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综合其它>绿茶成长实录[七零]> 绿茶成长实录[七零] 第23节

绿茶成长实录[七零] 第23节

  那小模样,还挺可爱的,把曲灵逗得直乐,张大娘哄着小孙子说:“这是曲灵姑姑,你不记得了,上次还给你买糖吃来着。”
  那孩子自然不记得曲灵,但一听见糖就开始兴奋起来,不停地重复着“糖,糖”这两个字。
  曲灵弯下身来笑着哄他,说:“下次姑姑再给你带糖吃好不好?”
  小孩子大概是听懂了,点着小脑袋答着“好”,又口齿清晰地说着:“要糖。”
  “嗯!”张九钢的声音发出,小孩子吓得赶紧又躲到奶奶后面。
  “这孩子,被你养得没出息,馋痨似的!”张九钢不满地瞧着自家媳妇和小孙子。
  张大娘不爱听这话,忙说:“他刚两岁,正是只知道吃和玩的年纪,懂什么?”
  张九钢哼了一声,说:“小时候不管,大了也屁扯!”
  曲灵连忙出声转移话题,说:“大娘,你咋做了这么多好吃的,真香!”
  张九钢是个典型的大家长,一直在这个家庭里说一不二,他的子女们都怕他。但因着曲灵不是自家孩子,大概还添加了一层她亲生父母的关系,他对曲灵从小到大都很客气,甚至可以说是温和了。
  人都说隔辈亲,没想到张大爷对自己的小孙子也挺严厉的。
  但,从待客之道来说,一般不当着客人的面儿吵架,这是很赶客的行为,今儿张九钢没有控制自己,显见的,是心中有气。
  也不知道是否因为李小志的事情在生气,曲灵猜想着。不过,答案得在吃完之后才能得到解答了。
  张九钢的规矩,先吃饭,有啥事等吃完了饭再说。
  张大娘给准备的饭菜很丰盛,一盘大白菜炒肉片,一盆酸菜豆腐泡炖粉条,还有一盘炒的土豆丝,虽然只有三样,但都是用
  大家具装的,也摆了一大桌子,饭是蒸得暄腾腾的大米小米两掺的二米子饭。
  张大娘用二大碗给曲灵盛了杠尖儿一碗米饭,压了又压,实在压不动了才递过去。曲灵入手沉淀得很,不过她现在每天干着体力活,食量又长了不少,这一碗米饭,不在话下。
  曲灵最爱吃张大娘炒的土豆丝,她不洗淀粉,出锅之前会放些五香粉,炒出来的土豆丝黏糊糊的,却一点都不面,十分好吃,是张大娘的拿手好菜,曲灵跟张大娘学过做法,自己也尝试着做过,做出来的却不是张大娘的味道。
  “别光吃土豆丝,也吃点肉。”
  张大娘一边喂着小孙子吃拌了菜汤的米饭,一边挑着菜里面的肉夹给曲灵。眼看着就把里面的肉都给挑光了,曲灵忙把碗挪到一边,说:“大娘,我自己夹就行。”
  张大娘看她的目光充满了怜惜和同情,叹口气说:“那你多吃点儿,这半年多,受苦了。”
  曲灵就知道张大娘也知道了李小志的事儿,看来张大爷找她来确实是因为此事儿。
  吃完了饭,桌子收拾干净,张大娘又给两人沏了些五味子泡的茶水,放了些白糖在里面,酸酸甜甜的,略带着点苦味,助消化、健脾胃,很好喝。
  张大娘去刷碗,小孙子被放到墙边,给他用小茶缸子装了五味子水,让慢慢喝。
  孩子特别爱喝这水,一边吹,一边小口小口的喝,不哭不闹,乖乖地坐着,特别可爱,曲灵便逗引着他说话,孩子虽然小,会说的话不多,但口齿很清晰,童言稚语的,好玩极了。
  张大爷轻咳一声,这是要开口说话了,曲灵安静下来,等着他开口。
  “李小志父子那事儿,你受委屈了。以后有我看着,他们父子两个别想出头。”张九钢淡淡地说。
  曲灵:“谢谢大爷。”
  张九钢跟她说这话的时候,一直低着头,听了曲灵的道谢,拿起茶缸喝了一口水,而后缓缓说:“谢什么?说谢谢就是打我的脸,我惭愧啊,说来我也是堂堂一个保卫处的处长,这官儿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亏我还说要照看你,你却当着我的面儿被人背后下了绊子。”
  曲灵忙安慰:“这也不怪你,就连我这个当事人也是才知道,你又没有未卜先知的本事,怎么可能知道呢?只能怪他们太狡猾,这绊子使得太不明显,没在我入厂的事情上动手脚,也没在我家房子上做手脚,不然,早就被咱们发现了。”
  张九钢哼了一声,说:“他也得办得成!”这可都是大事儿,要是有人想动手脚,他能立刻发现,怎么着也会阻止的。况且,李小志父子还真没这个本事,就只能在小处报复罢了。
  就如同此时的张九钢一般,他不能明目张胆地对李小志父子实施报复,但是找机会下绊子、扯后腿还是非常简单的。
  话说完了,张九钢鼻孔吸张了下,说,“明知道我和你爸关系好,还敢在我眼皮底下干这事!之前的事儿我没跟他一般见识,他还没完没了了,以后再遇到这种事,你一定得跟大爷说,得让那些想欺负你的人看看,你也是有人护着的!”
  曲灵脸上露出感激的表情来,动容地说:“大爷,谢谢你,要是没有你,我还不知道被人欺负成啥样。”
  张九钢叹口气,这么些年来,曲灵从来没跟自己求助过,凡事都是一个人扛,是个倔强又坚强的姑娘,他倒是刮目相看了,对这姑娘真心怜惜起来。
  要是她回到亲生父母身边……
  张九钢瞄了曲灵一眼,她明确地说过她跟亲生父母之间的关系已经断了,只有曲铁军这一个爸爸,可这孩子这几年日子过的……
  他这个糙老爷们都能感受得到,绝对不能说好,要是日子过得好,她的性格能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吗?还有那张小脸,以前多白净啊,现在可黑多了,还有穿着打扮,都是朴素的,打着补丁的,曲铁军在的时候,什么时候让孩子穿得这么破烂过?
  再说,曲灵说这话的时候只是个十四五岁的小丫头,她能懂什么?
  张九钢心里头一直琢磨着这事儿,等将曲灵送走,他从柜子里翻出一封从首都燕市寄过来的一封信。
  第31章
  想买房曲灵心情很不错,有张大爷出面……
  曲灵心情很不错,有张大爷出面,李小志父子应该不会再找自己麻烦了。
  准备告辞的时候,张大爷跟她说,“要不,我找人帮你换个轻松些的岗位吧。”
  曲灵犹豫了下,还是拒绝了,说:“我现在电工岗虽然累一些,但是能学到很多知识,电工原理啊,数学啊、物理啊,也能下井,可以增长很多见识,是其他岗位学不到的,刘师傅和工友们对我也很好,都认真的教我,虽然很累,但我暂时不想换岗。大爷,你不用替我操心,我这也算是因祸得福,别的女同志可没有机会学电工!”
  张大爷鼻孔微张,露出难得的笑容来,说:“不亏是铁军的闺女!”
  曲灵在电工班一直待到4月末,春暖花开的时节。曲灵已经非常习惯,甚至很喜欢电工班的生活,她觉得,如果能在这里一直工作到上大学也不错。
  这里人际关系简单,也没什么可以争夺的利益,不管是跟刘师傅还是其他工友相处,都直来直往,不用耍心眼子,身体上虽然疲惫些,但心里头却极为放松,而且,还能学习很多知识,她每天都过得很充实。
  这天,电工组被派去废弃的矿井里回收缆线。
  电工组里很多工友还是头一次干这个工作,刘师傅提前给大家做培训,讲解注意事项。
  那些电缆又长又粗,必须得大家合力才能将一整根电缆拖出去。
  刘师傅指挥着大家,统筹安排。先指挥其中一名工友当先将电缆扛在肩膀上,往出拖,等拖出去大概二三百米的距离,拖动费力的时候,再安排另外一个人上前,从地上扛起电缆,继续前行,如此几个人就可以把电缆拖出矿井了。
  刘师傅照顾着曲灵,将她安排到了最后一个,这样,即便是力气小些,走得慢些,也不会拖累别人。不过,饶是如此,头一次扛电缆这种灵活的东西,仍是很有些吃力。
  身前身后的电缆,不太受控,随着力道的摆动,像一条蛇一般,一会儿往左跑,一会儿往右跑,矿井下的道路极为狭窄,控制不好就撞到井壁上。
  有时候,前面那个人脚步快了些,曲灵一不留神,身体就会被电缆带着往前走,踉踉跄跄的,得使劲抓住肩膀上的电缆才不会被绊倒,同时,还得小心着脚下并不平整的路,每一步都十分艰难,比扛木头难度增加几倍不止。
  曲灵全副身心都放在平衡身体上,仿佛能感受到汗珠从皮肤里冒出来,而后顺着脸颊滑落,最后砸在地面上的全过程。矿井里有些闷热,空气湿潮,再加上她太过用力,那些汗珠就不停地滴落着。
  忽地,前方传来“啊”地一声惨叫,声音在空旷的矿井里回荡,四面八方都响着这个声音,曲灵吓了一跳,连忙喊着:“是小李吗?你怎么了?”
  紧接着,她便感觉到前方一直行进着的电缆停住了,她也只能停住脚步,竖起耳朵听着前方的声音。
  很快,小李带着痛苦的声音响了过来,说:“是我,我摔倒了。”
  曲灵忙问:“你怎么样,用不用我过去帮你?”
  小李:“我可能是崴脚了,走不了路了。”
  曲灵连忙放下电缆,就着头顶上旷工的灯光往前走去,离得近了些,便能听见小李稀碎的呻吟声。
  小李也听见曲灵的脚步声,忙说:“曲灵,不好意思。”
  这会儿,走在前面的人也发现电缆拖不动了,走过来查看,这人经常在井下工作,在巷道里行走得比曲灵熟练得多,两人同时来到小李跟前。
  矿灯的照射下,小李的表情很痛苦,曲灵蹲下身查
  看,见他的右脚以不太正常的姿势歪在地面上,前面那人也蹲下了,按了按小李的脚脖子,听见他发出一声惨叫后,说:“崴脚挺严重的,你还能走吗?”他边询问,边架起一只胳膊,曲灵忙架起另外一只,帮着分担重量。
  等小李站起来,试着在原地走两步,却又痛苦着叫起来。
  看来,这是走不了了。
  前面那人只好跟曲灵说:“我把他送上去,再叫人来顶替位置,你先在这等会。”
  曲灵点头,这种需要几人协作的工作,缺一个人,其他人就都得停工。
  矿井里此时特别安静。她和最近的一个人隔了大概六七百米的距离,明知道矿下还有其他人,她却觉得后背直发毛,从曲奶奶那里听说的那些吓人的民间恐怖故事一股脑儿涌入到脑海,她找了个平整些的井壁靠着,双臂环绕着抱住自己。
  额头上的矿井灯照出面前一小片昏黄光亮,却愈加凸显别处的黑暗。
  曲灵不由自主地咽口吐沫,这声音却被放大数倍,甚至在空荡的矿井里传声了回响,自四面包围而来,让曲灵的后背直发麻。
  曲灵抿着嘴唇,深深呼吸,轻轻地哼起了主席诗词歌,而后出声唱了起来。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歌声响起,声音越来越大。曲灵松开胳膊,站起身来,身体里的凉意褪去,缩小的胆子也长了回来,声音越来越大,清亮悦耳地回荡在整个矿井里,矿井在帮她和着声。曲灵觉得,她所有演出,都没有这次的舞台效果更好。
  不一会儿,远处飘来一股子缥缈的浑厚男声,也跟着她在放声高唱。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曲灵心里头说不出的激动和兴奋,心中豪情顿生,只将这黑乎乎的矿井下,当成了自己挥斥方遒的战场。
  一首诗词唱完,紧接着又唱起“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要不是这矿井狭窄,地上又铺着粗粗的线缆,曲灵都想跳一段舞了。
  大概唱了有十多首主席诗词,远处传来脚步声,掌声伴随着一道男声传来,“曲灵,你真应该到厂里文工团去,在井底下,太屈才了!”
  来人是电工组的一位老同志,四十来岁的年纪,显然是被派过来替换小李的。
  曲灵丝毫没有被人撞见的害羞,大大方方地说:“你过奖了,我就是个业余,哪里比不得上干专业的,再说了,我听说去文工团的都是有关系的,我一个没后台的,咋可能进得去。”
  文工团是矿里一等一的好工作,轻松待遇高,每天就是打扮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唱唱歌跳跳舞,还都是干部待遇,走出门去,都是昂首挺胸,眼睛长在头顶上的。就问均州铁矿的女工们,哪个不羡慕,哪个不向往?
  在曲铁军还在的时候,他们爷俩的计划是高中毕业后进矿上文工团,凭着曲灵自己的本事,还有曲铁军在矿上的地位,这个计划百分百可以成功,可是如今,曲灵却不抱幻想了。
  她愈加明白,文工团不是光靠实力就能进去的,实力再强也不行,她倒是可以死乞白赖恳求张九钢帮忙,可是相对于进文工团,她更想上大学,得把求人的机会留着。
  所以注定了,她进不去文工团,虽然接受了这个现实,不再抱有幻想,但心底里总是有一丝丝的失落。
  听到曲灵这么说,那人说:“可惜了,那是他们有眼不识金镶玉!”
  曲灵笑了起来,别说,这种朴素的劝慰让人还挺受用的。两人又聊了两句,眼看着地下的电缆线又开始动了,两人赶紧结束聊天,各回各的岗位,继续工作。
  这么一直干了四五天,才算是把地下的电缆全都回收完,再回到地面上工作的时候,曲灵大口呼吸着,忽然有种自己在地下待了好久好久的感觉,晒着逐渐开始强烈起来的阳光,感觉生活真是美好。
  小李的脚伤很严重,卫生所的大夫怀疑是基底骨折,去了市第一人民医院检查,确定了确实是骨折,住了两天院,被送回家里修养。
  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小李短时期内是干不了工作了,他手头上的工作被刘师傅拆分了,他自己接一部分,给曲灵一部分。
  曲灵以前没有固定岗位,就是哪里需要就去哪里,这下接了小李的工作,也算是有了固定的工作内容,她还挺高兴的。
  隔天就是周日,轮到她休假,梁爱勤和曲树强也都将休假换到今天,两人帮着曲灵大扫除,拆洗被子,买米买面,又去买了足够她两三个月烧的蜂窝煤。
  曲树强早就搬到了宿舍住,就家里人过来时,跟着来这边住一宿,但隔三差五就过来帮曲灵干体力活,挑水、劈柴火,给曲灵帮了不少忙。
  因着大多数时候都是一个人生活,曲灵就弄了个小的蜂窝煤炉子,做饭、烧水都很方便。蜂窝煤也不贵,又奈烧,一块蜂窝煤就够做好饭、烧洗漱用水,还有灌暖壶的了。最重要的是方便,只要点着就不用管了,不跟烧柴火似的,老得攒火。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