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甄家这事还没料理出来,宫里的消息说要留贾赦在宫中长谈。贾府上下一颗心都高高悬起,如坐针毡,直到第二天过午,贾赦才一脸疲惫地回来。
他的面容憔悴而黯淡,眼神中透着深深的倦意。
宫里圣上对此事十分上心,除了贾赦,还有忠靖侯府、南安王府、忠勇伯府的人,各家都分了一段差使,即日启程,说是要趁着农闲时,尽快修缮起来。
还听闻钦天监预测来年恐有大洪大旱,是以新皇十分不安。甭管派去干事的人靠不靠谱,起码新皇登基,是想做出点政绩,倘若真有什么大灾,没准龙椅就坐不稳了。
新皇将宝押在了这次修缮上,期望能以此来稳固自己的江山社稷。
似乎动了真格,贾赦闲了一天,又被日日叫去朝中开会,分派人手,只说十日后就启程。贾府上下忙得人仰马翻,四处寻找可靠的幕僚,期望能帮到贾赦河工事宜。
甄家那边二老爷和二太太棺木送到,灵堂早就设好,各家往来吊唁。贾敏也来过一次,顺道看了一回史苗,而后贾敏才往家去。
傍晚时分,天空淅淅沥沥地飘起雨来,又湿又冷,凉气穿透肌肤直钻骨髓,阖府上下都匆匆换上了厚实的袄子。
史苗坐在榻上,手搭在暖炉边,心中总觉得今年这气候有些异常,想着钦天监的预测,不禁忧心,她便吩咐下去:“今年冬衣的份例再加些,给下面的人多做一套,被褥也得添置,炭火更要多预备些,别让大伙受了冻。”
二太太在一旁赔笑应和道:“还是老太太想得周全,我正想和老太太说这事,您就先安排好了。”
史苗略一思忖,又补充道:“庄上送年货的来了,让他们安置在府里,过了冬再回去,这一路上冰天雪地的,不知得多冷。”
这些安排,下面都一一应了。
还没入夜,天黑沉沉的,似乎被一块巨大的黑布笼罩,各处早早地点起了灯,外面婆子通传说是甄家的凤奶奶来了。
史苗这边大丫鬟说了一声请。
门帘掀起,王熙凤款步进来,她身姿婀娜,却难掩眼中的疲惫,屈膝行了一福,笑语盈盈道:“给老太太请安。家中桌椅杯盏支使不开,特来向您府上借一些去。”
史苗点头,招手让下面管事媳妇去安排,又道:“你许久不到我跟前说话了。”
凤姐连忙赔罪:“前儿着凉病了一回,怕过了病气不敢到您跟前,我是时时记着老太太的,而今家中忙乱,便是想来也支使不开,只能心过来罢了。”
史苗点头道:“知道你忙,闲了再过来就是,你年轻也要惜身,瞧着竟像是瘦了。”
凤姐应承着好,也笑道:“就说老太太最会心疼晚辈,等忙了这一阵,我必定来您跟前仔仔细细服侍您几日。”
史苗又照例问了问甄家其他人是否安好,凤姐一一答了,史苗又让她带话,方才把王熙凤放走。
凤姐走了,刚刚在屋子里一言不发的惜春眨着眼睛,天真问道:“先前那边迎娘娘省亲,不是有许多吗?怎么还不够?”
探春想了想,耐心与惜春解释:“这两样是不同的事,就说娘娘省亲,不必摆那么多的宴席待客。”
惜春一听
就懂了:“娘娘也只游幸了几个时辰。”
探春又道:“原本京城有两个酒楼,也有拿得出手的杯碟器物可以赁来用,只是那边北静王家办寿宴,还有西宁王府孙儿娶亲,再有些其他事,想是甄家也找不到地方了。而且原先给娘娘的东西,也不能拿出来待客啊?”
惜春皱皱眉:“咱们家的东西,借出去不就是被人使坏了?这可怎么好?”
探春笑道:“而今借出去,将来还回来想必就是新的了,况且主子用的东西,断然不会给出去的,你只管放心。”
如此,惜春才安心了。然而惜春又想到一件事,顿时又愁了起来:“三姐姐,甄家出了这种事,原先住在甄家的那些人,也该走了吧?”
这么大的丧事,甄家忙忙乱乱的,怎么好继续叨扰呢!惜春年纪小,旁的理不太清楚,但是甄家那些姐姐,似乎也挺苦恼事,这回应该可以顺水推舟了。
史苗拍拍惜春的肩膀,把一块核桃酥递给她:“隔着几重院子,咱们就不必猜了,没准甄家人手不够,那些人还能帮一帮。”
惜春吃着核桃酥,觉得干了,又要甜茶喝。史苗让人开窗透了一会儿气,看着不会放晴的灰沉天空,心中思绪万千,理不出个头绪。
大户人家除了薛家那种投奔的,也会养些门客。
这回薛蟠不在,薛家不知道还能不能拿出好板材来,甄家没了两个人,薛家还能一次性拿出两块樯木板?
事实证明史苗想多了,薛家并没有拿出东西向甄家示好的举动。实在是因为拿不出来。
早前薛蟠走的时候,薛姨妈恐儿子受委屈,让薛蟠带了不少钱财。这一年薛家老爷对京城似乎不太上心的样子,送来的钱和物件都不如先前好了。薛姨妈手上并没有多少能顶用的东西了,早前有薛蟠在,还能管一管京城铺子生意。现在那些事,薛老爷反而都收了回去。
最要命的是薛家还来信了,说久在甄家叨扰不好,语言虽然委婉,却是让薛姨妈和薛宝钗离开的意思。
外面甄家因为丧事,忙忙乱乱,薛姨妈也自个儿躲在屋里哭哭啼啼。薛姨妈只知道握着帕子抹泪:“我们娘儿俩在这里,图个什么?不就是为了你哥哥……
她的哭声和窗外的雨声淅淅沥沥混在一起,悲伤且无奈。
宝钗叹气,她站在窗前,眼神黯淡迷茫,心乱如麻,如今都走到这一步,若是离开,今后怕是再住不进来。可如果不走,眼看先前盘算的事不甚乐观,自己岂不是继续虚耗青春?
薛宝钗最不安的是父亲的态度,以前父亲只有哥哥一个儿子,无论如何都要保着他。
而今父亲有了新儿子,眼瞧着像是怕她们母女惹了甄家和王家大人的不快。薛家老爷明显做出了选择,是以才来信请薛家母女回自家宅子住。信里也没有说要薛姨妈带着宝钗回江南的意思。
她们母女二人在京中,将来要怎么办?
宝钗越想越心冷,薛姨妈还在那里哭薛蟠:“你哥哥也是狠心,一去不管赚没赚到银两,竟然也不回来看我们一眼。”
宝钗心中十分疲惫,她如何不知,母亲想法子要为她谋一门好亲,还不是为了保护薛蟠。但凡薛姨妈为宝钗考虑有为薛蟠考量的几分,才不会让宝钗走到这等地步。
甄家宝玉再怎么如宝似玉,上面还有个哥哥,但薛蟠是薛姨妈唯一命根子啊!
宝钗心里闷闷的,说不出劝解的话来,掀了帘子出去,站在门廊上透气。丫鬟怕她着凉,赶紧捧着斗篷过来让宝钗披上。
宝钗见自家一个陪房婆子从角门进来,探头探脑,皱着眉头。
宝钗:“妈妈这会儿进来。是有事?”
那婆子警惕的看看后头,像是怕人发现似的。声音压得极低:“姑娘,那位大爷怕是不好了……咱们要不要送点吊命药材去……”
第157章
薛宝钗正站在廊下,看着面前的婆子,心中暗自道这婆子定是想偷奸耍滑躲懒,正欲寻她的错处,却不料听到了如此惊人的消息。
虽说自那次王夫人大儿子吐血以后,她也知晓甄家大表哥身子一直不太好,但自己往来各处,在长辈跟前尽心说话孝敬,时常走动,却从未听到过半点风声。
薛宝钗满脸难以置信,心中慌乱,苍白着脸色忙道:“好端端的说什么浑话,红口白牙的,妈妈说话也要忌讳些。”
那婆子神情急切,皱着眉头,额头上沁出了细密的汗珠,唯恐宝钗不相信自己。
婆子道:“姑娘,千真万确啊!原本我家要与那边夏婆子做干亲,请了道婆看好日子,哪知道府上办丧事,我瞧着日子快到了,两家没个章程,正去寻夏婆子,路过宝玉那边,就见宝二爷哭得满脸泪水,眼睛红红的,他身边也没几个人服侍,又听他嘴里念叨着什么大爷不好了,熬参汤吊命,请太医的话,呼天抢地的,我就赶紧回来告诉姑娘,咱们也好有个预备呀!”
婆子连珠炮似的说了许多话,宝钗听着,眉头越拧越紧,心中一团乱麻,脸上的神色越发凝重。
随后她深吸一口气,强作镇定地说道:“我知道了,你不要多话。”
话音刚落,气还没透匀的薛宝钗便转身匆匆进了屋子,脚步慌乱。
屋内薛姨妈正坐在窗前,神情疲惫。
薛宝钗本来不想用这件事去再让薛姨妈心烦。
可如今事到临头,却由不得她了,宝钗走上前去,对薛姨妈道:“母亲不要伤心了,那边甄家大表哥像是不好了。”
薛姨妈啊了一声,脸上露出担忧的神情,忙问道:“哪里的消息?”
宝钗便将婆子知道这事的来龙去脉简单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