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高考前,我在科学圈火爆了 第141节
但是,对于偏微分方程领域的研究者来说,这又如奉纶音,视如圭臬,这是他们前进的至理。
看了看沉迷中的苏东仪,方凌摊摊手,也同步继续着手里的学习。苏东仪的话虽然简薄,但是没毛病啊,他们能做的,的确是只有谨守本分,安心耐心。
“东仪,方凌,导师到办公室了,让我们去见她!”何明泉敲了敲办公室的门,提醒他的到来,也带来了他们期盼的消息。刚刚他正好在导师办公室整理,看见导师进来,心中的激动,至今还在澎湃。
导师刚回来,就来见他们,无疑让他们与有荣焉。
“导师!”三个学生,看向坐在办公桌后的吴桐,难以抑制激动的唤道。
虽然,导师的年岁,比他们任何一个人都小,但是,导师的伟大,却是不曾局限于年龄,他们多
几岁的年龄,没有什么可值得骄傲的。
“明泉、东仪、方凌,你们好,初次正式见面,我是你们的导师吴桐!”吴桐笑着自我介绍到,虽然几位学生就读已经有一段时间,但是,她还欠他们一个正式的认识。“虽然是迟到的认识,我还是想要给你们!”
第一次为人师表,吴桐也算是摸石头过河,她并不准备直接树立所谓导师威严,而想给他们,做朋友的轻松。数学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枯燥的。但是真正爱数学的人,才能深切体会其中的独具美感。吴桐希望,她的学生们,也能体会到这份美感,真的爱数学而学数学。
“教授,不迟到的,您的正事重要!”虽然导师不在,但是他们的学习,并不曾被忽略,所以,倒是不用对她们抱歉的。
“最近学习生活上可有什么困扰?”吴桐关切的询问,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应该是导师该尽的责任。
“没有,李老师和徐老师安排的很周全!”方凌摇摇头,她的那点儿问题,根本上升不到导师的高度,直接随便一个老师,都能给她指点。
“教授,我想请教”苏东仪纯粹的提出,他这两天的疑问。
何明泉慢一步,也跟着提出了他这两天的问题。遇到倒是不容易,他们的确是希望,得到导师,高屋建瓴的指点。
吴桐一一给他们把问题,细致剖析讲解,
“我对你们的毕业要求很简单,四大和两篇一区核心期刊,做到你们随时可以从我这里毕业!”和学生分别前,吴桐给了他们努力的方向指示。
作为她的第一届学生,吴桐还是很希望,这几位,有个出色的未来。而四大和核心期刊,就会使他们最好的履历。
“是,导师,我们会全力努力的!”他们务必要全力以赴,不能让导师失望!
导师上四大顶刊,真得是一蹴而就,挥手就成,他们做学生的,就算是不能像导师那样如履平地,毫不费力。但是也确实,要有些成绩,不能没有半点儿成就。有这样的导师,毕业要求高,多正常的事!
更别说,他们还有导师指点,以导师的能力,指点他们,还不是轻易而举的事情!若不是指点他们,他们的课题由导师来做,恐怕就是随手的事情!
“我近期都会在学校,有什么问题,生活上或者是学习上,都可以来找我!一般来说,我在交叉研究所那边的时间更多一些!”带学生,吴桐还是很用心的,都是好苗子,交到她手里,她总不能误人子弟的。
逐一把能交代的,都嘱咐清楚,确认三个学生没什么事,吴桐就让他们下去,自由学习了。硕博研究生这个阶段,学生更多是自主学习的多,不需要导师太过安排任务,学习进度,由他们自己上心安排,吴桐不需要干涉太多,她只要在定期的答疑解惑即可。
这些都是,吴桐向师长们求教的经验。她没太多和导师相处的经验,再加上,她自己的研究和学习都挺独立的,也就希望,她的学生,能够延续这些还算好的传统。
第355章
挑战
跟着项目连轴转紧绷日久,又一走三个月,家里人都惦念得慌,吴桐回来后,就没有再第一时间安排需要立即课题。
一天里,半天的时间,在学校看看研究所的团队人员项目研发和成果吸收进度如何,或者指点指点入门新接手的学生们。
另一大半的时间,吴桐尽量把时间更多空出来,多陪陪家人。家里人,是她最温暖的港湾,是她走到哪,都会惦念的。有的时候,吴桐觉得,家里人舍不得她,其实能反过来,是她离不开家里人。
若不是研究项目复杂,两个项目并存,吴桐其实,偶尔也会不免有打道回府的想法。只是,当时深处研究所,手头的关键项目不容她多想,回去一趟所要麻烦的地方太多,吴桐才选择尽可能快的结束项目回归,而不是频繁来往,增加安全部门的麻烦。
家里人不需要她一刻不停的守着,在陪伴家人的时候,有了空余时间,吴桐就在数论的abc猜想和搁置许久的新能源问题,展开学习研究储备。这个过程中,吴桐并没有将其当成一种必须要解决的任务,而是仿佛生活中的调剂一样,随时随地都能展开,也随时随地都能结束。
对于任意大于1的常数e,存在一个常数c(e),使得对于大部分满足条件a+b=c的正整数三元组(a,b,c),都有c<(rad(a*b*c))^e。在这里,rad(n)表示n的所有质因数的乘积,abc猜想最先由最先由乔瑟夫奥斯达利(josephoesterlé)及大卫马瑟(davidmasser)在1985年提出。
换个更能理解的说法,就是假设我们选择a=2,b=3,c=5,显然它们满足a+b=c。我们计算出它们的乘积a*b*c=2*3*5=30,并计算出其质因数的乘积为rad(a*b*c)=rad(30)=2*3*5=30。根据abc猜想,我们有c<(rad(a*b*c))^e,即5<30^e。
对于任意选取的常数e,都存在一个足够大的c(e),使得不等式成立。
吴桐一直觉得,数学是个很有意思的领域,特别是纯数领域,在这个数字和符号表达的世界里,或许不理解数学的人眼中,他们是怪胎,是枯燥乏味的,是看不懂的天书,
但是,吴桐在这个世界里,真正的摸索到了乐趣。或许,她最开始接触数学,并不是彻底抱着研究所学的心里,当时只是想着,提高一下自己的成绩。
当想要提前高考,预备保送作为备选,接触数学竞赛,成了她踏足数学的起始点。围绕着数学竞赛,提前学习大学数学,深入数学领域,为数学的神奇而感兴趣,从感兴趣到喜欢,再从喜欢到热爱。
始于兴趣,源于热爱,精于专注,终于坚持,吴桐觉得,她还算认真的,在践行着这句话。现在,数学变成了她无法割舍的一部分,是她最感兴趣的终身事业,也是她最得心应手的工具,学到的,即是她自己的,无可剥夺,无可取代。
阳光倾洒,寻个光与暗交接的地方,携一本书搬个躺椅或者单人沙发,寻个舒服的姿势,斜倚着身子,往外看,是明媚的阳光普照,万物生机,高楼伫立的鲜活场景。
室内有中央恒温调控,适宜的温度,带走初夏的燥热,手中,是她学习研究的资料,慵懒中去学习,惬意中享受学习,边上有是疼爱她的二老,各忙各的,是不是分心和老人搭句话,周末更添所有家人,欢欢喜喜又放松学习的生活,真得是让人分外眷恋。
真正让吴桐放弃这种惬意,是她突然想起了一则传闻,倭国推出的王牌数学家望月某一,似乎就在今年八月宣称了他证明了abc猜想,声称用此理论可证明包括abc猜想在内的几个著名猜想。他的论文在数学期刊上刊登以供参考查阅,很多人也开始学习他的理论。
因为这篇证明晦涩古怪难懂,很多数学家对他的文章持怀疑态度,是以,这个猜想,直至她那份记忆结束之前,她都没有听闻过,abc猜想被验证,真正被证明的消息。
这则消息,本是积压在她不重要的记忆角落,被归类于无太大作用的版块,若不是愈发深入研究abc猜想,她还想不起来这个,信息时代,很多人打开浏览器,挑出来的讯息,不是很关注的管快,基本都是一扫而过,丢在脑海角落里的传闻。
但是,姑且这个传闻,是真是假,望月某一是否真得证明了这个猜想,但是,吴桐想,她这个半愤青,不争馒头争口气,怎么也要快人一步一下,抢在八月份之前,把这个证明给发布出来,让这个证明的归属荣誉,继续归属于中华。
八月一号也是八月,八月底也是八月,为了确保妥当,吴桐决定,还是以她生辰为目标吧,正好,当做她今年送与世界,共享她生成美好时刻的贺礼。
这样想想,还是挺痛快的。
至于倭国那方,会不会因为而愤恨,吴桐表示,债多不愁,保密研究的那些东西透露出去,她早就该被国际暗中通缉多少次了!反正,她这辈子就没打算踏出美好的国内大门,那边对她拒绝通行,对她来说,毫无痛痒。
是以,吴桐当即决定,就这么干吧,与其让世界为了一个否定式的证明争论不休,由着那边沉醉在哗众取宠的梦里,不如,她试试,给世界一个更肯定的答案,尝试去终结这个问题。
一个半月的时间,去研究一个仅仅稍次于千禧大难题,或许在别人看来,会觉得是吴桐傲慢无知的表现,或者是觉得,吴桐自大了。
就连吴桐自己,都觉得,是个不小的挑战。但是,只是难度不小的挑战,并不是不可完成的壮举。
一个半月想要解决别人十年或者终身都不一定挖掘出来的问题,不是吴桐自大,也不是吴桐无知,只为一时意气,就坐下了这个莽撞的决定。而是吴桐本身已经从去年,就在有意识接触收集,学习研究这个版块的知识!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第356章
强势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而且,她在数论甚至是数学上的功底,随着时间的沉淀,和不断见缝插针,从未停下的研究学习,越发的深厚。称一声,当世之中,少有人能企及,也不算为过。
种种的条件,结合在一起,铸就了吴桐,比一般人更多的底蕴,真的研
究起这个问题,吴桐觉得,可能会比ns-方程还要轻松上那么一丝,真不是不可完成!
当然,也就那么细微不可查觉得一丝,还是建立在,吴桐相比于去年,再次进步的基础上。千禧难题,到底是千禧难题,每一个的难度,都是众所周知的,没有一个水问题,不然也不会控制百余年时间,至今无人给予解决。
吴桐向来果断,做下了这个决定,吴桐当即毫不迟疑的执行。
“姥爷,姥姥,我明天准备回学校研究个数学课题,尽量会早点儿回来的!”在没真正进入灵感时间,吴桐还会保持回家来往学校的习惯、
但是这一次,她会进入个什么状态的灵感世界,吴桐可能自己都不是很断定,也只有,她真正进入之后,可能才能有所体悟形容。
“去吧,去吧,桐桐,不用特意在家里陪我们的!”金永庆二老当即支持道,孩子有心特意腾出来时间在家陪他们,他们只有高兴的道理,桐桐忙了那么久的时间,好好歇一歇,他们好好给桐桐补补。
这也有小半月的时间,桐桐在学校里挂着职呢,一直这样大多时间陪他们,怕是对桐桐不好,再给桐桐惹来不必要的议论。桐桐恢复去学校正好,又不是出远门,依然在他们眼皮子地下,真要是太惦记桐桐了,也不过是抬步脚去京大校园的事情。实在是,没有必要,圈着孩子在家里陪他们。
“我回头给你煲了汤,就放电保温小砂锅里,桐桐回到家记得喝!”其实他们想,要是实在太忙,桐桐在学校里有休息室,可以直接在学校休息,他们把汤盅送到学校也行的。反正就那么点儿路程,他们就当是散步,也就走过去了。
不过,想想,知道桐桐研究项目紧要,担心那边不好进入无关研究的人,再让桐桐为他们单独破例,影响不好,索性不提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他家宝贝大孙女,桐桐是要管人的,他们得给桐桐以身作则,做好桐桐的助力,而不是拖后腿。
“好的,姥爷,也不用天天煲汤,有空做一下就好!”得空做一做是乐趣,天天做,就是像任务一样,她接两位老人来身边,是为了让他们安享天年的,可不是为了让他们侍候她,围着她转的。她很高兴,现在姥爷姥姥,都已经适应环境发展出了爱好和圈子。
姥爷没事出门散散步,小区里、公园里,下象棋的很是不少,和人下下棋,卒炮马车将相,几局棋聊着感兴趣的话题,就是大半天乐呵时间。
金姥姥则是跟着院里新结交的小姐妹带领下,跟着公园里的舞蹈队熟悉了起来。
经过两年的锻炼调养,金姥姥的身体,可是能与半百的当年相当,且身子骨都没有太多,老年人的僵硬死板,跟着一众志同道合的小姐妹,学学跳舞,研究研究插花园艺,跟着朗读朗读有意义的向上书籍,重拾一下当年时代受限,只上了扫盲班的文化渴望。也是颇有滋味,其乐融融。
一家人因为她举家搬迁到了上京,要说吴桐最担心的,莫过于二老。他们都是新城本地人,大半辈子的生活,都在新城,几乎没怎么出去过。在家里,出门就是老街坊。扯开口,就是熟悉的言语话题,是他们生活了数十年,成家立业,生儿育女,又把孙辈养大,几乎融入了骨血记忆的地方。
二老刚来上京的时候,吴桐最担心的,莫过于是他们不适应。不过,比她预想的要好,二老在经过短暂的适应之后,慢慢的发掘了自己的爱好,慢慢的融入了这边的生活,并且,越发越有滋味。
这让吴桐,不由得放宽了心,老爷子老太太高兴就好!
abc猜想也是个热门研究板块,或者说,千禧问题,世界难题从来都是热门板块,有用的、无用的各种研究,数不胜数。吴桐在此之前已经翻阅过不少文献,见缝插针也好,研究其他换脑子思考的时候也罢,在有限的时间内,除非真得是有意的放松休息,吴总总是会把自己的时间最大化的。
她在abc猜想这个领域的积蓄,其实是只差临门一脚捅破窗户纸的前夕。只是,这层窗户纸,可能是薄如蝉翼,一捅就破。也可能是厚若重山,让人永远看不见黎明的曙光。当然,吴桐的情况虽然没有前者那么简单,但是也不属于后者,她还差了一个契机。
差了哪个呢?吴桐深究原因,却也平气凝神,继续着之前的研究节奏,不让自己被迫切主导了情绪。
虽然,她是很想在八月之前做出来这份成果。但是,如果,她被这种思想协裹,做出来的结果,恐怕就不是她想要的。
你对学术敷衍,学术只会无视你的存在,让你成为世人眼中的笑话。这句话,说得普通却又是真知至理。
急不得,慌乱不得,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去学习,去研究,不祈祷,总是会有奇迹降临。所谓的灵感,也是她不断的研究积累,所凝聚出的成果。不是什么,天降奇迹,空无平台,也能开出灵感之花。
所以,吴桐并不执着于灵感的降临,与其等待,吴桐更乐于主动出击,在学术上,吴桐的进取心,与她本人的性情,实属于两面。
在学术的领域里,吴桐更强势霸道一些。所以,她会对航天城那句等风来,不如追风去的话,很是触动,这是共鸣。
所以,吴桐在对目前已知abc猜想著作文献有了全面的研读学习之后,就开始重复推演着前辈们曾经走过的路,一步步逐步舍去,不可利用的路径!
第357章
悟道
慢慢的,慢慢的,前往abc证明终点的路,从万千弯曲曲折的羊肠小路,慢慢的越变越宽阔,逐渐在吴桐的修筑下,成了通往abc方程的主干道。
只是,这些主干道,只待,这些主要的道路,再做筛选选出来需要合并的,成为最终的战线!
时间酝酿美酒,在手不释卷、孜孜不怠的推演研究下,吴桐似乎进入了一个特殊状态,整个现实世界,似乎在呼吸间悄然距离她好远,她仿佛进入了一个天地一色玉白明亮的特殊空间,恒温恒时恒不变。
四周上空,姑且算是墙壁的地方,铺满了全是数字和符号组成的数学推导公式。
按理说,蓦然来到这个地方,寂静的仿佛只有她一个人的地方,吴桐应该是恐慌不定才是。但是,这里不一样,这里给了她奇妙属于一体的安心,以及前所未有的极端冷静沉着。
往上抬头轻轻一打量,吴桐就明悟,她是在哪里了,这是悟道石碑的推衍空间,悟道石碑升级,还恢复了一项,不算完全恢复,只能说是特殊触动下,依凭悟道石碑储备的力量,会有所开放的特殊技能。
吴桐在此时此刻,不断的专研于abc猜想,最终,意识无意间被拉到了这里具现,真正的
悟道。
在这里,吴桐可以始终出于高度研发状态,不用担心脑子cpu卡顿,也不用担心时间,悟道石碑以储备力量为吴桐,开启的这项特殊使用能力,将吴桐待到这个特殊的思考空间,给她更多思考时间也能让他保证灵敏的思维,借助类似灵感指引的滋养,启发启赋,让她开出奇迹之花
回去的时候,它是以时间为锚点,吴桐无论在这里呆上多久,都会将吴桐送到意识抽离那一刻,在外界看来,不过是吴桐打个盹的时间。吴桐不明白其中的原理,但不妨碍,吴桐在知道了没有危害后,第一时间全力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