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史苗点头:“本就该如此,各院都一样。”
  特意又和贾敏她们说:“你二哥哥的人也记得嘱咐一回,在外尤其要担心。”
  史苗见时间差不多,又对姑娘们道:“也帮我请个大夫,只说我被无礼的秦家人气病了。”
  说完这些,史苗让贾赦好生吃药歇着,仍旧和姑娘们说笑:
  “荣国府上那么多重门,她们难道敢打上府来?”
  若秦家老太太真敢打上来,史苗倒也愿意给她写个服字。
  最好砸一砸御赐的牌匾。
  到时候看龙椅上那一位愿不愿意饶你。
  荣国府和史苗在金陵的人设经过这些年的经营。
  在外谁不说史苗最和善。
  秦家人把史苗气病了,还在荣国府门口大骂。
  荣国府怎么会有问题。
  秦家本来就是奔着名声来的,越是硬碰硬,越好解决。
  史苗对白琪道:“世人总趋利避害,把湘湘认回去,与你而言是大事,但比起得罪荣国府,于秦家而言却是小事。”
  “你放心,我好歹是朝廷钦封的超品诰命。”
  事情的发展与白琪一开始的预料有所出入。
  白琪叹道:“我也想不到,秦家竟会调任至江南,看她们猖狂至此,必然是寻了一个极大的靠山。”
  秦家确实很狂。
  史苗道:“如此喜形于色,成不了大事。”
  还有秦家老太太那个炸毛的模样,显然受了旁人撺掇。
  秦家想认湘湘回去,多半还想借这个由头拉近和荣国府的关系。
  这回关系没拉好,反而闹僵。
  秦家老太太惹是生非也不为过。将来在秦家说话可就没这么大分量了。
  史苗想起来秦老太太身后那两个一声不吭的儿媳。
  有几分心计,不多。
  荣国府这边一连换了四五个大夫,对外散布史苗被冲撞以后气得犯病。
  在外读书的贾政也抽空回来探望。
  史苗当然没事,之前也派人和贾政提过一句。
  “你怎么回来了?”
  贾政如实道:“听母亲病了,回来看看。”
  史苗让他坐下,笑道:“不是说了,做给外人看的,正好昨天庄子里送了好茶来,你带点去书院尝尝。”
  史苗没料到贾政回来还真是有正事。
  贾政拧着眉道:“母亲,秦家有位公子也在崇正书院读书,儿听他说家中与义忠王交道颇深,今后还要往国子监中去。”
  史苗脸上的笑容凝滞:“原来是他。”
  又是义忠王,秦家偏生还是管着兵的。
  秦家那个什么公子,果然也不成事。
  古人常说事以密成,现在凡事没个定论就各处嚷嚷义忠王要安排自己进国子监。
  真真是一丘之貉。
  怪不得义忠王不能成事。
  史苗得了消息,又叮嘱贾政几句,不必亲厚,也不必刻意划清界限。
  贾政没在家中歇息,当日又回书院去。
  过了两天,贾敏满脸忧虑领着一个胡须皆白老大夫来找史苗。
  史苗忙问:“怎么了?”
  贾敏叹气:“哥哥总不见好,这几日好似严重了些,又换了个大夫来看。”
  史苗也有点慌:“不是说好多了,昨日我看着精神还好。”
  贾赦这小子,原著里活得挺久的。
  之前史苗还担心是不是疟疾,见贾赦并没有腹泻,才略安心点。
  史苗连忙请老大夫进来说话。
  这老大夫皱巴巴的,足够老了,不必避什么嫌。
  不料大夫却让史苗将姑娘们屏退说话。
  啧……
  史苗心里更毛了。
  别不是得了什么难言之隐。
  老大夫也有两把刷子,道:
  “大人的病症,有些像妇人有喜之症,早前老夫也遇到过几个,大人算是严重的。”
  史苗:“哦……”
  费了好大力气,才没当场笑喷。
  不是吧!
  这种小概率事件也让贾赦碰上了!
  确实有些男的在妻子怀孕以后会出现类似呕吐、胸痛的反应。
  贾赦近来就是不知病因的恶心呕吐胃口不好,十分对症。
  哈哈哈哈哈。
  史苗在心里狂笑。
  第78章
  意识到贾赦可能生了哪种‘重病’之后,史苗好不容易才控制住自己不要哈哈大笑。
  这才哪儿到哪儿呢!
  不就是跟着有点孕反吗?
  史苗巴不得全天下男人都跟着老婆害喜一回,等到生产的时候,妻子多疼他多疼。
  史苗镇定下来,对大夫的治疗方案表示肯定。
  可见这位老大夫不是独有其表。
  见过的病例很多,经验丰富,且善于总结,知无不言。
  史苗笑道:“既如此,就对症下药,药材我们府上药铺大多都有,若没有的,多少银子也买来。”
  史苗让人恭敬将大夫请走,还特意嘱咐多给钱,下回还是要这个老大夫来看。
  赖嬷嬷眼看着太太真的把大夫的话听进去,心里焦急:
  “太太,这等庸医,还真让他治吗?”
  男子怎么会得女子的害喜之症呢?
  太太兴许是病急乱投医了。
  史苗也不知道要怎么和赖嬷嬷解释。
  只能道:“药铺里也不是不会看方子,若真有大问题,不吃便是了。”
  “况且治疗女子害喜之症状的药物,多是滋补的,想来不会有什么妨碍,他病了这么多时日,合该好生补一补。”
  贾赦吐了这么几天,人都瘦了点,上回史苗见他,脸色蜡黄蜡黄,明显没有精力作妖了。
  没准换成孕妇的口味,贾赦胃口能好些。
  于是史苗又关心起来:“对了,那些吃,怎么给大奶奶的,什么酸的辣的开胃的,也给你们大爷送一份。”
  得,太太果然是把大爷当害喜治了。
  “……知道了。”
  大老爷确实该补一补,太太说的也不是不再理。
  晚间送了几样腌制小菜和清淡米粥,大爷果然吃得好些。
  还有篦油的鸽子汤,原本给大奶奶的东西,都叫大爷喝干净了。
  考虑到贾赦辛苦,史苗还特意把姑娘们都交道跟前:
  “你哥哥没什么大事,略养过一段时日,也就好了,你们闲了,去找他说话解闷。”
  按照症状治疗,贾赦病情略有成效,过了个把月,便吐得没那么厉害,只是胸前偶尔胀痛。
  然而荣国府中二姑娘和三姑娘也到该辞别家人,进京成婚的时候。
  这件事早有预备,嫁妆已经运出去几批,如今走的是人,事到临头,荣国府上下并不慌乱。
  史苗特意把人事大拿赖嬷嬷找来,并几个要紧地方的管事媳妇。
  “姑娘们一走,家里带走了好些人,将来还要新培养一批,往后还有你们二爷的婚事,这几日抓紧些,对于新人,将能教的教了。”
  一众人连忙应下,史苗又许了事情忙完的赏赐,再次强调家中办事的规章制度,敲打一回,才让散了。
  贾媃和贾娴的母亲都进来磕头,抹着泪道:
  “奴婢们是万万想不到,太太竟然给出去那么多人。”
  太太行事很公正,嫁妆丰厚,陪房也十分可靠,点得出来的都是能人。
  家里给的嫁妆不少,最后守不住的例子比比皆是。
  太太给了嫁妆还给人。
  两个姑娘嫁的人家没有大姑娘好,但太太半点没偏颇克扣。
  起先贾代善没了以后,两个姨娘心里拔凉拔凉的。
  不知道她们母女将来前程在何处。
  哪知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如今姑娘们样样都有,再没什么操心埋怨的。
  若贾代善还在,她们娘儿几个,肯定没这么好的日子过!
  史苗让她们起来说话:
  “她们出门在外,新去旁人家,纵使那边人再怎么好,必然也会磕磕绊绊,带妥当的人最好。”
  史苗把能做的都做了,今后就看姑娘们自己怎么经营生活了。
  史苗也不忘给两个姨娘找点事情做:
  “你们两个,前儿姑娘们那两个练手的铺子,我预备给到你们手上,闲时有点事情做,再有些花用补贴也好,不过你们也晓得我的脾性和规矩。”
  这一幢更是意外之喜。
  两个姨娘赶紧拜谢:“多谢太太,太太慈悲仁厚。”
  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两个姨娘再有什么,也是悄悄贴补给女儿。
  让她们有个进项,多少也好,将来能是不是给姑娘们送点东西,留点念想。
  史苗其实不介意两个姑娘把姨娘也带走,不用骨肉分离。
  可惜当下没这个规矩。
  为着出嫁的姑娘能好,两个姨娘断然也不会跟着去。
  马上就到出门那天,史苗亲自去送。
  八月初的天略凉爽些,江风习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