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高考前,我在科学圈火爆了 第170节
只是,金乌基地早在建立之前就已经层层封控,建立之后,安防力量从未松懈,在成功消息传出,更是数倍力量增加,一只陌生的蚊子都飞不过封控线,更别说那些企图探秘的老鼠。
第443章
王道
“哈哈不辛苦,不辛苦的,吴总厉害,金乌真的被你摘下,就我们速度慢了些,还好我们没有掉链子,拖后腿!”易老开怀,笑得展颜,“我这是来亲自看看金乌装置,看看咱们这头金乌的雄壮勇猛!”
“正好,我们今天还有一场实验,您没事的话,刚好可以随我一起看看!”吴桐大方邀约,老人家的权限够,且还有着金乌工程磁流体发电记住研讨任务在,她十分乐意,这是没有任何推脱的爽利应答。
“那感情好,我来的可真是时候,走走走,咱们赶紧去看金乌!”易老连忙的跟上吴桐的引领,迫不及待地往核心实验区过去。随性的人员,被他很知道重要的留在外面与万院士贺院士交接。他手头的人,基本还算可靠,但是去那样的最核心区域,他们的权限,还是不够的,就不让他们凑这个热闹了!
检查,实验,又一次的幽蓝星云在强磁场的有序控制下,缓缓绽放,喷薄的能量,带动着新的发电机组,持续运转,高效的储能模式,大限度的利用好,和之前,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进步。
示范堆最后一项拼图,磁流体发电机组终于完满,示范堆,真得可以开始建造了。金乌仿星器装置,只能算是实验堆的领域。主要是为了实验,验证技术,示范堆才是重点。
实验堆和示范堆似乎念起来很像,但却完全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东西。实验堆只是研究等离子体实验基本实验要求的实验装置,但是,示范堆,是真正要求实现从等离子体约束,到聚变反应,再到电能输出等一些列功能的示范反应装置,也就是俗称的发电站。
不出意外,接下来的金乌堆,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是整个国内,乃至全世界可控核聚变反应堆领域的示范样板工程。
毫不夸张的说,实验堆相比较示范堆的大动作,只能说是前奏的迷你玩具,示范堆,才是真正的庞然大物。
金乌堆,也必将成为中华面向世界的强大招牌,毕竟虽然可控聚变研究的实验,在时间上,已经进行了半个世纪,对于聚变领域的各种实验堆尝试,几乎层出不求,但无论是海对面的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还是马普学会等离子体研究所,都没有一家机构,真正完成可控核聚变的示范堆。
关于示范堆的规划,一
只都停留在各大研究机构的计划表上,纸上谈兵。
中方,因为吴桐的闪耀,如今跳出了纸上谈兵板块,真正走向示范堆构造,消息在外界不断披露,国民自信自强,都大幅度提升。他们做到了,海外做不到的奇迹!
在关于未来的竞赛上,他们率先跨出了极其有力的一大步,在这个基础上,国内的大跨步提升,将会是井喷状态的爆发,这是绝对可以预见的,也不是国际玩笑一样的限制,能够限制成功的。国内,对外界的依赖,一直都保持着警醒的状态,各方命脉,决不允许,卡在别人手上,仰人鼻息的。
一个超级大国的命脉,特别是人类不可或缺的能源命脉,粮食命脉都是不能被任何一方卡脖子的,受人限制,终究会朝不保夕。自给自足,才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王道。
外界的声音,传不到被保护中心的吴桐耳中,这并不是上面选择性的对吴桐消息封锁,而是吴桐压根就没去关注,外界所谓的风起云涌。
在选择对这个领域出手的时候,上面和她切实谈话中,她就已经明确了自己的定位,技术是她的专场,至于其他的一切附带影响,自然由上面一力负责,不需要她在不擅长的领域内过多费心。
再一次的实验成功后,吴桐如同初次碰面研讨会一般,召集了金乌工程,以万院士贺院士、陈老陆骁为首的重要核心负责人进行会议宣导,参加此次会议的,同时还有与金乌工程有对接合作的其他事业单位负责人、或者是工程师作为代表,也都在此次会议中列席。
坐在会议室的席间,易老翻开了笔记本,等待着会议开始,他亲自见证过金乌装置实验就没离开,此时此刻,坐在这间会议室内,他也基本明白,这个会议的主旨,将会是什么。他很荣幸,能被邀约,在此时此刻,亲自见证,那样激动时刻的宣导。
作为磁流体发电技术研发的总负责人,会议开始前,他在琢磨着,怎么更好精炼语言,一会儿若是需要发言,他应该如何简明扼要说明他们的优势,以及他们如何还能将这个优势更大化提升,以及生产安排部署
就在他沉着于思考的时候,忽然身旁传来一声熟悉的询问声音。“易老,忙着呢?打扰您一下,咱们这次会议,这么大的动静,是不是要那个了?”
问询的人,抬眼环视一圈会议室已经基本满桌的席位,看到一个个或熟悉或有印象的脸孔,不由得心下激荡猜测。
“咦?小李呀!”看到坐在自己旁边的那个熟人,易老微微眼眸上翘,促狭没有正面回应,“哈哈,一会儿听吴总发言呗!说不定,你还要担当重任呢!”
核工业建设集团,在接下来的任务中,还是要挑大梁的存在。
虽然易老没有明说,但被称为小李的李建设,却是自发的理解到位,真的是那个的话,他们核工业建设集团,可是务必要争取落实到手中,挑起这次的担子,当仁不让!
在此之前,他只是听说会议上要讨论很重要的事情,但具体是什么事情,在来这边之前,并没有任何消息透露,但是,只看这段时间风起云涌的核心,并不笨的李建设,自然不乏猜度。
正说话间,会议开始了。
作为会议主导人,吴桐在台前站定,深深看了眼与坐参会者,深深开口:“超导材料、第一壁材料、回收系统磁流体发电技术可控核聚变的领域的一个个技术难关,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都在我们众志成城之下,尽皆突破!”
第444章
点燃
会议室内一片安静,所有人近乎按耐住火热的心情等待吴桐的下一步宣导发言。吴桐的声音,并未有多慷慨激昂,故意刺激人心。但就是这样堪称平静的口吻,却是已经将在场所有人的情绪尽皆调动。
顿了一下,吴桐声音加重几分:“如今我们已经掌握足够完善的拼图,做好了完全的准备,是时候,进行我们下一项工程,大家做好全面准备,建堆从今天正式开始!”
建堆二字一出,顿时间,将现场的高涨的气氛点燃,他们终于等到了这个神圣时刻。从当年积弱,到这些年的困苦前进,再到如今的扬眉吐气,以及此刻的骄傲自豪,复杂的情绪,从在场所有聚变人的眼前划过,不少人近乎热泪盈眶。
他们,终于进入示范堆建造,且还是具有成功技术的示范堆建造,夸一句当世第一,不为过,半点儿都不为过!
“吴总,选址上面确定好了吗?”有人按耐不住,止不住发声问询。
更多人激动地洋溢,紧握成拳,才能克制住在众人面前失态,但是大家迫不及待,火热期许的视线,仅仅追逐着吴桐,等她下一步的宣布,公布选址地点。
吴桐确定的点点头,“经过多方考量,上面确定在京津冀河流交汇入海口作为金乌堆的选址地点。”
核电站的选址,要求还是非常高的,需要考虑多方因素。
根据目前实战经验上通行的选址原则,水利天文,地质地理条件、、运输、电站工艺、电网铺设、社会等因素都必须慎重考虑的条件。
在人类的能源探索中,核电站的选址一直广受关注。首先在地理上,整个金乌堆选址的地点,深部必须没有断裂带通过,同时,在选址地数千米范围内,也要要求没有活动断裂。附近百公里海域、50公里内陆,还要进行历史考据,确定历史上没有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
在以上考虑在内的情况下,目前核电站的选址,通常会选择建在海边,这不仅是一项技术决策,更是对安全、环保、地理条件和便捷设施的多方面考量。
相较于陆地,海边地区往往更为广阔,提供了更多的空间用于布局,有助于降低事故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的影响,与此同时,大海的存在为核电站提供了额外的安全屏障,在核反应堆温度失控时,海水可以迅速吸收热量,减缓核反应的速度,有效地减轻潜在的危险。
海边的开阔空间有助于减缓事故对周围环境的扩散速度,核电站通常需要大量冷却水,而海水恰好可以作为理想的冷却介质,这样的设计不仅确保了反应堆的稳定运行,同时减少了对海洋生态系统的不良影响。
海边地区不仅在安全和地理条件上具备优势,在便利设施建设和运输方面也表现出色,
核电站建设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和设备,其次还有交通运输。而整个反应堆在设计上比裂变堆要复杂太多,金乌堆在建设的最初,是要承担至少京津冀三地的总用电量,她的反应堆芯体积必然足够的庞大,涉及到的各个部件基本不会再选址当地完成生产,采用的方式必然是在固定的生产地点制造完毕,再运送到选址地点进行最后组装的。
这也是金乌仿星器装置用得路子,经过试验,肯定过的成功经验,将会在金乌堆的打造上,继续沿用。选址海边,海港的存在,便捷的大吨位运输能力,使得这些部件更容易运输到选址建设工地,将会大大提高了施工的效率,且也同步也减少了建设成本。
国家挣钱不易,能省的,肯定还是要节省,铺张浪费,从来不是国内主张的原则。保质保量,降低建造成本,这才是最符合国情方针。
“入海口,这是个好位置,上面也是费心思了,就是便宜冀省了!”对于第一个选址地点,是围绕着京津冀地区展开,在场所有人并不太奇怪。
一是京津冀地区,本就是首都经济圈,一国之都辐射,牌面还是要有的。二则是,金乌装置,本就是吴总在上京研发,京郊实验成功,从上京开始辐射,本就是应有之义。
只是,考虑着选址地点,上京不临海,津市体量过小,再加上考虑到更好的电网铺设,最终选址落户到了冀省地区,真真的是着实便宜了冀省,相信津市估计要酸好久了!
当然,比起他们能够第一时间享受到清洁能源带来的便捷福利,对比其他等待的省份,京津冀地区的人们,又要被全国其他省份人民眼馋心酸,艳羡!这一点儿,津市的人,应该还是有些心理安慰的。至于大首都上京的人,那是刻在骨子里的骄傲,他们是首都啊,选址落在冀省,那还不是要为上京服务!
抛去一时间涌现的好笑杂念,整个会议室内,开始了对反应堆建设的积极讨论。最终确立下,初步的工程流程。
“考虑到保密,工程将会分为外部建设和内部堆芯建造!”
外部建设很简单,指的就是整个核电站建造,以及最核心的,反应堆外部建筑,这一部分,将会有核工业建设集团挑起重担。只这一个领域的工程,就够核工业吃上多年。
最关键的内部反应堆芯建造,将由吴桐设计好最完善的图纸,分组件打造成功,最终组合,且还添加了防窥视防破坏设计,一经拆开,反应堆就会立即报废。
这也是做好了,有外在力量企图窥视堆芯技术,拆开逆转技术,所做下的防护措施。同时,也是对反应堆堆芯安全的保证,若是堆芯出现意外故障,整个反应会瞬间锁死,结束聚变反应!
这也是为了以防出现变故,反应外泄,造成不必要的大幅度损伤以及经济损失,让核电站真正的从裂变的不安全,到可控核聚变的安全转变。
第445章
震荡
专为堆芯打造,延伸出来的材料工厂,部件工厂,也都在上面的牵头下,进行一一拆分逐渐成功。这些选地,都在交通便利之地,但也不在同一个地方,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分散被窥视泄密的风险。很多接到保密任务的厂子,甚至不知道,他们加工的元件,将会用在可控核聚变的核心堆芯上。
可以说,能够考虑到的问题,吴桐和整个团队,都将其考虑到位。
确定了选址,并且将堆芯建造流程,再次来开分组会议制备研讨。
接下来,他们将会在此进行先期的建堆研发工作,后期将留一部分人员在金乌工程实验基地继续维持运转,继续着数据统计,及其他辅助方面的工作。大部分人员,已经做好准备,待到吴桐吩咐,将会第一时间开拔,前往入海口金乌堆建设工地。
此时,入海口那里,已经在选址确定好后,第一时间,做好了清理封闭式工作。这里本就是冀省考虑建设核电站的选址地点之一,只是,在他们的核电站还没来得及申请建立,可控核聚变工程有了重大实质性突破,进入建堆计划。
选址定在冀省,这对于冀省来说,不亚于哐当一声,天上掉下来了一块巨大美味馅饼,幸福到让他们发昏。
到嘴的福利,天赐福缘,他们若是还不能把握住,那可真的是再不能要了。是以,冀省上下,给予了高度重视,一切重心,都将放在本次金乌堆建设之上。
当地负责人,更是直接亲临现场,参与组织部署工作,安防队伍,早就在选择确立当天,就已经开拔,拉起了不亚于金乌实验基地的防卫力量,五步一岗,十步一哨,绝对不放一直陌生的蚊子进入防护区,已经成了安防力量的口号,以及行事准则!
清理工作一完成,核工业集团便立即开拔到当地,物资材料迅速运送抵达,拉起了热火朝天的建设工程,吴桐就是在此时,离开上京,动身抵达到入海口建设现场,她此次是受核工业建设集团总设计师李建设的邀请,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并且交流实验工厂建立,以及示范堆建造设计工作。
这些,都是关乎着本次示范堆成败与否的重要问题,吴桐还是亲自过目,更为放心。实验堆到示范堆的跨步,每一步,他们都要走的稳定,每一步都要精益求精,他们才能问稳稳完成,实验堆到示范堆的成功转换打造。
虽然,从选址确立,到如今,也不多短短一周多的时间,但是,此时此刻,整个示范堆建造现场,已经是初具规模。一片的热火朝天。大型建造机械都已经开工,带着安全帽的建造工人来回在工地穿梭,投入的工作。各项物资,都已经充足到位。
上面对此次建堆工程,格外的重视,为了保证金乌堆的顺利建造,上面更是将一切围绕着这项工程展开的事情,尽皆一路绿灯,但凡吴桐提出任何要求,都是在最快时间内,进行安排到位的。
一句话,要钱给钱,要配合给配合,要资源给资源,倾力配合,举国之力,这是上面从金乌工程立项,就给出来的明确态度,贯彻到如今。
“吴总,本次金乌堆外围设计,我们将采用新型mc04刚才为核心基础,以特种核水泥最佳比例进行灌注,确保咱们的核电站,就是面临八级地震,也能做到完好无损!”充足的优秀材料到位,在与吴桐确立好整个建设工地的建造规划图之后,李建设指着正在挖地基建造的现场,向吴桐保证道。
“为了这次工程建造,整个核工业建设集团的重心都转移到这里,多个施工队伍,同步展开,将会以最快最好的速度,完成本次的建造任务!”
首个聚变示范堆建造任务,吴桐和上面信任的托付给他们,他们必定会将这里,做成世界标杆性工程,日后的聚变反应对建设,都将会以这次的工程,作为建造模版。他此生,能做这样的工程,真的是三生有幸,八辈子修来的福分。
所以,李建设已经做好了,检查跟盯每一个工程细节,不允许有任何疏漏,谁让他无法交差,他就让他们过不去!
“工程交给您,我必然是放心的,一切拜托您了,实验工厂建好,就是我们迁移过来之时!”吴桐认真的颔首,认真的拜托。实验工厂好建造。充足的面积,加上简单的要求,浇筑式建筑,很快就能完工。
这个时间,不会太久,所以,吴桐在动身前往这边的时候,已经做好了筛选,以及迁移的完善准备。她从不大没准备的仗,多次项目的丰富经验,吴桐如今举一反三,走一步,看数步,已经十分自如的融入到了研发经验之中,深入到了她的行动部署中。
整个工程进行到如今,除了技术难关的冲击,其实在工程部署方面,吴桐也下足了精力。此次工程之后,吴桐确信,她必然能够在工程管理上,有着脱胎换骨的质变。
在吴桐携着风火之势,马不停蹄投入建堆工程的时候,对于外界,也是再一次的风起云涌。在即将这一年进入结束倒计时的时间。可控核聚变领域可以说是一直风云激荡。
往常,几秒的进步,芝麻大的事情,都能值得国际iter上专门开个发布会,大书特书说明。但是,如今,对于中方接二连三的大消息冲击,iter却是缩头哑口难言,比吃了黄连还要让他们苦口难开。
从最早的超导进步,到金乌装置完成六小时磁约束的冲击,再到其他代表在iter会议上对国内发出质询要求,以至于国内选择从iter中撤出的震惊。
如今,在他们还未能消化掉中方掌握了可控核聚变技术,还未做好初步应对准备的时候,中方再次对外发布的消息,正式建堆,让他们再度瞠目结舌,也再次引发了国际等离子体物理学界与可控核聚变行业的集体震荡不休。
第446章
暴跌
示范堆,中方要建示范堆了?
就在那样对国内平平无奇,对海外的人来说,他们即将要过感恩节的日子里,中方突然向外宣布,金乌示范堆工程将进入下一阶段,也是最终阶段。
即日起,开始示范堆建造!
这个消息,一经发表出来,立即迅疾往外扩散开来,已经不局限于国际等离子体物理学界和可控核聚变行业,而是直接在全世界的范围内都掀起了一场不亚于十六级台风的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