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高考前,我在科学圈火爆了 第34节
“各位老师,我的志向已经确定,之前也和京大的老师说过的,我要考军校,军校会是我的第一志愿,感谢各位老师厚爱!”他居然也经历了国内t0p2,京大华清争抢的待遇,这感觉,金鑫觉得,他能吹上二十年。
晕乎乎的,好半天,金鑫才反应过来。兴奋归兴奋,目标还是不动摇的。
“读华清也不影响你报效祖国的,华清众多专业,都是国内亟需的精尖端人才,实实在在为国为民!”
一听人家已经拒绝过京大一次,哈哈,华清招生办顿时欣喜,这是他们的好同学,顿时苦口婆心的劝导道:“你要知道,金鑫小同学,现在是信息化社会,普通兵种发挥的力量是有限的,高科技人才,打造高科技国防设备,才是真正的强国强军之选!”
比如说,那位盛名的吴桐小朋友,以她现在的能力,帮军备研究所搞个计算,都是轻易而举的事情。等她再有进步,她这样的顶尖学者,无论是军备还是航天口,都热情欢迎,抢着要的尖端人才。
譬如,当年让他们华清已经遗憾终生一次的陆同志,想起来就想把京大吊起来打。
还好,陆同志这些年隐匿,京大明面上没落到什么好处。但是人家今年,又收揽到了吴桐!
呜呼哀哉,上天何其不公,他们华清一心为国,红心坦然,怎么就总是让隔壁占了先机,小人得志,既生瑜何生亮!
第78章
蔚然
“这样吗?”金鑫略有些迟疑,他困难的挠挠头,“可我也不是什么能搞科研的料呀!”
他能拿的出手的,也就身体素质还行,金鑫摊摊手,别看他现在好似风光无限,成绩貌似不错。
但是自家事情自家知道,要不是桐桐帮他把高中知识掰开了揉碎了给他塞到脑子里,还收集各种资料真题,考前又帮他串联押题,针对性练习,这个成绩想都别想。
他唯一可以称得上付出的,恐怕只有没敢松懈的努努力。
“哈哈金鑫小同学,你有些小看自己了!”京大华清两家招生办的老师们都好笑的看向有些阳光爽朗带着点儿不好意思腼腆的金鑫。“你真以为随随便便谁都能考出来这样的分数吗?就是有吴桐同学助力,这前提也得有你学得进去,掌握理解吧!”
这小同学是在凡尔赛呢?还是太妄自菲薄了!他自己学不进去,神来也没用吧!
吴桐的辅助不可或缺,这一点儿在金鑫和今年因吴桐串讲笔记受益的新城一高考生就能证明。但是金鑫若不是智商在线加自身肯拼,又如何能把成绩提升到现在特别优秀的程度?更别说,有吴桐那样一个天才妹妹,有一半相似血缘的哥哥,智商再差能差到哪里去!
智商条件不差,加肯拼肯干的努力勤奋,还有那么点儿小运气,科研预备役的基础条件便已经足够了。
这世上,如吴桐和陆同志那样天赋异禀的,又有几个?科学的进步少不了
天才的脚步,但是科学的发展,却绝不仅仅只依靠天才的作用,也有众多普通研究员兢兢业业努力推进的结果。
咦,这么一说,他貌似还行!
金鑫若有所思,他当时没想到自己还有这样的潜质,预定目标也就是正常军校。不过,这次他的高考成绩超常发挥,再加上这些专业老师的分析,貌似,他可以有更高条件考虑。
当一个普通的士兵的确是作用有限,但是若是他有机会,能参与那些大国重器的设计与制备,他参与的重器,能够弘扬国威,震慑外敌,想想好像更心潮澎湃!
顿时,一个之前他只敢想想,觉得自己条件不够的学校扎根在他心中。
国科大,军中的京大华清,这一次他是真真正正有了确切的目标志愿。他愿成为,铸就中华剑锋所指,所向披靡的螺丝钉。
“谢谢老师们,我确定好了,要报国科大,谢谢您们的厚爱了!”坚定目标不动摇,这是他们的老传统。
“各位老师辛苦了,孩子的意愿,就是我们的意愿,感谢各位老师大老远为这臭小子跑一趟!”金源笑着给诸位招生老师和代表倒水,切瓜,热情周到而没有半分的讨好谄媚,只有感谢这些老师的辛苦,和对孩子的费心指点。
这些顶尖学校的老师,以前想都不敢想他们还有同处一室谈论孩子择校的机会,现在他们线上线下经历了两次,哎吆,这心里可真是老美了!
“金先生辛苦了,不客气,千万别客气,金鑫小同学一心从军,报效祖国,这是光荣骄傲的事情嘛!吴桐同学最近在校一切都好呢,过几天,就要由我们京大的李教授带队,飞往哈萨竞赛,我们肯定会照顾好吴桐同学的‘!”这家的孩子,都是自主目标坚定的,争取不到他们也没遗憾。
京大招生办的周老师笑眯眯的切换了话题,和金源等家人拉起了家常,换上他们更感兴趣的话题,他们才是自家人嘛。吴桐可是选择加盟了他们京大,让隔壁家的望眼欲穿得不到,就是得不到!
今年招生,嘿嘿,京大稳赚不赔。快一步就是快一步,让隔壁那啥都吃不上!
以后,眼见着,吴桐成长起来,未来更是无限可能,和金家人吴桐父母关系可要搞好的。
华清的招生老师只觉得自己牙痛难忍,京大那群臭不要脸的,看那讨好的褶子脸,简直没眼看。得意,让他们得意,不也一样没把金鑫招揽吗!
但他们有吴桐呀!周老师摇着蒲扇,关怀备至的和金永庆等人聊着天,笑得更加灿烂,意味深长。
这一天,京大华清官博,集体@国科大官博,看过来,看过来,这里有个一心红心向着你们的孩子。一群围观吃瓜的高校,暗地里可不是笑开了花,这还有这两家招揽不到的学生?
哟,是吴桐同学小哥呀,好孩子,好孩子!我们得不到的,那两家也得不到,哈哈哈一群高校跟风的集体艾特,大家排排坐。
国科大官博最开始被@的时候还有些懵,等负责人弄清来龙去脉后,不由喜笑颜开,哟哟哟,天降好事,学校家中坐,榜眼从天降,好孩子好孩子!
当即,国科大官博发声,国科大欢迎每一位爱国学生的加入!
自打进入信息化社会,手机电脑慢慢普及,功能日益强大后,各大高校在去年相继注册了官博账号,今年招生,云起云落,不知上演了多少好戏,热闹了诸多吃瓜群众。
十几年寒窗苦读,只在今朝登榜扬名。全国上下数百万考生,连带着千千万万的家庭,都将目光聚集在高考出成绩填志愿上,六七月的网上已经被高考的各种信息刷屏。
各种媒体电话,争相联络吴家夫妻俩和金家人,能培养出来一对状元榜眼兄妹俩,卧龙凤雏尽在手,实在太有话题度了!想要找金鑫吴桐打广告的,也不在少数。一家人不想给孩子添麻烦,俩孩子以后都是要搞科研的,特别是金鑫,还是要从军的。
金永庆深感责任重大,重操宝刀,开始给家里人上政治课。他们要从开始就有警惕意识,以免孩子信息过多泄露,保护孩子安全,不要被眼前的小利益诱惑帝国主义,亡我中华,贼心不死。
吴桐是在晚上得到家里的消息,知道这事的,对今天小哥的光荣经历,笑得开怀。心中深深蔚然,从高考成绩出炉,小哥的命运,已然改变,真好,不是吗!努力,让生命更有意义!
第79章
出征
小哥真的不笨的,她暂时还没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是小哥本身有些基础,又一心向学,她不过做了些把知识组织串联,透彻剖析的工作。
小哥志愿明确去,前途光亮,吴桐彻底放心,全心备战进入个位数倒计时的imo。
保持重视,但不恐慌,这是最后几天培训,上上下下的宗旨。他们做足充分准备,要把能打胜仗,战无不胜的气势拿出来!
6.30,培训结束之前,吴桐收到了京大数院潘文华院长亲自交到她手上的录取通知书。“咱们就是,把该走的行事走一走,留个纪念!”
以免,那些居心叵测的家伙,特别代指隔壁,恬不知耻的一遍遍挖角他们家孩子。
看着手中独具京大特色的录取通知书,吴桐觉得,她恐怕是今年最早收到录取通知书的考生。
七月三号,经过两天的最后修整,中华数学学会会长为代表亲自送行,吴桐一行六人,在京大两位老师的带领下,乘上国际航班,飞往哈萨首都,努尔苏丹。斯塔纳啊,那是它未来的称呼。
imo国家队正式出征!
虽然不过三个来小时的机程,加上候机和离开机场的时间,也不过是大半天,
但这三个来小时的时间,飞机划破天际,跨越数千公里,奔赴遥远的异国,落地在努尔苏丹,异国他乡的气息扑面而来。
遥远的当年,这里也称归属于中华。
但是想个数权利,这里有着迥异于国内内地的一切,让一众中华来客满眼陌生。陌生的建筑,陌生的面孔,陌生的语言
以吴桐为代表的几个,平安日久的中华小没见识的印象中,带有斯坦二字的国家,固有印象,不是战争,就是尘沙落后。落地的努尔苏丹国际机场,比起国内,略显简陋的设施,更是给一群刚落地的中华来客增添了些许忐忑。
不过,还好,从郊区外的机场,往市区而去,一路逐渐繁华,高楼林立,车水马龙,是现代化都市的表象,一众人稍稍放下心。
这不是歧视或者其他,而是他们是带着任务的,若是过于差异的环境,导致水土不服各种不适应的状态,影响发挥,那就太遗憾了。
一行人下榻在官方提供的酒店,落地第一餐,本地的饮食让一行人多少有些不是很习惯,中华代表团大多数人的状态,微微有些萎,但是还好,距离比较近,时差什么还是比较好调整的。
毕竟就是邻国,从疆省的首都乌市出发到这里,比去上京还要近。
饮食嘛,李教授放话了:“这几天允许挑食,挑自己喜欢,这里的肉和奶制品还都是不错的,你们要保证肉呀,蛋、奶,青菜适量摄入,确保健康营养就好,猎奇的东西就不要尝试了。这些天委屈下,竞赛完了,回国再好好补偿,咱们克服困难,发挥我军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作为领队,他少不了多嘱咐些注意事项,“这里早晚温差还是比较大的,添减衣服一定要多注意,这几天尤为关键”
这是吴桐记忆里第一次踏出国门,还是有些稀奇的。酒店这里的手艺还行,吴桐口味不算太挑剔,谨慎的选择下,还是没怎么踩雷的。
“幸好,本次imo是在哈萨,不是在印度!”来自海市的褚晓生心有余悸,他作孽的点了道哈萨传统熏马肠,好悬差点儿没有
一口吐出来。
这东西,是个喜欢的人很喜欢,不能接受的人则是黑暗料理的东西。来自华师大的萌妹张蓓蓓,和来自川渝的苏志康对这个接受程度就还好,觉得别具风味,其他几人就只能略作新鲜尝试。褚晓生热情投喂,总算没浪费粮食。
两天半的适应时间,就在这样愉快的氛围下度过。
出于谨慎,他们就没出酒店门,只在酒店内,游戏,用餐,讨论知识点儿,放松中学习,学习中放松,一行六人都是同一个战壕里集训了四十天的小伙伴,有主意丰富的郭佳晨和褚晓生安排,氛围很是愉快。
7.6日,第51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正式开幕,共有来自世界98个国家及地区,517位学生参加参赛。
不过,今年除了中华代表队,其他国家和地区消息灵通的领队和学生,脸色都不怎么好看。特别是看向中国代表队,在他们眼里,格外年幼的吴桐时,更是一堆的上帝、真主,真神不在眷顾他们迷路羔羊的痛心。
中华已经很强了,但是今年就过分了吧!
放这么一个王炸出来祸害他们,作为一个超级大国,亏不亏心啊?
让一个解开了周氏猜想,论文发表sci核心期刊,登上数学年刊,能称得上国际学者的人,来吊打他们这些高中生有意思吗?
他们怎么能比得过吗?还好这样的超限家伙就一个!若是中华都是这样的配置,还比什么,直接打道回府,弃赛得了!
只是他们再怎么痛心也没办法,不是没有人向组委会抗议,但是组委会查了所有的档案,吴的确就是高中生,并不是大学生装作高中生来参赛,甚至,她的年龄,在一众参赛学生中都算小的!
东方人在西方人眼中,本就显得幼龄,这会儿见到吴桐真人,很多原本怒骂怒目都止不住收敛起来些,感觉有点儿欺负小朋友的罪恶!
开幕式结束后,李轶生和队员们说着他打听到的些许消息。
“听说,这一届imo的难度提升了!”李轶生好笑的看了眼吴桐,“不用怀疑,是因为你的!imo本就爱出数论题,你又解开了数论难题周氏猜想,所以”
李轶生摊摊手,还好,他们有所预料,提前做了准备,今年不至于措手不及,吴桐就是杀手锏!
吴桐摊摊手,这是她所无法预料的。
imo,两天两试,每试三题,每次4.5个小时。每题七分,总共42分,
7.8号,竞赛正式开始。
九点钟,所有参与本次竞赛的考生全部就位,试卷下发,imo的官方用语为英、法、德、俄,各队的领队提前封闭隔离,将试卷翻译成本国文字。
第80章
imo
中华代表队拿到手的除了已经翻译成汉语的试卷外,还要了一份英文原版的卷子。
能来参加imo的队员,英语翻译功底都有做过加强,像郭佳晨褚晓生这些,都是从小学的英语,翻译卷子都是没问题的。
这也是中华国家队为了确保严谨无误,保障做法。
试卷拿到手,吴桐就完全进入一贯心无旁骛的做题状态,第一题,数与代数领域的函数问题,难度还行,吴桐审题结束,思路涌现,手下动笔,在草稿纸上写下推理过程,
令y=0可得f(0)=
排除否定条件,代入必要因素,得证,全部解的区间值。最后再代入,就得到了所求满足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