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穿越重生>重回高考前,我在科学圈火爆了> 重回高考前,我在科学圈火爆了 第17节

重回高考前,我在科学圈火爆了 第17节

  时间不会因为谁的期盼就过得快,也不会因为谁的挽留就不走。
  晚上,由张平带队,小张老师为辅,给集训队十个队员安排了一次赛前打气聚餐。聚餐后,两位张老师又亲自把学生都送到宿舍区,小张老师亲自看着公寓这边的几个队员进了各自宿舍。
  吴桐和冯玥玥
  一起进的宿舍,没有之前相处,仅仅是点头认识的程度,两人只是互相打个招呼,就相继洗漱休息了。
  说实话,见到吴桐之前,冯玥玥心里挺不服气的。
  同样是女生,她父母都是大学教授,还是从小就在家人的辅导下接触数学,自认为少有人能比,这次被被人盖帽,落下了整整四十分的差距,一下子打翻了她的骄傲,让她咬牙要在培训中找回风采。
  只是,谁想到,集训吴桐压根没参与,今天一露面的展示,顿时让她知道,她和吴桐是真真正正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她还在为难推导的题目,吴桐看了眼就有结果,真得让她见识了何为天外有天人外人有人,她还需要更加努力!
  吴桐都已经开始学初等数论了,她得赶紧把高等数学学完,追赶上去。
  次日一大早,一众人就在小张老师的招呼下起床收拾,紧跟着就上了提前安排好的小巴车,被送到了商都机场,坐上了飞往琼省的飞机。
  他们先飞琼省省会椰城,下了飞机又坐大巴,赶到比赛场地东海市的琼崖中学。这次的全国高中奥林匹克竞赛cmo由这里承办,附近就是博鳌亚洲论坛总部。吴桐记忆里的博鳌机场,此时还没通航,他们还没发直达东海。
  琼崖中学,百年辉煌历史,抗战迁移,烽火路上依然坚持办学,弦歌不缀,红色革命精神传承延续,他们一行抵达已经是下午,先入住了这次cmo指定酒店,报到后开始休息。
  13日上午,中华数学会协同琼崖中学举办了开幕式,并在主办方的引导下参观了琼崖学校,最引人瞩目的,自然就是那座古朴典雅,巍峨壮观的红楼。
  中原省队一行人在红楼前合了影,这张合影,会作为本届中原省队的影像资料留档。参观的过程中,吴桐拍了些特色照片,传送到了qq家庭群里,把她的新鲜感官感受,分享给远在千里殷切期盼她音讯的家人。
  昨天一到酒店,吴桐就给家里报过平安。
  琼崖中学,作为琼省一级甲等学校,又是经济大市的重点名校,还有知名校友扶持捐赠,各项设施齐全,大气的综合楼,会红的教学楼,先进的体艺馆艺术楼,藏书丰富的图书馆,舒适优雅的教学楼,
  这样的条件,别说把吴桐出身的新城一高比的简陋不堪,就是其他来自中原省重点明校的队友,也都不乏羡慕眼神。商都一中和七中都是老牌名校,自然建筑也很多都是有些年代,设施无法和在商都算是财大气粗的商都外国语学院比,更别说,和这里超前现代化的设施相比。
  不少考生,不免心中发恨,这次务必好好考,用成绩把这些优越条件出身的考生压下去,证明他们的艰苦朴素作战风格。
  回到酒店,张平召集一群孩子最后简单开了个鼓舞会议。
  他看着在场的十个学生,郑重认真的道:“各位同学,你们是咱们中原省挑出来的精兵,我毫不怀疑你们的能力和天赋,让你们日后即使进入大学,也能在数学这个科目上如鱼得水。
  现在咱们这一支久经训练的精兵强将,我希望你们务必保持我党能打胜仗的作风,拿出你们的真本事,把这场战役打响打得漂亮,打出我们中原大地的风采,让中原为你们骄傲自豪!”
  “没问题!”十个考生异口同声,坚定的道,这是他们的向往。
  “黄冬辉,做题务必谨慎,多审题,读清楚题,我看过你联赛的卷子,若是能仔细点儿,分数还能更高一些!李子翰,做题的时候,思维一定要发散转的快一些,数学是个逻辑游戏,一定要逻辑清晰!冯玥玥,考试时候务必要放平心态,得失心摆放均衡!”张平一一点了点各个考生的注意事项。
  第39章
  开赛
  九个参与集训的队员,认真点头,这是他们要规避的问题,务必要上心谨记,他们的对手,是全国排名前列的高中生,个个都可以说是天才。为更好的成绩冲刺,半点儿马虎不得!
  大家都是数学尖子生,一转念,就发现老张这才点了九个人的名,剩下一个,就是那位神,不由悄悄侧首瞄向吴桐,想看看老张如何交代他们省这张王牌底气的?
  “都别看了,至于吴桐,我没什么好交代的,你保持正常发挥就可以,国赛不是你的终点,给你个小目标,先抢个国家队名额回来!”
  联赛满分,imo经典难题随手做,大学教材都进行到数论,他还有什么好说的!再看这姑娘把临场发挥视若等闲的心态,他连句正常发挥,保持好心态都不用叮嘱!
  他甚至奢望点儿想,这姑娘能进国家队,imo上拿个满分金牌,他们中原省就要牛大发了!
  “小张老师还有什么要安排的吗?”
  “大家该练的该储备的都齐全的,今天不需要再锦上添花多刷题,只要你们保持好心态,务必要休息好,以充沛的精力迎接比赛就可以了!千万不要考试前兴奋激动过度,睡不着觉,影响发挥得不偿失!”作为省队大管家的小张老师,在细节上又做了叮嘱。
  14日,本届中华高中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正式拉开帷幕。
  “我在这里,预祝各位同学,勇夺佳绩!”随着老张小张两位带队老师的热血激励,中原省队所有参赛队员,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参赛选手一样,斗志昂扬的走入考场。
  七点四十,所有考生在就位。
  八点钟。
  试卷下发完成,第二十四届中华高中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正式开始。
  cmo完全模拟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的形式,考试共分两天,每天考一场,每场限时4.5小时,总共三道题。只是在分值上,有了区别,cmo每题总分21分,两天六题,总计126分,是imo的三倍,这是为了符合国人的认知习惯。imo则是每题7分,总分42分。
  四个半小时,对于一般的考试来说,还是挺长的考试时间,但是相对于参加cmo的选手来说,仍是时间紧张。虽然cmo每场只有三道题量,但是这三题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够写出来的,对于很多考生来说,再给他们多一倍的时间,都不嫌多。
  特别今年还是奇数年,按着规则,自来比偶数年题目要难一些。再加上这两年中国队在奥赛上又风光大胜,披荆斩棘,有去年imo的五金一银总分217分勇夺团体第一名的亮眼好成绩比较,想要筛选天才进击国际,继续辉煌,再创佳绩,今年的题目难度可想而知。
  不少考生拿到试卷刚一读题,就已经两眼发蒙,进入冥思苦想绞尽脑汁状态,只有极少数的一部分有动笔推演的动作。
  吴桐拿到试卷,惯例检查填写信息后,大致扫了眼,依然是惯常的cmo出题方针,第一题几何证明。一共两小问,肉眼可见是个工程量不小的给定证明题。
  题目的难度,她看了下,比不上经典imo题目的难度,但是也超越平时国赛题的难度,第二大题就已经相当于平日国赛压轴大题的难度了。
  不过,这样的难度,对于吴桐,依然不算是坎。
  吴桐仔细读了读题,脑海中头脑风暴展开,敏锐的思绪如白驹过隙运转,击起灵感的火花。思路延展,方向如水顺流显现,她的笔在草稿纸上推演起来。
  设q,r分别为ob,oc的中点。
  连接eq,mq
  故△eqm=mrf,所以em=fm,
  同理可得en=fn,
  所以emfn=enfm
  第一问解决,第二问继续顺遂开展,这个问题更复杂一些,证明过程吴桐整整写了一页,最终证明结果是否定成立的。
  做证明题只要解析清晰,其实要比其他计算题要简单多了,不用繁琐的计算,一步一步推演很是畅快,吴桐其实挺喜欢做证明题的。
  整理好证明过程,吴桐誊写到试卷上,第一题搞定。
  第二题是个素数问题,题干真的很简单,就一句话,但是求的也很宽,求所有的素数对(p,q),这道题的
  难度直线上升,吴桐在草稿纸上细细推演,很快找到方向。
  若2|pq,不妨设p=2,则2q=
  由fermat小定理,得
  同理k<1,矛盾!即此时不存在合乎要求的(p,q),
  综上所述,所有满足要求的素数对(p,q)为(2,3)(3,2)(2,5)(5,2)(5,5)(5,313)及(313,5)。
  第二题再次搞定,吴桐推进到最后一道大题。
  这一题无法拦住吴桐前进的脚步,灵感的火花彻底爆发,吴桐很快想出了一个巧妙地解决方法,先证明一个引理,然后以引理导出满足条件,最后分两步彻底解决本题所求,顶点属于p且恰有两个内角是锐角的凸m边形的个数,解答的相当出彩。
  这道题的注意事项,对吴桐来说,反而是那些数学符号的使用,务必要书写工整清晰。
  第三题誊写完成,也代表着吴桐第一天考试三道题已经全部完成,吴桐看了下时间,刚过了一个小时出头,如今对于自己的推导结果,吴桐有着很清晰的判定。只要她的题没有读错,结果就不可能是错误的。
  花了十来分钟,吴桐仔细做了检查,相当于加快速度在脑海再次推演验证一遍,确认无误后,她举手交卷,此时,考试时间才刚过一个半小时。
  考场中,很多学生还在勾勾画画为第一道题苦苦纠结,做得快的,也还在攻克第二题,做到第三题的,几乎没有。
  这些来自于各个学校的学霸,可以说是全国排名两三百内的佼佼者,此时此刻,深深觉得他们,好比学校里的差生,被题目为难的大脑一片空白,脑浆几乎熬干。
  这个时候,吴桐的动作,对于留意到她动作的考生不啻于惊雷。
  这是过了多久,都有人交卷了?
  是他们浪费太多时间,还是有人直接烧焦要弃考了?
  监考老师也为之一惊,这才过去一半小时吧?这个考生确定要交卷结束考试?不过,当他过来看到吴桐写的整整齐齐的考卷,疑惑就变成了哑然。
  现在的孩子,真的是厉害了!今年这样空前难度的考题,让他来做,他都不一定能这么快完成答卷。
  这样的考题,居然还有考生能提前三个小时完成答卷交卷,估计又是一个能顶尖好苗子,预定国家队名额的选手了!
  第40章
  卫星
  集合点儿,琼崖高中体艺馆,各省市众多带队老师都在此翘首等待,时不时有一句没一句的讨论着这次考题的预估难度,他们学生的水平,谁有可能得奖之类的。
  这其中,中原省队的张教练和小张老师也在低声讨论着。“张老师,听说那孩子提前交卷是家常便饭的事,这次cmo,会不会延续这个传统?”
  小张老师也曾经是被张教练带过的考生,至今保持着对张平的敬重,待之以师。
  “指不定,这次我们中原省有可能放个大卫星!”张平瞄了眼考场方向,他好像看见有人出来了。再定睛一看,人已经清晰可见,可不正是他们在说的那孩子。
  高分在上或者哗众取宠,不都是大卫星!
  看到有人出来,直直往中原省队方向走去,其他省队的带队老师大多面面相觑,中原省队今年自暴自弃了?
  居然选上来这个么个心理不过关的,这才开考就交卷弃考?
  没有老师能反应过来是做完提前交卷,cmo别看就三道题,一道题花个一两个小时琢磨是常态。也只有特别优秀的那一拨,能够把题目在限定时间内做完。
  “教练,张老师!”走到近前,吴桐颔首问候。
  张平教练摸了把脸,十二月的天,琼省这边还是只穿单衣就好,明明还有些凉风,他却是觉得有些汗流浃背。
  “题目都做完了?”这是俩带队老师第一时间要确认的事情。不是他们不相信吴桐的实力,而是cmo考题,一个半小时出考场,着实有些太惊人了!纵观整个cmo历史上,都没出现过这样的速度!
  “做完了,也检查了!”吴桐确认的点点头,她还不至于自大的不做完题就出考场。
  “感觉怎么样?”今年的考题比较简单吗?所以才能做得那么快?虽然这孩子做imo经典题的速度貌似随手就能促成,但是在真正的赛场,据传这次cmo的难度不会低。
  吴桐想了下,“还好吧,都做出来了,基本不会有错误!”
  试题结果的正确性,她还是笃定的,但是能给个什么样的分数,这个看阅卷老师,在分数下来之前,她还是不能笃定一定是满分的。
  “需要我把试卷默出来吗?”已经开考的试题,没什么需要禁言。
  “当然的,原题你都还记得?”张平立马递上笔记本和笔,能写下来是最好的。
  其他侧耳倾听,想知道考场动向,刚开始还不以为意的带队老师,这会儿也不免靠近靠近再靠近,他们也想现在看到年的考题,回去方便评估自家学生的成绩。
  已经忘了最开始,他们的目的,只是想偷偷听听,第一位出考场的考生,是怎么和她的带队老师代的。忘了他们最开始,对吴桐的回答的心里腹诽,胡写乱画也时做完了,做完了学生们都觉得自己的答案没问题!
  “今年的题目题干字数不是很多!”她自己的推导过程更是不会遗漏,写下来并不困难,吴桐接过纸笔,以手腕托着笔记本迅速写出了三道考题。
  “第一道题几何证明,还是cmo熟悉的配方!”鸟悄移动到吴桐身侧的fj省的带队老师,先一步伸手,麻溜的先把吴桐写完题目的笔记本拿了过去。
  “老张,共享共享,大家一起看看嘛!”看着熟稔的口气,明显是之前和张教练打过交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