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穿越重生>重回高考前,我在科学圈火爆了> 重回高考前,我在科学圈火爆了 第38节

重回高考前,我在科学圈火爆了 第38节

  最后,还有一则邀请附注,邀请吴桐成为数学年刊的评审。评审,是她想得那样吗?或许会是个不错的体验。
  吴桐回复了对数学年刊的感谢。
  吴桐不知道,在她投稿的这段时间里,普林斯顿,数学年刊编辑部一直在连轴运转。
  第87章
  专刊
  吴桐不知道,在她投稿的这段时间里,普林斯顿,数学年刊编辑部一直在连轴运转。
  看到吴桐投稿的论文,大致检查格式之类的没有重大问题,审稿编辑当即上报主编。数学年刊主编鲍里斯的数学水平不错,验证的时候,同时关注到了陶哲轩的发言,果断马上开始联系其他专家评审
  一系列流程加快,得到权威专家的复审确认,他又马不停蹄的争取到了特殊专刊的安排。
  这样的数学界重磅内容,确认属实的明确证明,由数学年刊来报道,那是奠定他们的权威性,吴桐选择了他们可不能失之交臂。
  这也是,和一位几乎半只脚踏入菲奖领域的数学新兴大佬示好。
  “专刊?”吴桐对这个板块不太熟悉,侧首问了下她觉得更懂行一些的李轶生。“李老师,数学年刊的专刊是什么?”
  她好像在哪里听说过。
  “专刊,数学年刊因为有特殊重大成果才会发行的特别专刊?”李轶生惊讶的,止不住抬高嗓音,他和副驾驶的程教授对视一眼,面面惊觑,他们没听错吧!
  他们能想到,吴桐又一篇sci一区核心期刊在握,但是没想到,在错过正常发刊时间,历来高高在上,傲慢的顶刊数学年刊,居然特殊为吴桐发专属特刊。
  半年不到的时间内,连发两篇顶刊,其中有一篇还是特刊,这个记录,可以登顶世界纪录榜了!这个成就,已经超越了他们,甚至包括京大诸多教授副教授
  京大数院今年的学术报告,都会因这两篇顶刊而无限光荣。若是可以,李轶生程教授很想倒过来和吴桐学学,发顶刊的正确姿势。
  李轶生和程教授惊讶,一直蔓延到京大数院的诸位教授。
  专刊啊,专门的特刊,这样的荣耀,在场哪个不为之羡慕和骄傲!
  仔细给吴桐普及了一番专刊的殊荣,会议进入正题。
  “吴桐同学,奖金我这边已经和校长沟通好,一百万奖金,不日即将下发,颁奖仪式集中在开学典礼再安排。给我几天时间,我会尽快安排好搬家事宜!”惊诧过后,潘文华立即决断道。
  “京大特聘你为京大数学研究中心正式研究员,享受正式研究员待遇,从本月开始生效!”周文平教授笑着补充道,他是京大数学研究中心在这里的负责人,由他宣告这个消息,最是恰如其分。
  京大数学研究中心,这可不是一般学生能够进入的地方,甚至一些讲师,没有优秀的成绩,都别想加入其中成为正式研究员。
  吴桐,恰恰不在一般、普通人这些个词语约束的行列,她的光辉荣耀,已经能撑起京大数院半边天,今年的京大,因吴桐而无限荣光。
  “院长,搬家真的不必了,您的决心我明白的,无论是学校的宿舍,还是燕园的房子,都足够我居住和学习研究的,真不需要您搬家的,您搬了我也真没脸面入住的!”当初的笑谈,吴桐并不当真,眼见潘文华院长真得要切实兑现,吴桐赶紧劝阻道。
  因为她,让身为师者的院长搬家,这心理压力太大了,她小肩膀承担不起呀,真心受不起!哪有学生赶老师搬家的,这不是欺师灭祖嘛!
  “哈哈院长,大家明白你的心情了,您那房子都住了多少年了,不能让吴桐小同学住您的旧房子对吧,您这边还是找找领导,把吴桐同学的住房待遇提一提,让人家孩子住住新房子嘛!”周文平教授笑着迂回建议道。
  真让院长搬家,小同学于心不安。但是潘院长是个言出必行的性子,一口吐沫一口钉,说出必定会兑现,这是他们一众人特别服气的地方。
  既然如此,那就折中一下,之前燕园的居住待遇,已经跟不上吴桐的进步速度,该提升了。或者改成学校补贴部分,吴桐意思意思出点儿部分资金购买,授予定向产权吧。这样,人家孩子的家人,想来上京跟孩子团聚,居住起来不也自由一些么。
  二则,吴
  桐都在京大有房产了,毕业之后,不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留在京大嘛。这样妥妥已经成为扛鼎人物的顶尖学者,京大要是放走了,那才真得是呕血后悔莫及。
  华清敢和京大在数学上顶牛,因为什么,不外乎是丘成桐数学中心落在了华清,有个菲尔兹奖得主坐镇罢了。
  吴桐,现在还差十天才十七岁,她的未来还长着,现在已经完成了对数论两大世界猜想的证明,按着现在的趋势,谁敢说她没有踏足菲尔兹奖领奖台的可能,已经有传言,吴桐是目前,极大可能冲击菲尔兹奖的中华人,真正中华国籍的中华人民。
  目前,虽然有华人获得了数学界诺奖菲尔兹奖这一殊荣,但是均不是中华国籍。
  至于资金,本就给是吴桐的奖励,也是他们京大对吴桐的期待投资,不需要吴桐承担太多,而吴桐这两次的奖金累积,经济还是没太大压力的。
  最终,方案确定下来,潘文华不在坚持搬家,虽然作为京大数院负责人,但是他住的房子,的确是之前的老房子,不能勉强人家孩子住他们这老掉牙的旧房子。
  吴桐这边,授予吴桐一套三室两厅158平的住房待遇,这个住房待遇,已经是很多京大顶尖知名教授,甚至是副院以上才能享有的住房待遇了。京大对吴桐的看重,可见一斑。用吴桐此次的奖金做房补,产权落户吴桐名下。
  吴桐入校后,可以按着正教授规格,申请课题经费各种资源,各种优待,一切的重心,那必然是务必要把吴桐留在京大,成为京大的扛鼎人物。
  正事谈完,潘文华带标一众好奇的教授们,问道:“吴桐,暑假好好休息下,开学后,下一步打算做什么,继续在数论上深耕吗?有没有需要学校协助的地方?”
  这半年,学校因吴桐得到太多光荣,他们的付出,说实在的除了图书馆的资源,和一些有限公开的课堂资源,几乎为零。
  人家孩子证明猜想后的奖励,几乎羞于提起,那是马后炮。
  第88章
  警惕
  孪生素数猜想都已经被这孩子证明了,在数论领域,特别是素数这个板块,吴桐已经可以说是国内顶尖,甚至是国际知名的地位,他们很难不好奇,这孩子的下一步攻克目标。
  现在京大已经小圈子流传一句话,吴桐盯上的目标,都可以期待神速解决。
  “是想要挑战同系列的波利尼亚克猜想吗?”周文平教授笑着问道,k=1特殊状态下的孪生素数猜想证明了,存在无穷多个素数对(p,p+2k),其中k为正整数的波利尼亚克猜想,应该是最适合的下一步计划。
  不过,这孩子就是想要挑战哥德巴赫猜想,他们都不意外。
  少年意气风发,又有这样接连的重大成果,有些企图心野心算什么,天不怕地不怕,这才是少年人嘛!
  他们这些半老或已老的老头子,谁不是从少年走过,谁当年没过脚踢哥猜横扫黎曼函数这样的野望!
  顶多,他们这些老师多盯着些,别让孩子一时受挫,钻了牛角尖,一蹶不振,浪费一身的天赋。
  下一步目标?
  吴桐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笑,“在证明孪生素数的时候,波利尼亚克猜想我已经有了些思路,可能会不自量力的尝试摸索下哥德巴赫猜想,或者在流体力学和材料学方面进行下学习!”
  这半年对素数的研究,她在素数,或者在数论上积累的功底十足深厚,几乎已经到了她目前眼界层次极限的地步。想要突破进步,没有特别的灵感光顾,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情。
  所以,吴桐给自己定了个更高的目标,也想要试试研究研究其他版块,一不无谓浪费时间,二则做个触类旁通吧!
  “主要任务还是要多学习,哥德巴赫猜想算是我给自己定个冲击大目标!”吴桐谦虚的加了句解释,各位老师可千万别误会,她能立即解决这个数论皇冠明珠。
  她真得只是定个目标方向,要解决也至少是她毕业论文冲冲了,今年肯定甭想!
  “波利尼亚克猜想已经有思路了?”不出意外,这是一众与会尊师们惊诧的声调,不怪他们身为京大教授不注意为人师表的形象。
  实在是,遇到这么一个神仙学生,每次都是超出他们的预料范围。
  什么时候,证明猜想这么简单了?感觉是随手就能促成,而不是困扰人类百年千年的巨大难题。
  碰触哥猜啊,不不不,你不是不自量力,他们才是不自量力!与坐诸位,最后资格的,恐怕就是这个年纪最幼的小姑娘。
  同时,一众人心里又止不住的高兴,他们是不是在不久的时间里,又要见证波利尼亚克猜想被证明了?
  “好好好,慢慢来,慢慢来,回头让你李老师拿张表,你先把课题申请开题,让教务处给你把经费批下来!”潘文华仔细交代着,这次,他们京大怎么着也要有些存在感了。
  前两次那么重大的证明,他们都不能名正言顺作为吴桐的署名学校,亏大发了!
  “好的,潘院,会后我就协助吴桐完成开提申请提报!”李轶生表示,没有问题。
  作为和吴桐交际最多,也是目前可以说是吴桐最信任的京大老师,李轶生教授,已经无疑被吴桐和京大两方共同默认,会是吴桐入学的指导老师之一。
  虽然,现在这个指导,因为吴桐的飞速进步,已经只是生活和经验上的指导,但是还是诸多京大教授副教授很是抢手的好吧。
  李轶生很是心甘情愿受此劳累,再费心点儿也无妨!谁不想,有这样一个神仙学生,眼见就是要长成大树好遮阴,随便点拨点拨,他们这些老师都能发个一区估计,多美的事!想到此,就不知道多少人眼红李轶生。
  若不是拉不下脸皮,多少老师都想投奔吴桐名下,这位能做他们的指路明灯。李轶生心里美滋滋,多少羡慕嫉妒恨都被他忽视在脑后。
  “多学习是好事,不过,咱们重心还是要放在数学上,数学才是最美的宇宙学说!”周文平在一旁补充着。
  这样的学生爱好广泛也是让人头疼,他们得时刻心存警惕自家的顶尖学生,别被其他不要面皮的给抢走了。
  这话潘院不好开口,他得做好规劝。这孩子还小,又有这样的成果,说实话,他们是只能哄着劝着,不能硬来,不能让这样的数学天才把路走偏了。
  “我知道的,院长,周教授,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在数学上的学习,我永远不会放弃的!”吴桐点点头,笑着应下。她没说不搞其他,但是数学会是她的根基。
  周教授这话,让她想起了李老师给她说过的一则笑谈。
  数学领域存在这样一条鄙视链:搞理论的鄙视搞应用的,搞应用的鄙视搞统计的,搞统计的鄙视搞机器学习的
  理论和应用,其实也是两大争端,互为看不起。
  不过,这一点儿,在中华没有特别绝对,特别是老一辈里,为了国家发展,基本都是当自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陌生领域也要努力攻克学习,中华老一辈更务实,为了中华崛起,还是实用为主。
  吴桐会有兴趣流体力学和材料学,除了本身就有些兴趣,还有和金鑫联系中的触动。金鑫报考和录取都在提前批次,他已经确定好自己要走的路,报了国科大空天科学学院,飞行器的设计和工程专业。
  本来学习版块对吴桐来说大多无分先后,兴趣使然,就是吴桐的优先安排。
  散会后,李轶生把科研经费这个版块对吴桐做了掏心窝的解析。
  “你虽然还是学生身份,但是谁也不会把你做普通学生对待,你证明周氏猜想和孪生素数猜想,这两次奖励,都是学院帮你极力争取的,这是属于奖学金版块。
  以你现在的学术水平,加上学校背书,其实你已经有了申请国家课题的资格!”
  这孩子年轻的让人羡慕,连成年都没有,但是国家肯定不会忽视吴桐的优秀。不拘一格降人才,拔尖人才之类的,吴桐不是不能冲一冲。
  第89章
  所愿
  这孩子年轻的让人羡慕,连成年都还没有,但是国家肯定不会忽视吴桐的优秀。不拘一格降人才,这是伟人的言说,也是国家简拔人才,深切贯策的准则。
  “国家课题申请需要的手续繁多,你再有想法,可以先申请学校的经费,学校也有定向的课题研究经费,很多研究上的开销,可以直接走科研经费!”
  这只是暂时的,吴桐崛起太快,很多该有的配备跟不上她的成长速度,她的年龄,也会是在国内稍受限制的一点。
  若说长江、杰青之类的,吴桐还不够年限学历标准之类,但是万人拔尖人才之类的,吴桐不是不能冲一冲。
  “虽然咱们搞数学的,花销比不上物理和材料那些耗钱大户,但是毕竟也少不了支出。比如出国或者出差交流的差旅费、出版期刊的版面费、配些好点儿的办公设施,电脑呀,打印机什么的
  甚至,你给自己开个万儿八千的工资做生活费用都行,这些都是正当支出,只要不胡编乱造,不弄虚作假就行!国家和学校很愿意为你这些能解决重大课题的人才付出的!”
  合理支出并没有过多限制,李轶生微微在心中稍加叹息,学术界也不是单纯没有任何阴影的,害群之马哪里都少不了,不过还是不能因为几只硕鼠,就否定了整个世界。
  吴桐大概明白了,科研经费的意义了,这是国家对科研工作的大力支持。
  只是,在下午填写开题报告之前,吴桐还有件事需要事先处理。
  下午两点半,吴桐迎来了官方报纸的采访记者,这是要对吴桐做一个针对性的采访报道,树立新青少年的榜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