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高考前,我在科学圈火爆了 第57节
毕竟,能被评选入这个等级的专家,基本上都是于国有突出贡献,为国奋斗过的顶尖学者,他们或许没有吴桐这么一时之间的亮眼,但是在国家发展的道路上,他们也都是奉献了自己所有。
只是因着吴桐如今主导着国家级重大项目,身负两项绝密材料研发投产,还接触了极高等级的机密资料,安保力量是最优先提升上来的。
不过,即使如此,吴桐现在也已经上了国家重点名单,属于重点关注保护对象。特别是,如今,t5单晶镍铁合金叶片材料的再次一举成功,吴桐的重要等级,还要再度往上提升!
第134章
喜讯
郑洪明一点儿也不意外,日后继续提高吴桐的保密与保护等级。
吴桐还这样年轻,现在可能还差点儿所谓的资历,经验之类的,但是资历这东西,它是最容易达成的选项,随着时间的积累只会与日俱增。
更何况,对于吴桐这样真正顶尖有本事的超群人才来说。所谓资历,是最不值得一提的玩意。若不是吴桐陆骁这样的顶尖人才崛起太快,论成果,没有几个人有资格在他们面前讲所谓资历。
数学界,吴桐已经一举在国际上站稳,有京大护犊子的看护,不需要看任何人的脸色。材料,吴桐是成老的学生,有成老和章院士师徒护着,还有谢院士,甚至是20项目总设陆骁、ws-15总工杨伟杨总
这些吴桐做过贡献的地方,都会是看好吴桐,支持吴桐的力量,真有人想看吴桐年纪小欺负吴桐资历浅,这些人会让那些个不怀好意的,试试,马王爷有几只眼,踢到钢板上的滋味!
或许在金钱上,这些顶尖学者在国内享受的薪资奖励可能比不上国际,但是在人文情怀,以及很多特殊地方,国家会倾其所有,服务好这些为国贡献的人才。
休息,实验制备新材料,再休息,然后继续实验
接连的重复实验制备,确定了t5镍铁合金叶片材料的制备工艺稳定,随着吴桐进一步的精修,基本完善了可以实现工业化投产的制备流程。等吴桐把所有资料数据,整理成完善的文档发送出去,可以宣布大功告成的时候,已经是一周之后的事情了。
这一周,吴桐可以说是睁开眼早起晨练后,就进了实验室,晚上披星赶月,才回宿舍休息,除了晨曦,基本上没见过正式升起的太阳,自然也无缘参与开学典礼后,就开始了的军训。
吴桐并不择席,t5成功制备的次日,调整了宿舍,对她来说没有什么影响。
搬家不过是把她的行李一打包,换个地方,阮成旭带着两个装扮成学生的战士,直接帮吴桐把行李挪到了新宿舍,都没用吴桐动手。
吴桐是在晚上回来的休息的时候,才有空打量熟悉下新宿舍。留校值班教师的新宿舍,面积比之前学生宿舍更大一些,一室一厅单独卫浴的布局,各种电器配备比之前的设备更加方便齐全。可以说是,想着吴桐能用得上的电器,教务处都给安排上了。
吴桐比较喜欢的是,客厅里自带书桌的转角书架,安放书籍或者研究推演都是个好地方。
在毕业之前,吴桐决定,非必要大多数时间都还是在校园活动,免得给负责她保护工作的人员增添麻烦。学校能给她提供内部住宿,已经足够方便。
西洲,陆骁打开内部系统传过来的文件,详细的制备流程跃然在文档上,是不需要他费半分心思的细致,这不由让他熬了数天,深沉的眉眼得到缓解的放松。甚至有些贪心的想,多几个吴桐这样的研究人员多好!
他不由得想起之前下属人员的感慨,思量起,把吴桐挖角到项目组,一起共事的可能!
西飞614所,ws-15总工杨伟也是吃睡都在研究所,不知外界过去多少天日。
容易修改参数的部件替换上实体ws-15后,性能明显可见到的提升,让整个项目组参与的核心人员全部都是打了鸡血的兴奋。系统模拟出来的数据,到底只是模拟,他们还带着一丝模拟与现实有差距的怀疑。:
但是,当他们上了实体发动机,真正的提升对比数据呈现在他们眼前,冲击力是无与伦比的刺激。上面从他开始,下到亲手敲打部件的工人,都上紧了发条,开始按着所有优化过的数据,重新打造核心部件。
吴桐的手稿,杨伟带着核心实验人员,一个细节一个细节的捋,轮班倒制备,累了就往研究所地上一趟,就地而眠都是常事,所有人的心劲儿拧成一股绳,只待焕然一新的全新试车。
电话响起来的时候,杨伟正在盯着全新燃烧室的检验,心里正在换算着,全新燃烧室换上后,能够给ws-15带来的提升数值。突来的铃声,虽然不大,但是在沉浸计算的杨伟耳中还是格外刺耳。
差点儿扰乱了他的思维,让他不由深深皱眉,沉着脸看过去,对上助手示意的眼神,才反应过来是他自己的那部专线。
专线一般是不会轻易有人联系的,但是一旦联系,肯定是必要的事情。杨伟伸手从外套内口袋取出来了专线手机,看清楚来电显示上他备注的提示吴桐二字,深深的皱眉,顿时舒展开来,连严峻的脸色都放开了些颜。
这一瞬间的转变,不由让一众刚才被杨总冷厉眼神洗礼的核心实验人员好奇,连线人是谁,怎么有这么大的魅力,能让杨总变了脸色,那神色,可以称得上柔和了吧!
杨伟按下接听键,几个跨步走到了一个偏僻远离众人的角落,才放轻声音道:“吴桐,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嘛?”
为了吴桐安全成长,吴桐之名暂时还不能暴露,整个研究所,目前只有他知道,这些优化数据来源于吴桐的推演。
“杨教授,t5新型镍铁合金叶片材料制备成功,已经过反复实验验证,可实现工业制备,工艺基本成熟!”吴桐也没废话,向期待这个消息已久的杨伟报告这个可以算是喜讯的好消息。
“真的?”杨伟一听,欢喜溢出言表,高兴地眉飞色舞,“谢谢吴桐,你和成老辛苦了!”
不用想,能这么快出结果,吴桐估计也是连轴转的赶实验,才能有这样的速度,他满心感谢道。
“您客气了,我能帮上的不多,只是做些辅助性的工作,真正冲锋陷阵的还是您们!”吴桐仔细交代着:“我把制备流程已经加密发给您,我这边反复试验也积
累了一些标准尺寸叶片材料,已经托郑司安排人送到您那边,麻烦您安排上发动机,做最后真正的实体实验,检验一下更极端服役情况下,这些材料的数据!”
第135章
澎湃
“如果这些材料能通过您那边的极限测试,数据理想的话,就可以直接对接工厂投产!”
“好,好,材料一到,我马上安排,有最新数据立即发你,我这里诚挚邀请你成为ws-15的总顾问,协助我们让它走向更好!”
总顾问,是仅次于他这个总工的位置,在此之前,杨伟从未许出,但是,现在,杨伟只想用他能提供的最好条件报答吴桐。
若不是ws-15一代,在前两年艰难研发出来的时候,就已经定格,他都想把总工程师的位置让给吴桐。
“杨总,您客气了,没有你们之前打下的坚实基础,就没有我推演的根基,我只是站在您们的肩膀上做了些理论性质的推演工作!”
没有她,以杨总这样孜孜不倦,不停努力的努力研究脚步,未必不能达成这个结果的,她只是用自己所能,加快了这个进程。
“其实应该感谢您赋予我的信任和权限,让我有机会接触到那些机密数据资料,我在这个过程中,也学到很多,可以说是把我之前东一榔头西一榔头,杂乱学习的东西,很好融会贯通掌握升华了,是我应该感谢您才是!”
ws-15的核心资料,整个中华,也找不出几个能那么全面纵观全局的。
这其中,涉及多个方面的学识,吴桐提前来京大的半年里,着实没少蹭课,除了基本盘数学,从物理到化学,从材料到工程都有涉猎。
针对ws-15资料研究学习,也是对吴桐这些学科的提升学习,在此基础上推演完善,相当于特种拔高训练,吴桐在这些功课上,是真正的入门了。
特别是材料,吴桐拿到了成老精心为她罗列的进修书单,重复制备的过程,没有初次制备全神贯注的紧张,吴桐有时间就开始进行集中性质的学习,一日一日,对材料学的认知,愈发的深厚,与之之前,不可同日而语。
不出意外,持续的研究学习下去,材料学,可能要成为,吴桐数学之下,最优越的学科。
不是谁看了那些资料,都能有这个升华能力的,吴桐的天赋,才是最关键的地方。
想想吴桐在数学上,一个接一个的世界级成果,或许在她看来,这是习以为常,是人都能会的能力?感觉某位小同学的认知可能有些偏向,不过这不重要,杨伟不在刻意强调。
给助手工程师打了让他继续校验的手势,杨伟心急迫切的回了办公室,加载了吴桐传输给她的加密文档。
转而和吴桐,探讨了些他们这些日子研究制备过程中的些许疑问点儿,以及吴桐这份材料制备的工艺和原理。
航空发动机难,重难点叶片制备绝对首推。
他不把这里面的重难点理解透彻,不懂装懂,急着安排制备测验,很有可能酿成大祸,还浪费了吴桐一番心血。
吴桐仔细的给讲了她当时的推演依凭,在接受完谢院士的指导和材料学拓展补课后,她的理论储备丰富,可以用科学语言,来阐述出那晚让她身心沉浸,却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的绝对推演。
“航空发动机叶片一般使用合金材料铸造而成,单晶技术是目前最优越的技术选择。当材料被铸造时,分子和原子结合在一起会形成晶粒,这些晶粒铸造初期会以晶核为核心向外排列。”
杨伟点头,道出其中的难点所在“因为没有外力作用,会排列的乱七八糟没有规律,晶粒和晶粒之间有破碎断裂带,导致其整个晶体上各部位熔点不一致、受力能力也不一致。
由于这种形状非均匀分布,在这里会带来两个重难点问题,第一是整个发动机叶片各个部位仍然受力不均匀,第二是某些部位会自然而然的比其他部位承热很多。
做成发动机叶片时,由于其工作在1500°以上的高温环境,会瞬间断裂解体!”
“是的,杨总,您是航空发动机的行家,因此,我推演的发动机叶片,是单晶叶片!这些叶片里晶粒的排列要非常有序,我在这个基础上,推演设计出了新型镍铁材料模型,在特定持续下,会在温度和力学特性上表现非常好!”一问一答,互为延展,吴桐和杨伟讨论的仔细投入。
“这个问题问题没有那么简单容易解决吧,大多数合金材料的的熔点较低,根本无法承受1500°以上的高温,航空发动机单晶叶片内部还必须做成具备多种沟壑的空心状对吧?”作为ws-15总设,杨伟多年深耕这一版块,最清楚里面的难度不过。
唯有同时加强合金材料的熔点和强度,才能做出真正合格的发动机单晶叶片。不然,他们也不会被困那么多年。材料的重重难关,也是致命的关键因素。
“是的,我根据原子分子数列,转化推演出了合适增强合金熔点和强度的金属铼。”
吴桐的绝对方向加绝对推演,让她筛选判断出了,这种关键性的材料就是金属铼。
这种金属的熔点高达3180c,扛拉伸强度超过1172mpa,相当于一平方厘米上承受117吨重量不变形。
此外,该金属最神奇的地方在于高温和急冷急热状态下转换时基本不会出现热胀冷缩,由该材料制造的发动机喷管可以承受10万次热疲劳循环,是较好的航空材料选择。
只是铼矿稀少且珍贵,和钛一样,没有哪家公司甚至是国家能够承受,用铼金属来全面打造叶片,吴桐就在对的材料上建立数学模型,结合能力,推导出最合适的材料配比。
“我重订分子原子排列顺序,保留各种材料的优点,比如钛的高抗性、铝的轻盈、镍铁的耐蚀性,还有金属铼的耐高温耐热循环疲劳等优点,得到目前技术下,能达到的最优越材料,并且相对成本低一些的,t5镍铁合金叶片材料。”
得到吴桐的精准点拨回答,吴桐也趁机,想杨伟请教了些关于工程动力学方面的问题,互为交流了一番,两人才心满意足的挂了电话。
2400°的常耐高温,1710mpa的拉抗性、耐腐蚀、耐疲劳,质量同比轻盈再没有比这更合适的叶片材料了,看到t5合金各项优越的详细数据,杨伟一瞬间热血沸腾,再次重回当年ws-15设计出来的澎湃,甚至更高!
第136章
烧钱
因为,他的ws-15,插上了梦想双翼,焕发了新的生命力,真正要成为世界超一流发动机,无与伦比的优秀。
这么多的优越改进,性能叠加,他有信心,将ws-15的推重比做到14以上去,涡前温直接跨越两千大关。
在此之前,二代机、三代机,他一步步改进的最好预想,只是期待超过1800°这个峰坎,现在这个期待,他可以放心大胆的变成现实,随手超越,甚至要攀升更高温度的高峰。
理论上涡前温度每提升一百度,发动机推比能提升百分之十,但是,这个提升,对材料性能的要求,都是天翻地覆的攻克难度。
但是,现在,他们喜得天才,冲破了材料大关。
如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他期待ws-15崭新将要惊爆所有人的耀眼数据诞生。没有犹豫,杨伟出了办公室,上一线继续跟定进度,似乎瞬间加满油,浑身有使不完的精气神。
和杨总工沟通愉快,交代清楚重点,吴桐在成华南的指导下,开始填报实验项目完结进度表,这是作为项目负责人的职责,国家课题,对项目经费和实验进度都是有严格监管流程,要有定向报告要上传的。
t5合金哪怕是他们精打细算,绝不无谓浪费,甚至初步实验都是一次成功的。
实验研发费用,还是高达四千万左右的经费燃烧,主要在材料和仪器方面。按着标准叶片规格,重复制备,消耗的材料着实不少。
平时数学上,习惯了只是纸笔消耗,多余的也不过是一些版费,上个开提申请,她还是在李轶生老师的督导下,才填了十万的项目经费申报,还为怎么花而苦恼过。
现在呢,不知不觉,已经数百倍的翻涨,动辄不经意间,就是四千万的经费一扫而空,材料上的研发耗费,着实让吴桐咂舌心惊。
这还只是t5合金的实验费用,t4钛铝合金初期生产费用已经划走了一个亿,剩余还有1.6个亿,这个是给t5工业化投产预备的,预期只少不多!
这样的烧钱速度,真得让人触目惊心呢!
“这个经费消耗,已经算是保守的了!”成华南和蔼的笑着点点头,没有吴桐详细的推导预判设计,他们想要搞成这个材料,把这次
项目的全部经费都投进去,也不一定能听得见响声,
等吴桐主导的项目多了,就知道,她已经足够省钱了。
“接下来准备研究什么?”吴桐的研发任务已经完成,除了以备远程咨询,跟进生产制备过程,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吴桐算是可以松口气,休息休息了。
“材料上,整理下最近对材料的认知,继续对老师您规划的书单进行学习,数学方面想要做个湍流模型”最近高密度的材料研发,她对各种材料的属性、分子原子结构,亲自上手后,都有了更深入的认知体会,她想梳理下感想发现。
规划着,吴桐突然想起来,军训应该还没彻底结束,她如果回去,应该还能赶上个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