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粮就不说了,分的钱她正好攥到手里,老大媳妇儿闹着分家,到时候一分钱也别想要!想到这里,她还觉得她聪明,家里那几个不跟她来领粮的都是蠢的,心里得意着呢。
  张秀花排着队,也没人跟她说话,怕沾上她对自己名声不好,排在她后面的人,都离得远远的,觉得晦气。
  不过张秀花也不让人觉得同情,她颇有种破罐子破摔的感觉,看谁不顺眼就一通骂,排在她后面的人被她也骂了一通,看起来跟她疯子一样。
  大家本来过来领粮,心情都很好,结果被她骂了一通,不离她远远的才怪。
  很快就排到了张秀花,说起来,张秀花的事王石头知道之后,就开始摆烂了,以前很勤快的一个汉子,现在一天天的不去上工,整天把自己喝的醉醺醺的。
  之前村里有人撞见,王石头喝醉以后一个人在哭,看的人唏嘘不已。
  村长赵满仓也去劝过王石头,让他振作起来,好好过日子,王石头就说:“这日子咋过?……娃没一个是我的,我过不下去,我都不想活了啊!”
  最让他膈应的就是,自己的娃不是自己的也就算了,还是自己亲弟弟的。
  原本王石头和王木头两兄弟来往的挺好的,现在出了这么个事,两家直接不来往了。
  王木头那边也没好到哪里去,媳妇儿三天两头闹,家里的钱一分都不给王木头,害怕王木头拿去给外面的娃花。
  好在王木头自知有错,也没闹着要钱,媳妇儿骂他他也不还嘴,这日子凑合着也还能过。
  说起王石头,最后赵满仓劝了,也无可奈何。没办法,把人逼急了,人家就问:“你媳妇儿要是跟别的男人生几个娃,让你老老实实跟头老黄牛一样干,你愿意不?!”
  这话说的,赵满仓当时脸色都不太好了,这说的是啥话?
  最后他一摆手,算了算了,这王石头现在已经没心劲了,人一旦没了心劲,怎么劝也没用。赵满仓也不再劝了。
  不过,虽然张秀花和王木头的事被发现后,王石头摆烂不干活,还有家里的几个小子也有样学样,但这事到现在也就一个月的功夫。
  在这之前,王石头也是个能干的汉子,更何况王家还有几个小子呢,即便张秀花经常偷懒,攒下的工分也不少。
  所以轮到张秀花了,她分了不少粮,还分到一沓大团结,一张大团结有十块钱。
  分到的钱是旧钱,看着多,其实也就二百块块钱。这是王家几个壮劳力干了半年发到的钱。
  分到了钱,连一直拉拉着脸骂人的张秀花都变得喜滋滋起来,她家分的粮,她选了面粉。
  村里很多人为了能多分点粮,都会选小麦,就是吃的时候麻烦点,要去村头用村里的石磨磨,磨出来的面粉不像分的那么细,但也能吃。家里都吃不起饭了,也管不了味道如何了。
  但张秀花选了面粉,家里现在有王石头带头,没人听她的话,不用想,到时候也没人去磨面粉,还不如直接要面粉得了。
  说起这个,张秀花就来气,这几个没良心的,明明她才是他们亲娘,现在反而向着王石头,真是白生白养他们了!
  张秀花没想到,让她更来气的还在后面。
  面粉分到了一百多斤,眼看没人帮忙,张秀花只好哼哧哼哧的自己往回拖,走两步歇一歇。
  谁知道王大柱突然来了,张秀花没给他好脸,正想拉拉着脸指使他搬粮,结果王大柱忽然伸手,直接从张秀花手里抢走了钱。
  张秀花气疯了,下意识就要抢回来,可她哪里抢得过王大柱,气的骂人:“你个瘪犊子,你干啥呢,跟你娘抢东西,黑心肝的!把钱给我!”
  王大柱木着一张脸:“这钱给你拿着,我们全家就都没活路了。”
  不得不奇特,王大柱还是很了解张秀花的,她就是打算把钱捏在手里,好好整治一下家里这群不听话的!
  但是她嘴上是不会承认的:“你这话啥意思,王大柱,你这个没良心的,我可是你亲娘,把钱给我!”
  王大柱不说话,提起面粉扛在背上,走了。
  张秀花骂骂咧咧的在后面追。村里看热闹的唏嘘不已,以前王大柱多听他娘的话啊,现在这样,还不是张秀花给逼的,兔子急了还会咬人呢。
  姜乐看了一会儿,觉得没意思,王家天天都闹,见怪不怪了。
  前面赵美莲在排队,眼看快要轮到她家了,姜欢兴奋不已:“幺儿,你说咱家能分多少。”
  姜乐刚刚也在观察,他算了算,王家王石头,王大柱,王二柱,是主要劳动力,王大柱媳妇儿算大半个劳动力吧。张秀花爱偷懒,干的不多,王大丫也跟着上工了,但到底是个刚成年的姑娘,干的也是轻松一点的活,挣得工分不多。
  但即便这样,王家的劳力也是比他家多的,他家就他二哥,他爹娘,他奶奶年纪大了,还要在家做饭,基本不上工了,偶尔忙了会帮点忙。
  他姐平时也主要是顾家里,在家里给他奶帮忙,只有农忙会去干活。
  至于姜乐,也是一样。他现在为了锻炼身体,学习之余会去地里干一会儿,但也是替换赵美莲,能让她歇会儿,实际上没多挣工分。
  不过王家今年摆烂了一个多月,而且还是在农忙这个赚工分最多的时候。所以要算起来,姜乐觉得他家分到的应该跟王家差不多。
  姜欢听姜乐分析了一通,觉得有道理:“那还挺好的,咱家虽然分的不多,但咱家人少,吃的也少。”
  很快排到了赵美莲,还真被姜乐猜对了,姜家分到的钱跟王家差不多,还比王家多几块钱,至于粮食,也多几斤。
  不过他家没有全换成面粉,赵美莲想了想,一半换成面粉,一半换成小麦。
  姜德和姜乐一个人背小麦,一个人背面粉,姜德快五十岁的人,轻轻松松背起小麦,一扭头,见他家幺儿哼哧哼哧的,脸都累红了。
  “哈哈,这姜小子还真是念书的料。”旁边有人打趣。
  姜乐累的脑袋嗡嗡的,没听懂他的意思,干嘛突然说他会读书?
  瓜瓜贴心翻译:【这人意思是,你这力气跟小鸡仔一样,还是去念书吧,不然活不下去。】
  姜乐:【……】气抖冷!
  姜德和赵美莲都担忧的看着他,赵美莲还身上想把面粉接过来:“幺儿,要不娘来吧。”
  被嘲讽的姜乐果断摇头,至于为什么不说话,……他累的说不出话了。
  姜欢同样神色担忧:“幺儿,你真行吗?别闪了腰。”
  姜乐:“……”虽然知道他姐在关心他……
  赵美莲在旁边接话:“瞎说啥,小孩哪里有腰。”
  姜乐:“……”不管什么时代的家长都会这么说吗?
  他记得穿书前,他听村里的小孩被家长这么说过。
  这么有一搭没一搭的想着,姜乐脑袋晕乎乎的,注意力不在背上的面粉上,感觉好像没那么累了。
  还真被他一亓亓整理路背回了家里,姜欢连忙给他一杯水,让他歇会儿。
  瓜瓜感叹:【宿主,本系统对你的嘴硬程度又有了新的认知。】
  姜乐哼哼:【还是原主身体素质太差了。】
  瓜瓜:【对对对,你原来的身体肯定特别雄壮。】
  原来并不雄壮的姜乐:【……】
  正喝着水,旁边传来一阵哭声,姜乐淡定:“又开始了。”
  姜欢看了眼,跟他说:“张秀花坐在院子里哭,没人管他。”
  姜乐和姜欢之前还爱偷偷看热闹,现在已经麻木了,张秀花怎么哭怎么骂人,他们都听的耳朵起茧子了,一点新意都没有。
  不用听,今天一定是为了分到的钱在哭,可惜王家也没人理她。
  赵美莲往那边看了眼,叹了口气:“行了,别坐在院子里了,回屋去。”
  她不想让自家娃看这些,都是什么事啊!
  姜乐听话端着凳子换了个地方坐着,姜军庆从后院的菇房出来,他闲得慌,过去给口蘑浇了水。
  “我二哥啥时候能出门啊。”姜欢看出姜军庆在家呆得憋得慌。
  刚刚他们去领粮,村里有人还打听:“你家军庆咋没来啊?腿咋样了?”
  被赵美莲打着哈哈糊弄过去了。不过姜军庆迟早要出门,只是这么早见人,人一看他腿好的这么快,……家里人到底是怕太惹人注意了。
  他们最近都在有意无意的说:“其实军庆的腿情况也不是很坏,就是我们家没钱给他治。”
  自家事自家清楚,村里人只知道姜军庆的腿有些瘸,并不知道有多严重。
  现在他们说,其实能治好,只是没钱,到时候姜军庆的腿好了,村里人也不会过于惊讶。
  反正能考虑的,姜家人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
  “再等等,玉米要除草的时候再说吧。”姜奶奶说。
  姜欢一听,那不是还要好久,现在玉米还小小一个呢,地里也没多少草要除。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