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史苗她们早有预备,问缘由。
  来人说的果然是因为难产不治。
  这是对外最合理不过的借口。
  女人嘛!
  生孩子丢了性命,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可惜宁国府自作聪明,世上哪有不透风的墙。
  贾敬自以为维护他作为一家之主的自尊,实则落在外人编排中,肯定会演变成宁府太太偷人,事发之后羞愤自尽。
  可怜那李珍儿什么都没做,平白就要背了恶名。
  挺可笑的。
  老天爷也要来应景,簌簌的落下雪。
  什么落了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从来就没有干净过。
  在史苗看来,就算李珍儿有点什么,贾敬又有什么资格?
  他自己找到男人女人又少了?
  现在又没有亲子鉴定的技术,李珍儿除了一死,还能做什么?
  奈何就算一死,也换不得清名。
  贾敬作为一家之主,关上了门,他就是宁国府的皇帝。
  皇帝怎么会有错?
  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确,这盆污水也只能往死人身上泼。
  史苗蓦的想起来一件很要紧的事:“这么一来,珍哥儿的婚事怎么办?”
  李珍儿也是贾珍名义上的母亲。
  按理来说,贾珍又要有孝期。
  但翻过年去,贾珍婚期就要到了。
  宁府来的媳妇也有几分尴尬,硬着头皮道:“大爷说各论各的亲娘,照办不误。”
  外面北风呼呼,史苗觉得一股阴风不知何处钻进来,吹得她后脊背发寒。
  环顾屋内,大房二房两个人儿媳脸色也极差。
  史苗担心的事又应验了,贾敬半点情面都不想给李家留。
  这盆脏水,敬大奶奶接定了!
  第126章
  莫说是姻亲亲家,惯常人际交往,各家都要留着几分情面。
  贾敬的做法,失礼不说,更没将李家放在眼里。
  有些话不摆在明面上,但行动却比摆在明面上还伤人。
  所谓的夫为妻纲,什么贤良淑德,兢兢业业,小心翼翼一辈子,名声毁去,碾碎尘泥,也就是丈夫一句话的事。
  史苗脸色寒的似冰:“敬大爷胡来我这个当婶娘的拦不住,但是咱们家礼数不能少。”
  旁的事情也罢了,偏生大房二房这二人,都是当媳妇的。
  兔死狐悲,冤死的敬大奶奶虽不是一等一的的容貌才华,却也是个性子好的齐全人。
  她们相处一时都会心疼,那贾敬大爷怎会如此恨心。
  一时史苗又安排家中人去李家慰问,这会儿消息肯定传到李家去了。
  等到荣国府派去金陵的人走了四五日,听说李家那边李珍儿原本捡回一条命的老母亲一病没了。
  荣国府这边还要抽出空闲来,让贾政走了一趟,上李家吊唁。
  贾政自李家回来,向史苗说了李家的状况。
  贾政:“唉!这李家也是明事理的人家,只是咱们府上再怎么做,也抵不得宁府那边。”
  好些话没挑到明面上说,但贾政私下该知道的都知道。
  敬大哥真是做得过分了,都说虎毒不食子,好歹还有夫妻情面在。
  贾政去看那李家的光景,真是叫人揪心,而今走的是李家太太,却不知后面要走的有哪一个?
  史苗心情不好,贾府的年也过得不怎么得劲。
  贾敏领着黛玉,和林如海一起来荣国府拜年,还有三位姐姐,也一家大大小小都来了。
  史苗强撑着精神玩乐一回,给孩子们派了压岁礼物,贾姝和贾媃等人便散去了。
  独有贾敏留着和母亲说话。
  虽说开了春,天还冷得很,小黛玉今日和哥哥姐姐们玩的中午走了困,当下反而睡着了。
  “母亲总是慈悲,因着那件事,伤心了好一阵,我们做儿女的,看着也担心,可有什么我能为母亲做的,能让母亲疏解一二?”
  贾敏看得出来母亲心情自那件事后就一直不好,且作为女儿,她也能感受得到,母亲不单是为那一件事烦恼。
  以前母亲还会找白先生来说说话,这下却连白先生也懒得找了,只自己闷着。
  史苗觉得自己大约是遇到了瓶颈,大象已然在房间中,她却还视而不见。
  既然贾敏问起,史苗也趁着这机会说一说。
  史苗道:“我历来最讨厌什么纲什么常,当年给你几位姐姐和你寻亲事时,最怕的就是遇到狠毒没良心的,把女儿送入虎口,只一句夫为妻纲,便要人将你生杀予夺。”
  史苗一开口,贾敏就听住了。
  敬大哥不就是那个狠心的,随随便便就叫人送了命。
  倘若把她换到李珍儿那样的境地,贾敏一时间竞也不知如何自救。
  纵使不上吊自证清白,后面生产之时会不会有人趁机结果你的性命?再往后会不会有人暗自戕害你的孩子?
  贾敏半点不敢保证。
  只听史苗又道:“你看你那几个姐姐,而今家中敬着捧着,几分是因为发自内心的爱重?不过是咱们府上还在这儿镇着!”
  莫说那几个姐姐,就说贾敏与林如海夫妻多年,她也不敢保证……
  这世道真是不公。
  史苗:“只恨女子无官无职,就说那李珍儿,单拉出来比一比,岂会比珍哥儿差?”
  “珍哥儿投了个好胎,将来就少不得一个三品官职。”
  贾珍那资质甚至都不用贾敏来比,就说冤死的敬大奶奶,他也比不上。
  奈何人家是男丁,还是这一辈宁国府唯一的男丁。
  若不是贾珍图新鲜闹着要跟出来,兴许就不会发生那个悲剧。
  “你肯定会说什么公主郡主,只是你想想那些公主郡主,比之皇子郡公,又该如何?”
  大部分公主再怎么好,也比不过皇子的待遇,翻遍史书,也就凤毛麟角那几个而已。
  史苗现在想想自己还小的时候,看那些什么娇宠古言如此入迷,就觉得有点可笑。
  史苗拉着贾敏有些微凉的手:“这些话我也只能和你说,毕竟你当下只有黛玉一个,纵使你几个姐姐,你的嫂嫂们都不行。她们就算有女儿,但也养了儿子,将来必然也是先紧着几个儿的利益为先。”
  贾敏自来受到的教养不同,当然全部听进去了。
  她忽然想起来,白湘湘刚刚来到她家的时候,贾敏经常去找她玩。
  两人渐渐无话不谈,说起来庄子米粮如何换钱的事。
  白湘湘很羡慕贾敏有一个有钱的母亲。
  白湘湘:“母亲有钱和父亲有钱,不一样。”
  “母亲有钱,满心都扑在我身上,给我延医问药,买好吃的和漂亮衣裳。”
  “父亲有钱,就会去纳一房又一房的小妾,然后想方设法生儿子。”
  白湘湘的话,虽然糙了些,竟是叫聪明的贾敏也无法反驳。
  如今再看,贾敏越发觉得是至理名言,倘若父亲还在,她一个出嫁女,肯定分不到这么多家产。
  史苗握了握贾敏的手:“我历来不觉得,给女儿寻一房东床快婿,就是对她最好的安排。”
  “你是黛玉的母亲,有些事,男人和女人想的不一样,玉儿又是这样聪明,别看她小,很快就长大了,你要看好孩子的性情,早做打算。”
  贾敏知道,母亲从来不教育自己要如何贤良淑德,体贴夫君。
  有时也会听到姐姐和嫂嫂们私下一些话中透露的烦恼。
  贾敏如今日子过得不错,可母亲说得很对,她总要为女儿打算,就如以前母亲为自己打算的一样。
  贾敏和林如海这一次回去,林如海很快就察觉到妻子情绪不对头。
  怎么连贾敏也一起蹙起眉头了。
  林如海不解:“不是说要好好劝一劝老太太,怎么去了一趟,你也跟着烦忧了?”
  贾敏默默的不说话,这事本来也与林如海无关,她们母女间的好些话,是不能对林如海说的。
  况且林如海不是女子,就算说了,他也不懂。
  林如海见贾敏还是不答应,便道:“按理说这事原本老太太也管不着,若不是她出了面,李家那边怕接结亲要变成结仇。”
  他也真服了贾珍那一家,原先刚上来京城,贾敏就怕贾珍惹事,特意嘱咐林如海外间行走多盯着点。
  最后果然闹出一桩事不止,惹得好些人不高兴。
  贾敏只好找了一个借口随意搪塞过去:“不相干,母亲只是想到你往后要外任,拉着我说了说话,你快去吧!别误了时辰。”
  说着就赶紧催林如海去上朝。
  但林如海就知道贾敏和平日里不一样。
  虽说贾敏爱读书,但晚间一般不太点灯熬油。
  过年从荣国府回来,贾敏白日料理家事,照顾女儿,晚间反而看起书来。
  像是在找什么东西。
  林如海被冷落了,摸到书房恭维几声:“奶奶这几日,看书愈发勤勉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