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阿囡 第247节
四姐儿吓的一个激灵,两只手往上抱紧了肩膀,紧紧跟在婆子身后。
她很害怕。
婆子拖着脚步走得很慢,长长的巷子仿佛走不到头一般。
四姐儿越来越害怕,越来越冷。
“婶子,还没到吗?”四姐儿抖着声音问了句。
婆子一声不响,只管拖沓着脚步慢慢腾腾的走。
四姐儿不敢再问了,两只手抱的更紧了,盯着婆子的后背,一遍遍默念着:“天雷奔地火,破除世间邪,急急如律令……”
这是苗妈妈教她的,只要不停的念,恶鬼幽魂就不敢靠近她。
四姐儿正念的专心,前面的婆子突然停下,提起灯笼,’呼’的吹灭了。
四姐儿吓的一声尖叫,抱住了头。
“到了。”婆子声调平平说了句,推开了一扇窄门。
温暖的灯笼扑泄过来,四姐儿猛抬头,看着窄窄的门外明亮的灯光,晃动的人影,一口气松下来,才发觉自己惊出了一身冷汗。
婆子迈过门槛,让到旁边,招手示意四姐儿进来。
四姐儿迈过门槛,婆子关上窄门,径直走了。
紧挨着窄门的一间厢房门口站着位老仆,冲四姐儿招了招,推开厢房门,示意四姐儿进去。
四姐儿进了厢房,小心翼翼的抬头看。
厢房不大,却点了四五支蜡烛,明亮的让四姐儿觉得刺眼。
“先坐吧。”
书案后面坐着的威武先生没抬头,用笔头点了点道。
四姐儿小心的看了半圈,在书案侧前的圈椅上坐下,小心的转头打量。
“你是四娘子还是五娘子?”先生的问话打断了四姐儿的打量。
“四。”四姐儿急忙答道。
“哦。”先生上上下下仔细将四姐儿打量了一遍,微笑道:“我姓常,你三姐这桩案子,府尊交给我来审理。”
常先生语速很慢,很温和。
四姐儿不知道该答什么,小心的应了声’是’。
“这桩案子清楚明白,你阿娘天没亮就起来做米糕,没看清楚,把耗子药混到了米粉里,误伤了你三姐姐。”常先生问道。
“阿娘要抵命吗?”四姐儿一个愣神,脱口问道。
“误伤而已,不用,不过,要流放三千里,发配关外,天寒地冻的地方。”常先生仔细看着四姐儿的神情。
“那我呢?还有五姐儿,我们没事儿吧?”四姐儿紧跟问道。
“是这样,这案子得有个善后。你三阿姐留下了一个孩子,还没满周岁,我们府尊是个心极软极善的人,再三嘱咐要让孩子有个能真心疼爱她的人把她带大。
“要论跟孩子血脉相亲,除了你三姐姐,也就是你们姐妹两个了,我就和你三姐夫商量了,你三姐夫倒是个极爽快的,他很愿意从你们姐妹中续娶一个,这样一来,这桩事也算是一段佳话了。”
四姐儿顿时眼睛亮的让常先生眼睛微眯,眯出一脸笑。
“照理说,你年长些,该让你嫁过去照顾孩子,可你阿娘定了让你五妹妹嫁过去。”常先生接着道。
“凭什么让阿娘定?是她害死了三姐姐。不该她定,该……该长幼有序!”四姐儿急了。
“你三姐夫只求为了孩子好,并不计较是你还是你妹妹,你三姐夫既然不计较,那自然就是你阿娘拿主意了。这件事已经定下了,咱们不说这个了。
“你阿娘误伤了你三姐姐,极为愧疚,已经画押按了手印,把所有积蓄和你们家宅子都给你外甥女做嫁妆。
“这是一,其二,你阿娘说你还没定亲,平时又是你最有孝心,你阿娘年纪大了,关外又是极苦寒的地方,你阿娘求了府尊,让你代你阿娘前往关外,府尊已经答应了。”
“我不去!”四姐儿急的声音都尖了,“她凭什么……”
“她是你阿娘!”常先生猛的虎了脸,“她是你生身母亲,这是你该尽的孝心!”
“我不去……”四姐儿急的脸都白了。
“去不去能由得了你?这是你的孝心,更是律法。”常先生寒若冰霜。
“我不……”四姐儿从圈椅上滑跪在地,“三姐姐不是阿娘误伤的,三姐姐是被五姐儿害死的!米糕是五姐儿亲手做的,耗子药是五姐儿让阿娘去买的,阿娘买回来就被五姐儿拿走了,是五姐儿杀了三姐姐,五姐儿已经怀上三姐夫的孩子了……”
常先生往后靠在椅背上,眯眼笑看着惊恐万状的四姐儿。
……………………
李金珠站在车旁,看到连走带跑出来的李小囡,急忙小跑迎上去。
“你还记得有个叫巧织的吗?”李金珠劈头问道。
李小囡急忙点头,那是她头一批买下的织工,她买下了她们一家。
“巧织……”李金珠喉咙哽住,眼泪夺眶而出。
“这儿风大,咱们到那里说话。”
李小囡急忙扶着李金珠往旁边两间给客人候见的小房子过去。晚晴忙吩咐小丫头拿热帕子热汤水过来。
李金珠进了屋,苦笑道:“我总觉得是我的错。”
“大阿姐慢慢讲。”李小囡扶着李金珠坐下,接过热帕子递给李金珠。
“是这么回事……”李金珠用热帕子在脸上捂了一把,推开晚晴递过来的汤水,从知道巧织嫁进韩家说起,一直说到华亭县细布行连夜递过来的信儿。
“……说是王缺西和巧织阿娘、太婆都收押在县衙大牢,我接到信儿,就让大眼骑马去临海镇找吴当家,巧织的事,吴当家都知道,我不懂这个,不知道该做什么,我就是让大眼告诉她这桩惨事。”
“要查清楚巧织是怎么死的,真是难产,还是被人做了手脚,得拿到那天在场的稳婆,不能让她跑了,更不能让她死了,吴妙真应该知道做什么。”
李小囡答了句,看着李金珠惨白的脸。
“大阿姐,这件事怪不得你头上,就算你没撤了巧织的差使,没退出细布生意,难道韩家就能满足了吗?
“要是韩家一步一步往前逼,难道大阿姐就一步一步满足他们吗?人心不足蛇吞象。”
“我知道,我就是难过。”李金珠低低道。
“大阿姐别回去了,在我这里歇两天,让大夫给你把把脉。
“我现在去找世子,看看怎么安排这桩案子,虽然不能让巧织死而复生,但一定要查个清楚明白,你在这里,我就不用一趟趟打发人去跟你说了。”李小囡看着李金珠,她不放心大阿姐。
李金珠犹豫了下,点头。
第364章 提前了
平江城。
常先生一夜没睡,审完吴家四姐儿,立刻提审吴家五姐儿,接着是吴婶子。
天刚蒙蒙亮,发出一堆令牌,拘了余大郎和余家布行的所有伙计,给吴家五姐儿诊过脉的马大夫到案。
午饭前后,常先生拿齐了口供,命人严格看管所有人犯,拿着口供去见褚府尹。
褚府尹这一上午哪有心思做别的事,就等着常先生呢。
“怎么样?”褚府尹点着常先生手里厚厚的供状问道。
“和东翁的推测一样,确实是吴家那两个妮子联手毒死了她们三姐姐,可她们这个姐姐也确实该死。”
常先生先说结果。
褚府尹一巴掌拍在桌子上。
“东翁。”常先生站起来,挪到紧挨着褚府尹的椅子坐下,压低声音道:“那两个小妮子说出了不少污糟事……”
常先生凑到褚府尹耳边,先说了先头官媒苗婆子的案子,接着说了苗婆子让吴家五姐儿去茶坊等世子爷的事,以及织造司郎中周驿城提亲李家,被苗媒婆搅出了大事的事儿。
褚府尹听的两只眼睛都圆了。
“……还有,那位五姐儿说,余大郎这门亲事也是苗婆子从李家那位二娘子那里劫过去的,那位五姐儿还说,因为这个,他三姐夫恨得很,说要不然他就是世子爷的连襟了。”
褚府尹一口气噎住,呸了一口。
“东翁看,这案子?”常先生问道。
“你的意思呢?”褚府尹急忙问道。
他这位幕僚其貌不扬,要价却高,他当时确实是没有别的选择,只好捏着鼻子聘了过来,原本想着先用着,悄悄寻到更好的就辞退了算了,没想到却是捡到宝贝了!
“吴家这一窝子都不是好东西,个个都是惹祸的主儿,余大郎人品恶劣,自作孽而不自知,在下的浅见,把他们一网打尽。
“这口供里,吴家五姐儿攀咬说是余大郎指使她毒杀死者,说买耗子药的大钱都是余大郎给的,还说是她四姐出的主意,耗子药也是她四姐和她阿娘去买的,这就够了。此案,余大郎和吴家五姐儿是主犯,吴家老娘和四姐儿是从犯。”常先生压低声音建议道。
“好!我也是这个意思,还要从重!主犯斩,从犯发配关外!必须要这样,才能肃正民风,教化警戒。”褚府尹拍手赞成。
……………………
吴妙真刚刚得了大眼的传信,何老掌柜身边的老仆就过来了,传了世子妃的话,请吴当家找到巧织生产时的稳婆,妥善照料,别的事,请她自行斟酌。
吴妙真立刻挑了十来个得力手下,快马赶往华亭县。
华亭县离临海镇极近,吴妙真等人赶到的时候,县望韩家老爷太太被人砍了头的事儿,还正是满城议论、热辣滚烫的时候。
十来个手下都已经历练出来了,各司其职,去打听的打听,找人的找人,吴妙真听说华亭县令这会儿还在韩家勘察审问,带着丁哥儿,直奔韩家。
非常时期,吴妙真没敢翻墙越户,直奔后角门。
离后角门一丈多远的两间空屋子,就是韩家给巧织停灵的地方,也就是王缺西砍死韩家老爷太太的地方。
看热闹的闲人被衙役们拦着,离后角门远的不能再远了。
吴妙真伸头看了看,往前挤到叉着腰气势汹汹的衙役旁边,笑道:“这位差爷,我是平江细布行的,刚从临海镇过来,我们东家听说了巧织的事,让我过来看看,烦你跟县尊禀一声,能不能让我进去看看巧织爹娘怎么样了,巧织外婆身子不好得很。”
衙役斜着吴妙真,上上下下打量了两遍,又拧眉想了想,总算拿定了主意:“你等着!老邹,你替我看着点儿!”
衙役虎虎生风的往里进去,片刻功夫,一路小跑出来,示意吴妙真进去。
……………………
弹劾福建水师私吞民财的折子因为牵涉世子妃门人刘静亭,发往福建水师的同时,也发到了顾砚手里。
这份辩解的折子由周沈年动笔,细细写明经过,附上证词证物,以及三名俘获的望乡湾海匪,一起送往建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