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综合其它>我妻慈悲> 我妻慈悲 第133节

我妻慈悲 第133节

  任兰嘉对于观南的心思被观海摸透了,但她如今对陈朝的心思观海还有些琢磨不透。
  观海:“不管王爷是信了李怀远的话,
  还是没信,这两日,他都未曾放弃过寻您。”
  任兰嘉瞥了观海一眼,说了和齐与一样的话。
  “你在替他说话?”
  观海没有否认:“若此番王爷舍了小皇帝,选择了小世子,郡主还打算带着小世子独自回益州吗?”
  陈朝如果选了小皇帝,那后果如何,结果又是如何,他们早已心中有数也做好了准备。但陈朝没有选择小皇帝,那他们两人之间又该何去何从,任兰嘉还真的没有想过。
  观海的一个问题让任兰嘉陷入了沉思,见任兰嘉沉思,观海便出门去找了齐与。
  齐与就站在屋外,他的身型挺拔,带着军伍之人特有的坚毅。
  观海走到他身侧:“益州那边的人都准备好了吗?”
  齐与:“半月之期一到,他们就会进京。”
  观海心中虽相信陈朝会做出正确的选择,但他还是不得不未雨绸缪,做好一切准备。
  齐与:“郡主既然都给小皇帝下了毒,那何不干脆点。趁这次时机,弄死小皇帝,扶小世子上位。”
  观海负手而立,他年纪虽然比齐与小上许多,但身上有着齐与没有的深沉感。
  观海:“郡主从未想要这个皇位。长公主是为了保赵氏皇族的皇位死的,郡主虽然厌恶小皇帝,但她不会去毁了长公主拼了命都要守护的东西。况且,郡主只想小世子可以无忧无虑长大,以后当个闲散郎君,她并不想把小世子推上高位。也正是因为如此。郡主才会生出带小世子入益州的念头。”
  齐与沉默片刻:“既然如此,郡主为什么还要给小皇帝下毒。”
  观海深深看了齐与一眼:“就和今日一样,一切只是防范于未然,郡主不想弄死小皇帝,但不代表她不会防范。皇家薄情,天子更是无情,谁又知道小皇帝大了之后心性如何,面对权势滔天的摄政王,还有随时可以威胁他皇位的小世子又会如何。”
  齐与仰头看天叹口气:“人心是繁杂,但小皇帝此番不死,有朝一日小皇帝或者摄政王发现了小皇帝体内的毒是郡主命人下的,那届时,郡主在益州会很被动。还不如趁此次,永绝后患。”
  齐与的语调很平淡,但他的话却点醒了观海。
  观海一直很自信的原因是因为知道这事的人寥寥无几,而且这些人都是任兰嘉的心腹。但如此这自信中出现了一个变数,而这变数就是叛逃的观南。
  观海沉思解决方法的同时,他所想的变数正试图实施他所担忧的事。
  “观海救走了她又如何。我只要让那个男人知道,小皇帝体内的毒是她下的,她和那个男人就再无可能了。”
  昏暗的房间里,透着浓郁的血腥味。血腥味正是从床榻而来,床榻上的人面色苍白,苍白的同时还很扭曲。
  而站在床榻前的清冷男人,看着床榻上的人一副面容扭曲的模样,脸上难掩失望和惊怒。
  啪——
  一个巴掌重重落下。
  床榻上的人面浮红印,扭曲的面容是止住了,但与此同时他眼角滑下一颗泪。
  “小叔,为什么,为什么她连看我一眼都不愿意。明明陪在她身侧的是我,一直都是我。”
  站在床榻旁的人坐下,轻声道:“元新,感情之事,从来强求不得,更不讲究先来后到。有时候就算已定的姻缘也要败给命运”
  重伤的观南一脸不甘看着自己的小叔。
  “什么命运,我不信命运。”
  吴悠看着观南:“元新,你入魔了。我已经纵了你一回,甚至让你搭上了怀远的命。结果你也看到了,你应该死心,我也不会再放纵你了。待你伤好,我带你回江南。你手下那些人,还有怀远留下来那些人,我都解决掉的。江南女子清秀,你要什么女子都可以,但如果你想毁了她的生活,我会断了你的脚,让你爬都爬不出江南。”
  一贯清冷的人难得带了丝戾色,观南不可置信。
  “小叔……”
  吴悠:“我已经伤害她一回,我不能再眼睁睁看着你做错事,再伤害她一回了。收手吧,元新。”
  他们叔侄的命是她救的,他已经辜负她的嘱托,又怎么能让自己的侄子再伤害她的女儿呢。
  命运,这可笑的命运让他不管在何时都只能仰望那个高傲的高贵女人。不管是在裴家当郎君之时,还是在长公主府当下人之时。
  吴悠掩住眸中的感伤默默起身,随后一言不发转身离开,他的身后是观南不甘的连声呼唤。
  “小叔,小叔……”
  月升月落,天初明之时宫门打开,身型高大的男人迈出宫门。宫门处,侍卫早早备好了马车。
  载着高大男人的马车从宫门而出一路向金吾卫驶去。金吾卫府衙内,只有寥寥几个金吾卫,剩下的都散出去值守了。仅有的金吾卫在见到带着侍卫阔步而来的陈朝后,纷纷避让行礼。
  “王爷。”
  陈朝颔首,匆匆而过。
  陈朝进了金吾卫就朝着金吾卫大牢而去,牢狱外,他的贴身侍卫早就立着候着他了。
  “王爷,人是昨夜在城外巡防的禁军发现的,发现的时候昏迷了。我们的人到的时候,掰开他的嘴,发现了他后槽牙有着和那些蒙面黑衣人一样的毒,所以就带了回来。”
  陈朝:“人现在醒了吗?”
  侍卫:“已经弄醒了。”
  陈朝刚迈进去大牢,就听到了沉重的痛吟声,侍卫所说的醒了,想来也是用了特殊法子给弄醒的。
  陈朝冷着脸大步迈进,拐过一个弯,就看到了被挂在架子上的人。
  陈朝顿住脚步,叮嘱侍卫。
  “把李怀远拖过来。”
  挂在架子上人,本闷头痛吟,听到李怀远三个字后停住了痛吟,猛然抬起了头。
  木架的人伤痕累累,可眸中还闪着光。只是眸中的光在他见到身子发青,面目全非俨然已经死透的李怀远尸体时,瞬间黯淡了下来。不止是眼神黯淡了,他面目甚至变得狰狞,发出一声凄厉的“啊……”
  男人的反应大出陈朝的所料,如果只是一个死士,见到李怀远的尸体不应该这么大反应。看来禁军偶然间撞到的这个人,和李怀远关系不简单。
  当日下午,陈朝带着身侧所有侍卫还有数百禁军往城外纵马而去。穿过数处密林,又向山上而行,行至半山腰,一处隐匿在密林间的宅院现与众人眼前。
  昏黄的夕阳落在天际。明明很快就要天黑,但陈朝却等不及了。派去前去探查的侍卫很快去而复返。
  “王爷,宅子是空的,有打斗痕迹。”
  陈朝眼眸一暗:“进去看看。”
  建于山腰间的宅院不大,但层层叠叠,院落并不挨在一处。而是高一处,低一处。侍卫和禁军分散开搜查时,陈朝向着最高处的院落走去。
  推开院门,一阵微风拂过,一方帕子顺着风卷到了陈朝脚边,陈朝弯腰捡起那方帕子,看清帕子上的纹样,陈朝的瞳孔一震。
  是她的帕子,她住在这个院子里过。
  将帕子紧紧攥在手心,陈朝向着正屋走去。推开房门,房间里还萦绕着一股似有似无的幽香。那香气和长公主府正房中的一样。
  跨进屋子,书案上一张纸押在镇纸下,纸张上的笔迹熟悉。进院后的一切都证实了陈朝的想法。
  她真的住在这过。
  陈朝环视了整个屋子,视线最后落在屏风处顿住。绷着腿,陈朝一步步向屏风迈去。
  屏风之后,是一个浴桶,浴桶里还盛着水,水早已冷头。浴桶边上堆了一团衣物,衣物摊开,在那团衣物中陈朝看到了熟悉的肚兜,而肚兜之下压着的是一套尺寸宽大的男人中衣。
  看到那套中衣和那肚兜叠在一处,陈朝眼眸瞬间变得森然,他的薄唇轻抿着,手中的帕子快被他紧紧攥裂。
  咻——
  陈朝拔出腰间长剑,狠狠一挥,地上的那堆衣物瞬间成了碎片。
  侍卫们找到陈朝时,是顺着黑烟找到他的。院子里的屋子正燃着熊熊烈火,而陈朝寒着脸从大火中迈步而出。
  烈火就在眼前,但侍卫们却只感受到自己主子身上森冷的寒意。
  侍卫小心翼翼递上了自己的发现:“王爷,在下头一处院落发出的,院子里都是打斗痕迹和血迹。在一处隐蔽角落里发现了这个。”
  陈朝看清侍卫手中之物,发出一声冷笑:“黑钢箭矢?观海和长公主府的侍卫何在?”
  侍卫:“应当还在五峰山附近搜寻王妃下落。”
  陈朝:“好,极好。”
  陈朝带着侍卫迈出院落:“把这座宅院烧了,连片瓦我都不想看到。”
  本静谧的山突然燃起黑烟,这黑烟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而在黑烟的未燃起前齐与就收到摄政王带着人匆匆出京的消息。而去的方向,正是前夜他们去的方向。齐与听到消息第一反应就是:不好,摄政王只怕是发现了。
  齐与匆匆转身,朝着后院而去。
  叩了两声门,听到
  里头人的回应后,齐与推开门匆匆道:“郡主,王爷往观南关你的宅院去了。你被救的事只怕瞒不住了。”
  任兰嘉皱眉:“你们留下痕迹了吗?”
  齐与:“都打扫过了,但箭矢所过之处,总会留下痕迹。本想把宅院一把过烧了,但又怕引起注意。也没想到,王爷会这么快发觉。而且此番他未曾给观海送信,只是自己带着侍卫和禁军去的。”
  任兰嘉:“去给观海传信吧。你们把自己也弄得狼狈点吧。”
  密林中。又是无功而返一众王府侍卫骑着马,眼看着他们主子的脸色如这天色一样越来越沉,他们也越来越缄默不敢吱声。
  风略过枝桠,发出索索声,树枝摇摆声中,一道清晰的疾驰的马蹄声传入众人耳中。
  最前方的侍卫二话不说拔刀警戒,直到他们看清了黑夜中快马而来的身影。
  “王爷,是我们的人。”
  陈朝深沉的眼眸抬起时,快马已到近前。来不及穿过重重人到陈朝眼前,快马而来的王府侍卫急急嚷道:“王爷,长公主府的侍卫来报。他们找到王妃了。”
  陈朝拉住缰绳的手紧紧一攥:“在何处?”
  晚风瑟瑟,疾驰的马蹄声打破了夜间的寂静。黑暗中,只见一束火把燎亮,照亮了前路的同时也照亮一双深沉的眼眸。
  “架……”
  侍卫们和一众禁军快挥断了手中的马鞭,才勉强赶上最前方的那匹快马。
  从凉州而来的汗血宝马在上京城中快憋坏了,今夜终于畅快跑了一回。
  疾跑了大半个时辰,到了一处密林前,一直疾驰的汗血宝马似乎察觉了危险,猛然停住后高高抬起前蹄鸣叫了一声。
  马鸣声惊破了静谧,也惊起了一众鸟。
  鸟群飞起,紧赶慢赶追上的侍卫也急急围住了陈朝,陈朝控住马稳稳而坐,黝黑的眼眸从眼前的密林扫过。
  “去看看,小心些。”
  侍卫点头,刚想翻身下马,一道破空声响起,还未等侍卫反应,他的头被人按下,同时听到自己主子的一声冷喝:“俯身。”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