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穿越重生>重回高考前,我在科学圈火爆了> 重回高考前,我在科学圈火爆了 第123节

重回高考前,我在科学圈火爆了 第123节

  目前研究所的人手,一项或者两三项并行,已经是满额运转,这还是要老师、陶然和小师兄阮成旭能各自挑起大梁,她负责总督导的基础上。
  再多延展,她就一个人,无法劈成两半,会分身乏术。团队里的人手,也过于分散,不利于实验运转。
  还是她种带队,一次两种材料搞起来,一步到位,更为精确。吴桐宁愿多花两天时间,也尽量不要放宽材料参数的数据。精益求精,历来都是吴桐的准则!
  吴桐转做了一份材料落成顺序的部署,实验流程都一一捋的通常顺利,等到她把这些细碎的事情忙完,也差不多又是暮色降临。
  第302章
  担当
  没再耽搁,吴桐将桌面上重要资料全部锁在专门的保密资料柜里,起身下楼回家。她这一走就是半月有余的时间,她想家里人,家里人也都想她了。
  独在异乡倍思亲,她虽然不是独在异乡,但是思亲人的心,却是一样的。
  玄关进门的声音刚响起来,一家人就不由起身,吴敬中和金源直接向玄关迎了过去。吴桐回到的时候,给他们打了电话告知。俩人下班就没多耽搁,早早回家,就等着孩子到家。
  “桐桐,可算是到家了,都还顺利吗?”
  吴桐点点头,“顺利的,一直都在研究所,我还见到小哥了!”研究所内部,不方便联系家人,她当时没有仔细说,这会儿才能简单点明,她和金鑫碰面的事。
  “鑫鑫也在呀,你们能碰一块,那可真好!”金姥姥笑着,家里就这俩孩子,能碰到一块工作,互相照顾,那可真是太好了!他们老一辈的,终究会故去,以后还是要他们兄妹俩,多多相互扶持。
  俩孩子都是程远大的,他们不会让自己的眷恋拖累孩子。
  “我和小哥去大雁塔吃了东来顺,我们呀,还还是觉得上京更够味儿,约着到时候”研究的事,不方便多说,不影响吴桐说些家里人更放心的家常。
  “长安特色,大唐不夜城,老城墙、大雁塔,小吃街,再远点儿秦始皇兵马俑、华清池适合去玩的去观赏的地方,还不少呢,您们有假期的时候,可以一起去走走,也不是很远的!”
  “到时候,我出差就当探路先锋,发现好地方,就推荐给你们,你们抽时间去感受”
  “好,好,那我们都等着桐桐发掘好地方给我们长见识”
  一家人和和乐乐,吴桐和家里人也交代好了,近期她会在学校继续盯着项目进展,可能不会天天回来,让他们放心。
  对于一家人来说,吴桐就在京大,做项目做研究,都是正事,他们隔三差五就能看到孩子,放心着呢,都是一力支持。
  “桐桐呀,家里都好好的,你就不要多惦记,有时间咱们多休息休息,不用太记挂家里!”回家再近便,也不如桐桐如今在学校的休息室离得近。比起孩子惦记他们,常回来见面,他们更愿意,自家孩子多睡一个小时两个小时蓄积精力。
  他们家桐桐,是在干大事,干特别紧要的事情呢,他们这些做家长的,可得有高尚的思想觉悟,不能让桐桐丢脸!
  在家人的关切中,好好休息一夜,蓄积精力的吴桐,第二日开始投入实验安排中。在进行实验之前,吴桐先聚集核心团队开了个研讨会。
  “老师、陶然,旭哥,这次项目事关重大,绝密保密协议,走个流程,大家都要重新再签署一下!”吴桐先在也算是有主持项目有足够经验,一步步流程安排起来,已经很有一番气象。
  成华南眼含欣慰,他们吴桐,这是真正成长起来了。“近期,我们的”吴桐仔细安排着规划,“项目一组,老师,麻烦您坐镇,项目二组,陶然,旭哥,辛苦你们俩盯着!”
  吴桐一一把人员安排到位,核心步骤自然是由核心人员来操作。
  但是准备工作和部分实验分解操作,是可以一如之前,由普通实验人员来进行操作,进行最大的保密。固定节点穿插负责,打乱顺序,即使有一两个普通团队的研究人员有问题,也不至于造成资料泄密。
  更何况,目前研究所内的实验人员,都是久经考验的,一次次的筛查,都是明明白白。为了确保足够的安全性,吴桐宁愿放缓团队组建的脚步,只为团队成员的可靠性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内部人员可靠,吴桐更愿意从研究所的普通研究成员中,挑选表现优秀,勤学肯干的优秀代表,作为核心团队人员的补充,也是给普通研究员一个向上的力量,也能更好研究所的积极氛围。
  长时间一潭死水,没有上升空间,并不利于研究所发展。
  在吴桐回归上京的第三天,陆骁打来电话,内容只有数个字,“吴总,项目立项成功,本次苍龙j-35项目,你为总设计师,我来担当总工程师,冯教授、詹工、杨总、成老会作为辅助支援力量!”
  “陆哥,这”吴桐想说,这和他们当时讨论的,可大不一样,战机设计,项目主导,还是陆骁更有经验,他来担当总工程师才更合适妥帖!她对战机研发,整体可没经验,这么重大的项目
  陆骁没等吴桐说完,就把话接过去:“吴桐,你先别着急,这样安排,我并不是一拍脑袋决定,而是深思熟虑过的!吴总,你要相信你的能力,足以胜任这次的研发任务!”
  他首先把这一点儿最重要的定义下来,科研项目,从来容不得任性,他也不会让自己任性拿项目开玩笑。更何况,上面监管素来严肃,吴桐若是没有这个能力,上面压根不会同意他的立项申请!
  “苍龙j-35,主体都是在你的成果下才诞生的,你的贡献无人能及,而且总设计师,主要负责的是研发,问题解决,这些都是你的拿手版块。我呢,在项目管理和进度安排上,还算有些经验,总工程师负责督导项目实施,这个责任正好适用于我!
  所以,这次,就让我做你的副手,咱们尽快把j-35项目搞出来!“苍龙的骨架机身用得是吴桐的超钛合金,大面积蒙皮,用得是吴桐研发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这又是个超越性成果,最重要的发动机,依然是由吴桐设计研发
  逐一数下来,就连说是他设计的启动布局图,优化和超越当前科技的设计,还是来源于吴桐ns通解成果的助力这些加起来,他是无颜担任j-35的总设计师,所以,陆骁直接退一步,出任把控细节的总工程师,还是出于更好辅助吴桐的角度做下得决定。
  第303章
  为师
  “多劳烦陆哥教我!”陆骁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再过推辞,就显得虚伪或者胆怯。吴桐就不在推辞,转向正题。
  战机总设计师,她还是首次担任,这方面,还需要多向陆骁这个引路者,多虚心学习。在学习上,吴桐一项听人劝,她并不介意多学习些东西,比若说,团队掌控,大项目的研发经验只要他人乐意以长处教授,吴桐都乐意虚心学习的。
  陆骁笑道:“没问题的,必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合作愉快!”吴桐负责核心研发,他负责盯进安排进度,双剑合璧,必定所向披靡,打造世界最强大舰载机!
  “合作愉快!”她和陆哥的数次合作,一向愉快。
  “上面已经将科研经费拨款入j-35的项目组!”
  “经费调拨,陆哥,还是你来安排!”初步学习,吴桐决定,还是把统筹规划交给更擅长的陆骁,她先跟着学习。
  “行,大金额调拨,我来和你报备!我先将初期材料研发资金拨到交叉研究所账户,材料升级就等你好消息了!”陆骁也跟人当过副手,很快就进入状态。吴桐近期重心在材料升级和发动机研发升级上,陆骁不带推辞的接手过初期规划。
  吴桐带队,已经完成全部研发设计,只是实验验证的材料升级计划,自然没有什么太大问题,两个项目组并行,在时间的积累下,一两天双向结果,再花数天时间重复制备,验证微调工艺推行得十分顺利。
  一项项成果,让参与实验的人员,几乎都要被震撼的神经麻木,新晋替补进入核心团队的林雅楠和黎云贵,更是深深为之大开眼界。
  什么时候,科研攻关这么容易了?他们是试错,试错,还是试错!但是,吴总这边就仿佛是已知答案的题目,按步骤答题就好,只要不是操作失误,基本都是超越性成果。
  他们一个是之前在成老团队研究人员中表现优异,巾帼不让须眉,一个是章邵明推荐过来,他这几年带
  得得力学生,同样在研究所成立后,进入研究所,在普通团队扎根是数月,有足够沉淀,被成老看在眼里,才提报给吴桐,由吴桐把关考验通过,进入核心团队的新成员。
  之前各方推荐的备选团队成员,已经基本都已进入研究所,多是来自于成老或者故交门下,老先生难得开口,凡是和成老有交情、或者受过成老教导的,尽皆用心做了筛选推荐,经过安全部门多方查验,能进入研究所的,都是足够可靠的人选。
  陶然等人已经有了自己的成果,和普通研究员拉开了差距,这些人进入研究所之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就被列入核心团队,他们相当于种子,在大环境中孕育,萌发破土,表现出色的才能进入核心团队,这是必然的进程。
  吴桐的核心团队,虽然人数不多,但是贵精,还有研究所下层储备基础,并不急着扩大。
  二十天内,航空发动机所需要的主要材料,已经在吴桐的主导下,进阶完成材料的整体制备实验和工艺循环确认。
  数据记录、工艺记录、核心配比,诸多重要资料汇聚成一个火柴盒大小的优盘,被慎重放入钛合金打造保险箱内,直接扣在了前来接走材料的带头人手腕之上。
  “吴总,护送人员已经到位,随时可以出发!”随着吴桐的威信逐步确立,蔡毅等人的称呼,自发的再次换成了敬称。
  改进材料完成,这些工艺资料,需要送至114厂进行投产加工。蔡毅的手上,也同步扣着一只加密保险箱,里面装的,则是ws-b1,最核心的研发资料,绝密中的绝密!
  而她,则是同步前往614所,杨伟杨总已经期待已久。初步的变循环发动机ws-b1设计图纸,已经由安全部门护送到614所。
  只是,他们在吃透设计理论的基础上,还有不少疑难艰涩的地方,迫切需要吴桐这位研发创造者亲自指导,同步,ws-b1能够达成预期,还需要吴桐亲自督导改进,以及优化材料匹配。
  “吴总,可总算是把你盼来了!”长安某军-用机场,吴桐刚从专机迈步下来,杨伟就笑容洋溢的即刻迎了上来。
  “杨老师,您叫我名字就好,很高兴能再次见到您!”吴桐与杨总握手致礼问候,可以说,她的航空发动机基础,都是从杨总的ws-15研发资料上启蒙打的基础,这位虽然和她没有师生名分,但是,吴桐却是从心里把杨总当成指导老师来尊敬。
  “我先带你去住的地方看看,再吃个便饭!”杨伟热情的招待道。
  他们是打算,吴桐大老远而来,是给他们传道受业的,给他们带来新技术新进步的,他们最先要把接待给做好。落地第一天,他们哪怕再着急,也不能立即拉着吴桐排疑解惑,怎么也得容吴桐休息下。
  “杨老师,不着急这些的,时间还早,咱们先去研究所,详细说!”住宿,用餐,对吴桐来说,有个能休息的地方,有差不多适口饭菜就行,她并不挑这个,让杨总安排个人,带安姐帮忙把行李带到她的住处就行,她既然到了西飞,就直接开始ws-b1的讨论研发。
  那些形式上的东西,可以先放一放,j-35项目,谁说上面没有要求多久完成,但是吴桐惯来习以研发高效率,现在是十一月的中旬时间,若是可以,她希望能赶在大年前把这次的研发任务搞定,一则,过年嘛,给祖国献个礼。
  二则是,达成顺利回家和家人过个团圆年的小小祈愿。
  去年,她的年是在项目组过的,虽然没什么不好,但是辛苦爸妈跋涉千里,穿秦州,过西州,陪同她过年。让家里人挂心,是她的不省心!
  “好,咱们这就去!”吴桐一心扑在研发上,杨伟自然不会拖后腿,他也是研发疯来着,提到研发进步就上头的那号。当即,清了吴桐上车,直奔614所。
  跟着杨总踏步在614所,听着杨总沿路顺带指点介绍着研究所的简略布局,吴桐记下研究所的方位。
  第304章
  精准
  “这是我们给你准备的办公室,看看还有什么需要添置的吗?”杨伟先把吴桐领去了办公室,这里原先是他的办公室,他们早就期待吴桐能过来指点工作,他特意腾了出来,早早地准备好,就等着吴桐驾到。
  优越的生活条件,他们提供不了太高标准的待遇,但是一个好的工作环境,他们还是能给吴桐准备好的。
  “杨总,足够了,谢谢杨老师费心,一张办公桌就够工作用的!”办公设备齐全,日常用品齐备,再没有不好的,吴桐确认的点点头。
  她不是苦行僧,但也没太大的物欲要求,对她来说,办公室并不需要过多条件,有地方办公就行,她并不挑的。但是,人情世故她现在也懂不少,知道这是614所和杨总的费心安排,当即感谢道。
  从蔡毅手中接过他随身保护,带过来的保密箱,吴桐亲自打开,取出里面的优盘插入她随身携带的工作手提计算机上。“杨总,麻烦召集几位核心工程师,咱们开个研讨会吧!”虽然有了设计图纸,按图索骥,也可能打造出来成品。
  但是,理解不深,满肚子疑惑的状态下,研发制备进展肯定受影响。
  来之前,吴桐已经和杨伟了解到他们的掌握进程,落地首要的事情,就是要和杨伟以及几位核心工程师做个细致探讨,解答他们的困惑,让他们更深入了解掌握ws-b1的设计原理,从而更好带队打造出她所需要的一个个元件,组成真正的ws-b1。
  吴桐的存在,虽然对熟知她的人来说,不再是秘密,但是对于大众圈子,依然是个需要保密的存在。在614所,吴桐并不会直接接触整个团队,整体是以她为技术核心,由她坐镇指点,杨伟杨总工负责定项实施。
  吴桐的工作任务,始终在于研发。
  在吴桐与614所以杨总为首的几位核心工程师拉起密切探讨会议的时候。
  与吴桐同步进行的,是相隔不远的西洲研究所,以陆骁为核心,由他亲自带队,克服工艺困难,成功打造苍龙j-35战机模型,开始入风洞测试。
  而苍龙j-35所需要的各种超能材料、钛铝合金、叶片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升级的发动机材料,优化铝合金、优化复合发动机材料也已经在安全部门的护送下,交由113厂,开足马力,开始大量制备储存。
  整个苍龙j-35项目组,已经悄然见,开始加足马力,张弓搭箭,绷紧了弦,如同离弦之箭一般,快速向着落地的目标进发。
  “吴桐,风洞数据优越,重复数据误差不大,预测数据全部达成,材料储备到位,我们开始整机打造!”在614所核心团队基本理解消化ws-b1的设计理论原理,并且开始按着吴桐逐一描绘出的元件图,开始进入紧张的元件打造制作过程中的时候,陆骁同步传来喜悦战果。
  “同意,开始整机打造!”吴桐当即审批,点下确定
  的按钮。
  同时,带着高兴地心情,继续画着ws-b1的燃烧室主体元件图,燃烧室虽然尺寸不是很大,但是内部的构型非常精巧,许多关键尺寸都在1mm以内,吴桐对打造误差的要求,方式在毫无错寥,最高不允许超过皮米之内。
  战机启动,燃油燃烧过程是在高速气流在100~50m/s和贫油混合气(=3.5~4.5甚至=40~50)中进行,燃烧室的零件是在高温、高负荷下工作,承受着由气体力、惯性力产生的静载荷和振动负荷,不止这些,发动机、战机整体任何细节,都轻忽不得。
  新型燃烧室的材料,提高了燃烧室的耐热耐冲击以及抗疲劳,再配上超耐高温涂层,不仅提高了燃烧室的整体强度,还同步增加了燃烧室的使用寿命,使得其能在更高强度的冲击下,能够工作的时间更长。
  再配上超优叶片材料,其他优化材料打造的发动机部件,目前科技水平开发到极致的变循环调整参数一项项科研成果的聚集,代表的是,整体发动机性能,提升的必然是一个无法想象的数值。
  杨总和几位核心工程师带队督管着一个个发动机元件的打造,再督导着,一个个发动机部件的组合,每一个元件,他们都亲自检查,每一个部件,他们都亲手摸过,任何细节,都不曾忽视,精中再精。
  几人心头,都是压不下的火热,想到那极致优越的预测数据,再一次轻松破纪录,破得还是他们之前已经破过世界纪录的数据。若不是身体机能需求,必须要休息,几人恨不能不眠不休,就呆在研究所制造线上,永不下线,保质保量,压缩一切能压缩的时间,极速完成所有元件的打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