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成长实录[七零] 第102节
几人聊着聊着,不知道怎么就聊到了找对象的问题。起先是都觉得曲灵还会回来均州,所以没人催促她找对象结婚的事儿,但她留在了燕市就不一样了。在给曲灵的信中,曲聪转达曲奶奶的话:早点谈个对象,在那边结婚,就算是安定下来了。
老一辈的思想意识中,孤身一个大姑娘,即便是有了外地户口,但没有结婚,也不算是稳当的,只有结婚成了家,才算。
跟江吉安的事情,曲灵还没有跟老家人说,就准备这次回来一块说的,既然话题说到了这里,曲灵就没有必要在隐瞒了,清清嗓子说:“其实,我有对象了,不过,要是结婚的话,可能得过个几年。”
曲灵没等问,就把江吉安的条件说了说。他们见不到江吉安本人,自然就是通过他各方面的条件来判断这个人如何,曲灵索性就讲得比较详细。
几人听完后,都觉得江吉安条件好,为曲灵找了个条件这么好的对象而高兴。
曲树强却有些担心,二弟曲树钢虽然转业了,但也非常关心部队上的事情,他转业之前,西南边境就有些不对劲儿,回来也非常关注报纸上的形势,闲聊时跟大哥说过,有可能要打仗。
他虽然担心,但也没说什么,解放军同志保家卫国,在他们曲家村,要是谁家姑娘能嫁给军人,不知道多让人羡慕。曲树钢当兵走了的消息传出后,第二天就又媒婆上门了,要把十里八乡都出名的勤快姑娘说给他家。
再说了,曲灵这个堂妹一向都极有主见,找对象这么大的事情上,肯定也考虑得非常清楚了。
梁爱勤尤其为曲灵高兴。他们两个是从小一块长大的好朋友,自己的女儿都三岁了,曲灵却还单身一个,她婚姻美满,体会到了有丈夫依靠,有孩子绕膝的快乐,就希望曲灵也能够拥有。
听曲灵的描述,她直觉江吉安也是个相当不错的男人。她朴素的认知里,觉得一个男人愿意将那么大的一套房子交给你,心中一定将你看得很重。
曲聪没有多插嘴,脸泛红晕地听着,觉得两人的爱情故事很神奇,有点像一见钟情的感觉,她抱了曲灵的胳膊问着:“姐,你有他的照片没?我想看看他本人长得什么样。”
这个曲灵还真有。江吉安两次随信寄给过她照片,不过都是以前的照片,为了安置这两张照片,曲灵专门去买了个皮夹子。
曲灵从老深的裤兜里掏出皮夹,打开,递到曲聪面前,“这就是他,不过是他三年前在军校的时候照的。”
她也是后来听楚瑞金母女两个说起才知道,三年前,曲灵刚在经贸大学入学的时候,江吉安就在距离经贸大学不远处的航大脱产学习。
是航大专门为军官们开设的学习班,为期两年,曲灵上学的那一年,是他进修的第二年,很快就要毕业了。
曲灵偶尔从那边路过的时候,会听到从里面传来的,洪亮的喊号子声音,也经常在马路上看到或者成群结队,或者单独一两人出行的军人,也许这其中就有江吉安,可惜啊,她竟然一次都没有见过他。
四寸的黑白照片在几人手中传阅着,照片中的人身着军装,没有带帽子,梳着寸头,年轻英俊,目光坚毅,脸上带着微笑,是个非常帅气挺拔的年轻人。
那三人又凑在一起,对着照片说这说那,不过说来说去,都是夸奖的好话。
曲灵听着,嘴角的笑容就越来越大,好似比夸她自己还要高兴。
接下来,曲灵又和他们几个说着单位里的情况,说着自己的工作,说着同事、领导,说着自己参加过的会议、外事活动等等。
该做饭了,梁爱勤就给了曲灵一个小板凳,让她坐着烤火,他们两口子连带着曲聪洗菜的洗菜,切墩的切墩,曲灵索性就当个甩手掌柜,继续给他们讲。
隐瞒了些许龌龊事儿,也没说自己在学校和单位受到的委屈,光捡好听的说。听得三人都是仿佛都跟着曲灵经历了一遭。
曲灵在他们三人心中,自来就是能人,用均州本地化来说,就是“闯荡”,敢想敢做,一直是激励他们的存在。
尤其是曲聪,全凭着曲灵的谋划,才在均州铁矿上班,还享受到了干部待遇,至今还享受着她的余荫。
饭快做好了,梁爱勤去接孩子,曲灵拿了两包果脯出来,说:“我就不登你爸妈的家门了,替我跟他们问声好吧。”
梁爱勤接过来,说:“替他们谢谢你,这些好东西送过去,也落不到老两口的嘴里。”
听梁爱勤语气之中带着不满情绪,等她走了,曲灵就问曲树强:“嫂子跟那边的关系还是不好?”
第120章
相见欢自从梁爱勤闹那一场,要回自己……
自从梁爱勤闹那一场,要回自己大部分工资后,她跟家里头就算是彻底撕破脸了,因为知道拿捏不住这个女儿,梁爱勤结婚的时候也没怎么难为她。
均州本地女孩的家庭地位高,不兴收高彩礼,那老两口毕竟是有工作、有单位,要是敢收高彩礼,且不给同等甚至超过彩礼的陪嫁,是要被人戳脊梁骨,当一辈子反面教材的,而且,工会黄主任也有可能会出面干涉,他们就没敢多要,象征性地收了点,也就完了。
只是,结婚成家了,每个月那10块钱伙食费可就没有了,老两口总归是不高兴的。
梁爱勤怀孕之后,曲树强把她照顾得很好,还有曲聪能过来搭手帮忙,她整个孕期都过得很舒服,也就不用娘家帮忙,老两口拿捏姑娘的心思一直都在,可惜就是没有抓手。
等梁爱勤快生的时候,曲奶奶,曲二叔和黄春妮都来了,那会儿曲灵高梁桥的房子只把门面房那几间租出去了,他们来了也有地方住。
梁爱勤生产得也很顺利,傍晚时分送去的医院,凌晨就生了,在医院住了三天,曲二叔就借了生产队的牛车,上面垫上厚厚的褥子,就将儿媳妇和小女儿捂得严严实实的,带回曲家村里去了。
为着儿媳妇坐月子,曲奶奶和黄春妮早好几个月就攒鸡蛋,养鸡,梁爱勤坐月子这段时间,除了吃就是睡,再就是给孩子喂奶。孩子哭了有人哄,有人给换尿布、洗尿布,把她养得白白胖胖,一点罪都没受。用不着娘家人帮忙,他们也就没有借口找梁爱勤要孝敬。
后来小娜娜大了些,梁爱勤也要上班了,她离不开孩子,就把孩子带回均州,自己照顾着。均州铁矿有育红班,几个月到几岁的都收。白天把孩子放到幼儿园里,中午、晚上把孩子往回一接就成。但总有不凑手的时候,要是梁爱勤、曲树强和曲聪三人都忙,孩子就得委托娘家人帮着照顾一下。
梁爱勤她爹妈终于是找到了抓手,就开始跟梁爱勤要好处。
梁爱勤自己生了孩子,生活过得顺遂,对爹妈也就没有结婚前那么怨恨了,他们要好处,也就三块两块的给,当给父母的孝敬了。
父母起初是挺满意的,可是随着她兄弟们陆续长大,结婚,生孩子,她父母渐渐觉得手里的钱不够用,就又想打她的主意。
梁爱勤愿意给钱,那是她自己乐意的,但要是父母从她手里头扣钱,她可就不高兴了,跟父母之间就是三天好两天不好的。
因着梁爱勤和曲灵是好朋友,对妻子娘家的事情门儿清,曲树强也就没有隐瞒地跟曲灵讲了。
“家里头的老二谈了个对象,爱勤说,他是恨不得把家里耗子洞里的粮食都搜刮了往对象家里送。那两袋果脯也得便宜了他。”曲树强说。
曲灵被他这话逗得哈哈大笑。
梁爱勤她妈搜刮她,她弟对象搜刮她妈,合着她妈忙乎半天全都便宜了她弟对象家。
不多一会儿,梁爱勤抱着孩子回来了,那两包果脯原封不动又给拿回来了。
曲灵没顾得上问果脯的事儿,先抱着小娜娜稀罕了一阵儿。
娜娜虚岁4岁,实岁是2岁多,不到3岁,但对曲灵一点都不陌生,妈妈每天和她说大姑姑的事情,又从奶奶、太奶奶、小姑姑那里听了许多,还知道自己好多玩具、衣服都是这位姑姑从燕市给她寄过来的,见到曲灵就亲热得不行,搂着脖子抱着,脸贴脸,奶声奶气地说话。
曲灵的心软得一塌糊涂,也不由得学着孩子的语调,柔声细气地回应她。又将从燕市带过来的好吃的,好玩的,一一拿给她看。
孩子见到了好吃的好玩的,她这个大姑姑一下子就不稀罕了,坐到炕里头玩去了。
曲灵这才看向那两包果脯。
梁爱勤还有点生气,说:“我刚拿着果脯进屋,就叫老二盯上了,你都不知道,当时他那眼睛里头的精光冒得,就跟饿了两天的老猫看见耗子似的,盯在上面拔不出来。我一看就气得不
行,说这是你大老远从燕市带过来给爸妈的,他别想把主意。老二那个不要脸的说,我把东西给了爸妈,就是爸妈的,爸妈的,就是他的。我一听,行吧,这果脯我还不给了,反正我爸妈又吃不着,便宜外人干嘛。”
曲灵“哈哈”笑了起来,觉得梁爱勤跟以前相比,真是变了不少,俏皮话一套一套的,人也比以前厉害了许多,这样挺好的,不受人欺负。
曲树强问:“孩子姥姥、姥爷没说什么?”
梁爱勤:“他们能说什么?谁乐意家里的儿子是个偷家贼?这还没结婚呢,就这样了,要是结婚了还了得?都是他们给惯的!我还跟他们说了,要是想吃果脯就来咱家吃,反正不能便宜外人。”
她又跟曲灵说:“我大弟结婚之后搬出去住了,但也因着我二弟偷家的时候三天两头回来吵架,我爸妈现在是顾得了这个顾不了那个,且犯愁着呢!”
她语气中的幸灾乐祸毫不掩饰,心情很矛盾,一方面心疼父母,对她弟弟们的疼爱那可是丝毫不掺假,掏心掏肺的,一方面又觉这就是报应,这就是他们这种重男轻女该得的待遇。
本地有句俗语叫“偏疼不上色(shai)”,就是说越受到偏心的孩子反而越不孝顺。梁爱勤觉得这句话是真真没有错。
她的这种心情,曲灵最能理解,毕竟是从小一块长大的好朋友。但所有不同的是,以前的梁爱勤会为这种事情痛苦万分,只觉得是人生最大的不幸,可现在,生气归生气,却没那么在意了。
她有了丈夫,有了孩子,有了稳定的工作,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事情需要她操心,也有更多更多的事情令她开心,分散着她的注意力,娘家的那些人、那些事在她人生中所占的比率越来越小,以前的痛苦稀释再稀释,已经不足以再牵动她的情绪了。
她对娘家的态度,就多了许多的“任性妄为。”
四个大人,一个小孩,热热闹闹地团聚在炕上,吃了一顿猪肉酸菜炖粉条,配上棒子面、小米面掺和在一块蒸的饽饽,吃得极为舒服。
饭后,在炕上喝着热水,继续聊天。
梁爱勤将记账本拿过来,给曲灵交账。原先只出租几间门面房,一个月是6元,梁爱勤代收之后,定期交给曲奶奶,作为平时吃药、复诊的钱。
曲奶奶做了手术后,一直按照医生的要求,长期吃药,定期复查,每个月这6块钱,完全可以覆盖这部分费用了。
后来,又按照曲灵的要求,把正房也都租了出去,租给了两家人,这样一个月就有22块钱的租金了。这笔钱,曲灵也没打算自己要,依然让梁爱勤收了之后通通给奶奶。
买均州这套房的钱,绝大部门来自于父亲的抚恤金和生前的工资,本就有曲奶奶一份,只不过曲奶奶怜惜他们孤儿寡母没了经济来源,以后不好过日子,所以就没要。
后来,李三梅要离开的时候把这笔钱一份为二,曲灵拿这笔钱付了曲奶奶的医疗药,但后来曲奶奶和二叔又攒了钱,将这笔医院费还给了她。她这才有了钱去购买高粱河的那个院子。
而且,她留在燕市了,以后回来均州的机会也少,不能在身边照顾,自然在金钱方面就要出得多一些。
却不料,曲奶奶并不肯要这笔钱。
“奶奶说,那每个月的6块钱是你的心意,她收下,剩下的还给你,她也没什么需要花钱的地方,说你在首都,花销大。”
梁爱勤从柜子里拿出个手绢包来,里面包着些钱,就往曲灵手里塞。
曲灵没有接。
梁爱勤硬往曲灵手里塞,“我知道你是真心想给,可奶奶她怎么也不收,我也没办法。”
曲聪插话说:“姐,你收着吧,咱们家现在挺好的,我,大哥、二哥都拿工资,爸妈在乡下还有地,现在养鸡、养猪什么的也没有限制了,比好多城里人的生活都好。”
曲灵点点头,将手绢包揣进裤兜里。这钱,她还是想给曲奶奶,她不光是替自己,也是替爸爸尽孝。
晚些时候,曲树强去宿舍里找工友们挤着去了,他们三大一小四位女同志住一铺炕,聊着聊着,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睡着了。
隔天,曲聪去上班,曲小娜被送去育红班,梁爱勤请了假,陪着曲灵提着礼物到处串门。
第121章
来时路第一站,去的是李奶奶家。站在……
第一站,去的是李奶奶家。
站在李奶奶家里的门口,不由得扭身朝着自己家原来的院子处望去。
那边现在住的还是人事处的秦丽霞一家,她丈夫现在厂里混得风生水起。曲灵准备今天晚些时候带着曲聪去拜访,主要是帮着曲聪做人情。大哥、大嫂还有曲聪都在他们手底下,多走动没坏处。
李奶奶家的院门依旧虚掩着,她站着的这么一会功夫,已经有人从屋里走了出来,一眼就看见了门口的两个人,拍着手“哎呦”一声,急急忙忙往出走。
曲灵便笑了,推着门快步走进去。
“李奶奶,我来看您了!”
李奶奶距离曲灵两年前过来登门看望时,老了些,也多了许多白头发,但被脸上丝毫不作伪的笑容一衬,就显得年轻了许多。
她双手往前伸着,曲灵连忙跑跳着上前,握住了那两只有些粗糙的大手。
“昨晚上听人说你回来了,今儿个就见着你了。多少年了,也没忘了我这老太婆。外面冷,快进屋!”李奶奶还没忘招呼梁爱勤,两人因着曲灵的关系,也是老熟人了。
曲灵双手被李奶奶握着,对方没有松开的意思,她也就握着对方,两人以奇奇怪怪的姿势进了屋。
进屋之后,李奶奶终于松手了,又是给沏水,又是找瓜子、花生,又是要给洗水果。曲灵忙说:“奶奶您不用忙了,我们是喝了水出来的,肚子也饱着,吃不下东西。”
但也没能阻止李奶奶的一通忙乎。
等小炕桌都被摆满,她才终于坐了下来。
曲灵将带来的东西放到炕席上,说:“两年没回来了,挺想您的,带了些燕市的特产回来,给您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