神,笑道:“我年轻的时候,去过几趟京城,说起来已经是二十年前了。”
  “阿爹再要去京城,可就是今非昔比了。”李文梁笑道。
  “说起这个,还要教导族里,以后万万不可得意忘形,唉,事儿多的很呢。”李士宽眉头还没拧到一起,就又笑起来。
  “一件一件来,阿爹说过,往上走的时候肯定辛苦,咱们不怕辛苦。”李文梁笑道。
  “这样的辛苦怕什么!我年轻的时候……”李士宽喝着酒,和儿子絮絮叨叨说起了当年,现在,未来。
  第260章 顺便
  尉学政背着手拧着眉,上台阶进屋。
  符太太仔细打量着尉学政,笑问道:“是谁把你气成这样?”
  “我这是苦恼忧虑,不是生气。”尉学政坐下,接过小女儿递上的茶。
  “明明就是生气。”尉七娘子伸头往前,看着她阿爹。
  “明明是苦恼。”尉学政点点自己的眉头。
  “那是什么事把你苦恼成这样了?”符太太接着问道。
  “你那个好外甥……”
  “那是你嫡亲的外甥。”符太太不客气的打断了尉学政的话。
  “四姐儿她表哥!”尉学政掉头指向正看着丫头摆饭的尉四娘子。
  “是表哥气着阿爹了!”尉七娘子跳了一步,坐回自己的椅子,扬着声音宣布。
  “听阿爹说话!”尉六娘子在妹妹肩上轻拍了下。
  尉四娘子斜了她阿爹一眼。
  “世子爷到杭城了?你请他过来吃饭没有?”符太太问道。
  “他没来!他要是来了,我早就当面教训他……”
  “每次都是表哥教训你!”尉七娘子立刻揭露真相。
  “不能这么跟阿爹说话!要委宛!”尉六娘子再拍了下妹妹。
  “那就是每次都是表哥向阿爹建言!”尉七娘子立刻更正道。
  “你闭嘴,听阿爹说!”尉四娘子教训妹妹。
  “他打发了个小厮过来,说要让那位李姑娘在贡院讲学问,那位李姑娘才多大?她能有什么学问?这不是胡闹么!”尉学政自动忽略了女儿们的话,气哼哼道。
  尉四娘子听得眉毛高抬,看向符太太。
  符太太也是眉毛高抬一脸惊讶,看着尉学政问道:“讲什么学问?怎么讲?”
  “说是讲格致,说要找个大点的地方,在贡院最好。真是胡闹!”尉学政气的端起杯子喝茶。
  “我记得,李姑娘擅长格致这话是你跟我说的,你是怎么知道的?”符太太看向尉四娘子,拧眉问道。
  “是晚晴说的,说是表哥跟李姑娘认识,就是因为表哥向李姑娘请教格致。”尉四娘子答道。
  “你带你妹妹去那边折枝梅花回来插瓶,快去!”符太太拍了下尉六娘子道。
  尉六娘子唉了一声,站起来,拉着妹妹往外走。
  出来门,尉七娘子嘟嘴道:“又是背着咱们说悄悄话儿!”
  “是背着你!我都十六了,唉!”尉六娘子一声长叹。
  尉七娘子吐了下舌尖,拉着尉六娘子笑道:“六姐姐你看那支梅,多好看,咱们去折那支,折好赶紧回去,说不定她们还没说完呢。”
  符太太看着两个女儿出了门,看向尉学政,压低声音问道:“世子爷打算娶那位李姑娘,这事……”
  “什么?”
  没等符太太说完,尉学政两只眼睛就瞪圆了。
  “你看看你,白读了那么多的书,怎么修身养性的?”符太太斜着尉学政教训道。
  “你什么时候知道的?你怎么没跟我说?那位李姑娘?这不是胡闹么!大姐知道吗?大姐怎么说?”尉学政一口气问了一串儿。
  “你看看你!这就是为什么我没跟你说!”符太太没好气道。
  “表哥上一趟来咱们家吃饭,就是为了跟阿娘说这件事。阿娘说,表哥是从学政衙门过来的,既然没跟你说,那就是暂时不想让你知道。”尉四娘子笑着解释。
  “大姐呢?也不知道?前天那封信,大姐还在发愁世子这个谁都看不上,那就是大姐还不知道?这事儿,咱们既然知道了,怎么能瞒着大姐呢?”尉学政还是一串儿的问题。
  “唉!”符太太一声长叹。
  “这是大事!”尉学政瞪着符太太。
  “那你说怎么办!”符太太一巴掌拍在桌子上。
  “我不是,我就是提醒你,大姐最看重的事就是世子的亲事,我的意思是,这你肯定知道,我就是,我没别的意思,你说该怎么办?”尉学政的气势一路下滑。
  “世子先来找我询问,现在又要讲学,这不就是在安排你大姐和王府那边的事儿了?人家一步一步井井有条,有你什么事儿?”“符太太一肚皮没好气。
  “也是,也是哈,你阿娘说的对。”尉学政陪着笑,“可是,咱们既然知道了,大姐……我的意思~~”
  “咱们告诉了姑母,那表哥这边呢?”尉四娘子问道。
  “你看看你,你还不如你闺女!”符太太又是一声长叹。
  “一代强过一代才是兴旺之道。”尉学政顺口接了句,紧拧着眉,“那这讲学更是胡闹了,难道……”
  “你要是不放心,就先让那位李姑娘讲给你听,你觉得好了再让她讲!这讲学几百上千年的惯例事儿了,你别管什么李姑娘张姑娘,什么世子枣子的,你只管照着讲学的例,该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符太太懒得跟尉学政多说了。
  “是啊是啊,你看你阿娘说的多好,一语中的。”尉学政陪着笑,连连点头。
  ………………………………
  李小囡和尹嫂子忙了几天,让雨亭跑了一趟,把晚晴请过来。
  李小囡把晚晴让进自己屋里,抖开一条细布裙子,比划给晚晴看。
  “你看看这条裙子怎么样?”李小囡裹上裙子,转着圈儿让晚晴看。
  “挺好啊。”晚晴相当敷衍,“你叫我过来干嘛?就是看你的新裙子好不好看?”
  “还有新夹衣,还有这件外衫。”李小囡放下裙子,拎起夹衣和一件宽袖长衫。
  “呦!这是要干嘛?有什么大事?”晚晴伸手捻了捻长衫上的一圈滚边。
  “瞧你这样子,这些衣裳不好?你看不上?”李小囡有些泄气。
  “哪有啊!都是好衣裳,上好的细布呢。你要干嘛?”晚晴声音高的有点夸张。
  “我不是要去讲格致么。”李小囡将衣裳铺在床上,看着衣裳,叹了口气。
  她也觉得这身衣裳有点儿一般,可她和尹嫂子已经努尽全力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