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高考前,我在科学圈火爆了 第60节
“好的,妈妈,都听你的,我等你们来上京!”带着笑意切断视频,吴桐真就听妈妈的话,吃完洗漱好,上床休息补觉补精力。她这一次,有注意补充能量和休息,面窗而坐,五点来钟,太阳升起的时候,朝阳紫气法就会自发循环运作,并不局限于她的姿势动作。
所以,这次她虽然费心程度不亚于上次推导发动机优化参数那夜,但是相比较而言,消耗并没有上次消严重。
不过,到底还是劳心劳力多天,好好休息下,就当是给自己的犒赏了。
吴桐自觉自己不是个工作狂,只是不自觉的,有些灵感来疯,而她的灵感来临,又相对的频繁了点儿而已。不过,搞学术做研究的,谁不希望,自己的灵感永远源源不断呢?所以,为此忙了些就忙了些吧,她很充实快乐,也很元气健康。
第142章
邀请
美美的睡了一觉,吴桐惯例早起晨练,又是元气精力饱满。
吃个早饭,吴桐先去图书馆把之前借的书都归还,在进入最后冲关之前,这些书都已经被她研读完吃透掌握,完成了该有的使命。
“又来还书了?今天要借哪些?我帮你一起找吧!”管理图书的工作人员笑着招呼吴桐,他们对吴桐太熟悉了。
这大半年,吴桐来往图书馆的高频率,再加上吴桐做出来的成绩,他们谁不认识吴桐。
说起来,他们才都是真正吴桐来京大,每一分努力和成长的,最直接见证人,这孩子研读过的书,堆起来能填满一个储藏室。
这样努力的孩子,她不成功谁成功!作为京大的老员工了,他们最喜欢的就是爱学习珍惜书本知识的孩子。
若是说别的学生借这么多书,他们还会怀疑,是不是瞎胡捣。但是,若是换成了吴桐,他们却是不会有任何怀疑,积极协助吴桐寻找她想要的书籍。
“不了,谢谢您了,今天我有些事,先不拿书,行李箱能麻烦您帮我看着下吗,我来取书的时候带走!”想着一会儿安排,托着行李箱到处走,多有不便,吴桐向工作人员问借方便。
“当然没问题,你尽管放吧!”工作人员上手把吴桐的行李箱推到他们工作台靠墙位置妥善放好。
“吴桐同学尽管去忙吧,咱图书馆闭馆晚,我下值会和同事交代好的,你需要的时候,只管来取就是,大家都认得你的!”
“谢谢您了!”道了谢,吴桐从图书馆离开,转道去了数院院长办公室。
咚咚咚,吴桐礼貌叩门,得到允许才进入办公室内。
“吴桐,最近见你可不容易!”潘文华正在看文件,一抬头看见进门的是吴桐,不由笑着起身相迎,打趣的道。
“您这话,让我很汗颜!”她这个数院的学生好像真得没有尽到数院学生本分,开学一个月,都在材料学院里混着,只开学班会和典礼算是出现在数院过!
吴桐保证道:“我以后尽量多在咱们数院学习!”
潘文华笑着摆手道:“无妨无妨,只要吴桐同学,记得你的心在数院,知道是咱们数院的人就可以!”他最近顶不想看到成老头那张自得的老树皮。
“无论你人在哪里,数院会是你永远的家!”潘文华不是为了择错为难学生,自己就寻了台阶下来。
吴桐在数院的确学不到什么新东西,只要吴桐不忘数学,其他都随她了!
他还很没想到,吴桐在材料学上的天赋,一如数学惊才绝艳,刚入材料界,就折腾出了大动静,上来就主持了国家级重大保密项目。
虽然他没有探听详细,但是以他的职务级别和保密权限,最基础的信息还是稍微了解到了些。
“为国家做贡献,都是好的,吴桐你不用有顾虑的!”
潘文华从办公桌抽屉里抽出一份邀请函和证书笑着给吴桐递过去,“恭喜你成为中华数学学会成员,欢迎你参加10.6号在上京会议中心举办的,中华数学家大会!”
其实,在吴桐证明周氏猜想的时候,他们就有打算,在吴桐正是入学后,推荐吴桐加入中华数学家学会,以吴桐的数学水平,不邀请吴桐加入,那是中华数学家学会的失色。
不曾想,还没等他们推荐,一个七月,吴桐就接二连三的大动作,接连两大猜想证明,八月更是直接在国际数学家大会做了一小时报告。
这下中华数学家学会坐不住了,在他们从海德拉回来,顾不得吴桐所谓年纪小,立即向京大给吴桐发了邀请,并且授予吴桐荣誉理事一席。
再不给吴桐入会,被质疑的,就是中华数学学会的权威性,而不是吴桐能不能入会的问题。
京大协助,把这事手续都走完,彻底落实下来。
一直想找给机会给吴桐,谁知道,吴桐从月初进入保密项目,一直忙着没停歇,他们竟然没找到好机会正式给吴桐,最终哭笑不得的,让轶生去通知吴桐找时间亲自来取。
“最近在材料学上有些困惑,就多花了些时间!”吴桐不好意思的笑笑,双手接过潘文华递过来的文件袋。“中华数学家大会,需要我做些什么吗?”
“你今年的成绩闪耀,那边要请你做一个小时报告,就把你的无限群证法具体讲讲就好,咱不用费心再搞出个世界性成果!”时间有限,潘文华特意交代清楚,不需要吴桐再紧急闭关搞个震撼性成果的。
至于准备,在国际数学家大会做过一小时报告的吴桐,那诺大的阵仗都见识过,压根就没提前多时准备的必要。
“好的,潘院,我会做好准备的!”吴桐点点头。
这个好办,真要是让她拿出数学上的新成果,她还真的要挖空心思好好捣鼓捣鼓呢!
最近的成果,都是材料上的,她总不能在数学会议上,讲材料学的内容吧,更何况,除了那个理论模型,其他都是不能讲的。
“去吧,去吧,继续去忙你的,知道你时间紧,我就不耽搁你时间了!”潘文华笑着摆摆手,他的事情交代完了,其实安排人给吴桐送过去也行的,不过是他亲自交于的,更加重视,再加上,他也想和吴桐联络联络,见面说说话。
“提前祝您国庆节快乐,我先走了!”吴桐也不客套,她是真的有事,昨天老师说的隐晦,应该是项目组那边有数据反馈了,她得去看看具体情况。
“吾神,早上好!”刷卡迈进实验室开始,迎面看到吴桐的人都笑着敬重问好,不管吴桐年纪多小,但是历经两个项目,实验室是把吴桐当成小老板,主导人敬重,吾神这个让吴桐有些不好意思的称呼,如今就像代号一样,遍地开花,普遍称呼了。
被人熟练叫久了,吴桐也就当是叫自己名字,习以为常,坦而言之,镇定自若的面对,不会再有羞耻感。
“老师!”吴桐先去成老办公室向成老报个到,然后才回自己办公室,打开她的工作电脑,登上系统,
第143章
报喜
连续不断的信息,接二连三跳出。她这两天没登录系统,着实积累了不少消息。知道吴桐最近在搞研究,陆骁和杨伟那边,没什么十万火急需要吴桐介入的事情,他们都是选择直接给吴桐弹消息,等她有空上系统慢慢看。
吴桐相继打开信息一看,不由笑意盈满眸子,原来是报喜呢。
在她陷入对共键效应模型推导的时候,西飞614所,杨伟总工,带领核心团队,夜以继日,争分夺秒,不敢浪费一分一毫的时间。
终于在9.27号,完
成了所有优化参数核心部件的重新制备,并且完成t5叶片材料在西飞成功复制制备,配合她们之前重复验证制备的材料,上了使用优化参数制备的核心部件的ws-15,使得ws-15焕发一新,重新试车。
航空发动机的工作条件非常苛刻,要处于高温、高压和高速转动的工作状态,为了提升航空发动机的性能、可靠性以及寿命等,在真正上战机试飞之前,他们要充分掌握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的温度、压力、腐蚀、间隙以及应力等情况,千次万次测试,不容有一丝忽视。
任何一丝的问题,在天上都会无限放大。任何一个飞行员的培养和性命都是无比珍贵的,任何一架战机的造价,都是以亿万做单位,他们容不得一丝闪失。不然,最坏的机毁人亡状况,是他们绝对无法承担的痛心损失。
在吴桐进入灵感时间的时候,千里之外的西飞研究所,专门的试验和测试设备都已经多次检查完备,确定没有任何故障。
杨伟站在试车台的主控室,紧握拳头,屏气凝神,用力下达了试车命令。多年努力,一个月的辛苦,结果即将在眼前呈现,新一代的ws-15究竟能达到多高的数据,他是期待又紧张。
要是一举成功,ws-15的性能,将能成为中华航空,中华发动机的里程碑。要是失败,最大的可能,可能是他们人为的失误,他们消耗大量的资金,大量的资源,因为他们的失误全部浪费,没有取得理想的成果,无疑是对整个ws-15项目组,现在积攒起来的恢弘气势一个致命的打击。
时间一秒一秒随着杨伟期待的心跳流逝,整个614所,都在围着这场试车像是拧紧发条一样转动。直至,他的助手工程师带着一脸振奋跑到他面前,杨伟的视线立即紧紧盯过去。
“试车数据拿到了吗?有没有什么问题?捡重点说!”杨伟的手指头都有些颤抖。
“报告杨总,试车大捷!”助手无法克制,刚看到数据的激动,“数据表现非常好,新一代ws-15,中间推力约22.7吨,最大推力可达到26.8吨,推重比15.1,比我们最大预期还要优秀,数据都要优于我们之前的模拟!”
“涡轮进口温度我们加到了2200度,风扇温度在1100-1300度之间!”
“叶片表现怎么样?”要知道,之前他们的涡轮进口温度才拉倒一千五六百度,现在猛然增加了六七百度,在航空上,一百度的提升都是难如等天,更何况是这六七百度的差异,太多材料的耐热、抗蠕变极限都被远远甩掉,他们的新型叶片材料,在这样极端的温度下,能不能坚持住?
这个温度,也是他们衡量许久,下定决心加上去的。
“没有问题,新型的t5叶片材料轻轻松松,所有的蠕变、高温形变,都在低幅度可控范围,远远没有到达它的最大数字,我们尝试了一会儿2400度的加温,情况依然稳定!”助手的语气愈发的激动,几乎都要破音:“我们还检查了燃烧室、涡轮、高压气机,它们的表现都如之前模拟的数据一样超优,甚至比模拟还要好!”
模拟数据已经震惊到他们失色,他们没想到,真实数据居然还能更加超越,高空实验预计也没有任何问题。
“咱们的ws-15,真的克服所有弱点,涅槃重生了!”
“好,好,好!”杨伟震颤的连说三个好字,相比较助手,他对这台发动机的感情更深重!
ws-15就相当于他的孩子一样,每一个螺栓,每一个铆钉,每一个部件,他都亲手摸过,每一条管线,每一块板材,他都亲自盯着,看着他从一堆堆设计数据,变成各种材料,再从材料形成构件,最后拼接成之前的ws-15。
就像每个对孩子有更深期待的家长,他也不例外,从06年ws-15诞生后,他一直在致力于改进,随着材料和技术让它二代三代变得越来越好。这个时间,他准备用往后余生去追逐。
但是他没想到,仅仅四年,或者说是仅仅就这一个月的时间,天降紫微星,优化参数,设计研发最重要的叶片材料,让ws-15焕发新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超越了他曾经梦寐期待的数据,达到了他之前用一生去追逐,也没太敢想的数据!
热泪在他眼眶中凝聚,这是激动的感慨!他的孩子,焕发新生的第一次大考,超满分完成了答卷。
他用哽咽颤抖的声音,对着控制室话筒,深深地道:“我宣布,ws-15s地面试车,完美成功!”
今天开始,新一代的ws-15,更名为ws-15s,它如凤凰一般浴火重生,高温将是它耀眼的光环。
顿时间,欢呼雀跃的声音,从研究所的各个角落响起来。成功了,真的成功了,他们一个月的努力没有白费!中华战斗机,终于迈入新的篇章,彻底克服了心脏病问题!
他们的发动机自强不息,中华人民自强不息!它将如恒星一样,照耀世界,让世界仰望它的神光!
杨伟久久不能平静,助手出去,统计更详细的数据,他回到办公室,第一时间,登上系统向赋予ws-15s浴火重生能力的恩人,也是他们的总顾问吴桐,送上最真挚的谢意,报上最新鲜出炉的喜讯。
如果可以,他真的想当面去谢谢他们的紫微星!
将最新数据和情况传输过去,杨伟拿起保密电话,拨通了西洲606所。
“陆骁,我是杨伟,幸不辱命,ws-15s地面试车大捷,数据极优,两周内,我们将完成最终发动机交付!”
第144章
地基
杨伟把相应数据简洁有力的报了一遍,十足的出了口气!
这下,陆骁这小子,总不能再嘴毒,说他们的发动机是病号了吧!
“详细试车测验数据,稍后我直接发你,发动机的任务,我们完成了,让中华雄鹰起飞,就看你的了!”
除了发动机版块,战斗机的雷达、飞控、然又、武器也都是重中之重的版块。现在发动机这一块,他们超优越的补足,给这些版块能提供强劲充足动力。
隔着电话线,陆骁就能感受到对面人浓浓的崛起自豪骄傲,也的确,这个数据,走到哪里,杨伟杨总,都能骄傲的挺直腰板,把脑袋傲到天上去,大家都还得捧着说,这个角度清奇。
对于这个数据,陆骁并不意外,优化过的发动机参数和叶片材料,他是第一时间见证设计诞生的,回来就做了推导,发动机大致能达到的数据他之前就已经心中有数,也一直满怀期待的等待着新一代发动机的真实数据诞生。
这个数据,在他推导得范围极限里了,吴桐厉害,杨伟和614所的所有实验人员,想必也都是精益求精,日夜奋战,真得辛苦了!
“没问题,杨总辛苦了,我们必不负所托,绝对超越性完成任务!”他们绝对不会拖后腿的,陆骁目标坚毅的保证。
时间太紧,祖国母亲生日,十一国庆赶不上试飞,但是他们会竭尽全力,让崭新的j-20在元旦到来之际,顺利腾飞,踏入可服役行列。
他还等着,邀请吴桐,亲临西洲,见证j-20试飞起航!
t4钛铝合金,所有设备对接到位,正式进入投产储备,只待上机。
按着预计实验模拟的数据,用t4钛铝合金作为机身,整机重量有待比之前减轻近三分之一的自重,如果再配上经过减负的发动机,这个减负数据,还能再度提升。这个数据,已经直追一些大面积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数据,甚至还要超越,也避免了复合材料的一些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