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到现在,听他细细讲来,他就知道这些东西确实是黎成周“画”出来的了。
  他讲的很细致,虽还没看见成品,可是能达到什么效果,黎成周也有详细的描述,就像是他预想好的、要达到什么成果一般。
  ——实际上,不过是黎成周真见过!
  这情报、武器上都有了增幅,后面要说的就是治疗方面了。
  每逢战争就少不了大量伤亡。
  黎淮星阻拦不了战争,就只能期望战争结束的快一点,安定早一点到来。
  也只能想办法,在这战役之中,更多的人得到救治,能够保下命来,享受战争过后的安定与繁荣。
  第49章 修城墙
  参与“谋反”这件事情,本身很是惊心动魄。
  但说实话,需要黎成周做的,并不那么多。
  至少,不论是靖王还是霍徵,都不可能让他上战场。
  一来是他不善于此道,二来也是放他这样一个人上战场,是一大损失。
  靖王从五年前就从霍徵的口中听闻过黎成周这个名字——后来还听过黎淮星的名字——但是真正见到人,还是在一年的开春。
  黎成周一家既然已经答应了参与到靖王的谋划中来,那为了让黎成周与宣霖更加放心,黎淮星和宣蓉、宣姝三人,就到得到更好的保护。
  ——要说有几分“监视”、“人质”的含义,那也是不可否认的。
  黎成周带着家人搬到了莱昌县定居,一来因为北岚郡郡城虽是靖王的大本营,可到底是前线,太过危险。二来则是石灰石矿在这里发现,还是就地开采、煅烧后,更容易运输。
  其实从莱昌县快马加鞭出发,到北岚郡郡城也不过是三日半的路程,也算不得远。
  安排好了家小,黎成周就随着霍徵前往北岚郡郡城,拜见靖王。
  “阿娘,阿爹真的说好了是十日就回来吗?”黎淮星问。
  说实话,对于他爹出去、说好时间回来这事儿,有点心里阴影。特别是遇上他没有按时回来的时候。
  比如现在。
  宣蓉也不是一点不慌,可也不能在一个孩子面前表露,只点头说是定好了的。
  如今天气越来越暖,路也好走许多。
  “不过也不一定,或许遇上雨天之类,这少不得要耽搁耽搁。”宣蓉解释,这不过才逾期一天,应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黎淮星却是听到临行前,黎成周和宣蓉的话的,知晓此次前去,除了靖王要见一见黎成周这位“奇人”,更重要的是想更深入的了解一下“火药”这个东西。
  当初黎淮星虽然失去了解释“火药”由来的先机,但黎成周却是真心实意感激过“神仙老爷”的,黎淮星虽然不能解释,但怎么能不接着机会,给黎成周好好上一课?
  做戏就要做全不是?就霍徵给黎成周看了配方的那点时间,哪里够黎成周理解透彻?
  所以在理论知识上,黎成周在当下这个时代是除黎淮星外,遥遥领先者,黎淮星并不担心他被靖王给问倒。
  可是,如果还有实操呢?
  哪怕他一再交代“火药”的危险性,可是实操的时候,总有发生意外的可能不是吗?
  只是同样的,黎淮星也不敢在宣蓉面前表现出来。
  他廊下坐着,一边翻看宣霖给他准备的启蒙书,一边晒太阳。
  直到他们新家的门被敲响,守门的瘸腿老兵祥叔来说,是齐麓县那边的东西运来了。
  ——他们搬家了,但是一次能运来的东西却不多,只能留下一些人,一边收拾一边搬。
  宣蓉和宣姝放下手中的账本与笸箩,开始一样样的清点。
  大多数是不用开箱检查的,只要确认东西到了,记得放在了哪里就好。
  但有几个罐子,宣蓉想了想,却是让人单独放下,等这清点的事情做完,她叫宣姝拿了些细白的棉布过来。
  “阿姐,这是什么?”借着日光,宣姝能看见打开的罐子里,是有些黏糊的液体,似红似黑,没有太浓郁的气味。
  但看着也不太像是吃的,何况阿姐还叫她拿来了不少布片。
  倒是黎淮星很快反应过来这是什么。
  这是半年多前教黎成周做的柿子漆,由生柿子汁发酵而成,能漆家具门窗,也能染布。
  漆在家具门窗上,因为会随着日光的照耀而有颜色愈深愈红的变化,所以也称之为“太阳漆”。
  ——使用的时候,要掺入适量的铁粉。
  而用来染布,就能做成防水布。
  相较于桐油有一股挥之不去的气味,柿子漆的味道就轻微的多,而且是做的越好,味道越小。
  听了宣蓉的话,宣姝不禁凑到她打开的几个罐子边仔细嗅了嗅,确实是有些微的差别的。
  ——现如今她也习惯了自家姐夫的诸多神奇想法,对他每次都会进行不同配方比例的实验也司空见惯。
  这会儿看宣蓉要实验这漆染布的特性,她也兴致勃勃的要帮忙。
  “但是,我们要怎么实验?”宣姝觉得这漆染布既然是能防水,那就应该染好了布,试试能不能兜住水,可显然宣蓉想的不仅仅是这些。
  宣蓉道:“每个罐子都有编号,你姐夫那里都记得具体配比。”
  “我们要试哪个罐子里的柿子漆,染布染了几遍,有什么样的颜色变化、防水的程度如何。”
  一边说,宣蓉也一边动手,将棉布片裁剪成合适的大小。
  ——为了实验数据,也不是要做成品,她也就浪费太多的布了。
  还喊了一直在边上旁观的黎淮星,虽然儿子不开口,但她做娘的还能不知道这么大年纪的小孩儿,好奇心可重了吗?
  而且,有点事情做,也就不惦记着他爹还没回来的事儿了。
  直到自家儿子也认了不少字,宣蓉索性就让宣姝写好了编号条子,再与她一起将柿子漆均匀的刷在布面上。
  然后让黎淮星来分配写好的号条。
  他们也无甚着急的事情,新的生意还没开始。
  所有直到晚饭时分,厨娘已经做好了饭菜,她们还没收拾好这些柿子漆的试验品。
  也是这时候,黎成周回来了。
  他也没有让祥叔来通报,毕竟对方在战场上受了伤,腿脚不那么灵便。他回自己家,也不必非得有人通报一声不是?
  就见妻儿正在洗手,拦下挂着一片片深浅不一的布片。
  隐约间似乎闻到饭菜的香味,让黎成周原本风尘仆仆而疲累的身体与精神都骤然一松,直觉通体舒泰起来。
  ~~~~
  开春后冻土松动,霍徵筹备已久的水泥工厂就迅速建设了起来。
  这件事情就全权交由黎成周管,毕竟他是最熟悉这些的人。
  ——同时,黎成周还要过问“望远镜”制作一时,霍徵想尽办法运来了能弄到的最通透的琉璃,还有能收拢来的最好的磨镜工匠。
  烧制琉璃的法子与人手,他自然也是在寻,只不过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成的事情。
  黎成周既要管理这个,又要过问那些,所以便是回家了,也依旧是早出晚归。
  但好在,不管多晚多早,总归还有能见着人的时候,宣蓉也就稍安心一些。只是看着黎成周忙碌,很是心疼就是了。
  黎成周这个水泥工厂,在莱昌县中算是“异军突起”。
  ——背后的老板是霍徵,一切人手调度也都是霍徵安排好的。但是知道这一切的人却是甚少,他们只看到了台前的黎成周。
  黎成周的来历也算好打听,都知道他来自齐麓县,以前只是乡下的泥腿子。
  “这什么水泥,你们见着东西了吗?”一个五十来岁,两鬓斑白的乡绅,捋着自己的山羊胡子,问在座的其他人。
  他一家不知道这是个啥,还是他孤陋寡闻,可若是在座的都不知道,那其中的事儿,可就不简单了。
  “反正我是没见着。”一个大腹便便的男人,本是在喝茶,听到这个问题,顿时脸色不渝,杯子都用了不小的力气磕在桌子上。
  话虽只是简单几个字,可这语气一听就是其中有故事。
  其余几人的目光不由转了过来,带着打量、带着揶揄。
  一人与他关系尚算不错,这时打趣道:“老何这话听着,好似这家惹你不快了?”
  “不若与兄弟几个说说,若他家真敢惹了你,兄弟几个也定是要与他清算的。”
  “就是,老何你可是咱们之中最为和善不过的了,怎的,这家是连你面子都不给了?”又一人接话。
  这厅里,山羊胡子的、姓严的老头是主家,在莱昌县也很是有脸面,家中还有京官。
  他也望过来,这老何也就不瞒着了。
  道:“那家不说是齐麓县来的,原也是做酒楼买卖的不是?”
  大家打听出这个消息时,也觉得差异非常,要知道他们做惯了一样买卖——特别是做的能站住脚的一样——是少有改做其他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