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综合其它>绿茶成长实录[七零]> 绿茶成长实录[七零] 第101节

绿茶成长实录[七零] 第101节

  衣锦还乡交通监督员严肃着脸:“同志……
  交通监督员严肃着脸:
  “同志,你这样太危险了!这两个大包,将视野全都挡住了,要是有什么紧急情况,你看不见,非常容易发生事故,请停止这种行为!”
  曲灵赶紧从后座跳下来,忙说:“不好意思同志,我们错了。”
  唐卫国也迈步下车,让自行车靠在自己的身体上,从口袋里摸索一会儿,摸出个烟盒来,手指头往烟盒底部弹了弹,再稍一用力,就有一根烟弹出来,唐卫国把那根烟递过去,说:“哥们儿,抽支烟。”
  那人谢绝了,说:“还请你们不要为难我,我是在执行公务。”
  唐卫国还想再说什么,曲灵拉了拉他,对那位交通监管员说:“我们这就改正。”说着,她动手将捆在大包上的绳子解开,将上面一个包拿下来,说:“等会我抱着就行。”
  只剩下一个包了,绝对遮挡不住视线,唐卫国还想说什么,见曲灵又开始系绳子,忙上去帮忙。
  交通监管员见问题解决了,也就离开了。
  唐卫国满脸不高兴,“这人,怎么还上纲上线的,也就是你拦着我,要不我非得跟他说道说道不可。”
  曲灵知道唐卫国也就是说说大话吹吹牛,他所谓的说道说道就是跟人家称兄道弟的套近乎,让放他们一码。
  但曲灵却觉得这么小的一个事情,遵守人家的规则就完了,实在没必要跟人家纠缠,得不偿失。
  曲灵将黄色柳条包抱在怀里,说:“继续走吧。”
  唐卫国看着她,说,“抱着怪沉的”,想让她重新将包放到车筐上,曲灵没同意,唐卫国也没有其他的办法,只好骑上去,小步慢行,等着曲灵坐上来。
  曲灵腿长,稍一侧身抬腿就坐了上去,再将柳条包搭在自己腿上,就是身体得侧着,不然放不下柳条包,好在路途并不算远,唐卫国视线清晰了,骑得也比较快,大概一刻钟左右就看见火车站顶那巨大的时钟了。
  到了火车站,唐卫国专门排队买了站台票,将曲灵送上了车,见曲灵的是个下铺,比较满意,叮嘱了一番后,问她哪天回来,又保证到时候一定过来接站,曲灵就催促他回去了。
  因着是首发站,距离开车还有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唐卫国并不着急走,说:“反正假都请了,我留在这会儿,看看你上下铺的邻居都是谁。”
  曲灵笑着,让她不用担心。如今这年代,卧铺车厢可不是随便人都能上来的,软卧需要达到一定的级别,硬卧虽然没有那么多要求,但要么年纪大,要么有单位出面帮你购买,要么在火车站里有关系,且票价比硬座贵了一倍,逃票上车的肯定就进不来。
  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安全的。
  唐卫国将自己带过来的吃的给曲灵放到桌子上,叮嘱着:“你得看好东西,睡觉别睡得太死……”
  曲灵多次往返燕市和均州之间,对这趟火车还算比较熟悉,以前坐的都是更加杂乱的硬座车厢,尚且平安无事,这次坐的是硬卧,就更不会有事儿,她很不以为然。据她所知,唐卫国从来没有离开过燕市,更没有坐过长途车,有关于旅途的注意事项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
  但瞧着唐卫国越来越有当兄长的样子,一直在努力在帮助自己,曲灵的那点不以为然就烟消云散了,老老实实听着唐卫国讲话,时不时点点头表示自己记住了。
  这让唐卫国十分有成就感,第一次感觉到自己这个妹妹也是挺乖巧的,一直待到了列车员过来撵,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送走了唐卫国,火车就缓缓开动了,曲灵在下铺上坐下,看着窗外缓缓移动的景色,心潮澎湃。
  这次回去,她有了体面工作,有了燕市户口,也能算得上是衣锦还乡了。这么想着,笑容就爬上了脸颊。
  在火车上坐了整整十五个小时,终于到达了均州火车站。因着火车在均州站只停靠4分钟,她早早就提了行李在门口等着。
  她之前发了电报回来,告知了具体的班次和抵达时间和车厢号,猜着肯定有人过来接站。
  果然,一出车厢,就听见有人喊她。
  循声望去,看见了三张熟悉的脸庞,梁爱勤、曲树钢还有曲聪。
  她连忙跳下车,曲树钢当先一步从她手中接过行李,她就和梁爱勤、曲聪三人抱在了一起。
  “你们怎么都来了!”
  三张热情洋溢的脸挂着同样的笑容,稍一拥抱后,就往人少的地方走。
  “收到你的信,我们都高兴得不行,谁都想来,索性就一起来了。”梁爱勤说。
  曲灵上次回来,还是75年的春节,算下来,两人已经整整两年没见了。
  梁爱勤稍稍胖了些,相貌有了些改变,但具体说哪里变了,又说不上来。梳着齐到耳根的刷子头,整个人的气质也更加柔和了。而曲聪也是个正正经经的大姑娘了,她大概一米六五左右,身材苗条,留着一条长至腰际的大辫子,辫梢有些发黄,坠着一只浅红色带金色的菱纱子,遮盖住了发尾,显得青春气十足。
  曲灵一边搂一个,说:“两年没见了,看见你们真高兴!”
  她又转向一人提着两只柳条包的曲树强,叫了声:“大哥。”
  曲树强“唉”地答应一声,他也胖了些,比以前略微白了点,脸上也带着笑容,在他们身后不远不近地跟着,想是不愿打扰他们说话。
  几人说说笑笑出站。三人一人骑了辆自行车来,最后,由曲树强载上曲灵,梁爱勤和曲聪一人带一个柳条包。
  曲灵坐在自行车后座上,将围巾、帽子都裹紧。均州的温度比燕市大概能低个七八度左右,坐在自行车上,这种冷的感觉就更明显了。隔着围巾和口罩呼吸进来的空气都是冷的,围巾上不多一会儿就结成了冰。
  吸进去太多的冷空气,容易拉肚子,几人就都不说话了。
  曲灵环视着四周,
  看着自己生活了二十来年的城市,两年没回来了,这里依旧还是熟悉的一切,丝毫没有改变。
  穿过高粱河街道的时候,曲灵抻头去看,仿佛还能看见徐奶奶家咕咕冒烟的烟囱。
  墙角处、树根底下,高高地堆放着不知道哪次的积雪,会堆积一整个冬天,大概要到明年三月份才开始化雪。
  能晒到太阳的地方,人们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要么下象棋、打扑克,要么吹牛唠闲嗑,抽一袋烟。
  均州地区冬天太冷,庄稼也是一年一收,大家就习惯了在家里猫冬,每到天气好的时候就出来晒晒太阳,聊聊天。
  曲灵极力往人堆里瞧着,恍惚好似看见了徐奶奶,端着大茶缸子,磕着毛嗑,脚边还放着个绿皮暖壶,不知道在和旁边的老太太说着什么,说得眉飞色舞,不停地拍着大腿。
  一闪而过,曲灵也没看得太清,她从燕市带来的礼物,就有徐奶奶的一份。这些年,房子虽然是梁爱勤和曲树强两口子帮着管理着,但毕竟离得远,有了什么事儿,不能及时处理,徐奶奶就帮忙给看着,自己能处理的就帮着处理了,处理不了的,就到均州铁矿去找梁爱勤。
  曲灵也嘱托了梁爱勤,让她过年过节的,都提着东西去徐奶奶家里头替自己瞧瞧人,这些年来,虽然没见面,但关系还在。
  她对于徐奶奶,倒不光是图人家能帮自己看房子,对于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她是真心记得这份情的。
  很快,到了均州矿区家属院的范围内。
  梁爱勤跳下自行车,喊着曲灵,“下来呗,咱们走着回去。”
  他们两口子资历浅,分的房子距离曲灵以前住的地方挺远的,还要往里面走老远。
  曲灵跳下自行车,曲聪也笑着下了自行车,三人相视而笑。
  曲树强一脸不解,大冷天的,早点回去不好吗,怎么有自行车不坐,非要走着呢?他虽然不明白,但也没问,把梁爱勤和曲聪后座的大包都弄到了自己的后座上,就跟在三人后面,慢悠悠地走。
  走了一会儿,终于明白她们的目的。
  “唉呀妈呀,这不是曲灵吗?你这是回来过年了?听说你留在燕市,成首都人了?还在什么局上班,哎呦呦,真是了不起,了不起……”
  “曲灵啊,真是给咱们均州矿挣脸了,以后你在首都,可别忘了咱们老家人。”
  ……
  这一路上,不停有人跟曲灵热情地打招呼,见面说的话,大同小异。曲灵脸上一直带着和煦的笑容,谁跟她搭话,她就热情回应,婶子、大娘、大爷、叔叔的叫着。要不是天气太冷了,大概还会有人拉着曲灵好好地唠一唠。
  均州矿这些年来,也出来好几个工农兵大学生,也有去首都上学的,都是上完学之后就回来了,曲灵是唯一一个留在了首都的。
  那可是首都啊,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我过的心脏,主席他老人家住的地方,是老百姓们向往的地方,而区区一个曲灵,竟然留在了那里,怎么不让人惊讶、羡慕,不知道多少人拿她教育自家孩子,让他们向曲灵学习。
  眼前着都走了快半个小时了,这路程才走了一半儿,又有更多的人将曲灵围了起来,话题也开始变味,千奇百怪的。
  曲灵的小脸蛋都冻紫了,手指头打不回来弯,两只脚不停地蹈来蹈去的,但这一路还不停有人走过来搭话,梁爱勤忙上前,笑着说:“各位,天太冷了,曲灵刚下车,还没进家门呢,再给冻坏了,咱别在外头说了,改天来家里,坐坑头上再说。”
  这些人连忙将路让了出来,梁爱勤招呼着曲灵上车,一行人一溜烟地跑了。
  第119章
  亲朋好友回到梁爱勤住的小小院子,还……
  回到梁爱勤住的小小院子,还怕有人跟着进来,连忙将院门给插上。
  “赶紧上炕暖和着,都快冻僵了吧?都怪我,我没想到咋有这么多人。”梁爱勤说着,几人全都笑了起来。
  她是想着让曲灵显摆显摆的。曲灵当年受了多少委屈,没人比她更清楚了。就想着让大家伙都看看,曲灵如今扬眉吐气的样子!
  曲灵也想显摆一把,衣锦还乡了嘛,自然要让更多的人知道,所以梁爱勤一提议,她就立刻同意了。她很享受这种感觉,只可惜,寒冷的气候阻碍了她!
  梁爱勤和曲树强住的是个一间半的房子。另外半间是和邻居共享的,只不过从中间砌了墙,隔开了,又另外砌了院墙,本来的一个院子就分成了两个。
  外间砌着一口大锅,大锅旁边是个泥土砖石垒的炉子,通到屋里头,屋里是铁皮炉子,装了炉筒子,生了火之后,屋里还是挺暖和的。
  炕也烧过了,坐上去有些烫屁股。
  屋里的家具摆设跟普通的均州人家没什么区别,一排多半人高的大柜子,炕上放个炕几,地上放着桌子、凳子、洗脸盆架。墙上糊着报纸,正中位置贴着大副主席相,半低的位置挂着一天一撕的日历。
  梁爱勤自来是个勤快人,屋里头摆设虽然简单,却被她收拾得干干净净。
  “小娜呢?”曲灵问着。曲小娜是梁爱勤和曲树强的女儿,今年虚三岁了,梁爱勤的来信中经常写孩子的趣事儿,曲灵虽然只见过这孩子一次,但也是见证了孩子成长的。
  “被我送到我妈家,让我妈给看着呢。”梁爱勤说,“等会吃饭的时候我再去接她,咱们说说话,省得她捣乱。”
  说起女儿,梁爱勤脸上就露出又烦气又幸福的笑容,说:“那孩子,太淘气了!”
  曲聪就插话说:“嫂子,小娜那不是淘气,那是聪明,奶奶说,大姐小时候就这样,小娜像大姐。”
  梁爱勤就也笑起来,说:“小娜以后要是有她大姑一半我就满足了!”
  曲灵就觉得,说起女儿来,梁爱勤的气息都不一样了,那种感觉很难形容,非要形容的话,大概就是浑身散发着母性光辉吧。
  炉子上坐着热水,曲树强用大茶缸子沏了一大缸茶,倒在玻璃杯里,让几人喝着聊着,自己就坐到炕沿边上,笑着听。
  曲灵瞧见自家大堂哥的样子,不由得笑了,悄悄推了推梁爱勤的胳膊,问:“嫁给我大哥,幸福不?”
  梁爱勤就大大方方地说:“能嫁给他,我是撞大运了。家里家外的啥活都干,脾气也好,对我,对孩子都特别有耐心,我还没见过他这么好的男人!”
  曲灵就笑了起来,又问曲聪,“你在单位怎么样,有人欺负你吗?”
  曲灵跟曲聪也是定期通信,两人会分享自个的工作心得,还有人际关系中的感悟,曲聪是个特别机灵的姑娘,她有自己为人处世的方法,有时候,曲灵还会她那里汲取经验,两人算是互相学习的关系。
  曲聪笑:“我还不错,他们都知道我是你的妹妹,也知道我哥我嫂都在矿上,比你当初自己在厂里的情况好多了。”
  几人就又问着曲灵在燕市的事情,曲灵一一回答。这会儿身上暖得也差不多了,就将外衣脱下来,让曲树强将那两个大包放到炕上,打开包,从里面翻出带给三人的礼物。
  除了燕市特产的一些吃的,给梁爱勤和曲聪各带了一条毛绒围巾,曲聪是大红色的,梁爱勤是米黄色的,给曲树强则带了一双革皮棉手套。
  三人均是爱不释手。
  梁爱勤抚摸着柔软的大围巾,说:“到底是首都,卖的东西就是不一样!”
  曲聪将那条围巾围到脖子上,瞬间就觉暖呵呵的,衬得皮肤白净透亮,她到了谈对象的年纪,正是爱美的时候,可以想象,围着这条红围巾上街,得多么引人关注。
  曲树强:“咋还给我买东西,费钱,你在首都赚点钱也不容易。”
  曲灵笑:“攒了一年钱,不就是为着
  今天嘛,给你们买东西,我高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