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燕文君轻笑,“确实我煳涂,竟然得罪了你的文君!”
云霆在“文君”二字咬重音,燕文君却是在“你的”二字上咬重音。
一样的话,截然不同的两个意思。
云霆揽着人靠在自己胸口,“得罪我们两人,可真是大庆帝的不幸。”
两人的亲密,被云霆逼跪在一旁的甲看不到。
他们两人对大庆帝种种不敬的谈话,充满算计的对话,他也听不到。
他所看到的一切,都是云霆让他看到的。
以至于,他察觉不到两人对大庆帝的不怀好意,在大庆帝询问他燕文君对其的态度时,他说的都是好话。
……
“甲,燕文君见你,是何神态?”
“回禀陛下,燕文君神色无异。”
大庆帝看着跪在前方的甲,眼眸微眯,“哦?当真?”
甲垂头敛眉,“不敢有半分欺瞒陛下,燕文君见到属下,神色如常,主动询问属下来意。”
大庆帝的面色微变,“他主动询问你的来意?莫非他知晓了什么?”
不怪大庆帝胡思乱想。
他对燕家的忌惮本来就深,怀疑自己出其不意的行为也没能把燕家所有势力一网打尽,偏甲又说见到他,燕文君不仅面不改色还主动问起,这不得不让大庆帝怀疑,燕家在京城还有人,知晓了自己一直瞒着的国师消失的事。
大庆帝心思微乱,却也无法从甲的口中描述知道真相,心里憋了一股气。
深唿吸,压下因为国师离开越显烦躁的心绪,大庆帝开口询问。
“朕要你带的话,可有带到?燕文君是何态度?”
甲冰冷着面孔,一板一眼道:“话属下带到,燕文君表示愿意与陛下合作,前提是陛下同意他的要求。”
大庆帝下意识皱眉,“他有何资格与朕谈条件!”
想到国师之前说的,燕文君之势冉冉升起,大庆帝又没了嚣张的气焰。
只是有一点不懂。
大庆帝心想:可燕家势起,是因为涅槃星的存在,如今那涅槃星随朕那皇弟进京,燕家还能再起吗?
忽然就对和燕文君谈合作有了不确定。
“不,燕文君敢和朕谈条件,定然是有把握,看来朕还是小觑他了,没把他燕家私底下的势力连根拔出。”
大庆帝摇头,这会儿他竟然还在想拔除燕家暗中势力,没想过燕家同意合作,燕家的势力越强越能帮他稳住大庆江山。
只能说,大庆帝对燕家或者说小他没几岁却早早天下闻名的燕文君,忌惮嫉妒太深。
不过他也没被嫉妒刺激得失了智,很快反应过来,自己现在是要拉拢燕文君。
又想到燕文君让甲传话提要求的事,大庆帝咬牙。
“燕文君,他这是要置大庆百姓的死活于不顾了?他就当真,不在意?”
大庆帝的疑问,没有人回答。
因为在场只有甲听到了他的问题。
可甲没有说话。
宛如机器人的甲只有在大庆帝明确问到他时,才会开口,主动那是不可能的。
也是甲如此,所以暗卫营已经出了一个背叛他的乙,他还能放心用甲。
要知道,在乙随李明乐借大势回京,朝廷众臣逼他封李明乐为王后,大庆帝可是把暗卫营现在的所有暗卫都召回暗卫营,好好清查了一遍,确定忠诚。
而甲,是唯一一个没有被大庆帝回炉重造还能信任的。
当然这也是因为,大庆帝大清洗自己的暗卫营时,甲在外出任务,没来得及。
不过其他也有暗卫在外执行任务,回来的第一时间就是被大庆帝送去暗卫营清查,而甲却是直接来了皇宫禀告,一路畅通无阻,可见大庆帝对甲忠心的信任。
而这信任,就是基于甲的一根筋不知变通。
“罢了,甲,你说说,燕文君他提了什么要求?可别太过分,否则朕是不可能答应的!”
大庆帝到底还是妥协了,却也没完全妥协。
甲听到主子唤自己,没管他的后半句话,当即回道:“燕文君言,不求陛下现在就为燕家平反,只要陛下看在左将军还在草原为陛下开疆扩土的情义上,恕左将军无罪。”
大庆帝嗤笑,“燕通河真的还在草原里吗?”
甲又不说话了,木讷的跪在那里,好似没有感情的人偶。
大庆帝也不在意甲的沉默,微眯起眼,淡淡道:“燕文君还算识相,没提太过分的要求,且也恰好给朕递了个梯子,解决北疆军的问题。”
说起北疆军的问题,大庆帝就来气!
“且燕通河那边,黄忠也确实做得过火了些。”
“燕通河既然是因为追击蛮夷未曾回归才没能接到圣旨,自是不算逃犯,他着实不该为了掌握北疆军如此行事,不仅没把握住北疆军,还让北疆军和朝廷离心,实属不该。”
要是黄忠现在在大庆帝面前,大庆帝能直接把人拉出去砍了。
看他干的好事!
当然这其中也有大庆帝的锅。
他处置燕家时,太自信了。
可却没料到,燕文君在大牢里还能快速给远在北疆的燕通河传信,让他避开自己的圣旨。
他更没料到的是,自己派去的黄忠为了掌握北疆,蠢到当真北疆军的面,直接说燕通河这个北疆军左将军是逃犯,下令追捕。
更让他生气的是,事情办砸了,黄忠不是尽快传信于他想办法补救,而是自己在北疆瞎胡闹,以至于北疆军和朝廷彻底离心!
还是他在北疆军中安排的人察觉到北疆军的暴动,及时穿消息回来,他才知晓一切,却也已经晚了。
可以说,大庆帝现在也正为如何安抚北疆军而焦头难额。
所以他才说,燕文君提的要求,是一个好台阶。
甚至,大庆帝怀疑,燕文君会提出这个要求,就是知道北疆的局势混乱,知道他不会拒绝,才顺势而为,还能卖他一个好。
但不得不说,这个好,大庆帝必须收。
只是同时,也如燕文君所想,大庆帝有在想,燕家是不是要借北疆军重回权势中心。
他的目光和注意,都不由偏向北疆。
以至于,在看到甲递交的燕文君亲笔书写的书信,看到燕文君说削藩时,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
“燕文君,想要控制整个北方?”
第138章 燕文君归京
大庆帝将燕文君写的一整张信看完,面色沉沉。
燕文君将他曾经的算计分析得很透彻。
若是持续天灾,各地虎视眈眈的藩王肯定不会错过这次机会,给他这个大庆皇帝扣上被天不喜的罪名,以此理由起兵,改朝换代。
这本就是他最开始的打算。
借着国师提前让他知晓国运有失,天灾将临,提前存粮,开始布局。
只是他没想到,他的计划,从一开始就乱了。
先是在西昌收粮的下属遇到竞争对手,收粮进度大打折扣!
后是言会庇护大庆的国师离开,让他不得不向得罪死了的燕文君寻求合作。
再是自己的金矿被西昌那场地动波及,人员损失惨重就罢,金矿似乎也引地龙翻身陷入更深的地下,开采极为困难。
桩桩件件,都打了个他措手不及。
似乎,现在好似真的只有削藩这一方法,才能保证在未来几年年年天灾中,大庆无人兴兵造反。
毕竟造反是需要本钱的。
没了那些有封地的王爷,谁也那个本钱造反?
大庆帝越想越是心动。
可也担心。
担心削藩的意思刚冒头,本来还能再等几年的藩王们就先起兵了。
大庆帝愁眉苦脸,问身旁的大太监,“平安啊,你说,朕该不该用这个法子?”
大太监不知道皇帝说的法子是什么,也不敢问,老实的低着头,“陛下想用就用,不想用就不用。”
大庆帝摇头,“平安呐,你说话怎么这么滑头。”
大太监点头哈腰,“陛下都不能做决定的事,奴才哪里敢,但陛下问话,奴才也不能不答,可不就只能滑头些。”
大庆帝被身边的大太监逗笑了。
“行了,知道你滑头,真不难为你,去传唤魏相前来,朕和魏相商议。”
大太监当即领命,“奴才这就去!”
眼看人要走出殿门,大庆帝想了想,又把人叫住。
“再跑一趟镇西侯府,让镇西侯也来一趟。”
如今朝堂上的武将,以镇西侯为尊。
大太监心里一惊,传唤朝堂上一文一武官位最高的大人,也不知陛下是要商讨何事。
大太监低头,“奴才领命!”
……
镇西侯府,镇西侯等这道传旨有一阵子了。
如今见到圣旨,镇西侯面上分毫不露,朝传旨大太监拱手。
“公公稍等,待本侯换身衣物便随公公入宫面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