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古代爱情>吾家阿囡> 吾家阿囡 第189节

吾家阿囡 第189节

  “噢!”周沈年一声噢后面就卡住了,这个话题不是他该多说的,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世子爷现在没过门的媳妇和前定过亲的媳妇交往频繁,这事儿太复杂了!
  顾砚斜瞥着一脸尴尬干笑的周沈年,片刻,叹了口气。
  阿囡总去找史大娘子这事儿让他挺头疼,也有点糟心,可他也没法不让阿囡去找史大娘子,一来没理由,二来,就算他说了,阿囡十有八九不会听他的。和史大娘子,或者暗示史家吧,那也太欺负人了,毕竟是他对不起史大娘子。
  唉,这事儿连个能说说话商量几句的人都没有。
  “这个,得算是内宅的事吧,照理说,要是世子爷成了亲,这是该和世子妃商量的事儿。”周沈年被顾砚斜瞥的很不自在,没话找话。
  顾砚轻轻哦了一声,这话很对,就算阿囡不听他的,他至少能问问阿囡是怎么想的,也许还能从阿囡那里知道史大娘子想干什么。
  “你说得对!”顾砚露出笑容。
  ……………………
  史大娘子的阿娘叶夫人一整夜都没怎么合眼,天刚蒙蒙亮,就急急忙忙上车赶往城外。
  史大娘子看到她阿娘,倒没有太多意外。
  照她对她阿娘的了解,李姑娘来第一趟的时候,她阿娘能忍得住:她和李姑娘在平江府有过几面之缘,李姑娘到京城了,来看看遁离京城尘世的自己,这是应有之礼。
  但昨天那一趟,又是一呆一天,这就不应该了。
  “家里那么多事儿,阿娘怎么又有空来了?”史大娘子迎进阿娘叶夫人。
  “进去再说话!”叶夫人提着裙子,走的很快。
  史大娘子扫了眼低眉垂眼的一群人,跟着叶夫人后面,不紧不慢的进了正屋。
  进屋坐下,叶夫人不耐烦的挥着手,“不用你们侍候,都下去!”
  玉兰看了眼史大娘子,和众人一起退到垂花门内。
  史大娘子坐下,拉开炉挡,准备沏茶。
  “那个姓李的昨天来了?在你这儿呆了一天?一整天?”叶夫人劈头问道。
  “嗯。”史大娘子慢慢摆着茶席,一个嗯字极其肯定。
  “她来干什么?她想干什么?”叶夫人站起来,坐到史大娘子对面。
  “是我请她来的。”史大娘子垂着眼皮。
  “什么?你请的?你要干什么?你想干什么?难道你还没死心?”叶夫人愕然。
  “阿娘!”史大娘子声音高上去。
  “你想干嘛?你请她,你知道你这一请,她这一来,别人怎么想?人家怎么看你?人家怎么看咱们史家?你这是怎么想的?啊?”叶夫人喉咙都粗起来了。
  “我请她来说说话,怎么啦?我管别人怎么想呢,我一个出家人!”史大娘子被阿娘这一连串的质问,问的满腔委屈。
  “你跟她有什么话好说?就算你出家了,你不管别人怎么想,那你也得替家里想想吧?你说你这算什么?”叶夫人眼泪下来了。
  “睿亲王府找你说话了?”史大娘子不沏茶了,看着叶夫人问道。
  “怎么着?睿亲王府不说到咱们脸上,你就觉得没事儿是吧?”叶夫人火气又上来了。
  世子爷刚退婚那会儿,她这心里全是难过,全是心疼她闺女命苦可怜,从知道世子爷要娶那位什么李姑娘,等到再看过那位李姑娘,叶夫人这份难过就不知不觉的转换成了怒气,有对世子爷的,也有对她这个闺女的。
  那位什么李姑娘哪哪儿都不如她闺女,世子爷怎么就嫌弃她闺女,看上了李姑娘了呢?
  肯定是她闺女这份脾气不好,惹恼了世子爷,看看吧,就现在,这会儿,连她这个阿娘都被这孩子顶的火气往上窜,世子爷那样的脾气怎么忍得下?
  “你看看你这脾气!非得等到人家说到咱们头上?你就不能想在前头?”叶夫人气儿不打一处来,“你但凡多想一点儿,你但凡能替别人想想,也不至于惹恼了世子爷,你看看现在,你看看那个姓李的,她哪点比得上你?你……”
  “阿娘!”史大娘子提高声音,打断了叶夫人的话。
  “好好好!你现在还是一句不让人说!你看看你!你但凡能压一压自己这臭脾气,也不至于把世子爷惹得恼成那样!你现在再去请那位李姑娘,你想干嘛?你这是不死心是吧?你……”
  “阿娘!”史大娘子这一声阿娘里已经透出了哭腔。
  “好好好,我不说了,我……”叶夫人眼泪下来了,“从小儿,我觉得你最省心,感情你这是把前头十几年的糟心事儿攒着呢,攒够了,一股脑儿给了我!”
  “你就当我死了。”史大娘子别过头。
  “你这傻孩子,你活着,我怎么当你死了?就算我当你死了,别人呢?从那位李姑娘到了建乐城,满京城的人家都看着咱们家,都看着你,偏偏你见了那个姓李的,一趟不够,你还请她第二趟,别说你不过是这么避在城外,就算你死了,你也姓史!”叶夫人用帕子抹着眼泪。
  “我知道了。”史大娘子看着眼泪流不停的阿娘,“嫂子没跟你抱怨什么吧?”
  “你嫂子就算抱怨什么,那不也是该抱怨的吗?”叶夫人用力按了按流泪的眼。
  “我知道了。”史大娘子木木然的说了句。
  “你从小儿就心眼多,从六七岁起,阿娘就猜不到你想干什么。这一回,不管你想干什么,你得知道,你现在不比从前了,从前你是世子爷未婚的媳妇,未来的世子妃,现在,你不是了!你得知道,你得记住!你做什么,说什么之前,先想想这个,替你自己想想,也替史家想想!”
  叶夫人上身前倾,一字一句说完,站起来。
  “我走了,你好好想想!想清楚,记牢!你想这个、做那个之前,想想阿娘这些话,想想你凭什么!你再要请那位李姑娘之前,你想想清楚,你凭什么!”
  叶夫人提着裙子,带着怒气冲出去。
  史大娘子呆呆坐着,看着外面的一方青天。
  之前的十几年,她的一切是凭着她是史家的姑娘,她是世子未来的世子妃,现在和以后,她要凭什么而活呢?她要凭什么支撑她这十几年养出来的脾气呢?
  第281章 平地青云
  平江城。
  四月里,僧众结夏,起楞严法会,平江城的楞严法会以寒山寺最为盛大。
  楞严法会上,僧众每三日换堂诵念楞严经咒,平江城里的男男女女涌进寺里上香供奉,求祈即将到来的夏天平平安安。
  僧众在大雄宝殿诵念那三天,照不成文的规矩,头一天,平江城的大小官吏在府尹的带领下,要到寺里听一天经,若是心诚,这个夏天的平江城必定能平安无事。
  换到观音殿时,就是平江城的妇人们祈福一家人平安无事的时候了。
  寒山寺僧众换到观音殿诵经第一天,平江城里有头有脸的妇人们以陆家那位已经七十八岁的太夫人为首,聚到寒山寺听经祈福。
  寒山寺山门侧前的一家茶坊旁边,停着两辆大车。
  尹嫂子从车里伸出头,仔细听着寺里的动静。
  诵经的嗡嗡声停歇,一阵清越的钟磬声响起。
  “好了好了!到时候了!”尹嫂子冲坐在她后面,也伸长耳朵听着的李金珠和李玉珠喊了句,利落的跳下车。
  李金珠和李玉珠跟着下了车,三个人各自整理好衣裙,再互相看过一遍。
  尹嫂子深吸了一口气,看着一脸紧张的李金珠和李玉珠,示意两人,“吸口气,屏住,别怕。”
  “要不,我……”李玉珠一句话没说完,就被尹嫂子打断:“那里面都是咱平江城的贵人,就是坐在最下首的,咱们也没路子搭上话儿,这会儿,趁着这个机会,借着阿囡的金面,咱们闯一闯。可阿囡这金面,你们姐俩能借,我就离得太远了!唉,我倒是想自己进去,不是怕人家把我打出来么!”
  “别怕!大不了被人家轰出来,还能怎么样?”李金珠用力拍了拍李玉珠。
  李玉珠深吸一口气,咬牙道:“好!走吧!”
  尹嫂子招手叫过雇来的四个婆子,将四个大包袱从车里拿出来递给婆子。
  李金珠吸了口气,抬脚往山门进去,尹嫂子推了把李玉珠,李玉珠急忙跟上李金珠。
  寒山寺内,长长的一段经咒结束,众女眷起身,走动说话,正是热闹的时候。
  管事婆子一路陪着笑,脚步快而不急,走到陆家老夫人身边,俯身附耳禀报:“老太太,书院街李家那两位姑娘来了,还有她们那位尹掌柜。”
  “嗯?”老夫人惊讶且意外。
  管事婆子迎着老夫人惊讶的目光,急忙点头,以示确实是那两位。
  “带了好些东西。许是来供奉三宝的?”管事婆子猜测了句。
  老夫人推开管事婆子,看向正关注着她和管事婆子的儿媳妇黄太太,“书院街两位李姑娘来了,你不用去,让欢哥儿媳妇去,你看着点儿。”
  “我去交代两句。”黄太太站起来。
  “你也跟过去瞧着。”老夫人吩咐管事婆子。
  尹嫂子撑出全部的勇气走在最前,李金珠咬牙屏气紧跟在尹嫂子身侧,李玉珠盯着大姐一步不落,三个人拿出全部的勇气,昂然穿过山门,走了没几步,就看到一个年青媳妇迎着她们疾步而来,媳妇身后跟着一串儿婆子丫头。
  尹嫂子顿住步,下意识看向李金珠。
  李金珠紧张的呼吸都屏住了,这是来赶她们出去的么?
  离了十来步,年青媳妇就飞快的屈膝福了一礼,话里带笑道:“是李大姑么?”
  李金珠没反应过来,尹嫂子也没反应过来。
  “这位是二娘子了,您必定是尹掌柜了。”年青媳妇屈膝福的极快,接着紧几步走得更快,到了三人面前,再次福礼。
  “是,这是我们二娘子,我姓尹。”尹嫂子最先反应过来,赶紧屈膝还礼。
  “这是我二妹妹,我姓李,我……您?”李金珠几乎和尹嫂子同时屈膝。
  “我姓陆,是我婆家姓陆,我娘家姓王。是我们老夫人听说李大姑来了,让我过来迎一迎。”这位陆王氏的紧张程度不亚于李家姐妹和尹嫂子三人。
  “我们老夫人听说您们来了,高兴得很,三位这边请。”管事婆子急忙接话道。
  “冒昧得很……”尹嫂子急忙客套。
  “冒昧得很!”李金珠急忙跟着客套。
  “是我冒昧了。”陆王氏急忙屈膝客套。
  “我们老夫人在那边,三位要是不嫌弃,三位这边请。”管事婆子被陆王氏带的也有些忙乱。
  “打扰老夫人了,打扰您们了。”尹嫂子本着礼多人不怪,不停的屈膝。
  李金珠跟着尹嫂子,李玉珠跟着李金珠,三个人此起彼彼伏不停的屈膝。
  见三人对着她也屈膝见礼,管事婆子吓了一跳,好在婆子见多识广,知道三人是忙乱太过昏头了,这会儿只宜当没看见。
  管事婆子抢在同样有点懵头忙乱的陆王氏之前,欠身笑道:“三位这边请。”
  管事婆子前引,尹嫂子推着李金珠,李玉珠紧跟着尹嫂子,陆王氏跟在李玉珠后面,五个人脚步都很快,穿过瞪着眼看稀奇的众人,往陆家老夫人那间静室进去。
  ……………………
  隔一天,李小囡就收到了从平江城急递进京的一摞信。
  李小囡先挑出她大姐那一封信。
  信是大姐亲笔,字写得还不如刚进学的小学生,都是家常话,错别字很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