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赖嬷嬷没有直接去太太汇报,反而曲线救国找到姑娘们。
  贾敏正和白湘湘赶围棋,听到赖嬷嬷如此说,喃喃念叨起来:“三岁稚子怀抱黄金于乱世……”
  贾姝笑道:“兴许是和彩荷学的。”
  但她能学以致用,用得还很对。
  赖嬷嬷从旁说好话:“这丫头年前家中唯一的爷爷也过世了,说到底是苦命的孤儿,因长得丑在村中少有人愿意和她一处,只有彩荷和她好。”
  贾姝听得出来,赖嬷嬷想留这个人。
  贾姝也想卖赖嬷嬷一个好,点头道:
  “这件事情我们会和母亲说,问清她父母家人,如果她愿意,送到城郊庄子上,让王大丫带着她做活。”
  赖嬷嬷也承情,恭敬行礼:
  “多谢姑娘。”
  第47章
  史苗没有拒绝把人留下,也觉得贾姝处置的法子比较妥当,便同意了。
  为着彩荷这件事,耽搁了几日。
  等事情料理完毕,史苗就就让人快马加鞭预备去庄子上的事。
  史苗估摸着这么一去,肯定要有三五个月。
  本来种地的事情不是几日就能好的,太子殿下一走,举国的丧事,史苗领着姑娘们去庄子上躲清静。
  山高皇帝远的去处,刚好没有人管。
  史苗定了二月二出门,提前就派一群人去布置屋子,收拾去那边以后大家读书的地方。
  离着出发还有十来日,史苗又召集大家开了一回动员会。
  “都各自收拾好东西,我们就往庄子上去了,去了那边要种地,记得多预备几套短打。”
  史苗早前就设计了几个样子,让府上的擅长针线的人做出一些来。
  还有仿照现代老北京布鞋里的一些样式,对鞋子做出一点点小改进,让大家穿起来更加方便干活。
  对于两个儿子的安排,史苗非常明确:“老大老二人依旧去书院读书,你们去那边很有些长进,母亲非常欣慰。”
  虽然两个便宜儿子比起一开始遇到中懂事许多,稳妥了一些。
  但他们跟史苗去肯定呆不住,史苗也不想看见他们不情不愿还要装孝顺。
  如果可以,史苗也想姑娘们可以随意走走,做点想做的事。
  无奈当下的社会氛围没这个条件,史苗也只能尽量给女儿们丰富生活。
  提起要去庄子上住,姑娘们都很期待,反正去哪儿住都是住。
  要是去到庄子上,既能看个新鲜,那庄子上怎么说也会比现在的荣国府大,
  遛弯儿也能多走几步啊!
  贾政心里一直记着,母亲以前为自己的筹谋,当下再去书院,也比以前更有方向。
  他此番答应的十分干脆:“儿子知道,我一定好好竞选。”
  脸蛋泛红的兴奋态度,惹得大哥贾赦侧目而望。
  老二最近是吃什么药了,一天天精神得很啊!
  贾赦觉着自己也不能落下,母亲以前也夸他的字好,他也要用一点功,发挥自己的长处。
  不过贾赦还有一件事:“母亲和妹妹们都去庄子上,将来我们有了假,回家冷冷清清的,还有什么趣?”
  史苗也考虑到了,笑道:“你们若是想我们,就请几日假往庄子上来。”
  得了母亲的话,贾赦心里就有底,到时候老二要呆书院就让他呆。
  反正贾赦自己又不
  科举,他还可以两头玩耍。
  到了出行那日,荣国府一行浩浩荡荡出城去,路上的人好奇的驻足看,这么多的马车。
  真是大户人家!
  荣国府出城的消息,马上就传到了甄家去。
  甄家大太太上回和史苗说过话,过程十分愉快,也是荣国府的做法在,甄家人最后才没想着进京谋什么大前程,乖乖跟着上请安折子。
  前儿甄家大老爷新的差事下来,升了一级,可见甄家按兵不动是对的。
  甄家大太太也越发得意,听说荣国府出城的消息,巴巴就报告给老太太。
  “老太太,荣国府阖府上下都去城郊庄子上了,来人来人说浩浩荡荡,像是要住好长一段时日。”
  其实这件事对甄家没多大意义,但是提起荣国府,能给老太太添点儿堵。
  甄家老太太很疼三孙子,早前肖想过荣国府的姑娘。
  但是甄家接驾以后,手头吃紧,若能和王家做亲,海关商贸上面,就能铺出一条通天大道。
  所以甄家最后还是和伯爵王家做了亲,王家给的嫁妆及其丰厚。
  就是这个孙媳妇,虽挑不出大错,模样也好,甄家老太太不太喜欢。
  甄家老太太也是喜欢玩乐的,王家这个孙媳妇不够灵巧,戏文都念不出几句,又不怎么识字。
  虽然待人接物还算使得,但甄家老太太还是觉得她差了点情趣,年纪轻轻就老气横秋,不太爱说话。
  瞧着老三和她也相近如宾,不怎么欢喜。
  甄家老太太最疼这个孙儿了,巴不得样样让他欢喜,自打成婚以后,孙儿似乎都没有以前爱笑了。
  都是这个孙媳妇不好。
  如今太子殿下的事情一出,荣国府那边多谨慎!
  要是当时能忍住一时半刻,让老三再等个几年,做成荣国府的亲,将来她的宝贝孙子到官场上,有个厉害的岳家,不知要有多大的助力。
  现如今太子一走,甄家捞钱的事情必须缓一缓,谁都不想这个时候当了出头椽子,去犯圣上的忌讳。
  早前还说得好听,早点成家将来甄家老太太还能早点抱上重孙,如今赶上国孝,哪里去生孙子!
  总之甄家老太太越想越心塞,甄家大太太自然知道母亲心里不顺。
  但她就暗地里哪壶不开提哪壶。
  做出一副及其孝顺的模样:“上回我去见夫人,她很是关怀您老人家的身子,还想着将来母亲身子大安,请母亲去府上,如今母亲好起来,我们还指望着母亲带着我们这些小辈,去荣国府上乐一乐。”
  甄家老太太听了,点头道:“等眼前的事情过了,自然要去,原本今年七八月里,荣国府就要除服了。”
  甄家大太太又做出可惜的神态:“只可惜,咱们家中姑娘不太合适,爷们岁数也不成,但凡我还有一个!真可惜!”
  甄家老太太刚刚好了一点的心情,又堵起来。
  老太太道:“你儿媳妇是个有才学的,你好好教她。”
  老三那个孙媳妇不指望,老二家平平无奇,还是老大家这个孙媳妇拿得出手。
  江南本来就文风盛行,荣国府注重这些,消息不胫而走,如今江南推崇才女之风就更重了。
  如今甄家三爷的院里,王夫人一如既往的给老太太请安之后又到婆母跟前迎候,像是上了发条的机器,只看得见眼前的事,对祖母嫌弃自己学识一无所知。
  作为伯爵家的姑娘,她心中有几分骄傲,荣国府的礼回来她就叫人收起来了。
  大嫂子自以为在才学上比一比能羞辱到她,在甄家,王夫人才不在意这个。
  也就是大嫂子在娘家没加见过多少好东西,一个砚台加几支笔,就宝贝成那个样子。
  王夫人很沉得住气,谁让她的丈夫是甄家如今长成的三个爷中最有能耐一个,将来能做诰命夫人的,指不定是谁呢!
  正因如此,甄家三房从太太到奶奶都没被挑唆,关键是儿媳嫁妆丰厚,连带着甄家三太太也跟着日子好过。
  甄家三太太不如贾母强势有手腕,王夫人舍得送东西,婆媳关系反而是三房中最好的。
  只是王夫人和她如今的婆婆关系好不好,史苗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史苗一路带着姑娘们进到庄园中。
  庄园已经按照史苗对要求进行过扩建,外墙扩宽,还加高很多,布置了墙外防贼的荆棘。
  史苗需要的菜地,王大丫也领着人都收拾出来了。
  就像栽种游戏里的小菜地似的,工工整整的方块,中间留了小路,旁边搭了农具房,还有歇凉时候的凉棚。
  简直就是史苗梦想中的开心农场。
  没有万恶的房地产开发商就是好,感谢穿书让她穿到地主阶级。
  史苗领着姑娘们去看菜地,让丫鬟嬷嬷们把自己预备的东西都拿上来。
  姑娘们拿着母亲送的东西,一脸疑惑:“这是什么?”
  很古怪的衣裳,像斗篷又不像斗篷,像罩衫又不像罩衫,这个帽檐也缝补得奇奇怪怪。
  史苗让丫鬟演示着穿了一下:“防晒套装。”
  几个姑娘看得嘴角抽筋,“虽说能遮阳,也……太古怪了吧!”
  史苗瞧出来了,打趣她们:“难不成我的女儿们还要盛装去种地,兴许重出来东西,也能长得漂亮呢!”
  姑娘们被史苗逗得傻乐,过几天才知道,母亲大人是要来真的。
  史苗指了指地块上的木牌:“抽签吧!抽了签,在木牌上写出名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