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今日春光不好,太阳没露头,阴蒙蒙的天气,此刻已经飘起如毛的细雨,室内虽然温暖,人多了反而有几分憋闷。
  如此的天气,怨不得人提不起精神来。
  史湘云看见黛玉提起此事,神情有不开心之意,自己反而笑着劝她:
  “知道你不尽兴,你好歹还出得去走一走,我们想要去看一看风光,还不知几时呢?”
  探春说到此事,也唏嘘不已。谁不想自在出门就像话本中说的一样没,会点仙术法术,腾云驾雾,便可遍览群山。想去哪里就去哪里,遇到宵小之人,还能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可是那终归是画本子里的情节。
  探春也道:“京城之中都不算太平,何况别处。倘若这世间真真是个清平世界,家里自然也愿意我们出门的。”
  黛玉想到今天原本是个好日子,不要因为自己的关系,让旁人来劝她,反而显得自己矫情。
  黛玉有些疑惑:
  “先前听说外祖母改善了织布机,还有许多机械工艺,为何不推广来去?”
  史苗笑笑:“听说过揠苗助长吗?”
  黛玉等人纷纷点头。
  这样一个成语,刚开蒙开门就已经学过了。
  史苗语重心长:“有些东西,不是时候,就是催熟的,揠苗助
  长。”
  史苗原先也一腔热血想要推进工业农业发展。
  然而某日一个转念,忽然想到自己真这么做了,让皇家官宦和地主们赚到更多的钱,岂不是富裕者更富裕,贫穷者更贫穷?
  将来那些火器大炮,究竟会被用来保卫家国,还是镇压农民起义。
  史苗怕自己成为巩固皇权推波助澜的一环,倘若这个社会将来也会出现变革,因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强行巩固了封建帝制的壁垒。
  那史苗就是这个世界的千古罪人了。
  当下不是说这个的时候,史苗岔开话题:“如今好容易回来团聚一次,咱们今日且先不要说这些东西,乐一乐要紧。”
  那么多人都在,就算上下这些女主子,都是读过书的。
  倘若有些话史苗现在说出来,那便是大逆不道之言,传到皇家的耳朵里,八百的脑袋都不够砍的。
  史苗问了一下王熙凤元妃娘娘可有说将来园子要怎么处置,以后还能不能省亲?
  王熙凤道:“娘娘幸过的园子,当然是封存起来,将来传出去也是家里的福气,至于将来的事,也不是我一个小辈能说的。”
  史苗点点头,让人取了桌游牌过来玩。
  王熙凤又擅长交际,心思活络。比史苗的两个孙媳还要出色,席面上有她说话逗趣,半点不会无聊。
  等王熙凤回去的时候,史苗还特意让家里给甄家预备了回礼。
  就算不知道那边葫芦里买的什么药,但来而不往非礼也。
  王熙凤领着迎春在这边玩一回,又吃了一顿饭。
  等回到甄家,交代人好生将迎春送回去,自己去向两个太太复命。
  三太太那边说不必来了,王熙凤便去大太太院子里。
  王熙凤让人捧着荣国府的回礼进来:“太太,这是那边老太太的回礼。”
  那边是惯常回礼,四匹时兴锦缎。
  大太太自己挑了一匹,又让人给三太太送了一匹,余下的直接让王熙凤和迎春分了。
  王熙凤想着话已经说完,刚想请示下去歇息。
  大太太忽然问她:“你这回去,有没有听到那家两个哥儿的消息?”
  王熙凤笑笑,如实道:“今儿听说那边的哥儿,刚好出门去,并不得见,那两个哥儿不是早就定下了?”
  反正王熙凤拿不准荣国府说的是不是真话,按理说今日贾家姑奶奶来,几个小辈怎么刚好都出门去。
  反正荣国府的说法是,今日四个哥儿见过姑妈,又去拜访哪个学识渊博的先生了。
  滴水不漏,听着也在理。
  眼看着大太太屏退身边的丫鬟,凤姐就知道当中有事。
  大太太看着凤姐,手里捧着手炉,向前倾身,小声说话:“你不知道……先前定下对面二房二公子的那一个崔家,姑娘得了病,怕是不成了?”
  凤姐又惊又疑,眼睛都瞪大了:“竟然有这样的事?”
  大太太呼出一口气:“错不了,讨药材都讨到老四家的舅姑家去,看情形熬不住几天。”
  凤姐假装不懂,懵懂道:“怎么不去求一求荣国府?那边老太太最疼孩子。”
  荣国府肯定不缺药材,什么好东西没有,先前大太太病殃殃起不来身的时候,荣国府没少来探望。
  将来要做亲的人家,荣国府只会更舍得。
  但是崔家求了荣国府不就等于明说自家姑娘有病?如果谁都不惊动,悄悄治好了,这件事情就当没有发生过;如果治不好,那就是他家的姑娘没这个福气。
  当下崔家舍不得这门亲,最怕的是现在被荣国府知道了姑娘有病,要退亲。
  不管治成什么样,有没有好全,只要崔家把事情瞒住,将姑娘嫁进荣国府去有一段时日,那姑娘就算一病没了,也算结两家的姻亲,对崔家肯定有好处。
  王熙凤聪明如斯,早就想明白其中的关节,也知道太太是想着万一崔家那边姑娘真没运气一病去了,甄家姑娘能有机会。
  瞧着荣国府的样子,根本不知道这事。
  显然从太太到凤姐儿都不知该不该悄悄向荣国府挑明此事。
  大太太只交代一句凤姐不要外道,就叫她下去了。
  王熙凤和平儿自己走在前面说体己话。
  平儿打着灯笼,小心照亮。
  听凤姐说了那件事,皱眉道:“怪不得太太要叫奶奶去?真不是个好差事。”
  还好奶奶嘴巴严,不会掺和进去。
  王熙凤冷笑道:“我看咱们太太有几分疼迎春丫头,只是迎春丫头,怕是没这个福气。”
  平儿明白了凤姐的想法:“姑娘也算不错的,读书写字哪样差了?”
  凤姐扶着平儿的手走下梯子:“性子终归软了点,心里没个成算,荣国府的老太太不喜欢。”
  平儿连忙奉承道:“那边老太太喜欢奶奶这样的。”
  瞧着凤姐儿在那边老太太跟前,可比家里几个太太眼前得喜欢。
  不管真心还是假意,起码那边荣国府老太太,总愿意夸奖奶奶几句。
  王熙凤和平儿主仆二人各怀心事慢慢走着。
  天又黑,冷不丁回廊上走出来一个人,差点没撞上二人。
  凤姐看见是宝玉,穿着一件猩猩毡袄子,自己拎着一个琉璃灯。
  凤姐冷着脸皱眉:“宝玉怎么这时候还在外面乱晃?”
  甄宝玉看见是凤姐,举起来灯呵呵一笑:“凤姐姐,听说你今日去荣国府上了?”
  跟着宝玉的婆子恨不得当场跪下去,搓着手回话:“今日二爷和老爷去外面赴宴,略喝了点酒,二爷想要消散消散。”
  平儿见这样不是样子,呵斥几个婆子:“胡闹,你们做什么吃的,吃了酒吹风,不是要爷们生病,还不快带回去?!”
  宝玉是真的有些酒醉,冲着凤姐作揖:“凤姐姐,怪不得他们,是我想出来走走,听说那边府上的姑娘才情模样都好,今日有没有写诗联句?”
  风姐见他不是个样子,唯宝玉说出什么要变成女儿的疯话来,脸色愈发冷硬,直接指挥那几个婆子:
  “宝兄弟真是吃多了酒,还不快带二爷去歇,一会儿仔细冻坏真病了,太太担心。”
  见凤姐搬出母亲,宝玉只能灰溜溜去了。
  平儿看着宝玉这个样子,将来恐怕比四爷还风流的主,也不知以后二爷的奶奶消受不消受得了。
  荣国府这边,已经掌灯许久,史苗留了三个姑娘在跟前说话。
  惜春一早就困了,被乳母领下去。
  黛玉忽然道:“外祖母,给我取个名吧!要大名。”
  史苗看向黛玉的眼神有些耐人寻味:“怎么忽然想要大名?”
  黛玉低头一笑:“就是想要了,等今年我生辰,外祖母就给我取个大名好不好?”
  黛玉只是乳名,林家只她一个,从迷信的角度讲,唯恐有了大名被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喊走。
  所以一直没给林黛玉取大名。
  至于探春和湘云,大约也是这样的意思,加上是女儿家,兴许是要出嫁,或者及笄才会取大名。
  今年黛玉不是及笄大生日,忽然自己提出来想要名字。
  小姑娘这次回来,像是多了许多心事的样子。
  史苗没有拒绝,黛玉会主动要名字,在她看来是个好事,于是史苗这个外祖母笑盈盈一口答应下来:“好,就等你过生辰,我正好想了一个极适合你的名字。”
  见黛玉要取名,湘云和探春也要,于是史苗都答应,等今年她们生日,也给她们取大名。
  史苗看向黛玉:“你今天问我,为什么有些好东西,却从来不拿出来,其实我也不是没拿出来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