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黎淮星认真说道,将每一个字都说的清晰。
倒是边上的小厮,听到这话时有些控制不住的慌张——院子里的人都忙碌起来,这消息早就没瞒着,但是小厮、婢女之间也是互相安慰着,至少他们跟随着郡主,比平民百姓们安全的多。
小厮垂着头,紧咬牙关,又忍不住紧攥着拳头,目光落到了黎淮星的身上。
罗正道:“好,我去看看情况,你不要怕,罗叔保护你。”
小厮带着黎淮星去找宣蓉、宣姝,也就是贺文音的院子。
这会儿贺文音还在生孩子,这两人虽是“外人”,这情况下却也是在帮忙。
在跨进院子的时候,小厮轻声道:“少爷,我也会保护你的,你不要怕。”
声音颇有些含混,心思颇重的黎淮星听到声音却没全听进耳中,不由回头看了一眼。
小厮脸颊发红发烫,不知又想到什么,见黎淮星看来,翕动了一下唇瓣,磕巴着问出一句:“少爷,你饿了吗?”
黎淮星揉了揉肚子,说实话,有点儿,他也是好一番忙碌的。
但是这会儿又不是很有问题,心头压着太多的事儿了。
——哪怕黎淮星听过一句话叫“心思重会压个儿”。
小厮将人送到贺文音的院子前,低声嘱咐黎淮星真的不要再乱跑了。
“小少爷你等在这里,我去给你拿好吃的来,好吗?鸡汤小馄饨好不好?芙蓉糕好不好?”小厮轻声说,黎淮星点了点头。
虽然胃口不太好,但也不能饿着自己。
黎淮星这么想着,却不想哪怕他是想“逼着”自己吃几口,事情发展却是并不给他机会。
贺文音的情况急转直下。
贺风仪这边一到前厅,就迫不及待的拉开了香囊,反正不管黎成周是未卜先知还是怎样,有没有锦囊妙计一看就知道了。
可就如她之前掐着香囊,没有感觉到里面有东西一样,打开的香囊里空空如也,不论她把手指放进去搅和几遍。
听到“锦囊妙计”的那一刻,贺风仪是激动、高兴的,毕竟如果有好计策,他们就能活下来更多的人。
——不论是守备军还是百姓,于她而言都是人命,她都不忍看他们丧命于北狄的屠刀之下。
哪怕觉得这“锦囊妙计”来的不可思议,而不敢多信,可此时见到确实是空空如也,不免心里失落。
但随即,在县令、县丞和县尉前来报告准备事宜的时候,贺风仪发现了自己手指上的痕迹。
三人给贺风仪见了礼,却见她望着手指上的“黑灰”,神游物外。
三人不由面面相觑。
县丞轻轻咳嗽一声以做提醒。
这三人都是四十岁上下,或是与霍徵或是与靖王一系有所牵扯,对贺风仪“言听计从”,虽有知道她有一番沙场征战的名声,可也多是看在她背后靖王的面子上。
贺风仪这才反应过来,却也并不跟三人说话,而是一下将香囊翻过来,这才发现这内层的布料上,写着字迹清晰但不咋好看的、甚至有些别扭的字体。
密密麻麻地。
她眯着眼睛好一番辨认,不由越是理解,越是震惊,真的是只有这简单的几样东西,就能达到这样的威力吗?
前一半倒也还好说,至少东西还有个几样且有个比例——哪怕东西简单,这有“比例”,还就显得有点“精细”、“配方”的神秘感。
可后一半是啥,面粉?
她真的没看错,是她们平日吃的那些面粉?
县令不由问道:“郡主,您这是遇上什么事了?”
眼下最重要的事情,该是防守的事情。
陆洲已经带人上了城墙,严阵以待。
百姓们也按照贺风仪所说,全部往同一城区转移。
——被选中区域的人家,哪里愿意让这么多人“闯入”家中来,这就要官府去协调了。
不但要留下人保护百姓,也是看管他们不要因为“战乱”,就做出什么禽兽不如的事情。
这又分薄了一些人手,只是官差还看顾不来,不得不寻了些城里的青壮来维持秩序。
这些都是要报给贺风仪知道。
也是让她安心一些,在准备守城一战的事情能够全心全意。
却不想,贺风仪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反而问道:“城中匠人何在?”
但话音未落,她又改口道:“不,莫找他们。”
贺风仪的眼神盯着县令三人,似是考虑着什么。
最终,她道:“麻烦县尉帮我把陆守备叫来,有重要的事情找他。”
如果这“锦囊妙计”是真的,这份资料就绝对不能有所泄露,她能相信的也就同样出身北岚军的陆洲了。
——这府里虽是有些心腹,可大抵是在生活上得力,在这“危险品”上是没甚经验的。且即便是算上什么,想得到保下一城的分量,只怕也是不够的。
当然,她也不是将县令三人排除在外。
他们是靖王一系的身份,贺风仪虽不那么熟悉、亲近,但也能信任他们——何况还是在这个生死存亡的时候,她自是要用人不疑。
县尉和陆洲都是马上功夫不错的主,所以贺风仪没等多久两人就回来了。
厅里的三人也没什么喝茶的心情,一个个都心事重重的样子。
贺风仪见人到齐,这才开口道:“我得了一妙方,但具体什么效果,还需实验一番,所以现在寻求几位的帮助。”
“若是得成,于我们守城,将是一大裨益。”
“只这方子危险,所以需要的人不但要足以信任,也要足够仔细、谨慎。”
这么会儿功夫,贺风仪也想明白了,想要守城,这东西的量就得多,但她也不必所有步骤都交代出去,可以将需要的东西分开准备,最后的步骤,交给心腹们去处理。
一听她这话,几个人都是眼前一亮,他们可苦于兵力不足、又无对策了。
可听到她说要“硝石、硫磺和木炭”,几人还能想“这难道是要用什么药、毒?”
哪知道她又来了一句“面粉”。
这又能干什么?
第41章 轰的一声
硝石、硫磺和木炭这三样东西,都有着药用,药铺虽说分量不一,但也是常备。
——特别是如今这天气,家家户户都备上了木炭。虽说从前几年起,就有了炭毒不能水解的说法,让人使用时格外忧心,可也不能冻死不是?
所以这三样东西的准备,是极为迅速的。
贺风仪、陆洲和县令三人,一同来看这“秘方”的真假。
他们做少量实验,也就不用其他人来动手,各自拿了一些材料,就开始捣烂、磨碎。
几人平日都不是做体力活的身份,但在这件事情上都知道轻重,小心翼翼做完,就剩下了最后的配比。
——既要同心协力,贺风仪没在这最后的配比上有所隐瞒,但这几个知道内容的人心里,也明白了自此他们不能下了靖王的这一条大船。
他们这边紧张万分,贺文音这边也不遑多让。
黎淮星作为一个五岁的小孩,一开始可能没人能顾得上他,但等贺文音这边的事情有条不紊下来,自然也就有人要带他去休息。
生孩子不但耗时耗力,还有着危险,那血水一盆盆的进进出出,哪里是一个孩子能看到的?
——就连宣蓉作为客人,却前来帮忙,也是因为他们之间的亲近以及宣蓉确实是够冷静、能帮忙。
只是嬷嬷就算有意带走黎淮星,可黎淮星还不能再回来吗?
虽说他帮不上太大的忙,但眼下这个情形,他已不能清楚北狄来袭的进展,还不能在这事上得一个安心的答案吗?
让黎淮星没想到的是,这边说终于生出来的欢呼还言犹在耳,大家的喜悦便被迅速压下。
一个嬷嬷冲出来,慌张的喊着小厮、婢女,要他们去速速去请贺风仪,这孩子刚出生便哭声细弱,现在竟是一点气息都没有了。
哪怕是有大夫在,还在把脉,可这情况已经不是下人们能做主的了。
——贺文音倒是还没晕过去,可她一番生产下来也是耗尽力气,这会儿惊忧之下,谁知道会出什么状况?
他们作为下人,又不敢隐瞒这些事情。
连那些“七活八不活”的老话,这会儿也一句不敢说。
黎淮星趁着嬷嬷没关门,小身影鱼一样滑进了门,也幸好这寝室的门槛比大门的门槛低得多。
一道小身影跑进来,旁人没顾得上,宣蓉作为娘亲,却最是注意自己的孩子,顿时一惊,想要去将孩子抱起,叫人带出去。
却见黎淮星径直冲向窗边的小榻。
——这会儿正是冬天,又是在生孩子,窗户不但不打开,还蒙着厚实的垫子,烧着火笼倒也不冷。
小榻上,就是那个早产的孩子,此刻正由大夫检查。
只是情况很是不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